- 年份
- 2024(9377)
- 2023(13318)
- 2022(11038)
- 2021(10264)
- 2020(8378)
- 2019(19215)
- 2018(18858)
- 2017(36102)
- 2016(19656)
- 2015(22203)
- 2014(22453)
- 2013(22336)
- 2012(20796)
- 2011(18820)
- 2010(19347)
- 2009(18413)
- 2008(17709)
- 2007(16402)
- 2006(14448)
- 2005(13152)
- 学科
- 济(80812)
- 经济(80735)
- 业(62307)
- 管理(50678)
- 农(47934)
- 企(37981)
- 企业(37981)
- 农业(31877)
- 方法(31703)
- 中国(28215)
- 数学(28163)
- 数学方法(27870)
- 融(26992)
- 金融(26989)
- 银(25858)
- 银行(25830)
- 行(24949)
- 业经(22328)
- 财(21441)
- 制(20679)
- 地方(20600)
- 贸(16499)
- 贸易(16485)
- 易(16071)
- 学(15452)
- 务(13112)
- 财务(13077)
- 体(13047)
- 财务管理(13032)
- 环境(12973)
- 机构
- 学院(281156)
- 大学(274013)
- 济(115981)
- 经济(113252)
- 管理(104115)
- 研究(93809)
- 理学(88313)
- 理学院(87387)
- 管理学(85933)
- 管理学院(85425)
- 中国(79017)
- 农(65166)
- 京(57381)
- 科学(57256)
- 财(53455)
- 农业(50183)
- 所(48416)
- 中心(47155)
- 业大(46708)
- 江(45889)
- 研究所(43455)
- 财经(41544)
- 经(37507)
- 州(36912)
- 范(36243)
- 师范(35878)
- 北京(35861)
- 经济学(35138)
- 院(32728)
- 经济学院(32016)
- 基金
- 项目(180377)
- 科学(139567)
- 研究(136942)
- 基金(126391)
- 家(109062)
- 国家(108012)
- 科学基金(91409)
- 社会(85284)
- 社会科(80429)
- 社会科学(80400)
- 省(74201)
- 基金项目(67224)
- 教育(61338)
- 划(59941)
- 编号(59534)
- 自然(55821)
- 自然科(54422)
- 自然科学(54407)
- 自然科学基金(53408)
- 资助(50570)
- 成果(48294)
- 发(41822)
- 重点(40592)
- 课题(40277)
- 部(38996)
- 创(38187)
- 农(35903)
- 创新(35661)
- 性(35339)
- 国家社会(34693)
- 期刊
- 济(136250)
- 经济(136250)
- 研究(80737)
- 农(66810)
- 中国(61484)
- 农业(44409)
- 学报(44114)
- 融(42256)
- 金融(42256)
- 财(41719)
- 科学(38883)
- 大学(33610)
- 管理(32638)
- 学学(31640)
- 教育(29862)
- 业经(28036)
- 技术(25311)
- 业(21976)
- 财经(19860)
- 经济研究(19477)
- 问题(19076)
- 经(17082)
- 图书(16420)
- 版(15638)
- 农村(15620)
- 村(15620)
- 农业经济(14564)
- 理论(14091)
- 技术经济(14057)
- 世界(13655)
共检索到4367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浩 武晓岛
发展绿色金融在国际银行业已成为一种共识和潮流。近年来,国内银行业发展绿色金融服务"三农"受到高度重视。论文回顾了绿色金融的兴起并总结了国内外同业在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启示,且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政策、法规、路径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曹倩
目前,我国绿色金融体系正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市场供需失衡、发展动力不足等现象日趋凸显。本文通过对绿色金融体系作用机理的研究以及国内外发展模式的对比,分析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发展面临的绿色金融标准不统一、政策体系不完善、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进而从政策创新、金融组织创新、产品创新、科技创新等四方面全方位探讨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的发展创新路径,为绿色金融体系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
绿色金融体系 可持续发展 创新路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马小龙
作为支撑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资本要素配置,农村金融体系的变革有助于破解三农问题。围绕当前农村金融制度安排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需求的现状,本研究阐述了农村信用社金融创新的内涵及其对推动三农经济发展的价值;剖析了农村金融创新效能的农信社市场机制、农信社运行及其风险控制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服务三农的农村信用社金融运行机制创新、农村信用社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及金融风险管理创新等有效对策。
关键词:
三农问题 农村信用社 金融创新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浩 韩静
绿色金融起源于欧美发达国家,从国际视角来探析我国的绿色金融实践路径有助于我们在了解绿色金融现状的基础上知其"所以然"。论文在对比国内外实践差异的基础上,对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路径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燕 庞标丹 侯娟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以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预期。低碳经济的价值理念是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和谐发展,发展低碳经济符合两型社会构建的要求,低碳农业则是低碳经济在农业领域的体现与应用,具有"农业生产、安全保障、气候调节、生态涵养、农村金融"的多元功能。农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有效扶持,低碳农业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更需要金融的大力支持,而政策性金融作为传统支持农业发展的一大金融主力,在推动低碳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绿色小额信贷这一新兴金融创新工具的角度,结合实际探析政策性金融对低碳农业发展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蕾 唐飞
文章梳理了构筑"雄安质量"的十大绿色元素,提出推动金融创新是建设绿色雄安的战略选择,实证分析了绿色金融对雄安新区现有产业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色金融对雄安新区GDP的发展具有正向的影响,但对其现有产业结构影响不显著。文章创新性地提出了构建"雄安质量"的绿色金融"11223"创新路径,即制定一项战略(雄安新区"绿色金融改革示范区"发展战略);建立一套标准(具有中国特色的雄安新区绿色金融标准);发展两类产业(实现雄安新区现有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绿色产业的培育发展);构建两大平台(雄安新区绿色金融信息共享发布服务平台和绿色金融风险模拟平台);优化三种工具(创新绿色信贷、发展绿色保险、发行绿色债券等绿色金融工具与产品)。
关键词:
雄安质量 绿色金融 雄安新区规划纲要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高瑜 李响 李俊青
技术创新路径对一个社会的生产方式与福利水平具有持续性影响,引导经济转向绿色技术路径有助于加快实现绿色转型战略目标。本文以偏向性技术进步模型为基础,在创新成果不确定和信息不完全的背景下,构建包含金融机构事前筛选和事后审计的一般均衡模型,探究了金融科技如何影响技术创新路径。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发展能促进技术创新,但对非绿色创新的作用相对绿色创新更大。当不存在环境政策时,金融科技将导致经济持续沿非绿色技术路径发展,延缓经济社会的绿色转型。一定强度的环境规制可以矫正金融科技的偏向性影响。金融契约执行效率同样是推动绿色转型的重要保障,只有在金融契约有效执行的情况下,金融科技才能充分发挥其促进创新和影响技术创新路径的作用。本文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对上述理论分析进行了检验。研究认为,“金融科技+契约执行+环境规制”三位一体的政策组合能够在保证契约执行效率的前提下借助金融科技促进创新,同时利用环境政策引导行业及企业形成绿色技术路径,既可以引导金融资源支持创新,又能缓解金融部门的技术偏向性影响,从市场机制和政府政策两个维度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芳芳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任务艰巨,必须以系统和发展的观念来综合把握。本文在分析农业绿色发展内涵的基础上,从理念认知、从业素质、生产方式、科学技术和体制机制等五个方面来剖析农业绿色发展所面临的挑战。针对这些挑战,笔者提出相对应六个强化的新路径,即强化战略思维、强化农村职业教育、强化农业生态保护修复、强化品牌效应、强化科学技术创新、强化体制机制改革。
关键词:
农业 绿色发展 挑战 新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龚勋
绿色农业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对绿色农业发展途径进行探析,能有效的转变农业粗放型增长方式,实现绿色农业发展的集约化。因此必须创新绿色农业发展科技,增强绿色农业发展科技支撑;完善和创新绿色农业市场体系,发挥市场对绿色农业有效调节作用;加强绿色农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增强绿色农产品附加值;发挥政府在绿色农业发展中的宏观调控职能,弥补绿色农业市场发展缺陷。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姜再勇
截至2017年末,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之一,是世界上同时提出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政策体系的少数经济体之一,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的发展规模世界瞩目。但是,当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保持相对独立发展的态势,分别规划、指导、推动,与我国经济金融发展实际需要相比有差距。站在适应、引导金融发展前进方向的角度,理论界应提出绿色普惠金融概念并形成相应理论框架。绿色普惠金融概念的提出绿色普惠金融是实现五大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创新、协调、绿色、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雪
当前我国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正发生着深刻变革,传统的高耗能和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经济转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日益凸显。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首次将绿色金融上升至国家战略,明确绿色金融是指着眼于提高环境效益,促进环保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投资和筹资活动,引导企业和消费者提高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的环保意识,提高资源利用率,对节能环保、能源清洁、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和运营、风险管理所提供的金融服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雪
当前我国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正发生着深刻变革,传统的高耗能和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经济转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日益凸显。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首次将绿色金融上升至国家战略,明确绿色金融是指着眼于提高环境效益,促进环保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投资和筹资活动,引导企业和消费者提高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的环保意识,提高资源利用率,对节能环保、能源清洁、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和运营、风险管理所提供的金融服务。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吴昊
我国社会主义正处于发展新时期,绿色金融、普惠金融作为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良性平衡的重要力量,正逐步被推至顶层战略。目前,在绿色金融模式方面赤道原则盛行,然而赤道原则主要是大银行对接服务大企业、大项目,中小金融机构难以参与其中,小微企业、三农和扶贫等薄弱领域的客户也无法分享相关的政策红利,可谓"绿色有余,普惠不足"。针对这一现状,福建农信将绿色普惠金融定位于以环境友好型银行为核心,以普惠型绿色信贷为载体,补缺赤道原则普惠方面的模块短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谢剑诗
随着全球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2010年,194个国家成立了绿色气候基金,旨在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适应气候变化提供资金支持。此后,"绿色金融"一词频繁出现在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的报告中。2015年《巴黎协定》签订以来,学界对绿色金融展现出空前的研究热情。本文从《巴黎协定》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的框架出发,认为绿色金融是一种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利益相结合的新型金融模式,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近乐 姚冰洋
农业农村绿色产业是新时代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内容,绿色信贷是推动农业农村绿色产业发展的重要金融工具。当前农业农村绿色产业发展面临“经营风险大、投资回报率低、绿色信贷制度不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不足、绿色信贷不良率高、信贷周期长”等问题,制约了绿色信贷投放和绿色产业发展。为此,在农业农村绿色产业发展中,应完善绿色信贷政策扶持体系,健全绿色信贷市场机制,发展绿色信贷中介机构,提高金融机构的绿色信贷动力,发挥绿色信贷对农业农村绿色产业的金融服务功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