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46)
- 2023(16602)
- 2022(13739)
- 2021(12696)
- 2020(10460)
- 2019(23900)
- 2018(23092)
- 2017(44203)
- 2016(23077)
- 2015(25679)
- 2014(25135)
- 2013(24718)
- 2012(22961)
- 2011(20579)
- 2010(20442)
- 2009(18874)
- 2008(17395)
- 2007(14910)
- 2006(12986)
- 2005(11841)
- 学科
- 济(101998)
- 经济(101900)
- 管理(65464)
- 业(62513)
- 企(49324)
- 企业(49324)
- 方法(41469)
- 数学(37251)
- 数学方法(36857)
- 中国(36222)
- 农(28081)
- 融(27967)
- 金融(27966)
- 财(26697)
- 银(26523)
- 银行(26507)
- 地方(26092)
- 行(25712)
- 业经(22594)
- 制(20563)
- 贸(20307)
- 贸易(20287)
- 易(19761)
- 农业(19102)
- 环境(17172)
- 学(15779)
- 技术(15532)
- 务(15422)
- 财务(15370)
- 财务管理(15336)
- 机构
- 学院(315635)
- 大学(314418)
- 济(144080)
- 经济(141592)
- 管理(123748)
- 研究(110216)
- 理学(106494)
- 理学院(105424)
- 管理学(103959)
- 管理学院(103373)
- 中国(90815)
- 京(65897)
- 财(65852)
- 科学(61490)
- 所(52695)
- 中心(52549)
- 财经(52145)
- 经(47785)
- 研究所(47667)
- 农(47216)
- 经济学(46127)
- 江(44914)
- 业大(41959)
- 北京(41899)
- 经济学院(41638)
- 范(40176)
- 院(40005)
- 师范(39796)
- 财经大学(39145)
- 农业(36495)
- 基金
- 项目(214518)
- 科学(172121)
- 研究(160737)
- 基金(159427)
- 家(137523)
- 国家(136420)
- 科学基金(118870)
- 社会(107305)
- 社会科(102176)
- 社会科学(102153)
- 基金项目(83483)
- 省(81494)
- 自然(73218)
- 教育(72518)
- 自然科(71639)
- 自然科学(71622)
- 自然科学基金(70357)
- 划(68757)
- 资助(64566)
- 编号(63100)
- 发(51151)
- 成果(50148)
- 部(48853)
- 重点(48377)
- 国家社会(46286)
- 创(45921)
- 课题(43331)
- 创新(43093)
- 教育部(42901)
- 人文(41760)
- 期刊
- 济(154758)
- 经济(154758)
- 研究(98145)
- 中国(64414)
- 财(49862)
- 管理(46317)
- 农(43689)
- 融(43364)
- 金融(43364)
- 科学(42215)
- 学报(42060)
- 大学(33896)
- 学学(32022)
- 教育(30814)
- 农业(29876)
- 技术(27712)
- 经济研究(26676)
- 财经(25988)
- 业经(25072)
- 经(22496)
- 问题(20262)
- 贸(17612)
- 世界(16579)
- 业(16290)
- 国际(16060)
- 技术经济(15399)
- 统计(14714)
- 理论(14572)
- 商业(13858)
- 现代(13757)
共检索到4803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蒙玉鑫 刘璐 冉启英
在“双碳”目标约束下提高能源效率已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绿色金融作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为探索金融部门与地方政府协调合作,助力区域绿色发展提供了新途径。基于30个省份2005—2018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和面板平滑模型(PSTR)考察绿色金融、政府研发补贴对中国能源效率的直接效应、调节效应和非线性效应。研究发现:绿色金融与中国能源效率呈现先抑制后促进的正“U”型关系,且在到达拐点前政府研发补贴能缓解绿色金融对中国能源效率的负面影响,而越过拐点后政府研发补贴则能促进绿色金融提升能源效率。其次,PSTR模型结果表明,上述关系仅当政府研发补贴越过临界点(8.309 3亿元)时才成立。进一步地,运用PVAR模型验证了加大政府研发补贴对促进绿色金融改善中国能源效率的长期影响。在国际贸易形势日益严峻、国内经济增长动能亟须转换的新形势下,研究结果将为提高能源效率、缓解能源供需矛盾、早日实现“30·60”目标提供新思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蒙玉鑫 刘璐 冉启英
在“双碳”目标约束下提高能源效率已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绿色金融作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为探索金融部门与地方政府协调合作,助力区域绿色发展提供了新途径。基于30个省份2005—2018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和面板平滑模型(PSTR)考察绿色金融、政府研发补贴对中国能源效率的直接效应、调节效应和非线性效应。研究发现:绿色金融与中国能源效率呈现先抑制后促进的正“U”型关系,且在到达拐点前政府研发补贴能缓解绿色金融对中国能源效率的负面影响,而越过拐点后政府研发补贴则能促进绿色金融提升能源效率。其次,PSTR模型结果表明,上述关系仅当政府研发补贴越过临界点(8.309 3亿元)时才成立。进一步地,运用PVAR模型验证了加大政府研发补贴对促进绿色金融改善中国能源效率的长期影响。在国际贸易形势日益严峻、国内经济增长动能亟须转换的新形势下,研究结果将为提高能源效率、缓解能源供需矛盾、早日实现“30·60”目标提供新思路。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逯宇铎 宋巧 刘海洋
在分税制和晋升锦标赛双重激励下,我国地方政府对本地企业的补贴力度逐年增加。使用2000—2007年180多万家规模以上企业的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检验政府补贴对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补贴总体上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且其影响能够持续3年以上;政府补贴的效果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对西部地区企业效率的影响最大,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小;政府补贴实际效果还依赖于企业所属的行业性质,补贴仅对40个行业中的22个行业起到显著作用。因此,政府补贴的效果总体上值得肯定;同时,政府在实施财政补贴时应该充分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平
在有限理性决策者的注意力稀缺性理论下,地方政策的变化取决于地方政府注意力的变动。反之,地方政府注意力是否取决于其他相关政策的变化?论文挖掘2019—2021年我国30个省级地方政府政策文本数据,用文本中词频反映地方政府在数字经济倾注的“注意力”,并应用fsQCA方法探究绿色金融发展是否引起地方政府向数字经济倾注高注意力。研究结论如下:(1)地方政府对数字经济注意力存在“南强北弱”区域特征;(2)当绿色投资或绿色支持得到发展时,地方政府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帮助监测和评估环保项目的效果,实现环境保护、污染治理,助推地方政府向数字经济投入高注意力;(3)当绿色债券和绿色基金同时发展时,作为融资工具,能够有效帮助实体企业获取资金,助力“双碳”,但受公共物品特征影响,很难被反映在企业利润中。并且,绿色债券和绿色基金所应用到的数字手段有限,较难引起高注意力。(4)当绿色金融各个方面发展较弱时,仅绿色债券、绿色权益所能调动的数字技术是不足的,不会促进地方政府向数字经济投入更高注意力。总之,分析绿色金融是否助推地方政府向数字经济投入注意力,对于探索绿色金融和数字经济协同发展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平
在有限理性决策者的注意力稀缺性理论下,地方政策的变化取决于地方政府注意力的变动。反之,地方政府注意力是否取决于其他相关政策的变化?论文挖掘2019—2021年我国30个省级地方政府政策文本数据,用文本中词频反映地方政府在数字经济倾注的“注意力”,并应用fsQCA方法探究绿色金融发展是否引起地方政府向数字经济倾注高注意力。研究结论如下:(1)地方政府对数字经济注意力存在“南强北弱”区域特征;(2)当绿色投资或绿色支持得到发展时,地方政府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帮助监测和评估环保项目的效果,实现环境保护、污染治理,助推地方政府向数字经济投入高注意力;(3)当绿色债券和绿色基金同时发展时,作为融资工具,能够有效帮助实体企业获取资金,助力“双碳”,但受公共物品特征影响,很难被反映在企业利润中。并且,绿色债券和绿色基金所应用到的数字手段有限,较难引起高注意力。(4)当绿色金融各个方面发展较弱时,仅绿色债券、绿色权益所能调动的数字技术是不足的,不会促进地方政府向数字经济投入更高注意力。总之,分析绿色金融是否助推地方政府向数字经济投入注意力,对于探索绿色金融和数字经济协同发展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史洁琼
创新产出是衡量政府研发补贴有效性的重要指标。本文以2014—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考察了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研发补贴推动了企业创新产出量质齐升,但其质量提升效应不及数量推动效应;政府研发补贴一定程度上诱发了民营企业、高竞争程度行业和市场化环境较差地区企业的策略性创新行为;政府研发补贴的持续性是提升企业创新质量的关键路径。据此,本文提出:政府要进一步优化研发补贴政策设计,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优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构筑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孔悦 王云松 焦宇靖 彭定洪
政府对新能源产业补贴目的是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和提升社会福利。本文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出发,将政府补贴、生态环境改善程度、市场结构、技术溢出性、绿色创新等纳入到古诺模型当中,使用三阶段博弈方法,得出逆向归纳子博弈完美均衡解,进一步运用比较静态分析研究政府补贴对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补贴与环境改善程度之间呈正向关系;不同的技术溢出效应使得新能源企业数量与绿色R&D投入之间呈现不同的关系;环境改善程度较高时,政府补贴与创新效率之间具有正向关系,反之,两者则呈反向关系;政府补贴会随技术溢出效应提高而提高;环境改善程度、技术溢出效应正向递增地影响新能源企业的创新及产出;企业数量、创新效率对单位产品新能源效能的影响是复杂的,而单位产品新能源效能随技术溢出效应增加而增加;无论是否存在技术溢出效应,当环境改善程度较高时,新能源企业数量与绿色创新之间具有显著正向关系,当环境改善程度较低时,新能源企业数量与绿色创新之间呈波动关系,创新效率越高,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投入越低,技术溢出性越高、市场规模越大,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投入越高。
关键词:
古诺竞争 政府补贴 绿色创新 环境改善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中华 杜丹
政府补贴是我国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政策性手段之一。本文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政府补贴是否能够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结果发现,政府补贴加剧了企业的过度投资现象,却并没有降低企业的投资不足,这违背了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补贴的初衷。若要充分发挥政府补贴的作用,必须合理确定补贴资金的投向和额度,并严格监督补贴资金的使用过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洋
本文利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与海关贸易数据,采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倍差法(PSM-DID)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政府补贴显著提升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本文还检验了政府补贴对不同类型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政府补贴对民营企业、一般贸易企业以及融资约束程度高的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尤为明显;本文还进一步考察了政府补贴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作用机制,发现政府补贴主要通过增加研发创新和提升进口中间品质量的渠道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本文研究对于全面评估中国政府补贴的经济效果和提升中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洋
本文利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与海关贸易数据,采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倍差法(PSM-DID)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政府补贴显著提升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本文还检验了政府补贴对不同类型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政府补贴对民营企业、一般贸易企业以及融资约束程度高的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尤为明显;本文还进一步考察了政府补贴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作用机制,发现政府补贴主要通过增加研发创新和提升进口中间品质量的渠道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本文研究对于全面评估中国政府补贴的经济效果和提升中国企业出口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意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鲍 冯春风
有效把握绿色供应链金融信贷市场相关参与主体的互动演化机理,揭示不同因素对博弈主体决策行为的影响、政府补贴力度对博弈系统演化路径的影响,是以合理政策引导中小企业发展、以创新融资方式促进中小企业绿色转型的关键。在政府补贴视角下构建了一个包含绿色中小企业、核心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的绿色供应链金融信贷市场框架,通过四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博弈均衡点,并运用数值仿真方法进一步模拟相关参数变化对博弈系统演化结果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博弈四方参与主体的初始积极策略比例越高,则博弈系统向帕累托最优状态演化的概率越高;绿色中小企业自主还款率越高,绿色供应链金融信贷市场越向帕累托最优状态收敛;政府补贴对于绿色供应链金融信贷博弈系统收敛到帕累托最优状态有着明显的正向作用;但是若政府初始补贴力度过大则会起反向作用,在一段时期后将导致博弈系统向帕累托最劣状态演化。因此,为发挥政府补贴的正向引导作用,政府应制定合理补贴率,最大化激发绿色供应链金融信贷市场参与主体的积极性,以促进新兴信贷市场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彭红星 王国顺
研究目标:测度和分析转型经济背景下中国政府创新补贴的政策效应。研究方法:利用A股高科技上市公司20092014年数据,运用OLS和PSM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创新补贴显著地降低了高科技公司全要素生产率;当公司高管具有研发技术背景时,这一诅咒效应得到明显缓解;地区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越高,公司TFP也越高。创新补贴的效应还表现在:导致公司过度投资和提高雇员冗余程度。研究创新:关注高管研发技术背景和知识产权保护程度的异质性特征;使用独特数据,采用OP和LP两种半参数方法测算公司TFP;从投资行为和社会负担视
关键词:
政府创新 补贴 高科技公司 政策效应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程 马世博
在政府债务可持续发展的分析框架下,分别从绿色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福利可持续增进两个维度出发,构建绿色发展视角和居民福利增进视角下的财政反应函数,并测算政府债务率理论上限、绿色债务上限和居民福利债务上限。结果表明:中国政府债务率理论上限为66.45%,绿色债务上限为57.03%,居民福利债务上限为27.09%,在不考虑生态环境和居民福利的影响时,债务可持续性较好。考虑环境污染、能源消耗和居民福利等问题时,债务空间被挤压,但考虑到长期的代际效应,舍弃一部分债务空间是有必要的。基于上述结论,调整中国的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债务投向,可以使政府债务的使用效率进一步提高,向更有利于绿色发展和居民福利增进的方向配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宏鹏 张阳 田鸣
通过整合制度理论与代理理论视角,对853家沪深制造业上市公司2015—2019年的平衡面板数据进行门槛回归分析,对三者间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随着企业慈善捐赠强度的增加,政府研发补贴对绿色创新的影响呈现边际效益递减的促进作用;企业慈善捐赠对绿色创新的影响存在先正后负的倒U型门槛效应,过高的政府研发补贴强度会诱发企业过度捐赠,完全抵消政府研发补贴对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恕立 王许亮
本文对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机制进行说明,随后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全域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估算出中国2002—2014年各地区服务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动及其分解项。全面控制影响服务业绿色TFP的重要变量后,实证分析了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对全国及分区域服务业绿色TFP的影响。估算结果显示:中国服务业绿色TFP整体呈现增长态势,但表现出较大的省际和区域异质性;回归分析表明,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显著抑制了全国以及中西部地区服务业绿色TFP的增长,而其对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