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26)
2023(17781)
2022(14785)
2021(13900)
2020(11713)
2019(26589)
2018(26265)
2017(49779)
2016(26399)
2015(28963)
2014(28103)
2013(27448)
2012(24839)
2011(21907)
2010(22113)
2009(20829)
2008(19981)
2007(17470)
2006(15581)
2005(13823)
作者
(70691)
(59011)
(58728)
(55830)
(37612)
(27942)
(26546)
(22606)
(22512)
(21039)
(19978)
(19872)
(18763)
(18709)
(18429)
(18398)
(17430)
(16980)
(16957)
(16739)
(14371)
(14362)
(14252)
(13579)
(13213)
(13123)
(13121)
(12926)
(11660)
(11637)
学科
(104527)
经济(104402)
(99090)
管理(89495)
(88672)
企业(88672)
方法(44831)
数学(35900)
数学方法(35399)
(35236)
(33924)
业经(33566)
中国(31926)
(28151)
金融(28149)
(27089)
银行(27068)
(26320)
(26119)
(24468)
财务(24412)
财务管理(24373)
农业(23941)
企业财务(23135)
技术(22632)
地方(21880)
理论(20523)
(20135)
(18951)
贸易(18932)
机构
学院(356399)
大学(348702)
(151489)
经济(148572)
管理(144394)
理学(123155)
理学院(121991)
管理学(120145)
管理学院(119461)
研究(113753)
中国(95370)
(74914)
(71531)
科学(65508)
财经(57650)
(56440)
(55346)
中心(55319)
(54554)
(52371)
业大(49220)
研究所(48782)
经济学(45715)
北京(44614)
农业(43585)
(43501)
财经大学(42527)
(42322)
(41976)
师范(41839)
基金
项目(235503)
科学(188768)
研究(176401)
基金(172472)
(148231)
国家(146894)
科学基金(129690)
社会(113381)
社会科(107744)
社会科学(107721)
(93767)
基金项目(91064)
自然(83185)
自然科(81239)
自然科学(81219)
教育(81016)
自然科学基金(79821)
(77024)
编号(70552)
资助(68966)
成果(55939)
(54616)
重点(52764)
(51709)
(51671)
创新(50325)
课题(49058)
国家社会(47247)
(46163)
(45777)
期刊
(170028)
经济(170028)
研究(106705)
中国(73619)
(62314)
管理(61508)
(52486)
(47531)
金融(47531)
学报(46781)
科学(46641)
大学(37656)
教育(37263)
技术(36050)
学学(35804)
农业(35062)
业经(29684)
财经(28875)
经济研究(26722)
(24971)
问题(21430)
(20800)
技术经济(19385)
财会(17634)
现代(17477)
(17236)
科技(16936)
理论(16260)
商业(16098)
会计(15656)
共检索到5472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胡剑波   叶树   张宽元  
本文以2015-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视为准自然实验,运用渐进倍差法考察其政策效应。研究发现:(1)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能显著提升企业ESG表现,这一结论在通过交叠倍差法检验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有效。(2)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通过降低债务融资成本和提高研发创新水平有效提升企业ESG表现,同时加剧重污染企业融资约束,缓解非重污染企业融资约束。(3)试验区的政策效应随着企业所处行业性质、地域市场环境以及企业自身数字化水平等发生变化,企业ESG表现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时省   张亚  
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升级,国务院于2017年6月宣布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该试验区的设立能否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以及通过何种机制发挥作用?本文基于2008—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绿色专利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试验区设立显著促进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数量和质量,且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动态效应检验表明,试验区设立对企业高质量的绿色技术创新活动具有长期推动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试验区设立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强化环境规制两个渠道对绿色技术创新产生正向影响。前者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数量和质量均有显著推动效果,而后者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创新质量上。异质性分析方面,试验区设立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在不同产权性质企业、不同污染程度行业以及不同类型行业企业中存在显著差异。本文结论对中国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石虹   余少龙  
基于2012—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了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设立提高了试点地区企业ESG表现,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机制分析表明,试验区通过推动内部绿色创新、加强外部环境监督以及改善金融市场环境提高了企业ESG表现。进一步研究表明,试验区设立的政策效果在无政治背景、非成长期、非重污染企业以及东西部企业中更加显著;企业提高ESG表现有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但ESG表现与试验区设立的协同效应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存在时滞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余少龙   石虹  
基于2012—2021年273个城市的绿色创新数据,以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为准自然实验,构造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研究绿色金融政策对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绿色金融政策促进了城市绿色创新,这一结论在安慰剂检验、PSM-DID等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第二,绿色金融政策可以通过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改善营商环境来推动城市绿色创新;第三,绿色金融政策对绿色创新的推动作用在东部、政府科研支持较强的城市中更加显著;第四,绿色金融政策对城市绿色创新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不仅推动了本城市绿色创新,还可以助推邻近城市绿色创新。上述结论为进一步发挥绿色金融政策效果,推动城市绿色创新进而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提供了启示。
[期刊] 改革  [作者] 林木西   肖宇博  
基于2014—2021年城市相关数据,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政策的实施视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评估试验区政策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和机制。研究表明:试验区政策能够显著推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相较于非试验区城市,试验区政策的推行可以提升试验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并且政策具有空间溢出正效应,结论通过了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试验区政策对不同资源禀赋和不同行政等级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具有异质性。机制检验发现:试验区政策通过资本产出效应和绿色要素替代效应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从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议以绿色金融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边际效益更大化为指引,及时并有针对性地扩容试验区和推广相关政策,可优先选择资源型城市和低级别城市进行扩容或推广相关政策,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施行区域差异化引导政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祁怀锦  刘斯琴  
借助2017年开始设立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14—2020年我国沪深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绿色专利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探讨绿色金融试点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金融试点政策有利于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活跃度,对于污染排放强度较高的企业,该政策的绿色创新激励作用更为明显;企业声誉风险和融资便利性是该政策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活跃度的两个重要渠道;并且上述结论在非国有企业、外部融资依赖度较高以及环境规制较弱的样本中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不仅为绿色金融试点政策的实施效果提供了经验证据,还对完善绿色金融体系以及复制和推广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具有实践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晓慧   陈艳  
文章利用2009—2020年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探究ESG表现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分析绿色金融改革对二者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良好的ESG表现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创新,绿色金融改革能够增强ESG表现对企业创新的促进效应。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良好的ESG表现能够降低融资成本、减小财务风险以及缓解代理问题,进而有效促进企业创新。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法制环境较差以及环境敏感性较低的企业中,ESG表现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进一步分析发现,良好的ESG表现不仅能够增加企业创新产出,还可以优化企业创新结构、提高企业创新效率。经济后果检验结果表明,良好的ESG表现能够通过促进企业创新来提升企业价值。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芳城   何雨恬  
利用2017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作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09~2022年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为样本,使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对制造业ESG表现的影响。作用机制检验表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设立有助于缓解制造业的融资约束、提高盈利能力和提升企业市场价值,进而对制造业的ESG表现产生积极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对制造业ESG表现的影响存在异质性,该影响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市场化程度较高和非重污染的企业中。研究结论在理论上为提升企业ESG表现提供了新视角,在实践上为利用绿色金融政策推动企业绿色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郭炜   康雯伊  
随着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ESG表现与绿色技术创新逐渐成为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关注的重点。本文以2011~2022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ESG表现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ESG表现可以显著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数字金融能够增强这一促进作用。作用机制分析发现,企业积极提升ESG表现可以通过提高外部分析师关注度和增加资源投入两条路径来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异质性分析显示,对于非高新技术企业、高管年轻化企业、非国有企业以及所处地区市场竞争程度较高的企业,ESG表现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提升效果更为明显。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沈蕾  文秀  
建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是近年来发展绿色金融的重要措施,其本质是引导企业积极低碳转型,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通过选取2010年至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从产业类别切入,利用双重差分法考察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立后,对试验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和非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效率影响的差异性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绿色金融试点政策有助于提高试验区内企业的发展效率,并且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激励作用更为显著。扩大企业可获资金规模和优化资金配置结构是该试点政策发挥提高企业发展效率的主要途径。从绿色技术创新的研发投入和创新成果转化两阶段来看,绿色金融试点政策对于不同技术资源禀赋的企业会产生非对称性影响。研究结论不仅为考察绿色金融试点政策实施的有效性提供了经验数据,并且对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体系,更好地发挥绿色金融政策效果,促进企业可持续性发展具有实践意义。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绍哲   李含笑   林丽琼  
本文以2017年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政策为制度背景,基于2012—2021年沪深A股420家重污染行业上市企业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绿色金融试点政策对重污染企业碳排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金融试点政策显著降低了重污染企业碳排放,上述结论在非国有重污染企业、外部融资依赖程度高的重污染企业和产业结构扭曲程度高的省份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绿色金融试点政策在通过促进环境治理抑制重污染企业碳排放的同时,亦通过增加重污染企业金融投资、降低存货投资方式,短期内实现了碳减排。本文的研究为认识和评价绿色金融试点政策的碳减排效应提供了一个新的证据,同时也为推动绿色金融试点政策的优化升级提供了经验支持。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玉凤  张淑芹  
绿色金融可为经济绿色转型和金融业自身发展提供动力,助力“双碳”目标实现。为在体制机制上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我国选择部分地区建设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视为一次准自然实验,从绿色金融需求侧(环保企业投融资)出发,以2015—2019年我国A股上市环保企业为样本,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定量分析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试验区建设有助于扩大环保企业投融资规模,降低环保企业融资成本,提高环保企业投融资效率;试验区建设对环保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具有滞后性,不能促进当期投资效率的提高,但能促进未来投资效率的提高;与非国有企业相比,试验区建设对国有企业投融资规模、融资成本、投融资效率的影响效应更明显。在进行平行趋势、安慰剂、倾向得分匹配等检验后,研究结论依然稳健。因此,应积极总结试验区建设成功经验,推动建立环保企业投融资长效机制;创新和应用绿色金融工具,提高环保企业投融资效率;制定差异化信贷政策,加大对高成长性非国有环保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姚战琪  夏杰长  
绿色消费是消费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绿色金融政策有助于绿色创新,对推动绿色消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我国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作为外生冲击,以2017年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5个省份为实验组,以未设立或较晚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其他25个省份为控制组,构建1998—2021年我国30个省份(未含香港、澳门、台湾、西藏地区)的面板数据,采用合成控制法、双重差分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绿色金融政策对我国绿色消费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金融政策的实施以及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有助于我国绿色消费发展;无论是在东部、中部地区,还是在西部地区,绿色金融政策的实施均有助于绿色消费发展,但相比于中部和西部地区,绿色金融政策对绿色消费发展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更大;绿色金融政策通过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促进绿色消费发展。为更好地促进绿色消费发展,各地应积极进行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努力提升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中部和西部地区要高度重视绿色金融政策的促进作用,引导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和农牧户提供绿色金融服务;着力完善绿色金融体系,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姚战琪  夏杰长  
绿色消费是消费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绿色金融政策有助于绿色创新,对推动绿色消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我国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作为外生冲击,以2017年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5个省份为实验组,以未设立或较晚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其他25个省份为控制组,构建1998—2021年我国30个省份(未含香港、澳门、台湾、西藏地区)的面板数据,采用合成控制法、双重差分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绿色金融政策对我国绿色消费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金融政策的实施以及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有助于我国绿色消费发展;无论是在东部、中部地区,还是在西部地区,绿色金融政策的实施均有助于绿色消费发展,但相比于中部和西部地区,绿色金融政策对绿色消费发展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更大;绿色金融政策通过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促进绿色消费发展。为更好地促进绿色消费发展,各地应积极进行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努力提升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中部和西部地区要高度重视绿色金融政策的促进作用,引导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和农牧户提供绿色金融服务;着力完善绿色金融体系,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贾宁   张志超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探索绿色金融发展新路径的重要举措。基于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探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对企业绿色创新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表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设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在区分不同动机创新行为后发现,绿色金融试验区政策促进了企业策略性绿色创新,但对实质性绿色创新的影响并不显著。异质性分析表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激励作用主要集中在非重污染行业与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企业中。就影响机制而言,媒体关注与企业社会责任能够进一步强化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我国在新发展阶段应完善绿色项目评估体系、优化绿色金融政策、促进企业绿色转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