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88)
2023(11659)
2022(9653)
2021(8965)
2020(7443)
2019(16722)
2018(16501)
2017(30419)
2016(15838)
2015(17343)
2014(16426)
2013(15891)
2012(14576)
2011(13049)
2010(13267)
2009(12602)
2008(11315)
2007(9912)
2006(9059)
2005(8064)
作者
(42192)
(35691)
(35004)
(33444)
(22775)
(17072)
(15860)
(13677)
(13371)
(12562)
(12153)
(12084)
(11550)
(11295)
(11229)
(10915)
(10424)
(10234)
(10149)
(9887)
(8826)
(8481)
(8438)
(8209)
(7980)
(7883)
(7863)
(7697)
(7076)
(7050)
学科
(60235)
经济(60177)
(48862)
管理(47786)
(41432)
企业(41432)
(26116)
金融(26114)
中国(23969)
(23686)
银行(23664)
(23003)
方法(20824)
技术(20616)
地方(19182)
(18259)
数学(17944)
数学方法(17771)
(16984)
(16975)
业经(16245)
技术管理(13388)
农业(12981)
(11602)
中国金融(11142)
理论(10545)
(10524)
贸易(10510)
(10467)
环境(10407)
机构
学院(207032)
大学(203685)
(87285)
经济(85408)
管理(79224)
研究(72274)
理学(67363)
理学院(66611)
管理学(65590)
管理学院(65161)
中国(60526)
(43231)
科学(42290)
(41796)
中心(35599)
(34813)
(33378)
(32807)
财经(32095)
研究所(31447)
(29081)
业大(29073)
(28564)
北京(27528)
(27409)
经济学(27343)
师范(27162)
(26971)
农业(25051)
经济学院(24726)
基金
项目(141646)
科学(112273)
研究(107031)
基金(101045)
(87863)
国家(87070)
科学基金(75664)
社会(68886)
社会科(65438)
社会科学(65421)
(57774)
基金项目(54430)
教育(48006)
(47506)
自然(47140)
自然科(46045)
自然科学(46034)
自然科学基金(45217)
编号(42313)
资助(38958)
(36397)
成果(33225)
创新(33111)
(32655)
重点(32175)
课题(30439)
(30103)
国家社会(28958)
(27938)
发展(26583)
期刊
(99017)
经济(99017)
研究(67243)
中国(50260)
(35196)
金融(35196)
(32438)
管理(31452)
(29793)
学报(28773)
科学(28330)
教育(26579)
大学(22572)
学学(21093)
技术(20710)
农业(19507)
业经(16171)
经济研究(15746)
财经(15656)
(13585)
科技(13067)
问题(12250)
技术经济(11494)
(11312)
(10321)
论坛(10321)
现代(9926)
(9555)
理论(9553)
资源(9446)
共检索到3301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安美琴   沈敏荣  
绿色技术创新是推动我国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基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设立,结合2011~2021年中国33个省会及以上行政级别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合成控制法从多个维度对广州市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广州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设立能够显著地提高当地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且经过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因此,我国应进一步扩大试验区试点范围;完善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服务机制;加快绿色技术成果转化,健全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转移转化体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庆君  黄玲  
在全面实施“双碳”“双控”战略背景下,绿色金融政策亦成为助力企业技术创新、推动社会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基于制度创新视角,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这一区域性政策为切入点,采用PSM-DID研究绿色金融政策实施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发现试验区政策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研发投入的相对规模和专利申请数量,具有较强的融资“增益”效应,且对国有企业和低污染企业创新投入的激励效应更强。就影响机制而言,绿色金融试验区政策主要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改善外部融资环境促进企业技术创新。鉴于此,应完善顶层设计,强化信息披露,创新绿色金融工具,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邱亿通  
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是构建现代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广州市开展绿色金融改革的基础和条件,并展示了绿色金融的"广州模式"。近年来,广州金融业保持较快增长,逐步构建起了业态丰富、结构合理、服务高效、安全稳健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为广州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区域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2016年,广州金融业实现增加值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时省   张亚  
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升级,国务院于2017年6月宣布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该试验区的设立能否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以及通过何种机制发挥作用?本文基于2008—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绿色专利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试验区设立显著促进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数量和质量,且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动态效应检验表明,试验区设立对企业高质量的绿色技术创新活动具有长期推动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试验区设立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强化环境规制两个渠道对绿色技术创新产生正向影响。前者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数量和质量均有显著推动效果,而后者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创新质量上。异质性分析方面,试验区设立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在不同产权性质企业、不同污染程度行业以及不同类型行业企业中存在显著差异。本文结论对中国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而发展绿色金融,依靠金融力量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是推进绿色发展的路径之一。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支持和促进政策推动下,我国绿色金融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2017年6月,国务院决定在浙江、广东、贵州、江西、新疆五省份部分地区设立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这标志着我国绿色金融迈入了"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和"自下而上"的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修华  刘锦华  赵亚雄  
研究目标:从微观企业视角考察中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试点政策的影响成效。研究方法:基于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季度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绿色金融试点政策对试验区的整体企业发展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明显降低了污染企业的生产效率,促进了绿色企业的创新发展,且存在约束效应大于激励效应的现象,说明企业仍未形成超过遵循制度成本的"补偿性收益"。机制分析发现,绿色金融试点政策提升了污染企业的融资约束和治污成本,挤出了其研发支出,从而导致生产效率降低;而对于绿色企业,绿色金融试点政策则明显增加了绿色企业的商业信用和研发支出,促进了其生产效率的提升。进一步分析发现,绿色金融试点政策对国有、大规模企业的影响效应更强,并呈现出显著的上市年龄异质性。研究创新:从微观企业视角论证了绿色金融试点政策的影响效应及其在污染企业和绿色企业之间的效应差异和作用机制。研究价值:为深化创新绿色金融政策、促进企业绿色高效发展提供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贾宁   张志超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探索绿色金融发展新路径的重要举措。基于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探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对企业绿色创新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表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设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在区分不同动机创新行为后发现,绿色金融试验区政策促进了企业策略性绿色创新,但对实质性绿色创新的影响并不显著。异质性分析表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激励作用主要集中在非重污染行业与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企业中。就影响机制而言,媒体关注与企业社会责任能够进一步强化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我国在新发展阶段应完善绿色项目评估体系、优化绿色金融政策、促进企业绿色转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征信  [作者] 毛彦军  徐文成  
基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研究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的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属性,结合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实践分析当前中国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现状,发现我国绿色金融标准不统一,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专业服务体系发展滞后,社会资本参与不足等问题。建议加快推进统一的绿色标准体系建设,制定强制性的绿色信息披露制度,推动绿色项目认证,强化机制和方法创新,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绿色项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石虹   余少龙  
基于2012—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了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设立提高了试点地区企业ESG表现,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机制分析表明,试验区通过推动内部绿色创新、加强外部环境监督以及改善金融市场环境提高了企业ESG表现。进一步研究表明,试验区设立的政策效果在无政治背景、非成长期、非重污染企业以及东西部企业中更加显著;企业提高ESG表现有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但ESG表现与试验区设立的协同效应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存在时滞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祁敬之  宋哲慎  吴腾  
河南省作为内陆核心腹地、农业大省,兼具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的生态功能,发展绿色金融有着重要的国际机遇、历史机遇、政策机遇、区位机遇和产业机遇。当然也面临着政策约束力较弱、申建竞争较大、金融机构积极性不高和绿色金融发展规模较小等诸多现实困境。通过立足分析省域实际情况,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出河南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建设,应立足于加强制度设计,突出区域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功能定位,发挥好财税激励作用,成立专业的区域性绿色投资银行,从而形成具有特色的河南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带动产业升级和实现中原崛起。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祁敬之  宋哲慎  吴腾  
河南省作为内陆核心腹地、农业大省,兼具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的生态功能,发展绿色金融有着重要的国际机遇、历史机遇、政策机遇、区位机遇和产业机遇。当然也面临着政策约束力较弱、申建竞争较大、金融机构积极性不高和绿色金融发展规模较小等诸多现实困境。通过立足分析省域实际情况,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出河南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建设,应立足于加强制度设计,突出区域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功能定位,发挥好财税激励作用,成立专业的区域性绿色投资银行,从而形成具有特色的河南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带动产业升级和实现中原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姚润梅  
建设赣江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应针对当前绿色金融服务资源缺乏、金融机构服务绿色发展的动力不足、金融系统促进绿色发展效率不高的问题,探索建立"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型"绿色金融发展模式,尽快培育壮大绿色金融服务资源,加快制定促进金融机构服务绿色融资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努力将试验区打造成为深化金融领域改革的重要平台、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推手、推动新区发展的重要引擎。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赵亚雄  王修华  刘锦华  
基于超效率DEA非径向方向距离函数测度的绿色经济效率视角,本文检验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设立的经济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设立后,试点地区的绿色经济效率显著提升,这得益于试验区设立的绿色技术效率提升作用,但绿色技术进步的效果不明显。机制检验显示,试点地区主要通过吸引外商投资、促进绿色企业创新、抑制污染企业融资等路径提升绿色经济效率,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作用路径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试验区设立对产业升级类和资源开发类试点地区绿色经济效率提升的正向作用明显;对大规模污染企业生产效率的抑制作用更强,对小规模绿色企业的作用不显著。本文研究体现了进一步推进试验区的绿色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紧迫性,有利于为绿色转型政策的优化提供证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余少龙   石虹  
基于2012—2021年273个城市的绿色创新数据,以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为准自然实验,构造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研究绿色金融政策对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绿色金融政策促进了城市绿色创新,这一结论在安慰剂检验、PSM-DID等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第二,绿色金融政策可以通过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改善营商环境来推动城市绿色创新;第三,绿色金融政策对绿色创新的推动作用在东部、政府科研支持较强的城市中更加显著;第四,绿色金融政策对城市绿色创新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不仅推动了本城市绿色创新,还可以助推邻近城市绿色创新。上述结论为进一步发挥绿色金融政策效果,推动城市绿色创新进而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提供了启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祁怀锦  刘斯琴  
借助2017年开始设立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14—2020年我国沪深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绿色专利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探讨绿色金融试点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金融试点政策有利于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活跃度,对于污染排放强度较高的企业,该政策的绿色创新激励作用更为明显;企业声誉风险和融资便利性是该政策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活跃度的两个重要渠道;并且上述结论在非国有企业、外部融资依赖度较高以及环境规制较弱的样本中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不仅为绿色金融试点政策的实施效果提供了经验证据,还对完善绿色金融体系以及复制和推广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具有实践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