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23)
2023(16354)
2022(13781)
2021(12801)
2020(10315)
2019(23712)
2018(23272)
2017(44692)
2016(24021)
2015(26838)
2014(26791)
2013(26342)
2012(24053)
2011(21691)
2010(22047)
2009(20848)
2008(19359)
2007(17282)
2006(15410)
2005(13546)
作者
(67971)
(56634)
(56145)
(53419)
(35676)
(27046)
(25502)
(21911)
(21531)
(20253)
(19328)
(19086)
(17728)
(17726)
(17366)
(17318)
(16696)
(16575)
(16137)
(16060)
(13979)
(13825)
(13591)
(12866)
(12702)
(12596)
(12531)
(12530)
(11432)
(11085)
学科
(92540)
经济(92402)
管理(72402)
(71615)
(57705)
企业(57705)
方法(38662)
(35140)
数学(33266)
数学方法(32893)
中国(30910)
(28836)
(28087)
金融(28083)
(26815)
银行(26776)
(25785)
业经(25188)
(25114)
农业(23369)
地方(21786)
(18838)
(17786)
财务(17713)
财务管理(17678)
企业财务(16851)
(16447)
环境(16176)
理论(15894)
(15625)
机构
学院(337243)
大学(336166)
(133957)
管理(133233)
经济(130821)
理学(115023)
理学院(113801)
管理学(111915)
管理学院(111308)
研究(111172)
中国(88414)
(70580)
科学(66481)
(65440)
(55385)
(54214)
中心(52420)
财经(51336)
(49861)
业大(49494)
研究所(49028)
(46531)
北京(44457)
(44055)
师范(43685)
农业(42014)
(40845)
经济学(40616)
(40251)
财经大学(38082)
基金
项目(230159)
科学(181344)
研究(173073)
基金(166351)
(143136)
国家(141835)
科学基金(122540)
社会(109837)
社会科(103929)
社会科学(103903)
(90989)
基金项目(88397)
教育(78415)
自然(77106)
(75276)
自然科(75245)
自然科学(75232)
自然科学基金(73831)
编号(71648)
资助(67132)
成果(58838)
重点(51018)
(50410)
(49610)
课题(49278)
(48374)
(46226)
国家社会(45064)
创新(45043)
项目编号(44017)
期刊
(151826)
经济(151826)
研究(101733)
中国(68569)
(55488)
学报(51504)
(50127)
科学(47845)
管理(47839)
(44014)
金融(44014)
大学(40263)
学学(38080)
教育(37729)
农业(36601)
技术(27921)
业经(26768)
财经(24983)
经济研究(22666)
(21185)
问题(19452)
理论(17321)
(16614)
科技(16196)
(15997)
实践(15885)
(15885)
图书(15818)
现代(15424)
技术经济(15101)
共检索到5030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波  郑联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在资源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绿色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我国乡村绿色产业规模庞大,但绿色金融供给明显不足。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绿色发展趋势日益明显的背景下,发展绿色金融正当其时。绿色金融作为乡村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创新力和驱动力,通过统筹动员社会资本支持乡村绿色产业,能在很大程度上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绿色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要探索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长效机制,厘清并平衡好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的关系,统一协调好三者的功能;要形成以绿色信贷为核心引领,以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保险与碳金融等为新动能的绿色金融支持合力,共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绿色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明贤   徐豫湘  
新时代新征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对于满足国民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打造生态优质的“宜居”乡村、生产兴旺的“宜业”乡村、生活幸福的“和美”乡村。然而目前和美乡村建设面临着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冲突及乡村建设资金短板尚未解决的现实挑战,为此本文提出要借助绿色金融之手来解决这些问题。绿色金融可以通过政府引导的积累机制与市场参与的投资机制,促进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实现生态补偿和修复及经营和权属交易。此外,借助绿色金融工具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从而实现乡村治理的激励相容,最终达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目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左正龙  
乡村振兴的实现离不开绿色发展,而绿色发展离不开绿色金融支持。文章突破传统研究范式,基于新制度经济学分析框架,以产权理论为主导,围绕降低交易成本的主线,剖析了绿色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机制:产权明晰的资源配置效应、智能合约降低交易成本、金融组织体系的金融抑制效应及金融立法的行为规范效应。基于目前绿色金融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存在的问题,得出结论,关键在进一步明晰农地经营权,它是农地能否用作抵押融资的前提,也为后续的绿色产权立法指明了方向,随后的颁证确认为智能合约的引入奠定了基础。绿色金融组织体系则应重在化解“供给型”金融抑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婷婷   冯梅菊  
绿色金融作为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创新力,为乡村振兴提供可持续发展动力。本文以2011-2021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熵值法构建绿色金融和乡村振兴指数,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农业生态效率,研究绿色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并且引入农业生态效率的中介效应模型,探讨“绿色金融—农业生态效率—乡村振兴”的传导路径,进一步分析绿色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异质性。研究表明:绿色金融通过提高农业生态效率带动乡村振兴发展。在市场化水平较高、人力资本水平较高的地区绿色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较大。为更好地推动绿色金融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应加强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和投入,实现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加大绿色金融投入力度,提升农业生态效率;强化多主体合作,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小萍  
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血液,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基础资源。通过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金融支持路径进行分析,发现乡村振兴下金融行业面临如下机遇:拓展金融市场的发展空间、促进金融业的转型升级、激励金融产品创新、促进金融支持保障的措施完善、推动金融服务模式的创新发展;并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提出应从创新金融供给方式、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持续推进金融产品创新、不断提高农民金融能力、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加大金融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持。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文秋捷  
金融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主力军。顺应"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绿色金融对乡村振兴的支撑尤为重要。论文以乡村绿色发展和绿色金融发展支持乡村振兴入手,阐述绿色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存在的掣肘和瓶颈,并提出进一步强化绿色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措施和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江涛   李旭鸿  
乡村绿色振兴是在低碳发展目标与乡村振兴发展目标有效结合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金融资源服务乡村绿色振兴,需要紧密围绕低碳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低碳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地满足乡村绿色振兴的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需求,更好地促进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新形势下,金融服务乡村绿色振兴呈现出新局面,在发展理念、资源配置、制度建设和产品设计等方面均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也面临着金融资源配置有待提高、市场体系有待健全、金融产品服务创新有待完善和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有待加强等挑战。因此,建议通过完善顶层设计、构建更加全面和系统的金融组织体系、打造机制灵活的金融市场、提供多元化的金融产品服务、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完善金融风险管理体系等方式来优化路径,进一步提升金融资源助推乡村绿色振兴的成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安国俊  刘昆  
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绿色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绿色金融作为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创新力,则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持续发展动力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部署了乡村振兴战略,其中农业及乡村绿色发展成为最大亮点,为绿色发展打开了新的空间,也为绿色金融提供了重大机遇。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机制,为今后进行乡村振兴战略的顶层政策设计指明了方向,而绿色金融作为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创新力,无疑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欧阳宇俍  刘安炉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之本,绿色金融作为促进产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是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力量,是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村共同富裕的有效手段。近年来,我国通过绿色信贷助力乡村产业发展规模持续增长、绿色保险助力乡村产业安全作用逐年提升、绿色债券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供需双赢格局快速形成,有效发挥了绿色金融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作用。但是,仍然存在政府政策体系不完善、金融机构支持力度不大、农业经营主体参与程度不高等问题。政府应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打造多维绿色金融市场,优化绿色产业营商环境;金融机构应夯实金融基础设施,健全绿色金融普惠体系,提升服务质量;农业经营主体应统筹绿色金融资源,强化金融科技赋能,注重金融评价体系。通过政府、金融机构、农业经营主体的协同联动,充分发挥绿色金融作用,切实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孙国帅  张宛一  冯娇  
基于碳达峰目标下的乡村振兴是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共赢新路径,灵活引入PPP模式为乡村绿色发展开辟了创新之路,而合理分配项目收益是绿色投资顺利实施的关键。为进一步研究乡村振兴领域绿色投资PPP项目的收益分配问题,利用区间模糊Shapley值,首先构建了绿色投资PPP项目收益分配初始模型;其次引入收益分配指标影响因素并量化权重,据此改进初始模型;最后以生活垃圾治理项目为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本模型衡量了利益相关方实际贡献,模型构建科学合理、贴近实际,能有效解决乡村振兴领域绿色投资PPP项目的收益分配问题,为项目顺利运营创造良好条件,有利于各参与方的积极合作,从而提高项目的整体效益,有助于碳达峰目标的实现。
[期刊] 征信  [作者] 欧阳红兵  吴欣珂  
绿色金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在农村绿色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建立个体时点双维度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绿色金融对乡村振兴的驱动效应,研究发现绿色金融总体上对农村发展存在正向支持效应,绿色信贷和绿色保险显著促进乡村振兴水平的有效提升。提出增强绿色信贷可持续供给能力、提升绿色保险供给质量、丰富农村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形式、完善绿色金融相关配套机制等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邓敏  
本文从"三农"问题着手介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分析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并根据中央一号文件从乡村绿色发展的角度研究实施乡村振兴的具体措施,本文还结合乡村发展特点从五方面剖析乡村振兴实施之路。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苏  郭远通  司宝静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提升农业发展质量,促进乡村绿色发展。这对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绿色金融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目前,关于绿色金融对乡村振兴影响的研究非常多,大多数学者采用普通面板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文章采用2006-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空间溢出效应角度构建空间杜宾模型,以经济发展水平和乡村数字化发展水平作为门槛变量构建门槛模型,实证分析绿色金融对乡村振兴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动态非线性影响效应。研究表明:乡村振兴具有显著的空间聚集特征,主要呈现“高-高”和“低-低”的聚集特征。绿色金融对乡村振兴既有正向促进作用,也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回归系数分别为0.06、0.25。绿色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存在经济发展水平和乡村数字化发展水平双重门槛效应,随着二者发展水平的提升,绿色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呈现边际递增的非线性影响效应。因此,文章提出加快发展绿色金融、推动乡村数字化建设、加强区域间交流合作和加大扶农力度等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曹斌  
<正>随着乡村振兴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绿色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亟须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绿色普惠金融对乡村资源的引导、配置和优化作用。2023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在普惠金融重点领域服务中融入绿色低碳发展目标。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普惠金融,而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又需要绿色金融的支持配合,需要绿色金融为乡村振兴注入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关键词: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杨林  邹江  
文章从乡村产业可持续兴旺、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和农村金融体系完善三个角度探究绿色金融助推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从农业绿色供应链金融模式搭建、绿色金融支持乡村生态宜居的"软件"配套设计、乡村绿色金融供需环境改良、乡村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科技金融协同四个方面切入构建绿色金融助推乡村振兴的逻辑框架,以此来解决研究中发现的乡村绿色金融政策指引缺位、金融机构没有从产业链的角度创新形成绿色金融产品线、乡村绿色金融供需排斥共存等问题,供相关部门和"三农"主体决策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