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01)
- 2023(4273)
- 2022(3270)
- 2021(2864)
- 2020(2204)
- 2019(5006)
- 2018(4454)
- 2017(8603)
- 2016(4193)
- 2015(4522)
- 2014(4325)
- 2013(4308)
- 2012(3942)
- 2011(3478)
- 2010(3746)
- 2009(3971)
- 2008(2772)
- 2007(2509)
- 2006(2297)
- 2005(2231)
- 学科
- 融(24027)
- 金融(24026)
- 银(20770)
- 银行(20767)
- 行(20278)
- 济(16135)
- 经济(16123)
- 业(13973)
- 中国(13256)
- 管理(12995)
- 企(11947)
- 企业(11947)
- 中国金融(10820)
- 制(7045)
- 财(6972)
- 地方(6725)
- 务(5514)
- 财务(5501)
- 财务管理(5496)
- 方法(5448)
- 企业财务(5327)
- 业经(5115)
- 数学(5042)
- 数学方法(5005)
- 农(4892)
- 环境(4760)
- 事业(4319)
- 体(4225)
- 农业(3863)
- 体制(3721)
- 机构
- 学院(55662)
- 大学(53420)
- 济(25886)
- 经济(25338)
- 中国(21570)
- 管理(20017)
- 研究(17797)
- 理学(16671)
- 理学院(16548)
- 管理学(16290)
- 管理学院(16211)
- 银(13894)
- 银行(13459)
- 财(13432)
- 融(13196)
- 金融(12931)
- 行(12635)
- 中心(11141)
- 财经(10586)
- 人民(10096)
- 京(10032)
- 经(9572)
- 国人(9215)
- 经济学(9203)
- 中国人(9177)
- 中国人民(9130)
- 科学(9104)
- 经济学院(8457)
- 农(8373)
- 所(8091)
- 基金
- 项目(36605)
- 科学(28725)
- 研究(27631)
- 基金(26468)
- 家(22358)
- 国家(22141)
- 科学基金(19527)
- 社会(18792)
- 社会科(18098)
- 社会科学(18093)
- 省(14964)
- 基金项目(13858)
- 划(11910)
- 教育(11306)
- 自然(11252)
- 自然科(11018)
- 自然科学(11016)
- 自然科学基金(10815)
- 资助(10664)
- 编号(10533)
- 融(10002)
- 发(9090)
- 创(8709)
- 重点(8404)
- 国家社会(8212)
- 成果(8205)
- 创新(8185)
- 发展(7741)
- 制(7667)
- 展(7598)
共检索到913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戴季宁
重庆市作为一个传统的重工业城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保护压力也不断增大,催生了向绿色经济转型的迫切需求。结合重庆市实际,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以下简称"重庆营管部")从2007年开始推动发展绿色信贷,并于2017年全面开展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经过十余年的发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慧娴 陈久稳 吴孔文
"山环英霍千重秀,地控江淮四面雄。"在大别山区域的中心有这样一个地方,她满城拥翠、群山披绿、林茂花繁,她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她就是安徽省六安市。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六安时提出"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有机统一,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龙云安 陈国庆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和大力倡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代背景下,研究绿色金融发展与优化产业结构对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了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绿色金融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机理与体系构建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灰色关联模型对我国2008-2016年绿色金融与产业结构关联度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绿色金融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出促进绿色金融助力传统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完善绿色金融与绿色产业政策的对接、搭建绿色科技创新资源平台和构建各具特色的区域绿色金融发展模式的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天禄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2021年3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指出,要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体系,积极发展绿色金融。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发展绿色金融成为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近年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晓西 郑艳婷 蔡宁
在人类寻求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无论是政府还是学界,无论是社会还是民众,绿色战略逐渐成为全球共识,在人们的心中产生了共鸣。2008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提出了"全球绿色新政"(Global Green New Deal),公布了《全球绿色新政政策概要》报告(A Global Green New Deal),并详细地阐述了"全球绿色新政"所具有的六大内容。2009年,美国奥巴马政府开始推行包括应对气候变化、开发新能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廖朝明
为宣传绿色采购政策法规、总结工作实践良好经验、推动绿色采购工作开展,11月8日,由财政部国库司与绿色创新展主办方联合举办的"政府绿色采购论坛"在广州召开,来自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环保部以及部分节能环保企业的代表、专家学者在论坛上分别作了精彩的主题发言。政府绿色采购:十年探索不寻常财政部国库司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主任王瑛回顾了我国政府绿色采购近10年的历程。2004年,财政部与国家发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一动员令既切合了发展的要求,也顺应了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围绕建设更加优美、更加和谐、更加幸福福建的目标,多年来福建省坚持把"百姓富"与"生态美"有机结合起来,持之以恒地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强水土流失治理,突出抓好造林绿化,建立健全有利于实现永续发展的体制机制,促使八闽大地更加山清水秀,促使经济社会在资源的永续利用中获得良性发展,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新路子,真正让八闽百姓享受到了经济发展的"绿色福利"。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连起
2008年8月8日,当峨冠博带的学子手捧竹简诵读"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当郑和船队劈波斩浪、丝绸之路金沙漫卷,当蔚蓝色星球上中外歌者深情吟唱《我和你》,当李宁奔跑过长长的奥林匹克画卷点燃主火炬,世界呼吸到5000年中华文化的悠远气息,也触摸到21世纪激情澎湃的中国胸怀。当沸腾的"鸟巢"渐渐平静,当奥运的光荣成为记忆,我们该如何盘点自己的所得,不负坚守百年的努力?又该怎样将源于奥运的激情,沉淀为奋进的底气,化为前行的动力?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庄广强
自成立以来,江苏常熟农商银行就始终坚守“支农支小”定位,持续下沉服务重心,坚持深耕细作,优化金融服务,充分发挥乡村振兴“主力军”作用,用普惠金融的工笔描绘“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
关键词:
普惠金融 乡村振兴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胡伏云
本文介绍了江西省发展绿色金融的总体思路,即立足赣江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按照"金融改革创新的试验田、金融产业发展的强引擎、绿色金融体系的示范区、金融对外开放的主窗口"四大重点定位积极探索,围绕打造中部地区绿色金融中心目标,着力建设"两个基地",打造"三个特色区域"。发展绿色金融,增加绿色金融供给,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赣江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成立与建设,对江西贯彻新理
关键词:
江西省 绿色金融体系 美丽中国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重庆紫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主营氢氰酸(HCN)及其衍生物的生产、研发和销售。公司由"三个一"(一个停产车间,一千万元资金,一项中试技术)起步,经过9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课题组 李榕滨 赵磊 鲁磊 袁欢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强调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绿色税制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税务部门助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本文从我国绿色税制的发展历程出发,分析当前绿色税制建设面临的形势和问题,结合新目标新任务,从加强绿色税制顶层设计、助推绿色税制实施落地落细、深化绿色税制改革与国际接轨等方面对构建绿色税制提出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曲福田
一、历史古城、低碳绿城淮安位于长三角区域北部,面积1.01万平方公里,人口540万。淮安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古城。秦时置县,明清时期为全国漕运指挥和河道治理中心,一度为京杭大运河沿线最繁华的城市。淮安是一座风景秀美的魅力水城。大运河等河流穿城而过,洪泽湖等湖泊镶嵌其间,水域占市域面积的1/4,被称为"漂浮在水面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金立兵 霍承鼎
建设美丽中国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将建筑与生态相结合,发挥绿色建筑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重要促进作用,将成为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对现阶段中国绿色建筑发展中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基于绿色理念探讨了绿色建筑的发展策略,在健全建筑法规政策、开发新型建筑结构、完善科学成本管理体系、开发绿色建材、普及绿色施工技术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提出在建筑工程全寿命成本分析中引入环境评价机制,达到全寿命低碳化目标。为我国绿色建筑业的发展提供建议,为加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绿色建筑 现状 趋势 全寿命 策略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小莉 魏筱枢 魏振声
增城,这个在2014年刚刚被批准由县级市改为市辖区的"新区",位于广州市东北部,面积1616平方公里,早在六、七年前,依托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地处广莞深黄金走廊的区位优势,迅速发展为全国县域经济的翘楚,成为全国闻名的荔枝之乡、牛仔服装名城、新兴的汽车产业基地和生态旅游示范区。在"建设现代化中等规模生态城市"发展新定位的指引下,增城探索出一条生态经济的绿色发展之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