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70)
- 2023(17668)
- 2022(14596)
- 2021(13100)
- 2020(10950)
- 2019(24784)
- 2018(23836)
- 2017(45749)
- 2016(24792)
- 2015(27583)
- 2014(27298)
- 2013(27002)
- 2012(25143)
- 2011(22848)
- 2010(23212)
- 2009(22256)
- 2008(21366)
- 2007(19391)
- 2006(17293)
- 2005(15941)
- 学科
- 济(115310)
- 经济(115173)
- 管理(74919)
- 业(70138)
- 企(57249)
- 企业(57249)
- 方法(43675)
- 数学(38496)
- 数学方法(38182)
- 中国(32773)
- 财(31314)
- 农(29237)
- 融(29146)
- 金融(29141)
- 银(27800)
- 银行(27739)
- 行(26663)
- 地方(26474)
- 制(26363)
- 业经(24744)
- 学(23267)
- 农业(19972)
- 贸(19934)
- 贸易(19920)
- 务(19455)
- 财务(19414)
- 财务管理(19368)
- 易(19360)
- 企业财务(18433)
- 体(17978)
- 机构
- 学院(361015)
- 大学(359867)
- 济(158774)
- 经济(155582)
- 管理(132239)
- 研究(127045)
- 理学(113291)
- 理学院(112030)
- 管理学(110238)
- 管理学院(109583)
- 中国(100834)
- 科学(76477)
- 财(75005)
- 京(74548)
- 农(66858)
- 所(65402)
- 研究所(59206)
- 中心(59118)
- 财经(58946)
- 业大(55702)
- 江(55430)
- 经(53300)
- 农业(52642)
- 经济学(50823)
- 北京(46698)
- 经济学院(45732)
- 院(45177)
- 范(43823)
- 州(43569)
- 财经大学(43536)
- 基金
- 项目(237191)
- 科学(185601)
- 基金(172571)
- 研究(169088)
- 家(152004)
- 国家(150715)
- 科学基金(127742)
- 社会(110413)
- 社会科(104764)
- 社会科学(104729)
- 省(93809)
- 基金项目(91197)
- 自然(81529)
- 自然科(79615)
- 自然科学(79586)
- 划(78293)
- 自然科学基金(78203)
- 教育(76421)
- 资助(69583)
- 编号(66332)
- 重点(54279)
- 成果(54067)
- 发(52624)
- 部(52046)
- 创(50047)
- 创新(47005)
- 课题(46706)
- 国家社会(46425)
- 制(46154)
- 科研(45711)
- 期刊
- 济(180290)
- 经济(180290)
- 研究(108775)
- 中国(71916)
- 学报(61664)
- 农(61407)
- 财(60250)
- 科学(53852)
- 管理(48637)
- 融(47112)
- 金融(47112)
- 大学(46076)
- 学学(44310)
- 农业(39814)
- 财经(30604)
- 教育(30336)
- 经济研究(30209)
- 技术(29098)
- 业经(27429)
- 经(26353)
- 问题(23418)
- 业(20504)
- 贸(18875)
- 技术经济(18693)
- 版(18201)
- 理论(16896)
- 统计(16480)
- 国际(16432)
- 商业(16372)
- 世界(16174)
共检索到5502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柴晶霞
文章基于消费和投资的双重视角分析绿色金融影响宏观经济增长的具体机制和路径。研究发现,无论是消费还是投资对宏观经济增长的影响均依赖绿色金融的发展水平。一方面,在绿色金融发展程度较低时,消费对于宏观增长的影响不显著,而随着其进一步发展,消费的影响开始显著为负,只有当绿色金融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消费对于宏观增长的显著促进作用才能够发挥出来。另一方面,绿色金融的发展水平对于投资与宏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具有单门限效应,只有当绿色金融发展到一定水平,投资对于宏观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才能凸显出来。并且投资促进作用的显现对于绿色金融发展的要求要低于消费,这说明绿色金融先通过投资而后才通过消费对宏观经济增长产生促进作用。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经济增长 投资 消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仲常 张建升 谭伟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顾海兵
纵观我国宏观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动态,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现象:增长速度的高低落差极为悬殊,增长速度时常偏高。社会总产值增长速度最高值达32.6%(1958年),最低值为负33.5%(1961年)。高低落差竟达近70个百分点;国民收入增长速度最高值达22%(1958年)、23.3%(1970年),最低值为负29.7%(1961年)。高低落差近50多个百分点。1953—1988年36年间,社会总产值增长速度高于2位百分点的达20年,国民收入增长速度高于8%的达20年;社会总产值处于中速增长(8—9%)的年份仅有4年,国民收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新苗 刘慧宏 唐绍祥 盛沛锋
近年来中国的绿色金融蓬勃发展。本文基于我国"发展绿色金融"的战略需求,分析市场及政府行为等不同驱动机制下的绿色金融发展方式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和作用。这是对以往绿色金融研究缺乏驱动机制研究的重要完善。本文利用FAVAR模型就市场需求、政府引导以及金融行业自身绿色转变这3种绿色金融驱动机制对我国相应的宏观经济综合要素进行冲击效应分析。本文的重要贡献是提出了绿色金融实证研究的新视角。本文的重要发现是不同驱动机制下的绿色金融发展作用差异明显:绿色金融的市场需求驱动对宏观经济的整体水平及可持续指标具有正向的且较持久的拉动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通胀;绿色金融的政府引导驱动作用表现出较强的波动性,但短期内见效最大;金融行业自身的绿色转型驱动对宏观经济有着明显的长期向好的推动趋势,对于整体的物价水平也会起到抑制作用,但现阶段表现在绝对值上的作用上仍较小。有的放矢地精准发展绿色金融是本文重要的政策含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丁含
以往文献在分析经济增长影响因素时较少关注微观领域企业信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伴随着近几年来会计领域"从微观到宏观"研究范式的兴起,汇总会计盈余对宏观经济增长的预测作用已被证实。但现有研究尚未对会计信息对宏观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进行系统性的理论分析。基于此,文章对这一影响路径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将其分为盈余持续性渠道、稳健性渠道、资本成本渠道、盈余管理渠道和会计准则渠道。文章的研究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微观领域企业信息与宏观领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会计信息 会计盈余 经济增长 微观到宏观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潘爱民 王洪卫
本文基于帕加诺的内生增长模型将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分离,得出经济增长、投入总量与经济效率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ADF检验J、ohansen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方法对我国经济效率、投入总量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试图为我国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路径作出尝试性的回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丽呐
文章基于省级、地市级和企业微观三个层面的数据系统分析了房价上涨对于经济增长影响的机制和路径。研究发现,房价上涨会通过成本机制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但是由于工资粘性和企业的策略性行为使得这种负面影响具有较大的滞后性。住房价格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呈现倒U型的显著特征,这种特征的出现使得当住房价格上涨到一定幅度时,新的刺激房市政策会被住房价格对增长的负面影响所抵消而难以发挥有效作用。
关键词:
住房价格 经济增长 人力成本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于洪菲
为了确定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的最优路径,文章通过对近15年的中国宏观经济发展进行回顾分析,找到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利用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泛函分析、最优化理论、几何学等的理论与方法,自主构建了多角度的最优值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将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基础数据代入上述模型,利用库恩-塔克定理和变分法确定了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最优路径。
关键词:
宏观经济 最优路径 库恩-塔克 变分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爱俭 牛凯龙
受次贷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增长内在调整周期与外部调整周期出现重叠,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增长遇到了严峻挑战,客观分析当前经济形势是提振信心、采取行动的基础。本文以支出法国民收入恒等式为依据,在深入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总需求变动趋势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宏观经济政策和对外贸易环境,对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总需求的变动作了分析展望,以此为基础,对2008年及以后一段时期的经济增长作了预测。本文预计,2008年中国GDP增速将保持在9.6%左右,2009~2010年能够保持在8%以上。从中长期看,只要宏观经济政策得当,我国经济具备保持平稳增长的坚实基础,但增速和波动幅度将比过去30年有所放缓。最后,本文对如何保证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黄甫喆 陈孝伟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已经开始影响宏观经济运行。本文首先建立了一个老龄化影响经济增长路径的经济学理论模型,基于我国1990-2016年的宏观数据,构建了一个具有时变参数的向量自回归(TVP-VAR)模型,研究老龄化对于经济增长路径影响的时变效应。研究发现,老龄化负向影响储蓄率、产业升级和生产率,正向促进技术进步和就业率。但随着老龄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其对就业的影响有变成抑制作用的趋势。因此,本文建议政府积极完善老龄政策,提前布局发展养老服务业和老龄产业,并着力发挥老年人积极作用,降低老龄化对于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进而保障经济平稳运行,保障我国顺利度过老龄化高峰期。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经济增长 TVP-VAR模型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晓玫 罗鹏
本文利用1995-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门槛回归,发现信贷增长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存在门槛值,短期信贷比重、国有经济比重和资产泡沫都能成为信贷增长影响经济波动的传导渠道。我们还发现,信贷增长加大了潜在产出波动,但有助于降低产出缺口波动,当金融发展越过门槛值后,信贷增长对潜在产出波动的影响由正转负,但缩小产出缺口波动的效果减弱。本文结论的政策性启示是,为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应该将一个经济周期中的平均信贷增长控制在合适的增长幅度内,适度降低银行信贷占GDP的比重并优化信贷期限结构,降低国有经济比重和抑制资产泡沫。
关键词:
信贷增长 金融发展 经济波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华
信心与宏观经济波动关系的研究对改善和加强宏观经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我国企业家信心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等7种经济先行指数与宏观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的经济先行指数与宏观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关系,但各类经济先行指数对经济波动的敏感性差别较大,其中,企业家信心指数对我国宏观经济趋势的敏感性最强,消费者信心指数最不敏感。因此,为避免我国宏观经济的大幅波动,应通过财税政策和制度设计增强企业家信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苏任刚 赵湘莲 程慧
绿色金融通过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绿色产业发展具有风险大、周期长等特征。因而,传统的融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绿色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绿色金融目前还没有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针对以上问题,阐述绿色金融的内涵,分析绿色金融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并指明绿色金融在绿色产业发展不同阶段的支持路径,最终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绿色产业 生命周期 技术创新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课题组 詹向阳 邹新 马素红 程实 赵新杰 朱妮 李露 宋玮
2009年,发达经济体陷入全面衰退已成定局,新兴市场经济增速也将显著放缓。受外需继续大幅收缩的影响,中国出口形势非常严峻,实际投资增速及工业增长形势也不容乐观。同时,2009年尤其是上半年中国的通缩既表现在信贷需求走低等金融层面,也表现在社会供求失衡导致产能过剩的实体经济层面。2009年宏观调控将立足于扩大内需,防止经济过快过大下滑,"保八"成为第一要务。商业银行应在加强信贷支持的同时加强信贷风险管理,严防贷款质量大幅下滑,同时注重防范流动性风险,提高资金运营效益。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闫坤 张鹏
2009年的世界经济总体呈现出前降后升的增长态势。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好转,以新能源、低排放、可持续为显著特征的"绿色经济"开始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驱动力量。实体经济的恢复并未带来就业的有效增长,"无就业增长"既为全球经济转型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源,也给世界各国政府带来了棘手的社会问题。美国作为世界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其"绿色经济"已经取得了良好效果,并有可能以此为基础启动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中国经济于下半年伊始率先进入了复苏轨道,呈现出下列特点:宏观经济呈加速增长态势,总体复苏形势良好、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投资持续快速增长,重点倾斜民生领域,房地产投资已现过热;消费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