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455)
- 2023(20357)
- 2022(16981)
- 2021(15699)
- 2020(13239)
- 2019(29658)
- 2018(29128)
- 2017(55193)
- 2016(29270)
- 2015(32156)
- 2014(31294)
- 2013(31004)
- 2012(28466)
- 2011(25352)
- 2010(25553)
- 2009(23608)
- 2008(22847)
- 2007(20450)
- 2006(18120)
- 2005(16561)
- 学科
- 济(123076)
- 经济(122954)
- 业(104702)
- 管理(94538)
- 企(92261)
- 企业(92261)
- 方法(51737)
- 数学(42197)
- 数学方法(41716)
- 中国(37261)
- 农(36540)
- 业经(36400)
- 财(35858)
- 银(32832)
- 银行(32777)
- 行(31382)
- 融(31162)
- 金融(31161)
- 制(29525)
- 地方(28354)
- 农业(26144)
- 务(25561)
- 技术(25504)
- 财务(25498)
- 财务管理(25461)
- 企业财务(24220)
- 贸(22230)
- 贸易(22208)
- 理论(21724)
- 易(21597)
- 机构
- 学院(405941)
- 大学(399666)
- 济(170699)
- 经济(167436)
- 管理(161316)
- 理学(137448)
- 理学院(136057)
- 管理学(133927)
- 研究(133918)
- 管理学院(133175)
- 中国(112698)
- 京(84059)
- 财(80723)
- 科学(80033)
- 农(71739)
- 所(66571)
- 中心(64733)
- 财经(63386)
- 江(62993)
- 业大(60405)
- 研究所(59957)
- 经(57686)
- 农业(56128)
- 北京(52804)
- 经济学(51814)
- 州(50467)
- 范(48603)
- 院(48509)
- 师范(47923)
- 财经大学(47017)
- 基金
- 项目(269619)
- 科学(213632)
- 基金(196273)
- 研究(195442)
- 家(171648)
- 国家(170116)
- 科学基金(147649)
- 社会(126057)
- 社会科(119866)
- 社会科学(119838)
- 省(107659)
- 基金项目(103856)
- 自然(95905)
- 自然科(93662)
- 自然科学(93633)
- 自然科学基金(92018)
- 教育(89401)
- 划(89160)
- 资助(79403)
- 编号(76904)
- 发(61615)
- 创(61019)
- 重点(60950)
- 成果(60001)
- 部(58605)
- 创新(56427)
- 课题(53696)
- 国家社会(52665)
- 业(52194)
- 科研(51551)
- 期刊
- 济(190140)
- 经济(190140)
- 研究(118720)
- 中国(85752)
- 管理(67293)
- 农(65904)
- 财(65840)
- 学报(61033)
- 科学(58203)
- 融(57803)
- 金融(57803)
- 大学(47204)
- 学学(45143)
- 农业(43783)
- 技术(40519)
- 教育(39755)
- 业经(33014)
- 财经(32078)
- 经济研究(29940)
- 经(27652)
- 业(26101)
- 问题(24458)
- 技术经济(22597)
- 科技(20403)
- 贸(19381)
- 商业(19191)
- 现代(19180)
- 版(18744)
- 理论(18478)
- 财会(18308)
共检索到6262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小可 张居营
绿色金融在引导资金重新配置、促进绿色企业技术创新中发挥巨大作用,绿色债券是绿色金融重要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为有效识别绿色金融影响绿色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效果和机制,本文以企业发行绿色债券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倾向性得分匹配法和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并将融资约束效应作为影响路径进行机制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绿色债券发行能够显著促进绿色企业技术创新,且主要促进发明型和实用型技术创新。机制检验表明,发行绿色债券有助于企业缓解资金约束和流动性压力,促进企业进行创新。以上结论为绿色金融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政策启示,相关政策应充分发挥绿色债券资源配置功能,提高绿色债券政策支持力度,加强绿色信息鉴别与披露工作。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时省 张亚
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升级,国务院于2017年6月宣布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该试验区的设立能否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以及通过何种机制发挥作用?本文基于2008—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绿色专利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试验区设立显著促进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数量和质量,且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动态效应检验表明,试验区设立对企业高质量的绿色技术创新活动具有长期推动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试验区设立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强化环境规制两个渠道对绿色技术创新产生正向影响。前者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数量和质量均有显著推动效果,而后者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创新质量上。异质性分析方面,试验区设立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在不同产权性质企业、不同污染程度行业以及不同类型行业企业中存在显著差异。本文结论对中国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沈悦 郑金麟 蒋耀辉
绿色债券能否以直接融资方式有效发挥绿色金融市场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支持作用,赋能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是重要的现实议题。以企业发行绿色债券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1-2021年我国主板上市公司研究数据,构建渐进式双重差分模型考察绿色债券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绿色债券能够显著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2)作用机理分析发现,绿色债券通过提高企业融资可得性改善债务期限结构,缓解融资约束,促进绿色技术创新,且具有显著的信号传递效应;(3)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高水平企业环境责任、高强度政府补助能够进一步强化绿色债券的绿色技术创新促进效应;(4)进一步研究发现,绿色债券有助于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研究结论表明,应该不断健全企业发行绿色债券的各项规章制度,优化绿色债券融资机制,提供绿色技术创新配套服务,促进经济绿色低碳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余少龙 石虹
基于2012—2021年273个城市的绿色创新数据,以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为准自然实验,构造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研究绿色金融政策对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绿色金融政策促进了城市绿色创新,这一结论在安慰剂检验、PSM-DID等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第二,绿色金融政策可以通过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改善营商环境来推动城市绿色创新;第三,绿色金融政策对绿色创新的推动作用在东部、政府科研支持较强的城市中更加显著;第四,绿色金融政策对城市绿色创新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不仅推动了本城市绿色创新,还可以助推邻近城市绿色创新。上述结论为进一步发挥绿色金融政策效果,推动城市绿色创新进而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提供了启示。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胡剑波 叶树 张宽元
本文以2015-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视为准自然实验,运用渐进倍差法考察其政策效应。研究发现:(1)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能显著提升企业ESG表现,这一结论在通过交叠倍差法检验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有效。(2)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通过降低债务融资成本和提高研发创新水平有效提升企业ESG表现,同时加剧重污染企业融资约束,缓解非重污染企业融资约束。(3)试验区的政策效应随着企业所处行业性质、地域市场环境以及企业自身数字化水平等发生变化,企业ESG表现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绿色金融 政策效应 企业ESG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彧泽
文章建立了绿色金融和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影响的理论模型,通过理论模型推演探索绿色金融和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并采集3505家上市企业1992—2022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理论模型推演结论。研究发现:绿色金融和环境规制都能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并对企业绿色发明专利促进作用最明显;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投资边际效率抑制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对企业绿色发明专利抑制作用最明显;同时,绿色金融和环境规制对新能源型绿色专利、常规能源能效提高型绿色专利、末端治理型绿色专利具有促进作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投资边际效率抑制了上述三种绿色专利。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雪莹 吴多文 王缘
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下,绿色债券成为国家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金融工具。但“漂绿”风险的存在,使绿色债券是否能够发挥其积极作用、提升企业绿色创新能力和助力企业绿色转型而存疑,为此以上市公司发行绿色债券为研究契机,深入研究公司发行绿色债券对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发行绿色债券后,其绿色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绿色债券可以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高信息透明度来提升公司的绿色创新能力。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外部舆论关注强度大、委托代理问题较严重的公司中,绿色债券提升绿色创新能力的作用更显著;公司发行绿色债券后,其绿色投资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表现(ESG)都有显著改善。据此建议加快推进绿色债券市场的培育与建设;多渠道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助推企业绿色转型升级;增强国内绿色债券发行主体的信息透明度,提升企业绿色债券信息披露的公信力。
[期刊] 改革
[作者]
林木西 肖宇博
基于2014—2021年城市相关数据,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政策的实施视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评估试验区政策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和机制。研究表明:试验区政策能够显著推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相较于非试验区城市,试验区政策的推行可以提升试验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并且政策具有空间溢出正效应,结论通过了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试验区政策对不同资源禀赋和不同行政等级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具有异质性。机制检验发现:试验区政策通过资本产出效应和绿色要素替代效应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从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议以绿色金融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边际效益更大化为指引,及时并有针对性地扩容试验区和推广相关政策,可优先选择资源型城市和低级别城市进行扩容或推广相关政策,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施行区域差异化引导政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庆君 康宁
本文以中国能源行业的上市企业为例,运用多重差分模型,研究发行绿色债券是否能有效促进能源企业绿色创新。结果显示:发行绿色债券能显著促进能源行业上市企业绿色创新;能源行业中的可再生能源类、非重污染类以及国有企业通过发行绿色债券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效果更好;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可以通过加大企业研发投入和缓解融资约束来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水平。本文的研究对支持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和推动企业绿色创新,促进绿色债券市场与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绿色债券 绿色创新 研发投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许丹丹 上官鸣
2018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是我国税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为探讨其实施的微观经济后果,以“排污费改税”为研究背景,采用双重差分模型(DID)探讨环境税征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排污费改税政策的施行显著促进了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且该效应对实用新型绿色技术创新的提升更加明显;融资约束对排污费改税政策下的绿色技术创新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即企业融资约束水平越低,环境税征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越强。进一步研究表明,排污费改税政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主要体现在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市场竞争程度高的企业中。研究结论为排污费改税的政策效果以及绿色技术创新驱动因素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盛巧燕 张三峰
有效发挥绿色金融市场融资功能、加快企业低碳转型是实现国家气候战略目标的重要路径。文章基于股权穿透数据,实证发现集团型企业借助绿色债券发行释放战略转型信号,显著提升了成员公司的外部市场关注以及内部资源支持,加快了组织内部技术创新的清洁化趋势,体现出“声誉溢出”和“内部市场”效应对子公司绿色创新的双重激励。进一步分析表明,集团控股程度以及国有产权性质对绿色融资的创新激励作用更加显著。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志新 徐世超 高惠楠
大数据作为数字经济的关键技术,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新契机,研究发现,大数据发展显著提升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质量和效率;异质性分析发现,大数据发展对小规模企业、国有企业和高知识产权保护地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质”和“效”的促进作用更明显,而对重污染行业企业仅表现出增“效”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大数据发展可以通过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提高政府环境治理能力间接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质量和效率的提升。鉴于此,我国应在更多地区设立“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完善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同时要充分考虑企业特征,利用信息披露和提高绿色创新标准等方式,提高重污染企业的环境规制水平,增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充分发挥大数据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提质增效影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树强 范振鹏
2018年我国正式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与排污费征收相比,环保税的征收层次及严谨性进一步提升,意味着环保收费制度更加完善。本文以2015~2019年沪深两市A股重度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实验组样本,以轻度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对照组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法测量了上述制度改进的绿色创新效果。研究发现:环保收费制度的改进显著促进了企业的绿色创新;长三角地区企业的绿色创新效果高于京津冀地区;大企业的绿色创新效果高于中小企业;国有企业的绿色创新效果高于非国有企业;制度改进对绿色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促进作用强于绿色发明专利。上述结论为进一步改进环保税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喜仓 蒋美
基于中国2006—2020年282个城市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探究知识产权保护与绿色技术创新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1)知识产权保护显著促进绿色技术创新,且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高的城市促进作用越明显,同时也存在区域异质性和城市规模异质性。(2)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可以通过强化环境规制效果、提升创新能力以及增大研发投入等路径,最终推动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3)知识产权保护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对本市及周边城市的绿色技术创新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绿色技术创新 双重差分模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葛春瑞 韩君
文章基于2010年第一季度至2021年第四季度中国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企业样本,考察绿色债券发行对企业ESG水平的影响。研究显示: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后,ESG水平显著提升,表明绿色债券能够发挥积极治理作用,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此结论在经过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PSM、Heckman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机制检验发现,绿色债券通过激励企业绿色创新与强化外部监督途径提高企业ESG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所在市场化水平较高时,绿色债券对企业ESG表现的促进作用更大;相较于非重污染行业企业,重污染行业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对ESG水平的影响更明显;绿色债券对管理者能力较强企业ESG水平的促进作用更大。研究结论为绿色债券助力企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新证据。
关键词:
绿色债券 ESG表现 绿色创新 监督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碳市场促进了企业绿色创新吗?——基于“碳交易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数字经济发展与企业绿色创新——基于“智慧城市”试点建设的准自然实验研究
环境司法改革与企业绿色创新——基于环保法庭的“准”自然实验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研究——基于智慧城市试点的准自然实验
数字治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信息惠民国家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竞争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准自然实验
绿色财政政策与企业绿色创新——基于“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试点的准自然实验
市场型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准自然实验的证据
城市群能否促进企业绿色创新?——来自城市群政策的准自然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