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88)
2023(6812)
2022(5338)
2021(4683)
2020(3596)
2019(8244)
2018(7752)
2017(14501)
2016(7441)
2015(8302)
2014(7939)
2013(7662)
2012(7101)
2011(6170)
2010(6604)
2009(6409)
2008(5305)
2007(4454)
2006(4083)
2005(3977)
作者
(19158)
(15726)
(15475)
(14797)
(9881)
(7552)
(7337)
(6147)
(5988)
(5753)
(5302)
(5276)
(5110)
(4991)
(4952)
(4809)
(4686)
(4615)
(4551)
(4431)
(3971)
(3847)
(3647)
(3636)
(3625)
(3586)
(3567)
(3430)
(3192)
(3186)
学科
(27126)
经济(27099)
(25790)
金融(25790)
(22085)
银行(22082)
(21542)
管理(20184)
(19691)
(16559)
企业(16559)
中国(16372)
中国金融(10945)
地方(9583)
方法(9228)
(9020)
(8954)
数学(7905)
数学方法(7821)
(7436)
贸易(7427)
业经(7375)
(7300)
(7298)
理论(6641)
环境(6496)
(6141)
财务(6126)
财务管理(6118)
企业财务(5863)
机构
学院(94995)
大学(92831)
(42379)
经济(41447)
管理(33838)
中国(32811)
研究(31896)
理学(28147)
理学院(27909)
管理学(27514)
管理学院(27356)
(20956)
(18709)
中心(17598)
(16553)
财经(16226)
(16067)
科学(16002)
银行(15996)
金融(15759)
(14996)
(14760)
(14559)
(14539)
经济学(14157)
人民(13072)
研究所(12964)
经济学院(12916)
(12910)
(12743)
基金
项目(61566)
研究(49201)
科学(48065)
基金(43308)
(36235)
国家(35905)
社会(31529)
科学基金(31365)
社会科(30183)
社会科学(30176)
(25375)
教育(22590)
基金项目(22170)
(20342)
编号(19942)
自然(17480)
资助(17379)
自然科(17104)
自然科学(17102)
自然科学基金(16783)
成果(16635)
(14861)
课题(14800)
(14409)
重点(14332)
创新(13498)
国家社会(13477)
(13095)
(13004)
(12997)
期刊
(44952)
经济(44952)
研究(31798)
(28600)
金融(28600)
中国(22660)
(15577)
教育(13188)
管理(13153)
(12148)
学报(11199)
科学(10024)
技术(9403)
大学(9330)
国际(8721)
学学(8686)
财经(7815)
农业(7531)
经济研究(7473)
(7008)
(6650)
业经(6536)
问题(5801)
理论(5493)
中国金融(5266)
职业(5092)
实践(4991)
(4991)
世界(4882)
会计(4440)
共检索到1596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气候变化是全球性问题,发展绿色金融必须进行国际合作。自2016年中国担任二十国集团(G20)主席国首次提出将绿色金融纳入G20议程以来,2017~2019年,绿色金融相关的国际平台和合作机制不断涌现,就如何动员绿色投资、管理气候风险等议题开展了研究和国际协调。2019年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金融稳定理事会(FSB)等国际组织和标准制定机构也纷纷采取行动,提出了多项倡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钱立华  
国际合作带动绿色金融快速发展在中国积极推动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的同时,中国的绿色金融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经国务院同意,2016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银监会等七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意味着我国绿色金融顶层框架体系的建立。绿色债券方面,2016年以来,中国绿色债券发行量已经成为全球第一。2015年10月,农业银行在伦敦证券交易所发行首单等值10亿美元绿色债券,募集资金用于环保相关的绿色项目。2015年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钱立华  
国际合作带动绿色金融快速发展在中国积极推动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的同时,中国的绿色金融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经国务院同意,2016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银监会等七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意味着我国绿色金融顶层框架体系的建立。绿色债券方面,2016年以来,中国绿色债券发行量已经成为全球第一。2015年10月,农业银行在伦敦证券交易所发行首单等值10亿美元绿色债券,募集资金用于环保相关的绿色项目。2015年年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崔和瑞  段春林  赵巧芝  
绿色金融与绿色科技深度耦合、协调发展是“双碳”背景下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必然要求。本文在梳理二者交互耦合理论机制基础上,利用Dagum基尼系数、莫兰指数和空间马尔可夫链测度2010~2020年中国30省(区、市)绿色金融与绿色科技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化特征。研究发现:(1)耦合协调度呈东高西低、东快西慢的分布格局,结构由“金字塔”型转变为“橄榄”型,中间水平省(区、市)占主导;基尼系数呈加速增长的“J”型趋势,总体差异主要来源是:区域间>区域内>超变密度;(2)耦合协调度呈空间正相关且集聚程度不断增强。高-高集聚出现在长三角地区,低-低集聚的省(区、市)位于西部和东北地区;(3)空间马尔科夫链分析更新了基于传统马尔科夫链的研究结论:状态演进不仅存在“锁定”效应,还会受到邻近地区的“空间拖拽”,表现出“俱乐部趋同”现象。应强化空间治理,完善耦合协调发展的溢出通道建设,更好地实现绿色金融与绿色科技有效结合。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文云  
本文从法律协调的角度探讨了世界贸易组织、巴塞尔委员会、欧盟等国际或区域组织在金融监管合作协调中的实践,并对其金融监管法律协调的方式、原则等进行了评价,以供我国金融监管全球化或区域化协调借鉴。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姬新龙  王仕琦  
生态环境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与基础,绿色金融作为支持国民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一种金融创新,能够合理配置且最大限度地引导有限资源向环境保护的方向倾斜。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以西部区域生态屏障重要省份甘肃省为例,测算了2013—2018年间绿色金融—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该区域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在逐年提升,但整体基础依然薄弱;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水平具有逐年向好的增长态势;二者的耦合从拮抗阶段逐渐接近磨合阶段;绿色金融——生态环境复合系统的协调水平也从中度失调过渡到勉强协调状态,但绿色金融对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贡献程度依然较低。据此结论,笔者从加大金融产品体系创新、实施绿色金融激励政策、支持生态产业和产业绿色改造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玉泽  韩银风  张硕  
构建综合评价体系,对2011—2020年山东省绿色金融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评价,借助耦合协调模型及VRA模型分析两者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山东省绿色金融综合评分呈波动上升的趋势,各系统层评分演化趋势差异性比较明显;生态文明综合评分呈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各系统层整体水平及增长速度不同。绿色金融与生态文明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两个系统总体表现出较为强烈的相互作用关系;协调度呈现更为明显的上升趋势,依次经历低度协调、中度协调、高度协调和极度协调四个阶段,协调度的提高主要得益于综合发展度的提高。脉冲响应分析显示绿色金融各系统层变动对生态文明存在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且持续时间较长;生态文明变动对绿色投资、绿色保险、绿色证券的影响为正,对绿色信贷的影响为负,且持续时间均较短。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喻平  张敬佩  
文章以我国五个经济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绿色金融和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体系,选取2011—2018年相关指标数据测算了各区域绿色金融和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水平;进一步引入实证模型,测算了各区域两系统间历年的耦合关联度和协调度,并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五个经济区域的绿色金融和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且绿色金融对高质量发展存在明显的正向推动作用,但作用效果存在阈值效应,只有确定合理的绿色金融发展步伐,才能有效推动高质量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玉泽  韩银风  张硕  
构建综合评价体系,对2011—2020年山东省绿色金融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评价,借助耦合协调模型及VRA模型分析两者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山东省绿色金融综合评分呈波动上升的趋势,各系统层评分演化趋势差异性比较明显;生态文明综合评分呈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各系统层整体水平及增长速度不同。绿色金融与生态文明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两个系统总体表现出较为强烈的相互作用关系;协调度呈现更为明显的上升趋势,依次经历低度协调、中度协调、高度协调和极度协调四个阶段,协调度的提高主要得益于综合发展度的提高。脉冲响应分析显示绿色金融各系统层变动对生态文明存在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且持续时间较长;生态文明变动对绿色投资、绿色保险、绿色证券的影响为正,对绿色信贷的影响为负,且持续时间均较短。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潭   徐璋勇  
文章以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测算分析了绿色金融与低碳经济的耦合协调度及其时空特征,并采用Dagum基尼系数和障碍度模型对其差异性表现与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绿色金融与低碳经济的耦合协调度呈波动上升趋势,但尚未实现优质耦合协调,目前绿色金融系统相对滞后;空间分析结果表明,中西部地区的耦合协调度在2019年实现了对东部地区的赶超,率先达到了良好协调水平;差异性分析发现,耦合协调度的区域间差异高于区域内差异,是空间差异的主要来源;制约耦合协调度提升的主要障碍因素有环保企业A股市值占比、人均森林面积等,且不同地区各因素的障碍度值存在差异。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汐  
赤道原则是项目融资中金融机构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对全球金融服务部门具有广泛影响。我国的绿色信贷制度可以借鉴赤道原则的经验,包括鼓励借款方、金融机构和当地政府协同消除项目的不利影响,强调金融机构和借款方在项目融资全过程中的审查义务的披露义务,增加贷款考核标准倡导金融机构全面承担企业社会责任。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冯彦明  张瑞超  
"双碳"目标的提出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具体举措,在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新要求的同时,也为商业银行开展绿色金融业务提供了机遇和挑战。国际上一些大型商业银行在本世纪初就开始注意环保问题,具有开展绿色金融的实践经验。本文以花旗银行、摩根大通银行、三菱日联银行、汇丰银行、巴克莱银行等为例,分析和总结国际大型银行开展绿色金融实践的经验,以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提供借鉴。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陈旸  薛杨阳  
2017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复了浙江、广东、江西、贵州、新疆五省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方案。本期专题邀请来自央行、试验区、金融机构和学界专家共同探讨绿色金融的发展路径,总结和交流实践经验,分析各地区与相关领域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这对于宣传绿色金融的理念、工具与方法,推动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加速经济的绿色转型
关键词: 绿色转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仁杰  
推动绿色金融和绿色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商业银行把握新一轮经济金融发展机遇、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当前,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已是大势所趋,既是全球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平衡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支柱,也是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新一轮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绿色经济必然催生绿色金融。对银行业而言,发展绿色金融,既是履行社会责任与实现自身盈利的最佳结合点,也是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廖理  马骏  
我国"十三五"发展规划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坚持绿色发展,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2016年8月,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共同发布《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中国成为全球首个由政府推动并明确支持"绿色金融体系"的国家。2017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在浙江、江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