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54)
2023(4781)
2022(3741)
2021(3333)
2020(2640)
2019(5903)
2018(5304)
2017(9990)
2016(4896)
2015(5252)
2014(5050)
2013(5017)
2012(4600)
2011(4039)
2010(4295)
2009(4573)
2008(3416)
2007(2903)
2006(2717)
2005(2596)
作者
(13277)
(11020)
(10717)
(10246)
(6726)
(5184)
(4969)
(4287)
(4019)
(3830)
(3733)
(3706)
(3507)
(3410)
(3381)
(3327)
(3192)
(3124)
(3046)
(2959)
(2689)
(2617)
(2499)
(2488)
(2476)
(2438)
(2427)
(2281)
(2266)
(2198)
学科
(24294)
金融(24294)
(21075)
银行(21072)
(20559)
(19088)
经济(19073)
(17386)
管理(16555)
(15165)
企业(15165)
中国(13977)
中国金融(10891)
(7611)
(7611)
方法(7170)
地方(6563)
数学(6470)
数学方法(6408)
(5942)
财务(5927)
财务管理(5920)
企业财务(5738)
业经(5696)
(5274)
环境(4883)
(4612)
事业(4352)
农业(4084)
体制(4022)
机构
学院(65905)
大学(64330)
(30612)
经济(29986)
管理(25075)
中国(24912)
研究(21577)
理学(21388)
理学院(21220)
管理学(20826)
管理学院(20722)
(15658)
(14558)
银行(14075)
(13999)
金融(13734)
(13178)
中心(12779)
(12524)
财经(12400)
(11269)
人民(10910)
科学(10882)
经济学(10414)
国人(10019)
(10003)
中国人(9974)
中国人民(9907)
经济学院(9516)
财经大学(9470)
基金
项目(43495)
科学(34884)
基金(32489)
研究(32470)
(27560)
国家(27293)
科学基金(24356)
社会(22235)
社会科(21346)
社会科学(21341)
(17300)
基金项目(16883)
自然(14808)
自然科(14502)
自然科学(14501)
自然科学基金(14263)
(13915)
教育(13796)
资助(13132)
编号(12209)
(10326)
(10325)
(10164)
重点(9864)
国家社会(9626)
创新(9587)
成果(9456)
(9114)
(8927)
发展(8598)
期刊
(31543)
经济(31543)
(25577)
金融(25577)
研究(20936)
中国(12870)
(11894)
管理(10039)
(8806)
学报(8348)
科学(7675)
大学(6747)
学学(6533)
财经(6113)
经济研究(5263)
(5116)
农业(4979)
中国金融(4813)
技术(4795)
业经(4733)
理论(4209)
实践(3841)
(3841)
教育(3818)
国际(3616)
问题(3444)
统计(3396)
(3262)
财会(3198)
(3087)
共检索到1071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本刊  
编者按:21世纪前半叶,绿色低碳注定是世界各国共同参与的宏大工程。为延缓全球气候变暖进程、守护人类共同居住的环境、推动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各国纷纷制定和实施绿色低碳发展战略,绿色金融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各国银行业开始尝试绿色金融相关业务的探索和实践,一时间,绿色金融业务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华军   张一辰  
绿色金融是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秉持绿色发展理念,中国以完善顶层设计和建设市场体系为发展核心,以金融创新为重要手段,多措并举推进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探索出一条紧跟绿色发展实践步伐、高效服务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绿色金融发展之路,为推动国际绿色金融模式创新和全球绿色金融发展进程贡献了中国经验与中国方案。新时代10年来,绿色信贷规模保持高速增长,绿色债券市场体量迅速扩张,绿色保险险种创新不断,绿色基金深度参与绿色投资实践,全国碳交易市场建设稳中有进,中国绿色金融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实现了从追赶到引领全球的重大转变。面对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从推进标准体系建设、强化法制建设、鼓励产品服务创新、完善环境信息披露机制、发展金融科技等方面对新征程上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提出路径展望,以期推动绿色发展、推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助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孔令英  王晓菲  
绿色绩效近几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已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围绕企业绿色绩效的内涵、理论基础、影响因素、评价等四个方面,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发现:企业绿色绩效的内涵尚未统一,但可以从绿色特征、绿色行为、绿色结果三个方面进行阐释;对企业绿色绩效相关问题的探讨多以自然资源基础观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绿色政策、经济环境、企业管理行为、社会公众需求等因素均会影响企业的环保决策;企业绿色绩效评价的研究已较为成熟,呈现出评价维度多元化、评价尺度差异化、评价方法精准化的趋势。在此基础上,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并结合国内外实际情况,从四个方面对企业绿色绩效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军  侯绍薇  
自然资源存量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有限性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合理性的评价尺度。绿色生活方式致力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已经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本标识。随着绿色发展理念共识和实践展开的互促共进,学术研究日益重视绿色生活方式在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中的联结功能,将其作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环节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视阈,并在价值判断、现实困境、案例经验、实践指向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面向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目标要求,未来绿色生活方式研究还需在研究内容、研究视野和研究方法上结合快速变迁的时代背景和系统多元的实践需求进行拓展创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军  侯绍薇  
自然资源存量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有限性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合理性的评价尺度。绿色生活方式致力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已经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本标识。随着绿色发展理念共识和实践展开的互促共进,学术研究日益重视绿色生活方式在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中的联结功能,将其作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环节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视阈,并在价值判断、现实困境、案例经验、实践指向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面向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目标要求,未来绿色生活方式研究还需在研究内容、研究视野和研究方法上结合快速变迁的时代背景和系统多元的实践需求进行拓展创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骏  
2015年9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中国首次明确了建立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的顶层设计。2016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的《"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建立绿色金融体系,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设立绿色发展基金"。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已经上升为中国的国家战略。2015年12月,在中国的倡议推动下,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成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维安  赵慧  
一、金融理论的世纪回顾 在20世纪金融理论的发展史上,50年代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一般认为,现代金融理论起始于50年代初马柯维茨提出的投资组合理论。而在此之前已存在的金融理论体系,则被称为是古典经济学中的金融理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张凯  徐信忠  于鹏  
在过去的20年里,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高速增长,同时我国的金融体系不论在规模和制度方面,还是在监管体系和运营效率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金融市场已经成为了我国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转轨经济的特征决定了我国的金融体系仍不完善,发展过程中仍有很多问题急需解决。因此,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背景下,金融学的学术研究尤为重要。金融研究回顾和展望系列将对金融学主要领域的最新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尤其就相关领域的经典文章和书籍进行评论,同时指出每一领域尚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和可能的将来研究方向。系列将对货币理论与政策、金融中介、资产定价、金融风险管理、资本结构、公司治理、首次公开发行(IPO)、市...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胡少维  
中国金融形势——回顾与展望●胡少维一、1996年金融形势1996年以来,在中央银行继续坚持适度从紧货币政策的同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货币信货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总体金融形势健康、平稳。金融运行的特点及走势是:1.广义货币M2增幅回落,狭义货币M1...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冰  
一、金融改革的历史回顾在1978年以前,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内银行业中占据支配地位,基本上是办理绝大多数金融业务的垄断性银行,其他两家银行即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是作为中国人民银行的专业部门来办理业务的。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金融系统比较小,是财政的从属。中国人民银行及其专业部门的主要工作就是出纳,主要职能仅限于企业交易的结算、管理不属于财政拨款的那一部分流动资金和短期投资以及吸收储蓄,金融机构的媒介功能十分有限。计划外的银行贷款仅限于那些临时性和突发性的资金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宗良  齐文  
1997~1998:国际金融回顾与展望宗良齐文与相对平静的1996年比较,1997年可以说是个“大喜大悲”之年。1997年新年伊始,整个国际金融界呈现一片令人鼓舞的形势,市场信心空前高涨。虽然在年初泰国的金融问题已露端倪,但却似乎无妨大局。全球各地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英航  
英国金融业回顾和展望英航一、英国金融业发展特点英国经济持续增长为金融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国内发展机会,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发展战略的调整成为1997年英国金融业最突出的特点。(一)巩固和发展国内市场,调整业务发展战略以劳埃德TSB集团为代表的英国各大清...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荣芳  
我国金融市场健康快速发展,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产品、制度和机构创新有效突破,对外开放稳步推进,同时也表现出了市场行情分化、震荡幅度加大等特征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韩英华 ,王蓓蓓  
建国40多年来,贵州省卫生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卫生建设跨入了一个新时期。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一些先进的医疗诊断仪器相继进入卫生服务领域,提高了医疗卫生服务供给能力。近年来,全省县及县以上医疗卫生机构通过改、扩建,面貌焕然一新:农村卫生“三项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1994年5月,贵州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农村卫生“三项建设”会议。总结了全省农村卫生“三项建设”的成绩和经验。3年中,全省共投入建设资金4821.05万元,其中国家补助849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