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37)
- 2023(4596)
- 2022(3514)
- 2021(3040)
- 2020(2393)
- 2019(5337)
- 2018(4817)
- 2017(9506)
- 2016(4718)
- 2015(5160)
- 2014(4880)
- 2013(4909)
- 2012(4474)
- 2011(3991)
- 2010(4289)
- 2009(4494)
- 2008(3344)
- 2007(2980)
- 2006(2921)
- 2005(2802)
- 学科
- 融(24149)
- 金融(24149)
- 银(20928)
- 银行(20925)
- 行(20432)
- 济(19400)
- 经济(19382)
- 业(15763)
- 管理(14785)
- 中国(13911)
- 企(13437)
- 企业(13437)
- 中国金融(10844)
- 财(7673)
- 制(7497)
- 地方(7412)
- 方法(6504)
- 环境(5929)
- 务(5902)
- 财务(5889)
- 财务管理(5884)
- 数学(5836)
- 农(5832)
- 业经(5821)
- 数学方法(5791)
- 企业财务(5704)
- 农业(4563)
- 体(4470)
- 发(4375)
- 事业(4354)
- 机构
- 学院(64047)
- 大学(61943)
- 济(29939)
- 经济(29227)
- 中国(24421)
- 管理(23448)
- 研究(21023)
- 理学(19546)
- 理学院(19415)
- 管理学(19116)
- 管理学院(19025)
- 财(15368)
- 银(14464)
- 银行(13987)
- 融(13810)
- 金融(13555)
- 行(13119)
- 中心(12468)
- 京(12264)
- 财经(12150)
- 经(10998)
- 科学(10957)
- 人民(10713)
- 经济学(10419)
- 所(9857)
- 农(9790)
- 国人(9766)
- 中国人(9713)
- 中国人民(9647)
- 经济学院(9534)
- 基金
- 项目(41384)
- 科学(32660)
- 研究(31137)
- 基金(30160)
- 家(25428)
- 国家(25204)
- 科学基金(22249)
- 社会(20989)
- 社会科(20200)
- 社会科学(20193)
- 省(17124)
- 基金项目(15695)
- 划(13286)
- 自然(13048)
- 教育(12923)
- 自然科(12760)
- 自然科学(12759)
- 自然科学基金(12527)
- 资助(12369)
- 编号(11933)
- 发(10305)
- 融(10270)
- 创(9574)
- 重点(9485)
- 成果(9398)
- 国家社会(9109)
- 创新(8997)
- 发展(8837)
- 展(8681)
- 性(8393)
共检索到1055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仁杰
在赤道原则的指引下,兴业银行从加强决策管理、优化组织架构、完善制度建设等方面入手,逐步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绿色金融管理体系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兴业银行认识到开展绿色金融,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意义。2005年,兴业银行开始与国际金融公司(IFC)就能效融资项目开展合作,拉开了兴业银行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2011年,各级财政部门将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有力抓手,积极加大扶持合作组织发展专项资金投入力度,切实加强管理基础,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在促进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带动农民收入增加等方面取得了新的成效。财政助力合作路(一)加大投入力度,推动资金整合。为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财政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加强统筹协调,从多个渠道加大了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殷剑峰 王增武
绿色金融是绿色经济发展的动力,而绿色经济则是绿色金融发展的基础。绿色经济发展的规律表明,我国已经处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拐点,正在进入绿色经济和绿色金融大发展的起点。文章研究表明,绿色金融既包括促进环保节能技术进步的金融业务和产品,也包括适应经济结构转型,为绿色产业提供服务的金融业务和产品。因此,应该按照绿色金融业务的公共品和私人品属性,采取不同的绿色金融业务组织模式。
关键词: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绿色经济 绿色金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莲贵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美丽乡村发源地和绿色发展先行地,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为安吉县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创造了优越条件。安吉农商银行基于支农支小市场定位和普惠金融发展的良好基础,于2016年在全国地方性小法人银行机构中率先成立绿色金融事业部,并成为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绿金委)首个小法人银行机构理事单位、中国银行业协会绿色信贷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单位、浙江省内首家签署《负责任银行原则》的地方法人银行。
关键词:
发展之路 普惠金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谭绍华 彭茂辉
在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着新挑战和新机遇,应当坚定不移地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要树立与产业融合发展的理念,探索与企业合作的办学模式,开发与产业对接的新兴专业,建构与生产对接的培养模式,建设与企业共育的师资队伍,追求与产业共进的发展愿景。
关键词:
新时代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发展道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程琳 刘薇
国际上有约140个国家和地区已经提出或设定了在本世纪中叶前后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普遍存在巨大的能力建设需求,尤其是在发展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方面。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和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显示,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超过半数的受访金融机构认为内部资源限制(包括专业人才短缺)是可持续投资面临的最重要挑战之一,
关键词:
可持续金融 绿色金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遥 毛倩 赵鑫
<正>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人才培养及学术研究活动为深化绿色与可持续金融国际合作提供了支持,在智力支持、前沿研究等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从全球到区域性的绿色与可持续金融国际合作倡议和框架推动了绿色资本市场的双向流动、对外投资绿色水平的持续提升。在既有的合作网络中,以高校和研究机构为平台推动的绿色与可持续金融领域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活动同样深化了绿色与可持续金融国际合作,并在专业教育、智力支持、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骏
世界大学的发展经历了纽曼的理想的教学型大学、洪堡的科研型大学、范海斯的服务型大学、特曼的创业型大学和科尔主张的多元巨型大学等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当前,大学的发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建设绿色大学已被提上议程。绿色是大自然的颜色,是生命的标志,是永恒的符号,它象征着生机、活力、希望与未来。置身于21世纪的开端,人类面临的能源短缺、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日益严重,倡导低碳生活成为全人类共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董善宁 郭沛源
<正>PRB从多个维度提出的六项原则对标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对中外银行业具有普适性,使之成为中外银行业绿色与可持续金融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负责任银行原则(PRB)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倡议(UNEP FI)牵头、多家银行参与制定,于2019年正式发布。PRB从发展战略、影响目标、利益相关方沟通、公司治理、企业文化、信息披露维度提出的六项原则对标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对中外银行业具有普适性,使之成为中外银行业绿色与可持续金融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全发
由于认真贯彻全国、全省统计工作会议精神,使我市今年统计工作起步早,成效快。突出反映在搞好统计优质服务方面有了新的起点,更加拓宽了服务领域的深度和广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势头,为地方各级党政领导决策服务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主要作法是:认清形势增强紧迫意识改革的形势,使我们明确了这样三个问题:一是深感各级领导对统计部门的要求愈来愈高。即反映情况要实,分析认识要准,揭示问题要深,提出见解要新,资料内容要广,供给信息要快。二是当前已经面临信息竞争的局面。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发展,不断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经验、新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李上葵
实体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向绿色发展转型。通过发展绿色金融,可以为实体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本文总结了湖州市发展绿色金融的实践经验,并思考当下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难题,进而提出下一步工作计划。随着绿色发展陆续成为全国"十三五"规划、G20杭州峰会的重要理念,特别是在"两山"理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指导下,湖州市利用既有生态条件,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率先提出了创建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的目标,先行先试地开展探索实践。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郭建伟
本文认为,建设绿色丝绸之路是中国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中国掌握绿色发展话语权,为中国与沿线各国带来巨大的绿色发展空间,并建议在建设绿色丝绸之路上构建全面系统的绿色金融体系,在完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的同时,构建绿色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打造绿色技术创新平台,并以绿色金融资产交易中心为核心,在新疆打造区域性国际绿色金融中心。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刘孜 范秋芳 王燕丽
本文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探究绿色金融、清洁能源和生态可持续三系统耦合协调空间关联网络,结果表明:三系统耦合协调度呈显著且复杂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显示出“无标度”和“小世界”特征,空间溢出效应明显;空间关联网络“中心”省市较为均匀分布于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样本考察期内,三系统耦合协调度提升过程呈东部引领、中部传递、西部崛起和东北落后之态;“经纪人板块”中部地区和东南沿海省份发挥着良好的“桥梁”作用,“净溢出板块”西部和东北省市发挥了良好的“资源库”作用,“净溢入板块”东部沿海省市多处于空间关联网络中的“中心”位置,其自身耦合协调度的提升能通过空间关联网络高效传递,实现全国绿色金融、清洁能源与生态可持续共融共享式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刚刚落幕的G20杭州峰会上,我国倡导的绿色金融理念被首次纳入G20议程。此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首次提出了"建立我国的绿色金融体系","十三五"规划纲要也将绿色金融列为战略性优先事项。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探索用更低价格、更长期限、更多元的资金支持绿色产业发展,不仅是中国在经济转型中的有益经验,也将为全球绿色发展提供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