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68)
- 2023(10741)
- 2022(8617)
- 2021(7765)
- 2020(5954)
- 2019(13622)
- 2018(13085)
- 2017(24401)
- 2016(13085)
- 2015(14508)
- 2014(14497)
- 2013(14233)
- 2012(13833)
- 2011(12520)
- 2010(13322)
- 2009(12544)
- 2008(11743)
- 2007(10505)
- 2006(9774)
- 2005(9439)
- 学科
- 济(59438)
- 经济(59372)
- 业(35122)
- 管理(34219)
- 企(27643)
- 企业(27643)
- 融(26742)
- 金融(26742)
- 中国(26516)
- 银(24263)
- 银行(24248)
- 行(23658)
- 地方(21317)
- 农(17125)
- 方法(16487)
- 业经(16099)
- 财(14046)
- 制(13881)
- 数学(13058)
- 数学方法(12890)
- 农业(12326)
- 理论(11969)
- 学(11838)
- 发(11417)
- 中国金融(11139)
- 地方经济(10792)
- 环境(10560)
- 贸(10299)
- 贸易(10282)
- 易(9874)
- 机构
- 学院(186927)
- 大学(184020)
- 济(79389)
- 经济(77538)
- 研究(69545)
- 管理(65023)
- 中国(59218)
- 理学(53642)
- 理学院(52982)
- 管理学(52151)
- 管理学院(51808)
- 京(40600)
- 科学(39879)
- 财(38776)
- 所(35154)
- 中心(33070)
- 研究所(31377)
- 江(30493)
- 农(30204)
- 财经(29308)
- 范(27159)
- 北京(26872)
- 师范(26851)
- 经(26376)
- 州(25885)
- 经济学(25266)
- 院(25055)
- 业大(24195)
- 农业(23096)
- 经济学院(22590)
- 基金
- 项目(114607)
- 研究(89661)
- 科学(89310)
- 基金(78834)
- 家(67511)
- 国家(66814)
- 科学基金(56778)
- 社会(56173)
- 社会科(53278)
- 社会科学(53271)
- 省(47159)
- 教育(41076)
- 基金项目(40338)
- 划(38490)
- 编号(37316)
- 自然(32805)
- 资助(32292)
- 自然科(32002)
- 自然科学(31997)
- 成果(31713)
- 发(31546)
- 自然科学基金(31383)
- 课题(27858)
- 重点(26672)
- 发展(26143)
- 展(25687)
- 创(25021)
- 部(24377)
- 创新(23356)
- 性(23201)
共检索到3144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峰 董志 杨念
在我国实施节能减排硬约束、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新形势下,绿色金融应运而生,正在成为一种创新的环境经济政策。本文基于近年来绿色金融理论实践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分析发达国家发展绿色金融的实践经验,进而提出我国发展绿色金融的模式选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晓阳
可持续发展战略已达成国际共识,成为当今世界共同的战略选择,各国努力追求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在企业管理方面构建了新型的绿色EVA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企业的业绩评价在传统EVA方法基础上增加对环境因素综合考虑。通过明确绿色EVA的理论及内涵,以案例实际计算绿色EVA值,并对比传统EVA验证绿色EVA的适用性及可操作性,同时针对绿色EVA的顺利推广及应用提出建议对策,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彻执行。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小柯 李保明
产业合作是两岸经贸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融合发展是两岸产业合作的升级方向。推进两岸产业融合发展,既是顺应产业国际分工演变趋势的现实需要,也是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和推进两岸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内在要求。就其内涵而言,两岸产业融合发展指两岸企业通过投资、贸易、技术合作、生产合作、市场合作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具体合作,促进两岸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合作提升产业国际分工地位,从而实现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从实践层面考察,既要完善提升以台资企业为纽带的产业链融合,以及以区域合作为载体的融合,还应积极探索推进两岸创新链融合,以创新链带动支撑两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先跃 张丽萍
研学旅行是教育旅游市场的热点,全域研学可在区域范围内为学生提供广阔而丰富的体验场域以满足学生系统研学和长期研学需求,其理论基础包括相关体验教育理论、全面发展观和地方本位教育。全域研学发展以全面育人观构建全域研学目标体系,以全要素整合构建全域研学课程体系,以全方位服务保障全域研学体验场域,以全员参与构建全域研学协同育人机制,以全业融合助推全域研学可持续发展,各地区要立足于自身研学资源和服务条件,处理好优势区与非优区、“研学+”与“+研学”、直接与间接参与等关系,因地制宜发展全域研学。最后以湖南为例探索全域研学实践发展模式和路径。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周月秋
绿色金融满足了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结构转型的需要,但中国绿色金融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分析了制约绿色金融发展的多重因素,认为应以改善金融基础设施为抓手促进绿色金融发展,建议统一绿色金融产品界定的相关标准,鼓励各类机构开发绿色金融相适应的绿色评级产品,完善与绿色金融相适应的信息披露制度,并加强国内外机构在绿色金融方面的合作与宣传。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唐功爽
2019年以来,人民银行烟台市中心支行(以下简称"烟台市中支")通过强化政策传导、工具引导、"窗口指导",健全绿色金融发展机制,推动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引导银行机构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绿色金融发展取得初步成效。强化政策传导,为绿色金融发展搭台建制一是强化联合监管,建立激励约束机制。联合银保监部门将信贷支持节能减排纳入监管评级和监管问责,督促各金融机构对重点行业按照"有扶有控"要求建立专门授信指引。积极推广绿色贷款专项统计制度,组织辖内23家地方法人机构开展绿色信贷评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春松 陈意
南平地处福建省北部、闽江之源,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1.14%,素有"福建粮仓、南方林海、中国竹乡"的美誉,境内的武夷山是全国仅有的4个世界自然与文化"双世遗"之一。在福建省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战略框架下,近年来,南平银监分局积极引导辖区银行业加大绿色领域信贷投入,探索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取得良好成效,2017年在全省率先启动"推进南平绿色金融发展"专项行动,创新开展
关键词:
风险补偿机制 银行业 绿色信贷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杰
近年来,深圳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有关文件精神,坚决扛起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责任,已成为国内绿色金融的领跑者。深圳绿色金融生态体系日渐形成加强政策引导,构建地方特色激励机制。2017年,深圳市福田区在国内率先出台绿色债券相关支持政策。2018年12月,深圳市政府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实施意见》,制定绿色信贷、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胜轩 陈亚芹
当前,我国已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作为国内首家赤道银行,兴业银行敏锐把握我国绿色发展大趋势蕴藏的历史机遇,在国内率先制定绿色金融发展战略、探索绿色金融体制机制,逐步构建起集团化、多层次、综合性的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体系,开创了"寓义于利"的绿色金融发展模式。经过15年的不懈努力,绿色金融已经成为兴业银行一张靓丽的"名片"。
关键词:
兴业银行 绿色金融产品 绿色融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郑琨
阿坝州应实现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机融合,为绿色金融的发展奠定良好机制基础2016年,G20峰会将绿色金融首次纳入会议议题,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印发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了绿色金融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鉴于阿坝州拥有丰富的绿色资源、突出的政策规划优势、迫切的战略发展需求以及良好的发展基础,笔者结合阿坝州实际就如何发展绿色金融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阿坝州 绿色信贷 绿色金融体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月秋
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目标,推动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为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有序实现经济结构低碳转型提供了有力保障。截至2021年末,我国金融机构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接近15.9万亿元,存量规模居全球第一,绿色债券余额达到1.16万亿元,同样居于全球前列。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石小云
“双碳”目标提出后,银行业绿色金融发展进程持续加快,中小银行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金融力量,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布局不断加快,但发展模式和配套机制尚处在探索中。本文从战略布局、配套机制等方面对上市中小银行的绿色金融发展模式进行对比分析,总结规律和难点问题,并提出相应策略建议。
关键词:
绿色金融 实践与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钱立华
目前绿色金融发展主要有三类路径:一是出台发展绿色金融的地方政策;二是积极创建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三是成立区域绿色环保发展基金近期,我国决定在浙江、江西、广东、贵州、新疆五省份选择部分地方,建设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目的是在部分地方进行改革试验的基础上,在体制机制上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全国发展绿色金融提供经验。可见,自2016年8月七部委发布《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钱立华
目前绿色金融发展主要有三类路径:一是出台发展绿色金融的地方政策;二是积极创建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三是成立区域绿色环保发展基金近期,我国决定在浙江、江西、广东、贵州、新疆五省份选择部分地方,建设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目的是在部分地方进行改革试验的基础上,在体制机制上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全国发展绿色金融提供经验。可见,自2016年8月七部委发布《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露璐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构建绿色金融体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从绿色金融对绿色经济的支持力度看,它已经成为金融业发展的新引擎。理论上,绿色金融发展先天就存在约束,一方面绿色金融希望借助金融手段让环境污染成本内部化,修复市场失灵;另一方面,金融机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主体,是市场的一部分,寄希望于市场主体本身解决市场失灵几乎是一个悖论,因此政府参与和背书是解决市场失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