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408)
- 2023(22328)
- 2022(19014)
- 2021(17456)
- 2020(14723)
- 2019(33501)
- 2018(32983)
- 2017(62996)
- 2016(34080)
- 2015(38103)
- 2014(37931)
- 2013(37420)
- 2012(34613)
- 2011(31183)
- 2010(31743)
- 2009(29474)
- 2008(27971)
- 2007(24850)
- 2006(22082)
- 2005(19729)
- 学科
- 济(150338)
- 经济(150189)
- 管理(97672)
- 业(95307)
- 企(77841)
- 企业(77841)
- 方法(63916)
- 数学(55893)
- 数学方法(55085)
- 中国(42324)
- 农(38406)
- 财(35128)
- 地方(34058)
- 业经(32312)
- 学(31687)
- 融(30344)
- 金融(30342)
- 银(29384)
- 银行(29304)
- 行(28187)
- 制(27487)
- 农业(26618)
- 贸(25852)
- 贸易(25832)
- 易(24990)
- 技术(24390)
- 理论(23801)
- 务(22375)
- 财务(22275)
- 财务管理(22228)
- 机构
- 学院(486376)
- 大学(485612)
- 济(200298)
- 经济(196145)
- 管理(186730)
- 研究(168480)
- 理学(161165)
- 理学院(159357)
- 管理学(156148)
- 管理学院(155300)
- 中国(129307)
- 科学(104763)
- 京(103841)
- 财(90326)
- 所(85894)
- 农(85746)
- 研究所(78284)
- 中心(77148)
- 业大(75619)
- 财经(72256)
- 江(72177)
- 农业(67260)
- 北京(65758)
- 经(65695)
- 范(62747)
- 师范(61978)
- 经济学(61266)
- 院(60840)
- 州(58508)
- 经济学院(55026)
- 基金
- 项目(329699)
- 科学(258033)
- 基金(238284)
- 研究(234893)
- 家(210329)
- 国家(208587)
- 科学基金(178169)
- 社会(148093)
- 社会科(140573)
- 社会科学(140534)
- 省(129742)
- 基金项目(125127)
- 自然(117584)
- 自然科(114923)
- 自然科学(114895)
- 自然科学基金(112824)
- 划(109309)
- 教育(108843)
- 资助(99930)
- 编号(94342)
- 成果(75454)
- 重点(74670)
- 发(72630)
- 部(71698)
- 创(68564)
- 课题(66040)
- 创新(64088)
- 科研(63273)
- 国家社会(61287)
- 教育部(61210)
- 期刊
- 济(220939)
- 经济(220939)
- 研究(143027)
- 中国(97375)
- 学报(81924)
- 农(77412)
- 科学(73230)
- 管理(70187)
- 财(68671)
- 大学(61618)
- 学学(58563)
- 教育(52713)
- 融(52635)
- 金融(52635)
- 农业(52551)
- 技术(45325)
- 经济研究(36719)
- 财经(35821)
- 业经(35233)
- 经(30816)
- 问题(28074)
- 业(27661)
- 技术经济(25285)
- 统计(24254)
- 科技(23862)
- 版(22883)
- 图书(22326)
- 策(22283)
- 理论(21895)
- 商业(21770)
共检索到7282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孙焱林 陈青青
本文从企业角度测度各地区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利用2008~2017年中国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建立了绿色金融发展、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脉冲响应分析发现,绿色金融和技术进步都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效应,而绿色金融发展尚未有效推动企业技术进步。据此,本文建议继续完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加强支持绿色业务开展和完善监督激励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吕洁华 孙喆 王明晖 蔡秀亭
基于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借助PVAR模型,探究了绿色技术创新、碳排放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影响关系,以及不同的绿色技术创新类型在此互动关系中的异质性表现。结果表明:绿色技术创新、碳排放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因果联系与互为影响关系,三者在发展过程中均呈现出一定的自我增强效应,但在研究期内绿色技术创新对碳排放效率的促进作用相对微弱,碳排放效率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反向影响尚不显著;绿色技术创新与碳排放效率都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但在一定时期内区域经济增长对碳排放效率作用效果则表现为负向抑制影响;区域经济增长与绿色技术创新已形成双向促进的互动模式,但不同的绿色技术创新类型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表现仍有所差异。研究结论对中国进一步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全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充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吕洁华 孙喆 王明晖 蔡秀亭
基于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借助PVAR模型,探究了绿色技术创新、碳排放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影响关系,以及不同的绿色技术创新类型在此互动关系中的异质性表现。结果表明:绿色技术创新、碳排放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因果联系与互为影响关系,三者在发展过程中均呈现出一定的自我增强效应,但在研究期内绿色技术创新对碳排放效率的促进作用相对微弱,碳排放效率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反向影响尚不显著;绿色技术创新与碳排放效率都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但在一定时期内区域经济增长对碳排放效率作用效果则表现为负向抑制影响;区域经济增长与绿色技术创新已形成双向促进的互动模式,但不同的绿色技术创新类型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表现仍有所差异。研究结论对中国进一步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全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充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段军山 魏友兰 马宇
笔者利用分省数据,通过面板VAR的实证方法并借鉴动态面板的稳健性检验发现,一,我国目前的技术产出并没有完全发挥技术进步的引致效应;宏观景气能使商业银行产生好的预期并有助于企业抵押能力的提高;专利授权数并没有带来银行信贷的提升;地区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是正相关关系。二,长期来看,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为显著;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存在良性互动,技术进步具备自我积累的发展机制。三,从冲击反应来看,短期内金融发展确实会影响经济增长绩效,货币非中性在短期是成立的;短期来看,宏观经济景气会影响商业银行信贷行为;良好的经济发展能刺激技术研发和投资并带来技术进步,但技术进步可能会因为专利法规等的管制而对自身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轶锋 王涛 李媛钰 刘洁
选取2017年中国地区投入产出表和2021年相关数据构建SAM表,刻画绿色信贷政策的传导路径,评估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政策对抑制目标行业的投资行为较为有效,并在短期、中期内能减少造纸业、化工行业产出;从长期来看,目标行业投资、产出回升将抵消绿色信贷对抑制目标行业产出的效果。这表明在研究绿色信贷政策与企业绿色创新活动的关系时,应重视偏向性技术创新的作用,并动态追踪绿色信贷在短期、中期、长期的作用效果。
关键词:
绿色信贷 技术进步 绿色创新 低碳转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轶锋 王涛 李媛钰 刘洁
选取2017年中国地区投入产出表和2021年相关数据构建SAM表,刻画绿色信贷政策的传导路径,评估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政策对抑制目标行业的投资行为较为有效,并在短期、中期内能减少造纸业、化工行业产出;从长期来看,目标行业投资、产出回升将抵消绿色信贷对抑制目标行业产出的效果。这表明在研究绿色信贷政策与企业绿色创新活动的关系时,应重视偏向性技术创新的作用,并动态追踪绿色信贷在短期、中期、长期的作用效果。
关键词:
绿色信贷 技术进步 绿色创新 低碳转型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辛金国 张虹虹
本文在梳理绿色发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机理基础上,收集了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测算出绿色发展水平、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数并进行描述分析,利用PVAR模型对绿色发展与城乡融合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进一步构建绿色发展门槛模型对其非线性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各地区绿色发展水平均有所提升,但地区发展并不均衡,有从长江经济带东部向中部、西部辐射的态势;(2)各地区城乡融合水平整体波动上升,但局部存在较大差异,且该差异可能有扩大趋势;(3)绿色发展对城乡融合发展表现出正向促进作用,且该影响存在阶段差异性。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辛金国 张虹虹
本文在梳理绿色发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机理基础上,收集了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测算出绿色发展水平、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数并进行描述分析,利用PVAR模型对绿色发展与城乡融合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进一步构建绿色发展门槛模型对其非线性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各地区绿色发展水平均有所提升,但地区发展并不均衡,有从长江经济带东部向中部、西部辐射的态势;(2)各地区城乡融合水平整体波动上升,但局部存在较大差异,且该差异可能有扩大趋势;(3)绿色发展对城乡融合发展表现出正向促进作用,且该影响存在阶段差异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文洁 高丛 杨光磊
文章采用1998—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在全局DEA框架下SBM模型基础上分解GML指数得到绿色技术进步指数,运用可行性广义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关于绿色技术进步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绿色技术进步和我国东部和中部经济增长呈现正相关关系,对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无显著影响;居民最终消费支出、就业率、产业结构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我国经济增长呈现严格正相关关系;城镇化对我国西部经济增长有正向影响,对我国东中部有负相关影响。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徐枫 陈昭豪
本文采用代表性的跨国面板数据,运用PVAR模型从宏观上对金融发展和低碳经济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传统的以盈利为唯一动机的金融模式依然占据主导地位,金融主要服务于经济增长而没有较多地关注温室气体的减排,但低碳经济的发展促进了金融创新,推动着金融的发展,金融发展与低碳经济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因此,中国应坚定不移地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转变传统的以盈利为唯一动机的金融模式。
关键词:
金融发展 低碳经济 PVAR模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志刚 关威
以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西藏和港澳台地区)1998—2014年的数据为样本,运用系统高斯模型(system GMM,SYS-GMM)估计方法检验了金融发展、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从全国层面还是地区层面,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技术进步仅在全国层面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引入金融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交互项后,金融发展与技术进步在全国层面和地区层面均显著促进经济增长,且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技术进步渠道负效应十分显著。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渠道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书华 胡中立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全球经济萎靡不振,但金砖国家却在以超过全球平均水平的速度发展,其表现让世界为之瞩目,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也成为学术界所关注的焦点。利用1981-2015年的数据为样本,通过构建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分析并验证了金砖国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影响机制。金砖国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不仅存在正向的促进作用,同时在银行间信贷市场和股票市场中存在门槛效应。因此,推行促进金融业发展的政策,进一步完善银行间信贷市场,加强对股票市场的监督与管理可以帮助金砖国家突破金融发展的门槛,有利于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书华 胡中立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全球经济萎靡不振,但金砖国家却在以超过全球平均水平的速度发展,其表现让世界为之瞩目,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也成为学术界所关注的焦点。利用1981-2015年的数据为样本,通过构建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分析并验证了金砖国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影响机制。金砖国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不仅存在正向的促进作用,同时在银行间信贷市场和股票市场中存在门槛效应。因此,推行促进金融业发展的政策,进一步完善银行间信贷市场,加强对股票市场的监督与管理可以帮助金砖国家突破金融发展的门槛,有利于推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芷若 谷国锋
通过构建科技金融发展水平指标体系,采用指数合成法计算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1-2015年的科技金融发展综合指数,并基于空间计量模型,探究科技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科技金融发展水平差距显著,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特征;科技金融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在空间上表现出东部沿海地带"高高"集聚与西部欠发达地区"低低"集聚的特征;科技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明显,且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马轶群 史安娜
本文从经济增长方式质量、经济增长过程质量和经济增长结果质量三个方面构建经济增长质量指标体系,根据中国1978-2010年的相关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质量三个方面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一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方式质量和经济增长稳定性不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二是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协调性的影响,短期是增强,长期是弱化;三是金融发展会降低经济增长持续性,提高经济增长结果质量。随着时间的推移,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持续性和经济增长结果质量变化的贡献越来越大,而对经济增长协调性变化的贡献非常有限。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质量 VAR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绿色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实证研究
环境规制、绿色技术进步与绿色经济发展——基于长江经济带十一省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环境规制、绿色技术进步与绿色经济发展——基于长江经济带11省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能源偏向型技术进步与绿色增长转型——基于中国33个行业的实证考察
融资耦合、融资规模与经济增长——基于省际PVAR模型的实证研究
“互联网+”、普惠金融与经济增长——基于面板数据的PVAR模型实证检验
基于AK模型的上海金融业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科技金融发展能够提高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吗?——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研究
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影响产业结构的机制——基于贸易内生技术进步经济增长模型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