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62)
2023(13165)
2022(10698)
2021(9661)
2020(7712)
2019(17726)
2018(16986)
2017(32022)
2016(16848)
2015(18965)
2014(18539)
2013(18416)
2012(17746)
2011(16341)
2010(16692)
2009(15593)
2008(14760)
2007(12969)
2006(11883)
2005(11384)
作者
(48323)
(40074)
(39897)
(37798)
(25604)
(19113)
(18031)
(15489)
(15459)
(14228)
(13955)
(13421)
(12797)
(12775)
(12696)
(12541)
(11877)
(11614)
(11556)
(11027)
(10192)
(9648)
(9541)
(9107)
(9057)
(8918)
(8798)
(8593)
(8099)
(7948)
学科
(82498)
经济(82417)
(45454)
管理(45382)
(35229)
企业(35229)
中国(32678)
方法(28965)
(27455)
金融(27454)
(25551)
银行(25536)
数学(25216)
数学方法(25066)
(24902)
地方(22941)
(21994)
(18988)
业经(18816)
(17534)
(16956)
贸易(16937)
(16473)
农业(15246)
环境(14624)
(14217)
(13961)
地方经济(11818)
技术(11762)
(11678)
机构
学院(243578)
大学(243055)
(115567)
经济(113497)
研究(93502)
管理(88303)
中国(79125)
理学(74483)
理学院(73632)
管理学(72720)
管理学院(72282)
(53422)
(52802)
科学(52062)
(46989)
中心(42635)
研究所(42410)
财经(41342)
(38843)
经济学(38173)
(37799)
(35797)
北京(35123)
经济学院(34343)
(33402)
(32422)
师范(32135)
业大(31289)
财经大学(30949)
农业(30138)
基金
项目(155884)
科学(124344)
研究(117808)
基金(114678)
(99249)
国家(98443)
科学基金(84225)
社会(78891)
社会科(75177)
社会科学(75161)
基金项目(59086)
(58934)
教育(52104)
自然(50020)
(49882)
自然科(48898)
自然科学(48885)
自然科学基金(48039)
资助(47036)
编号(45697)
(40198)
成果(37337)
重点(36011)
(35766)
国家社会(34142)
发展(33455)
(33320)
(32917)
课题(32898)
中国(31455)
期刊
(131620)
经济(131620)
研究(82436)
中国(55685)
(40117)
金融(40117)
(38517)
(36948)
管理(34455)
学报(33894)
科学(33806)
大学(26360)
教育(26111)
农业(25319)
学学(24742)
经济研究(22755)
财经(21570)
业经(20145)
技术(19615)
(18772)
问题(17234)
(15948)
世界(14963)
国际(14923)
(14380)
技术经济(12086)
资源(11210)
现代(10904)
经济问题(10805)
理论(10653)
共检索到3936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杰   王军  
基于2007-2020年273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本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考察绿色金融如何影响能源利用效率。研究发现:绿色金融发展能够显著提升本地能源利用效率,但对于周邻地区能源利用效率却有所损害。绿色金融发展对于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效应主要源于产业结构优化和绿色创新,污染型产业转移则是周邻地区能源利用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调节机制表明,完善金融市场、强化金融监管和发展金融科技有助于强化绿色金融发展的能源利用效率提升效应,而异质性环境规制的施行则有助于扭转绿色金融发展带来的负向溢出效应。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浩然   申媛媛   鲍静海  
绿色金融是商业银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文章以2012—2020年29家商业银行为样本,从内部发展和外部激励两个角度构建指标体系,评价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对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与自身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并依据银行类别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从全样本来说,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会对其效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由异质性分析可知,大型银行发展绿色金融未对其效率产生显著的影响,而对中小型银行来说,发展绿色金融会显著提升其效率。因此,各商业银行应结合自身优势,推进绿色金融部门的建设,不断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能力。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徐菲菲   彭耿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如何降低能源强度,实现能源高质量发展值得探讨。本文旨在评估绿色金融发展在降低能源强度中的作用,基于2010至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面板熵值法测度绿色金融指标,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系统评价绿色金融与能源强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绿色金融发展有助于降低能源强度;机制分析发现绿色金融可以通过增强环境保护力度和提高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来降低能源强度;异质性分析发现绿色金融降低能源强度的影响对东部地区和非资源禀赋型省份有显著影响,对中西部地区和资源禀赋型省份的作用尚未显现。最后,本文提出了促进绿色金融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廖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必须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贡献力量。金融机构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分析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毛晓蒙   王仁曾  
本文基于2011-2020年中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从理论和实证层面检验了数字金融对绿色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绿色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其中数字金融使用深度和覆盖广度对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大;相较于北方城市和中小城市,数字金融对南方城市和大城市绿色发展的赋能效应较强;人力资本在数字金融影响绿色发展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而市场化水平与固定资产投资额的调节效应不明显;机制检验得出,数字金融可以通过提高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和社会环境认知能力,促进城市绿色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林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严峻。根据2019年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中国经济生态生产总值核算发展报告2018》显示,2015年我国污染损失成本为2万亿元,环境污染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消极因素。为积极应对环境污染,一方面,污染企业需要不断提升绿色技术水平,改善生产工艺,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另一方面,企业或者社会组织需要投资和运营大量绿色交通、环保项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林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严峻。根据2019年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中国经济生态生产总值核算发展报告2018》显示,2015年我国污染损失成本为2万亿元,环境污染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消极因素。为积极应对环境污染,一方面,污染企业需要不断提升绿色技术水平,改善生产工艺,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另一方面,企业或者社会组织需要投资和运营大量绿色交通、环保项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习平  马丽君  
基于286个地级以上城市2003~2017年的统计数据,通过构建非期望产出的DEA-SBM模型,测算城市绿色创新效率,采用Moran’s I指数探究空间溢出效应,并建立空间Tobit模型实证研究金融发展、投资水平与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关系。总体样本估计表明,金融发展和投资水平与绿色创新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分样本估计表明,金融发展在特大及超大城市、大城市样本中对绿色创新的影响显著为正,但在中等城市和小城市样本中显著为负。金融发展水平和投资率具有交互效应,金融发展水平能够通过提高资本配置效率减弱外延型高投资对绿色创新效率的负面冲击。外延型的高投资扩张会对相邻城市绿色创新效率带来负的外部溢出效应。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星  赵文娜  
本文基于2005~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三阶段DEA模型以及面板门槛模型,探究了金融发展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从整体来看,金融发展对绿色经济效率存在先负后正的非线性关系。从异质性来看,金融规模、金融结构以及金融效率与绿色经济效率分别存在正向关系、负向关系以及非线性关系;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以及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对绿色经济效率分别具有促进作用、先负后正的非线性关系以及抑制作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晓丽  吴富强  
本文选取2008—2018年中国27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探讨了金融集聚与绿色发展效率的时序演进趋势及其背后的影响机制,并在STIRPAT模型的基础上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金融集聚能提高中心城区的绿色发展效率,也能对周边地区产生空间溢出影响,且呈现出先增后减、再增再减的"M"型空间衰减趋势。异质性分析发现,金融集聚的直接效应只在东西部地区显著,空间溢出效应只在东中部地区显著,特大型和大型城市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均显著。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侯亚景  罗玉辉  
当前,"绿色金融"成为全球金融发展的重要子命题。在我国政府推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通过发展"绿色金融"可以实现以下目标:助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促进金融机构自身安全发展及维护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等。虽然近年来我国政府及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发展"绿色金融",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参与机构的数量少、种类少,"绿色金融"区域间发展的不均衡性等。因此,本文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将实现"绿色金融"法规化、增强产业政策的配合度、加大产品服务创新性及树立行业发展新方向等方面作为我国发展"绿色金融"的实施路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孙哲远  
本文基于2008—2020年我国283个地级市所构建的面板数据,通过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绿色金融政策的实施推动了城市碳生产率的提升,且对邻近城市碳生产率提升亦具有正向溢出效应。(2)从区位角度来看,绿色金融政策对城市碳生产率的提升作用主要体现在环境规制压力较强的城市、非资源型城市,以及互联网发展程度较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完善的城市。(3)绿色金融政策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改善能源结构和提高环保意愿,进而对城市碳生产率发挥正向影响。因此,广泛实施绿色金融改革试点政策,并着力改善营商环境,有助于城市低碳转型。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周月秋  
绿色金融满足了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结构转型的需要,但中国绿色金融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分析了制约绿色金融发展的多重因素,认为应以改善金融基础设施为抓手促进绿色金融发展,建议统一绿色金融产品界定的相关标准,鼓励各类机构开发绿色金融相适应的绿色评级产品,完善与绿色金融相适应的信息披露制度,并加强国内外机构在绿色金融方面的合作与宣传。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刘孜  范秋芳  王燕丽  
本文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探究绿色金融、清洁能源和生态可持续三系统耦合协调空间关联网络,结果表明:三系统耦合协调度呈显著且复杂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显示出“无标度”和“小世界”特征,空间溢出效应明显;空间关联网络“中心”省市较为均匀分布于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样本考察期内,三系统耦合协调度提升过程呈东部引领、中部传递、西部崛起和东北落后之态;“经纪人板块”中部地区和东南沿海省份发挥着良好的“桥梁”作用,“净溢出板块”西部和东北省市发挥了良好的“资源库”作用,“净溢入板块”东部沿海省市多处于空间关联网络中的“中心”位置,其自身耦合协调度的提升能通过空间关联网络高效传递,实现全国绿色金融、清洁能源与生态可持续共融共享式发展。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范秋芳  刘孜  
本文基于2007-2018年我国30个省份(不包括西藏和港澳台地区)的相关数据,运用主客观结合的组合赋权法测算绿色金融与清洁能源产业两系统的指标权重,并在此基础上计算两系统的发展水平,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和PVAR模型,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两系统间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布特征及互动性。研究结果表明:首先,2007-2018年,绿色金融与清洁能源产业水平呈现稳定上升态势,各区域、省份耦合协调度分布在0.125~0.94之间,呈平稳上升趋势;其次,耦合度的Moran's I指数在样本考察期内均为正值且呈总体上升趋势,具有较为明显的空间依赖性,集中呈现"高-高聚集"和"低-低聚集"的空间特征;最后,在互动关系方面,绿色金融与清洁能源产业之间存在正向的相互作用,但是存在滞后过程且具有较大提升空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