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04)
- 2023(14039)
- 2022(11318)
- 2021(10082)
- 2020(8270)
- 2019(18576)
- 2018(18013)
- 2017(34372)
- 2016(18378)
- 2015(20303)
- 2014(19984)
- 2013(19945)
- 2012(18507)
- 2011(16656)
- 2010(17321)
- 2009(16384)
- 2008(15644)
- 2007(14251)
- 2006(12964)
- 2005(12227)
- 学科
- 济(89184)
- 经济(89098)
- 业(82980)
- 企(75040)
- 企业(75040)
- 管理(66204)
- 方法(32280)
- 业经(31783)
- 中国(29385)
- 农(28562)
- 融(26640)
- 金融(26639)
- 财(26374)
- 银(24650)
- 银行(24622)
- 数学(24124)
- 行(24032)
- 数学方法(23968)
- 地方(23627)
- 农业(21254)
- 务(20094)
- 财务(20068)
- 财务管理(20051)
- 制(20010)
- 企业财务(19047)
- 技术(18989)
- 理论(15782)
- 策(15408)
- 和(15173)
- 体(14940)
- 机构
- 学院(267830)
- 大学(258052)
- 济(118069)
- 经济(115864)
- 管理(105493)
- 研究(89735)
- 理学(89195)
- 理学院(88295)
- 管理学(87218)
- 管理学院(86717)
- 中国(76763)
- 财(55053)
- 京(54880)
- 科学(51643)
- 农(48462)
- 所(45273)
- 江(42971)
- 财经(42798)
- 中心(42428)
- 研究所(40435)
- 经(38713)
- 业大(38477)
- 农业(37748)
- 经济学(35580)
- 北京(34814)
- 州(34573)
- 经济学院(32135)
- 范(31849)
- 院(31829)
- 师范(31504)
- 基金
- 项目(168850)
- 科学(135044)
- 研究(126654)
- 基金(122011)
- 家(104928)
- 国家(103854)
- 科学基金(90993)
- 社会(82819)
- 社会科(78829)
- 社会科学(78810)
- 省(69355)
- 基金项目(64251)
- 自然(56534)
- 教育(56499)
- 划(55780)
- 自然科(55295)
- 自然科学(55285)
- 自然科学基金(54390)
- 编号(50754)
- 资助(49144)
- 发(42530)
- 成果(39530)
- 创(39268)
- 业(38787)
- 重点(38045)
- 部(36347)
- 创新(35818)
- 课题(35637)
- 发展(34934)
- 展(34380)
- 期刊
- 济(140740)
- 经济(140740)
- 研究(82140)
- 中国(58913)
- 农(46388)
- 管理(45388)
- 财(45145)
- 融(39864)
- 金融(39864)
- 科学(36015)
- 学报(35614)
- 农业(31481)
- 大学(28093)
- 学学(26902)
- 教育(26360)
- 技术(26344)
- 业经(25921)
- 财经(21761)
- 经济研究(21748)
- 业(19080)
- 经(18894)
- 问题(17784)
- 技术经济(16454)
- 现代(14035)
- 商业(13702)
- 世界(13677)
- 贸(13562)
- 财会(12523)
- 经济管理(12508)
- 国际(12405)
共检索到4256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崔艳娟 彭丽丽
本文以2011~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绿色金融发展、绿色研发投入以及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关系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绿色金融发展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一效应对高技术企业比较明显。绿色金融发展有利于激发企业绿色研发投入的动力,且对高技术企业的激励作用更强。绿色金融发展能够通过绿色研发投入推进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且绿色研发投入在促进高技术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中的传导作用相对更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景先 鲁营 王忠松
利用2010—2018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非期望产出的SBM-GML模型和熵值法测算各省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和科技金融发展水平,实证检验了科技金融对GTFP的影响机制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在空间布局上,我国科技金融与GTFP均存在空间相关性与空间非均衡性,从时序特征看这种非均衡性愈加明显;科技金融对中心地区GTFP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对外围地区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且不同区域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差异,东部地区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而西部地区科技金融与外围地区GTFP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加大研发投入是科技金融影响GTFP的重要路径。基于此,提出建立区域协作联盟,加大中部、西部与东北部地区的科技金融政策支持,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等措施助力经济绿色转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景先 鲁营 王忠松
利用2010—2018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非期望产出的SBM-GML模型和熵值法测算各省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和科技金融发展水平,实证检验了科技金融对GTFP的影响机制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在空间布局上,我国科技金融与GTFP均存在空间相关性与空间非均衡性,从时序特征看这种非均衡性愈加明显;科技金融对中心地区GTFP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对外围地区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且不同区域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差异,东部地区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而西部地区科技金融与外围地区GTFP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加大研发投入是科技金融影响GTFP的重要路径。基于此,提出建立区域协作联盟,加大中部、西部与东北部地区的科技金融政策支持,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等措施助力经济绿色转型。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谢东江 胡士华
基于2005—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先理论分析绿色金融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然后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得出以下结论:(1)绿色金融总体上能够有效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且经过重新度量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更实证计量模型和再添加其它控制变量的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2)绿色金融能够促进东部和中部地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但是对西部地区未能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绿色金融对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程度要高于西部地区;绿色金融对低碳试点省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要大于非低碳试点省市。(3)绿色金融能够通过缓解节能环保等绿色企业的期限错配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且期限错配为部分中介效应,其部分中介效应的大小为8.37%。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建 王博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经济普及程度、网络信息资源和数字经济环境与效果四个维度构建衡量数字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体系,采用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2006—2019年中国省际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并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和面板门槛模型等多种计量方法考察了数字经济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中国绿色TFP的提升,从而从绿色生产率的视角验证了数字经济完全可以成为支撑新发展阶段下中国绿色TFP提升的新力量,这一研究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作用机制发现,数字经济可以通过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和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等渠道来促进绿色TFP的提升;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强度较高的情况下,数字经济的绿色生产率增长效应更为突出;进一步研究发现,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对绿色TFP具有更为明显的积极影响。这一研究不仅为评估数字经济的影响效果提供了实证依据,也为依托数字经济推动国内绿色转型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姚树俊 王霞 许俊宝
数字产业发展能够产生规模效应、推动技术进步、提高要素使用效率、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绿色化转型,同时还能改善市场信息环境,缓解要素价格扭曲,减少资本和劳动力错配,提高要素配置效率,从而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以我国30个省份2010-2021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分析发现:数字产业发展显著提高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资本和劳动力配置在其中发挥了显著的中介作用,即数字产业能够通过改善资本错配和劳动力错配来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较高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较高地区,数字产业发展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表明发展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数字产业发展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发挥。因此,应积极推动数字产业发展,以数字化转型促进绿色化转型,强化数字平台建设以提高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并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有效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持续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振华
文章选取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能源企业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实证探究绿色金融、碳排放规制与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关系。研究显示:绿色金融能促进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碳排放规制在绿色金融影响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过程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即碳排放规制程度越高,绿色金融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驱动作用越强。中介效应检验发现,绿色金融通过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效益、优化资源配置结构,进而促进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因此,提出构建“常态化”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建设“规范化”的碳排放治理机制、加快“科学化”的创新基地平台建设、加快“精准化”的资源配置结构升级的建议,为促进经济“低碳”发展与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燕平 范祥祺 耿鹏鹏
规模化经营与绿色化发展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明晰规模经营与农业绿色发展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运用SBM-GML指数测算并刻画出我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变趋势,基于2008-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土地规模经营与服务规模经营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我国省域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与规模经营在研究期内整体均呈上升趋势;土地规模经营与服务规模经营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存在先扩大后缩小的倒“U”型非线性关系,两种规模经营和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均存在适度规模效应;农业机械化水平在规模经营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中发挥作用。两种规模经营对不同地区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因此,应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因地制宜发展规模经营。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燕平 范祥祺 耿鹏鹏
规模化经营与绿色化发展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明晰规模经营与农业绿色发展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运用SBM-GML指数测算并刻画出我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变趋势,基于2008-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土地规模经营与服务规模经营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我国省域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与规模经营在研究期内整体均呈上升趋势;土地规模经营与服务规模经营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存在先扩大后缩小的倒“U”型非线性关系,两种规模经营和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均存在适度规模效应;农业机械化水平在规模经营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中发挥作用。两种规模经营对不同地区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因此,应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因地制宜发展规模经营。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郭威 司孟慧
采用中国2005-2017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SYS-GMM动态面板模型,旨在探究中国金融集聚对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证券及保险业等金融机构的集聚度对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呈倒"U"型关系;金融集聚通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实现对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作为控制变量的环境规制、能源结构和人力资本有助于推动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而外商直接投资和产业结构反而抑制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由此,提升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既需要发展国内地区金融中心,增强对区域制造业绿色发展的支持力度;也需要中国的政策指引,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积极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制造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书新 李薇
本文选取2010-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碳金融对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碳金融可显著促进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影响机制检验发现,流通产业结构升级在碳金融推动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异质性检验发现,碳金融对东中部地区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显著大于西部地区。基于此,应完善碳金融市场体系、推动流通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差异化绿色流通模式,提高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志红 王露露 宋艺
绿色发展背景下,如何有效提升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决定中国经济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以2012—2019年沪深A股上市的工业企业为样本,以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为切入点,探究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发现,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越高,越有助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并且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主要通过资源集聚效应(聚集资金与人力资源)与效率改善效应(提高管理效率与资本配置效率)两条路径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当企业属于自愿披露与重污染行业、企业信息环境较好、产权性质为国有企业、所处行业市场竞争程度较为激烈时,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更明显。研究丰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理论,并为政策制定者完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促进企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朋吾
文章通过选取2011—2020年工业行业的重污染企业和轻污染企业数据,分析了企业绿色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行业盈利能力和竞争水平两个行业特征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绿色投资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存在异质性,在轻污染企业中,绿色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存在负向影响,在重污染企业中,绿色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存在“U”型影响。行业盈利能力和行业竞争水平对轻污染企业绿色投资与全要素生产率的负相关关系存在逆向调节效应。行业盈利能力对重污染企业绿色投资与全要素生产率的负相关阶段、正相关阶段均存在逆向调节效应,行业竞争水平对二者负相关阶段存在逆向调节效应,对二者正相关阶段存在同向调节效应。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陈小运 黄婉
如何更好推进绿色金融发展,加大对环境友好型企业的金融支持,是引导和推动绿色经济发展从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全要素生产率的角度切入,借助2012年颁布实施《绿色信贷指引》这一事件,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绿色金融政策对绿色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指引》实施后,相对于非绿色企业,绿色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得到显著提升,表明绿色信贷政策对绿色企业具有积极的生产率促进效应,且这一效应在企业所处地区经济发展压力小、金融契约执行效率高以及产品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更为明显。机制检验表明,绿色信贷政策缓解了绿色企业的融资约束,使其获得了更多长期借款,同时也降低了管理层的代理成本,从而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绿色信贷政策还有助于绿色企业实施实质性创新活动,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提升创新专利质量。本文研究表明,绿色金融政策引导资金流向资源节约的环境保护型产业,有利于促进绿色企业生产率提升,从而助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