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14)
- 2023(11683)
- 2022(9351)
- 2021(8476)
- 2020(7135)
- 2019(15700)
- 2018(15282)
- 2017(29291)
- 2016(15183)
- 2015(16528)
- 2014(15650)
- 2013(15592)
- 2012(14034)
- 2011(12402)
- 2010(12875)
- 2009(12721)
- 2008(12005)
- 2007(11001)
- 2006(9859)
- 2005(9152)
- 学科
- 业(80694)
- 企(75871)
- 企业(75871)
- 济(65888)
- 经济(65821)
- 管理(65743)
- 业经(28550)
- 融(25537)
- 金融(25537)
- 方法(25535)
- 财(24510)
- 银(23055)
- 银行(23045)
- 农(22813)
- 行(22432)
- 中国(22284)
- 务(19961)
- 财务(19940)
- 财务管理(19927)
- 技术(19599)
- 企业财务(18926)
- 农业(17654)
- 数学(17647)
- 制(17605)
- 数学方法(17527)
- 划(14649)
- 理论(14599)
- 和(14222)
- 策(14069)
- 技术管理(13576)
- 机构
- 学院(214434)
- 大学(205881)
- 济(95125)
- 经济(93406)
- 管理(90740)
- 理学(76912)
- 理学院(76307)
- 管理学(75521)
- 管理学院(75126)
- 研究(64489)
- 中国(59560)
- 财(45672)
- 京(42292)
- 科学(35746)
- 财经(35732)
- 江(33823)
- 农(33735)
- 经(32387)
- 中心(32062)
- 所(30922)
- 经济学(28693)
- 业大(28246)
- 研究所(27519)
- 州(27410)
- 商学(26996)
- 商学院(26762)
- 北京(26350)
- 财经大学(26324)
- 农业(26204)
- 经济学院(25958)
- 基金
- 项目(137414)
- 科学(111124)
- 研究(104253)
- 基金(100867)
- 家(85702)
- 国家(84874)
- 科学基金(76218)
- 社会(69611)
- 社会科(66332)
- 社会科学(66313)
- 省(56606)
- 基金项目(53407)
- 自然(47304)
- 自然科(46178)
- 自然科学(46167)
- 自然科学基金(45454)
- 教育(45182)
- 划(44256)
- 编号(41041)
- 资助(39421)
- 创(36349)
- 业(34444)
- 创新(32874)
- 发(31444)
- 成果(31078)
- 重点(30435)
- 部(29650)
- 国家社会(29377)
- 制(29175)
- 课题(27505)
- 期刊
- 济(109606)
- 经济(109606)
- 研究(62253)
- 中国(45497)
- 管理(40964)
- 财(39546)
- 融(34367)
- 金融(34367)
- 农(32526)
- 科学(26840)
- 学报(25447)
- 农业(21794)
- 技术(20968)
- 业经(20508)
- 大学(20168)
- 学学(19226)
- 财经(18325)
- 经济研究(16606)
- 教育(16233)
- 经(15928)
- 业(14417)
- 技术经济(13927)
- 问题(13420)
- 财会(12285)
- 现代(11844)
- 科技(11595)
- 商业(10891)
- 会计(10178)
- 经济管理(10096)
- 世界(10048)
共检索到3346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崔惠玉 王宝珠 徐颖
2017年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试点政策的出台标志着中国绿色金融改革的落地与实施。本文利用2014—2018年全国税收调查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试点政策对重污染企业污染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设立有效抑制了试点地区内重污染企业的污染排放。机制分析发现,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通过金融资源的重新配置,提高了重污染企业的融资难度与融资成本,但未能有效倒逼重污染企业通过技术进步、能源效率改善和末端污染治理的强化达到污染减排目标,而是通过重污染企业生产规模的缩减降低了污染排放,即从短期看,“波特假说”不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政策的治污效果在大企业、环保执法力度较弱地区的企业及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企业中更为明显。本文回应了发展绿色金融能否促进企业污染减排这一基本问题,为中国绿色金融改革及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提供了经验证据与政策参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冬梅 王学渊 赵连阁
基于2012—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以2017年成立的首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作为准自然试验,采用三重差分方法,通过比较绿色金融试点政策实施前后、试点地区相对于非试点地区、重污染行业相对于非重污染行业,企业碳排放是否变化来检验绿色金融试点政策对企业污染减排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金融试点政策有效降低了试点地区重污染企业的碳排放水平,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末端治理、融资约束以及缩减规模是绿色金融政策降低重污染企业碳排放的重要渠道。异质性分析发现,绿色金融试点政策的碳减排效果在国有企业、外部融资依赖度高的企业、资本密集型行业、环境规制较强地区的重污染企业中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不仅为评估绿色金融试点政策的实施效果提供了经验证据,还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复制和推广具有实践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苏跃辉
文章选取中国30个省份2012—2020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绿色信贷和绿色证券两种金融资源绿色化配置方式对碳减排的影响效应,得出如下结论:第一,金融资源绿色化配置对碳排放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边际碳减排效应呈增强态势。第二,异质性分析表明,金融资源绿色化配置特别是绿色信贷的碳减排效应存在显著空间异质性。第三,将空间溢出效应纳入考量后,金融资源绿色化配置的碳减排效应得到强化,绿色信贷和绿色证券两种金融资源绿色化配置方式的减排效应拐点均出现提前。据此,提出增加金融资源绿色化配置投入,强化金融减排基础;推进绿色金融区域协同合作,优化金融减排环境;实施差异化资源配置策略,释放金融减排潜能的建议以期为充分发挥金融绿色减排效应提供一定理论指导。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苏跃辉
文章选取中国30个省份2012—2020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绿色信贷和绿色证券两种金融资源绿色化配置方式对碳减排的影响效应,得出如下结论:第一,金融资源绿色化配置对碳排放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边际碳减排效应呈增强态势。第二,异质性分析表明,金融资源绿色化配置特别是绿色信贷的碳减排效应存在显著空间异质性。第三,将空间溢出效应纳入考量后,金融资源绿色化配置的碳减排效应得到强化,绿色信贷和绿色证券两种金融资源绿色化配置方式的减排效应拐点均出现提前。据此,提出增加金融资源绿色化配置投入,强化金融减排基础;推进绿色金融区域协同合作,优化金融减排环境;实施差异化资源配置策略,释放金融减排潜能的建议以期为充分发挥金融绿色减排效应提供一定理论指导。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潘明清 谢清华 崔冉
基于资源配置视角,探究绿色金融与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和内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金融有助于增强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且该促进效应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从作用渠道看,绿色金融可以通过研发资本和研发人才两条传导机制增强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从异质性效应看,劳动力与资本资源错配严重制约了绿色金融对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尤其是东部地区的抑制效应更强。进一步讨论发现,绿色金融、资源配置对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正向空间效应。研究结论丰富了绿色金融理论体系,为我国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提供理论和经验依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陈隆轩 杨杰
绿色技术创新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在要素。基于2008—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探讨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并从企业绩效和企业风险承担两个渠道检验了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企业金融资产配置主要表现为“挤出”效应,显著抑制绿色技术创新。(2)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国有企业和高融资约束企业中,金融资产配置的抑制作用更强。(3)作用机制检验表明,金融资产配置主要通过降低企业绩效和提高企业风险承担进而影响绿色技术创新。本文为我国实现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基于企业层面的理论支持和经验证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余芬 徐雨森 樊霞
基于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检验数字金融能否促进企业创新资源合理配置,并有效转化成实际创新产出。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企业创新产出具有积极影响,对非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影响更为显著。从资源配置视角检验其内在机制发现,数字金融提升了高效率企业的创新投入,且这一激励效应在非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中尤为显著。进一步检验发现,数字金融显著降低了企业间创新投入分布的离散程度,使企业间创新资源配置得以优化。以上结果表明,数字金融能够增强对高效率企业的金融支持,部分缓解传统金融对高效非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所有权歧视和规模歧视问题,通过引导其创新投入增加进而实现企业创新产出的整体提升。本文拓展了数字金融对企业创新的微观影响研究,为提升资源利用率及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提质增效”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借鉴。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创新资源配置 企业创新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黄纪强 郑铿城
绿色金融对优化信贷资金配置,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具有重要指引作用。本文采用2012—2019年28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实证研究框架,分析绿色金融能否助力提高城市绿色创新水平。研究发现,绿色金融可以通过优化信贷资金配置助力清洁和非重污染行业绿色创新发展,从而能有效提升城市绿色创新水平,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绿色金融对城市绿色创新水平的影响作用在区域间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为对东部、中部和环保监管程度大的地区的绿色创新水平推动作用更大。进一步拓展发现,绿色金融能同时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即促进了经济增长并减少了污染排放。本文的启示在于:第一,应持续强化落实绿色金融政策实施,扩大试点范围;第二,建立支持绿色信贷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信贷制度;第三,加强区域创新联动,推动区域创新协调发展;第四,加强环境监管并建立绿色创新扶持政策,助推行业高效协同发展。
关键词:
绿色金融 资源配置 绿色创新 双重差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方文龙 聂婉妮 赖丹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转型赋予企业新的发展动能,这能否提升企业的绿色创新能力?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7~2021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升绿色创新能力,经过一系列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中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人力资本配置效率和创新资源配置效率,进而影响绿色创新能力。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绿色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在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董监高中有人在股东单位兼任的企业、高科技企业中更显著,而在资源型企业中则表现出抑制作用。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绍哲 李含笑 林丽琼
本文以2017年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政策为制度背景,基于2012—2021年沪深A股420家重污染行业上市企业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绿色金融试点政策对重污染企业碳排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金融试点政策显著降低了重污染企业碳排放,上述结论在非国有重污染企业、外部融资依赖程度高的重污染企业和产业结构扭曲程度高的省份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绿色金融试点政策在通过促进环境治理抑制重污染企业碳排放的同时,亦通过增加重污染企业金融投资、降低存货投资方式,短期内实现了碳减排。本文的研究为认识和评价绿色金融试点政策的碳减排效应提供了一个新的证据,同时也为推动绿色金融试点政策的优化升级提供了经验支持。
关键词:
绿色金融 影响效应 作用机制 重污染企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荣锦 杨阳
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是否提高了地区绿色发展效率是我国发展环境友好型经济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采用Super-SBM模型估计了2000—2015年中国省级行政区绿色发展效率,考察了环境规制对地区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绿色发展效率总体呈现先降后升再平稳的趋势,且东部地区绿色发展效率明显高于中部、西部地区;环境规制强度提高显著降低了地区绿色发展效率,且这一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弱;影响机制检验表明,环境规制的加强通过促使金融资源向第二产业配置从而降低了绿色发展效率。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绿色发展效率 金融资源配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谭常春 王卓 周鹏
金融科技是中国经济社会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的导向下,面对中国企业绿色创新的激励问题,金融科技对绿色创新有何影响呢?本文利用2011-2018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金融科技“赋能”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发展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的绿色创新活动,主要表现在绿色专利数量的显著增加,并且这一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依旧稳健;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既可以在“事前”提高绿色信贷配置效率、缓解绿色信贷配给,又能在“事后”充分发挥监督作用、提升绿色投资效率的有效性;异质性分析发现,金融科技对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集中于环境规制水平高、金融机构数量多的地区、高污染行业以及融资约束程度高的企业。因此,在新发展格局下,推动金融科技对绿色金融的“赋能”,激发企业的绿色创新活力,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小可 葛晶
绿色金融是未来推动我国经济绿色发展的关键力量。以2012年绿色信贷政策出台作为准自然实验,研究了绿色信贷政策对重污染行业和轻污染行业之间,以及重污染行业内部资源配置效率的双重优化作用。实证结果表明,绿色信贷政策不仅显著减少了重污染行业企业的信贷融资,优化了行业间的资源配置效率,而且还有助于在重污染行业内部引导资源从低效率企业流向高效率企业,从而改善重污染行业内的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绿色信贷政策对行业内资源配置的改善效果在异质性行业中呈现出显著非对称性,主要表现为对非国有企业主导的污染行业、高垄断性污染行业以及非技术密集型污染行业的影响更大。进一步研究表明,绿色信贷政策促进资本要素向高生产率企业流动,同时在产出端也提高了高生产率企业的市场份额,但未发现绿色信贷政策对人力要素流动产生影响。研究结论为绿色金融助推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蒙大斌 李新宇 李磊
探究绿色金融政策的作用机理及政策效果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基于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理论,揭示绿色金融政策背景下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策略性行为与融资活动的关系:绿色金融政策会引发企业“信号战争”与绿色创新行为,进而形成多种纳什均衡,对“两高”企业融资产生不同影响。基于537家上市公司相关数据,采用链式中介效应模型考察绿色金融政策对“两高”企业融资成本的影响,结果发现:绿色金融政策不仅能够直接降低“两高”企业融资成本,而且可以通过环境信息披露、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以及环境信息披露和绿色技术创新的链式中介作用3条间接路径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苏翀
文章选取2007—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绿色金融发展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实证检验发现,更高的绿色金融发展水平有助于促进企业的绿色创新程度,提高了企业的绿色创新专利产出。从企业融资成本角度出发,文章发现绿色金融发展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进而提高了企业的绿色创新水平。基于行业属性差异检验发现,对于重污染行业而言,绿色金融发展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正向影响更显著。文章从金融支持视角为企业绿色创新决策的影响因素提供了经验证据,同时也丰富了绿色金融发展的相关文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