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59)
2023(9659)
2022(7558)
2021(6711)
2020(5600)
2019(12177)
2018(11602)
2017(22789)
2016(11821)
2015(12788)
2014(12235)
2013(12116)
2012(10857)
2011(9355)
2010(9786)
2009(9877)
2008(9214)
2007(8371)
2006(7487)
2005(7178)
作者
(31792)
(26406)
(26294)
(24712)
(16813)
(12428)
(11975)
(10109)
(10018)
(9479)
(9001)
(8866)
(8640)
(8283)
(8105)
(8066)
(7851)
(7693)
(7449)
(7408)
(6456)
(6405)
(6317)
(6071)
(5925)
(5921)
(5882)
(5787)
(5287)
(5115)
学科
(73630)
(70457)
企业(70457)
管理(55288)
(54849)
经济(54785)
业经(26804)
(25016)
金融(25016)
(23014)
方法(22141)
(22021)
银行(22017)
(21476)
(20861)
(19554)
财务(19541)
财务管理(19528)
企业财务(18571)
中国(18255)
(16110)
农业(16010)
技术(14918)
数学(14846)
数学方法(14784)
(13312)
(13166)
(12805)
企业经济(11958)
体制(11726)
机构
学院(170539)
大学(160992)
(77515)
经济(76250)
管理(72769)
理学(61988)
理学院(61568)
管理学(61058)
管理学院(60759)
研究(48118)
中国(47246)
(38620)
(31928)
财经(30529)
(27647)
(27525)
(26284)
科学(24874)
中心(24650)
经济学(23755)
商学(22567)
财经大学(22469)
(22442)
商学院(22374)
业大(21975)
经济学院(21656)
农业(21356)
(21287)
经济管理(20204)
研究所(19775)
基金
项目(107050)
科学(87090)
研究(81990)
基金(79772)
(66794)
国家(66098)
科学基金(60217)
社会(56052)
社会科(53404)
社会科学(53386)
(44062)
基金项目(42255)
自然(36704)
自然科(35917)
自然科学(35910)
自然科学基金(35349)
教育(35178)
(33850)
编号(31961)
资助(31185)
(30133)
(27181)
创新(24414)
(24127)
(24024)
成果(23960)
国家社会(23703)
重点(23603)
(23272)
(21694)
期刊
(90331)
经济(90331)
研究(49235)
(34470)
管理(32677)
(31785)
金融(31785)
中国(30752)
(27883)
科学(20173)
学报(18602)
农业(18537)
业经(17514)
技术(16226)
财经(15923)
大学(15696)
学学(15541)
(13771)
经济研究(13589)
(11774)
财会(11445)
技术经济(11224)
问题(11138)
现代(10025)
商业(9077)
世界(9028)
会计(8832)
教育(8496)
经济管理(8392)
(8366)
共检索到2611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金祥义   张文菲  
绿色金融作为结合信贷服务和环境保护的一种新金融方式,是提升企业污染治理能力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文章以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为外生政策冲击,采用双重差分法对绿色金融与企业污染排放之间的关系展开系统分析。文章构造了包含绿色金融因素在内的企业污染排放模型,证明了绿色金融发展对企业污染减排的积极作用。研究发现,绿色金融发展能够显著降低企业污染排放规模。绿色金融发展产生的污染减排作用因样本融资约束和污染程度的差异而存在异质性。机制检验显示,绿色金融发展能够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并通过绿色技术创新、清洁能源利用、污染处理设备投资等方面,从企业生产前端管控和生产末端治理上实现污染减排。同时,绿色金融发展存在溢出效应。此外,文章在进行稳健性检验后,发现绿色金融发展对企业污染减排的积极作用依然存在。文章研究表明,绿色金融是推动企业污染治理能力提升的有效方式,是实现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建设双赢目标的有效路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冬梅   王学渊   赵连阁  
基于2012—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以2017年成立的首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作为准自然试验,采用三重差分方法,通过比较绿色金融试点政策实施前后、试点地区相对于非试点地区、重污染行业相对于非重污染行业,企业碳排放是否变化来检验绿色金融试点政策对企业污染减排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金融试点政策有效降低了试点地区重污染企业的碳排放水平,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末端治理、融资约束以及缩减规模是绿色金融政策降低重污染企业碳排放的重要渠道。异质性分析发现,绿色金融试点政策的碳减排效果在国有企业、外部融资依赖度高的企业、资本密集型行业、环境规制较强地区的重污染企业中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不仅为评估绿色金融试点政策的实施效果提供了经验证据,还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复制和推广具有实践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新艳   霍海燕  
文章以2011—2020年中国沪深A股高污染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旨在探讨绿色金融发展是否及如何促进高污染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结果表明,绿色金融发展显著提升了高污染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水平,而且主要表现在环境社会责任方面;此外,融资约束的加强和媒体监督的加强均在其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崔惠玉   王宝珠   徐颖  
2017年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试点政策的出台标志着中国绿色金融改革的落地与实施。本文利用2014—2018年全国税收调查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试点政策对重污染企业污染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设立有效抑制了试点地区内重污染企业的污染排放。机制分析发现,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通过金融资源的重新配置,提高了重污染企业的融资难度与融资成本,但未能有效倒逼重污染企业通过技术进步、能源效率改善和末端污染治理的强化达到污染减排目标,而是通过重污染企业生产规模的缩减降低了污染排放,即从短期看,“波特假说”不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政策的治污效果在大企业、环保执法力度较弱地区的企业及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企业中更为明显。本文回应了发展绿色金融能否促进企业污染减排这一基本问题,为中国绿色金融改革及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提供了经验证据与政策参考。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维军   王昕  
基于2009—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考量绿色金融能否如“手术刀”般真正发挥改善企业环境社会绩效的作用,抑或只成为部分企业“漂绿”营销的“麦克风”。结果表明:绿色金融的发展不仅未显著加剧企业“漂绿”行为,而且对“漂绿”倾向较重的企业起到了遏制作用。绿色金融政策的实施显著提升了重污染企业的环境社会绩效,且这一正向作用在非国有性质、位于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和非高科技企业中表现更为明显。鉴于此,应扩大区域绿色金融改革试点范围,充分调动社会资本,助力重污染企业改善ESG表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林柏  
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产区和传统工业生产基地,淮河流域污染严重,治理污染刻不容缓。由于淮河最主要的污染源来自工业企业,本文着重从工业企业这一微观角度出发,引入绿色营销的概念,分析了企业加强环保意识的重要性,并通过对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博弈分析,指出绿色营销是企业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绍哲   李含笑   林丽琼  
本文以2017年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政策为制度背景,基于2012—2021年沪深A股420家重污染行业上市企业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绿色金融试点政策对重污染企业碳排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金融试点政策显著降低了重污染企业碳排放,上述结论在非国有重污染企业、外部融资依赖程度高的重污染企业和产业结构扭曲程度高的省份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绿色金融试点政策在通过促进环境治理抑制重污染企业碳排放的同时,亦通过增加重污染企业金融投资、降低存货投资方式,短期内实现了碳减排。本文的研究为认识和评价绿色金融试点政策的碳减排效应提供了一个新的证据,同时也为推动绿色金融试点政策的优化升级提供了经验支持。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苏冬蔚  连莉莉  
在"十三五"供给侧改革和建设美丽中国的新时期,如何更好地推进绿色金融创新、淘汰落后产能并加大对环境友好型企业的金融支持,从而引导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以2012年《绿色信贷指引》正式实施为事件构造准自然实验,首次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绿色金融政策对重污染企业投融资行为的影响,发现重污染企业的有息债务融资和长期负债均显著下降且高排放地区国有大型企业的降幅最大,同时,国有、大型重污染企业的新增投资显著减少,另外,重污染企业的债务成本显著上升且经营绩效大幅下滑,表明绿色信贷具有显著的融资惩罚效应和投资抑制效应。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力推动绿色信贷、不断完善绿色融资、切实引导资金流向资源技术节约型和生态环境保护型产业,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吕娟   吕雁琴   杨平   陈静  
以2015—2020年重污染行业的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借助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衡量企业绿色生产效率,通过固定效应模型探究重污染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重污染企业数字化转型能显著提升其绿色生产效率;重污染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提升企业创新水平,以及抑制债务融资成本,进而提升绿色生产效率;重污染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程度因受经济因素、区位因素、产权性质的影响而不同,较高水平的数字化转型对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更显著,处于省会城市的重污染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生产效率的效应更明显,国有控股的重污染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生产效率的效应更突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杰  李悦  郑权  
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重污染企业绿色投资效率是实现其绿色转型的新渠道,以2016—2020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重污染企业数据为基础,分析数字化转型对重污染企业绿色投资效率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高重污染企业的绿色投资效率,内生性和稳健性结果表明以上结论仍然成立。从作用机制看,数字化转型会通过改善信息不对称、降低代理成本、缓解外部融资约束提高重污染企业的绿色投资效率。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可以显著提高受到重点监控以及非国有、规模较大及反应型环境战略的重污染企业的绿色投资效率。研究结论丰富了数字化转型与重污染企业绿色投资效率的相关研究,也为如何提高重污染企业绿色投资效率提供了新的方向。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吕娟   吕雁琴   杨平   陈静  
以2015—2020年重污染行业的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借助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衡量企业绿色生产效率,通过固定效应模型探究重污染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重污染企业数字化转型能显著提升其绿色生产效率;重污染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提升企业创新水平,以及抑制债务融资成本,进而提升绿色生产效率;重污染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程度因受经济因素、区位因素、产权性质的影响而不同,较高水平的数字化转型对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更显著,处于省会城市的重污染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生产效率的效应更明显,国有控股的重污染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生产效率的效应更突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琪  张广宇  
本文以2007~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中的重污染企业为样本,从债务融资规模与债务成本的角度分析绿色信贷政策的执行效果,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我国地区上的异质性对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随着绿色信贷政策的推行,重污染企业的债务融资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抑制,而我国地区市场化水平差异与法制化水平差异也会对绿色信贷政策的执行效果产生进一步的影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昕  
随着宏观污染治理措施效应的缩减和市场经济的转变,如何持续优化绿色信贷和环境政策,逐渐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企业污染治理,成为现行可持续经济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利用2009—2021年上市企业年报数据,采用三重差分实证检验环境政策、绿色信贷和社会资本对企业污染治理的影响。研究表明:环境规制、绿色信贷与社会资本的相互协同矛盾依然存在,但三者共同对企业污染治理的推进效应显著,特别是在国有企业、科技型企业、绿色企业、污染企业和西部地区中表现更明显。因此,应合理布局以精准控制绿色信贷投放,多渠道引导以发挥社会资本参与企业污染治理,完善平台以构建全球环境治理政策体系。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顾雪松  安晓冉  侯语珂  
基于双重差分模型构造准自然实验,利用2007—2020年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构建实验样本,研究绿色信贷政策对重污染企业TFP的影响效果与机制。结果发现:绿色信贷形成的融资约束抑制了TFP的提升,并且这种抑制作用大于投资价值和研发投入对TFP的促进作用,从而导致绿色信贷对我国重污染企业TFP产生显著负面影响。鉴于此,我国应进一步完善绿色信贷政策,特别是加强对重污染企业转型升级活动的融资支持,通过约束与激励相结合以更好地提升企业TFP。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葛菁  
本文选择2009-2017年沪深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对碳会计信息披露与融资约束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进一步将绿色技术创新引入两者关系研究中,发现:碳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与重污染企业融资约束间呈现出显著负相关;绿色技术创新不仅能直接缓解重污染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还显著增强了碳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与融资约束之间的相关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