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68)
2023(5474)
2022(4339)
2021(3772)
2020(3078)
2019(7132)
2018(6388)
2017(12480)
2016(5919)
2015(6356)
2014(5783)
2013(5814)
2012(5277)
2011(4758)
2010(5105)
2009(5262)
2008(4061)
2007(3639)
2006(3490)
2005(3434)
作者
(15939)
(13146)
(12810)
(12355)
(8173)
(6250)
(5959)
(5133)
(4835)
(4708)
(4512)
(4372)
(4274)
(4105)
(4100)
(4079)
(3850)
(3773)
(3737)
(3478)
(3257)
(3240)
(3034)
(2979)
(2975)
(2970)
(2801)
(2727)
(2652)
(2649)
学科
(25276)
经济(25256)
(24492)
金融(24492)
(21240)
银行(21234)
(20727)
(17290)
管理(16966)
中国(15243)
(14961)
企业(14961)
中国金融(10894)
地方(8660)
(8473)
(8295)
方法(7847)
数学(6921)
数学方法(6808)
业经(6534)
(6452)
(6175)
财务(6151)
财务管理(6145)
企业财务(5944)
环境(5367)
(5259)
(4845)
贸易(4835)
农业(4731)
机构
学院(77853)
大学(77196)
(36271)
经济(35529)
中国(28477)
管理(27931)
研究(27188)
理学(23455)
理学院(23230)
管理学(22760)
管理学院(22622)
(18472)
(15677)
(15042)
中心(14895)
(14637)
银行(14555)
财经(14362)
金融(14362)
科学(13957)
(13651)
(13039)
(12735)
经济学(12452)
人民(11870)
(11794)
(11466)
研究所(11371)
经济学院(11320)
财经大学(10881)
基金
项目(50703)
科学(40154)
研究(38353)
基金(37279)
(31712)
国家(31441)
科学基金(27571)
社会(25925)
社会科(24879)
社会科学(24871)
(20274)
基金项目(19115)
教育(16376)
(16081)
自然(16080)
自然科(15764)
自然科学(15761)
自然科学基金(15459)
资助(15068)
编号(14505)
(12170)
成果(11907)
重点(11793)
(11524)
国家社会(11402)
创新(10793)
(10678)
课题(10465)
(10463)
发展(10368)
期刊
(38563)
经济(38563)
研究(26493)
(26289)
金融(26289)
中国(17423)
(14367)
管理(11183)
(10998)
学报(10829)
科学(9565)
大学(8856)
学学(8319)
财经(7338)
教育(6921)
经济研究(6904)
技术(6317)
农业(6308)
(6253)
业经(5595)
中国金融(4773)
国际(4587)
(4497)
理论(4493)
问题(4445)
实践(4050)
(4050)
统计(3709)
(3638)
技术经济(3498)
共检索到1311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带路绿色指数课题组  周月秋  殷红  严瑾  邱牧远  
本文在全面搜集、整理各国数据的基础上,构建"一带一路"绿色金融(投资)指数,对"一带一路"沿线79个国家的绿色经济表现和绿色发展能力进行测算。结果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绿色发展水平和能力差异较大,各国未来增长的环境、资源压力巨大。为应对上述挑战,"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在未来发展中应按照自身资源禀赋与现实条件,制定差异化的绿色发展策略。金融机构应积极践行绿色负责任投资理念,通过创新引领资金流向"一带一路"的绿色产业和绿色项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文  曹明弟  
伴随"一带一路"倡议的进一步深化和落实,绿色金融理应成为对外战略的"润滑剂",改善国家形象,提升中国国家话语权在经历了业内普遍认定"中国绿色金融发展元年"的2015年之后,"绿色金融"在2016年再次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伴随"一带一路"倡议的进一步深化和落实,"绿色金融"理应成为对外战略的"润滑剂",改善国家形象,提升中国国家话语权,助力中国可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殷虹  
绿色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并将"发展绿色金融"定位为推进经济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这彰显了我国在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问题上的决心和信念,巩固了绿色金融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战略性地位,表明中国绿色金融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并将继续在全世界发挥引领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昭  
"一带一路"是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大战略,能够有效地提升我国在国际绿色金融治理体系中的地位,扩大我国的影响力,使得我国积极参与到全球命运体改造中。绿色金融不仅已成为调整产业结构、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支点;而且它也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需要。"一带一路"背景下的绿色金融发展应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融合起来,积极探究并创新方法与路径,从而实现绿色金融与"一带一路"的深度融合,推动区域经济的大发展。文章首次建立了绿色金融战略发展SWOT模型,这是财务管理学领域的一个创新与突破。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钱水土  周晓珍  何凉  
"一带一路"的建设需要以金融为支撑,只有以绿色金融为导向,才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一带一路"的发展现状,针对资金缺口及环境保护问题,总结出金融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发挥的资金保障作用。同时进一步从基础设施建设、沿线环境治理、对外投资结构调整三个方面分析绿色金融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发挥的资金引导作用。最后对绿色金融如何进一步助推"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傅李琦  
绿色金融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研究中,并未着重从沿线国需求和中国供给的匹配角度进行探讨。当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存在不同环境外部性差异、不同资源利用效率差异、不同环境承载差异的异质需求。而中国绿色金融项目输出存在项目供给数量错配、项目供给质量错配、项目供给效率错配等三大供求错配问题。应从扩总量、调结构;强化合作、防范风险;协调发展等方面协调中国绿色金融供给与沿线国家需求的供求平衡。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昭  
"一带一路"是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大战略,能够有效地提升我国在国际绿色金融治理体系中的地位,扩大我国的影响力,使得我国积极参与到全球命运体改造中。绿色金融不仅已成为调整产业结构、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支点;而且它也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需要。"一带一路"背景下的绿色金融发展应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融合起来,积极探究并创新方法与路径,从而实现绿色金融与"一带一路"的深度融合,推动区域经济的大发展。文章首次建立了绿色金融战略发展SWOT模型,这是财务管理学领域的一个创新与突破。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与清华大学"绿色带路"项目联合课题组  
本文基于对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的经验,提出适用于构建绿色"一带一路"的核心内容,并从国际合作、各国政府、金融机构三个层面提出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发展的绿色金融政策建议:在G20框架下继续推动绿色和可持续金融的发展与国际合作,推动各国绿色金融标准的一致化,倡导金融机构开展环境信息披露和环境风险分析工作;将绿色发展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建立绿色金融体系,强制要求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披露环境信息;金融机构应积极发挥中介作用,通过金融杠杆促进企业客户环境表现的改善。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孟刚  
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着重强调要加强"一带一路"金融创新,鼓励发展绿色和普惠金融,推动本币金融合作。应当借鉴国际经验,逐步对接赤道原则、发展绿色金融,搭建转贷平台、推广普惠金融,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倡导本币金融合作,分享我国的绿色和普惠发展理念与实践,解决"一带一路"建设资金紧缺和外汇风险较大等问题,增进沿线国家政府、企业和公众的支持与合作,以绿色、普惠和本币金融共同引领创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小艳  
以马克思货币金融理论和绿色发展观为理论指导,在阐释绿色金融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关系的基础上,分析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绿色金融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存在问题。虽然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拥有了坚实的制度基础,但是依然存在绿色金融供给体系不健全、政策体系不完善、供需渠道不畅通、标准体系不统一等问题。因此要坚持市场导向,构建绿色金融供给体系;坚持制度先行,健全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坚持精准匹配,畅通绿色金融供需渠道;坚持对标对表,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供强大推动力。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乔琴  樊杰  孙勇  宋邱惠  
在共建绿色"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研究国内"一带一路"沿线省域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有利于推动区域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本文运用熵值法对区域绿色金融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近年来,沿线省域绿色金融整体发展水平提升,但内部差异显著,东南沿海地区领先,东北地区发展滞后,且发展差距存在扩大趋势。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创新水平、区域金融业发展对沿线省域绿色金融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环境污染对其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信息化程度、居民金融文化素养和财政环保支出对区域绿色金融发展影响尚不显著。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荆菊  
绿色金融是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亚投行自从其成立以来,在开展绿色金融建设经验交流,推动跨境绿色债券投资,开展绿色信贷项目,构建绿色金融合作平台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然而亚投行在推动绿色金融建设中还面临着资金不足、制度缺失、风险要素和环境问题等方面的挑战。为此,亚投行应该积极构建多层次的绿色金融资金来源体系,不断提升绿色金融实施的透明度和法治化,打造绿色金融区域合作机制和对话平台,成立专门的绿色金融部门,构建绿色金融实施标准和信批机制。
[期刊] 征信  [作者] 曾之明  曾婷婷  余长龙  
从国内外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情况入手,对美国和德国的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并剖析兴业银行案例,得到诸多经验启示。探讨我国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创新发展思路和策略,建议加快绿色产品和服务创新、完善绿色金融市场运行机制、健全绿色金融评估标准体系、加强绿色金融风险控制,努力培养绿色金融专业人才队伍。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伟伟  李天琦  高锦杰  
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沿线国家建立绿色金融合作机制具有促进域内投资、降低金融风险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等重要作用。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达成了绿色金融发展共识,开展初步的绿色金融合作,建立了相关政策沟通机制,为绿色金融合作机制建设奠定了基础和条件。为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金融合作机制的建立,可依托现有的多边或双边合作机制探索和构建绿色金融政策协调机制、市场合作机制及风险预警与防范机制。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解然  
"一带一路"沿线多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生态环境复杂,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普遍面临着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发展与保护的矛盾。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加强生态环保合作、建设绿色"一带一路"能够为保障"一带一路"建设安全、塑造"一带一路"正面国际形象、输出中国生态文明理念提供坚实保障和重要支撑。本文梳理了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下绿色"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针对如何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提出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