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17)
2023(8432)
2022(6827)
2021(6193)
2020(5003)
2019(11047)
2018(10495)
2017(19946)
2016(9969)
2015(10730)
2014(9893)
2013(9603)
2012(8673)
2011(7741)
2010(8207)
2009(8024)
2008(6802)
2007(6150)
2006(5560)
2005(4897)
作者
(26065)
(21619)
(21165)
(20039)
(13712)
(10086)
(9568)
(8316)
(8018)
(7490)
(7293)
(7283)
(6880)
(6716)
(6596)
(6466)
(6258)
(6130)
(6130)
(5810)
(5126)
(5003)
(4984)
(4902)
(4830)
(4720)
(4704)
(4617)
(4267)
(4165)
学科
(38187)
经济(38154)
(35661)
管理(35358)
(31449)
企业(31449)
(24931)
金融(24931)
中国(22486)
(22401)
银行(22393)
(21779)
技术(14778)
方法(12645)
地方(12625)
(12247)
技术管理(11610)
(11088)
中国金融(11012)
数学(10797)
数学方法(10710)
业经(10353)
(9264)
(8359)
财务(8342)
财务管理(8327)
企业财务(8037)
理论(7629)
环境(7355)
农业(6895)
机构
学院(131256)
大学(128971)
(57755)
经济(56359)
管理(53093)
理学(45206)
理学院(44746)
管理学(44175)
管理学院(43912)
研究(42462)
中国(39708)
(27513)
(26250)
科学(22927)
中心(22349)
财经(21509)
(20095)
(19534)
(18794)
经济学(18741)
(17786)
(17374)
银行(17156)
(17077)
金融(17009)
经济学院(16890)
研究所(16839)
北京(16356)
财经大学(16205)
(16187)
基金
项目(89758)
科学(73374)
研究(67769)
基金(66089)
(56191)
国家(55694)
科学基金(50390)
社会(46339)
社会科(44306)
社会科学(44292)
(36885)
基金项目(35596)
自然(30841)
自然科(30281)
自然科学(30278)
自然科学基金(29751)
教育(29735)
(29703)
(26020)
编号(25433)
资助(24545)
创新(23253)
(20637)
重点(20059)
国家社会(19741)
成果(19575)
(18725)
课题(18428)
(18181)
发展(17396)
期刊
(62162)
经济(62162)
研究(43509)
(30216)
金融(30216)
中国(29005)
管理(21845)
(21081)
科学(15968)
(14659)
学报(14337)
教育(12773)
大学(11914)
技术(11673)
学学(11357)
财经(10622)
经济研究(10030)
业经(9894)
(9192)
问题(8951)
科技(8687)
农业(8608)
技术经济(7317)
现代(7069)
(7051)
城市(6812)
(6569)
理论(6192)
商业(5963)
(5905)
共检索到2055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黄纪强   郑铿城  
绿色金融对优化信贷资金配置,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具有重要指引作用。本文采用2012—2019年28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实证研究框架,分析绿色金融能否助力提高城市绿色创新水平。研究发现,绿色金融可以通过优化信贷资金配置助力清洁和非重污染行业绿色创新发展,从而能有效提升城市绿色创新水平,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绿色金融对城市绿色创新水平的影响作用在区域间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为对东部、中部和环保监管程度大的地区的绿色创新水平推动作用更大。进一步拓展发现,绿色金融能同时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即促进了经济增长并减少了污染排放。本文的启示在于:第一,应持续强化落实绿色金融政策实施,扩大试点范围;第二,建立支持绿色信贷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信贷制度;第三,加强区域创新联动,推动区域创新协调发展;第四,加强环境监管并建立绿色创新扶持政策,助推行业高效协同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和  
将"绿色"元素全面导入金融,贯穿到金融经营和管理的全过程,并成为一种全员的自觉行动,成为时代的集体共识和行动"绿色金融"的话题由来已久,并逐渐成为全球范围的广泛共识。但过去的几十年,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我们在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却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在林林总总的过度开发、产能过剩和环境破坏的背后,似乎也都少不了金融的身影。这么说,为的是金融行业更好地思考如何担当责任和发挥作用。首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孙慧  王凤逸  丁辰鑫  
基于2015—2021年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环境信息公开对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基准回归结果表明,环境信息公开能够显著提高城市的绿色创新水平。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环境信息公开可以通过推动绿色金融发展促进城市绿色创新,绿色金融亦能够通过提高环境信息公开水平促进城市绿色创新,即环境信息公开与绿色金融在提升城市绿色创新水平方面能够产生协同作用。门槛效应检验结果显示,随着绿色金融的发展与创新水平的提高,环境信息公开对城市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具有边际递增的非线性特征。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环境信息公开的绿色创新效应在东部城市、非省会城市、资源型城市以及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城市更为显著。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潘明清   谢清华   崔冉  
基于资源配置视角,探究绿色金融与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和内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金融有助于增强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且该促进效应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从作用渠道看,绿色金融可以通过研发资本和研发人才两条传导机制增强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从异质性效应看,劳动力与资本资源错配严重制约了绿色金融对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尤其是东部地区的抑制效应更强。进一步讨论发现,绿色金融、资源配置对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正向空间效应。研究结论丰富了绿色金融理论体系,为我国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提供理论和经验依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林章毅  
把绿色金融作为适应绿色经济发展新趋势、把握绿色经济发展新机遇的一项战略性业务,在新时期的发展转型中寻找到一条更广阔的路径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方向、大趋势,银行业务的发展必须围绕宏观大趋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赵军  李艳姗  朱为利  
本文基于我国2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11-2018年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探究数字金融、绿色创新及二者关联效应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以数字金融为门槛搭建面板门槛模型,探究绿色创新的城市高质量发展促进效应,同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二者及关联效应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长期影响及冲击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数字金融、绿色创新及两者交乘项在样本期内均显著促进了城市发展质量提升;第二,不同数字金融水平下绿色创新对城市高质量发展起到正向非线性促进作用;第三,长期内数字金融、绿色创新及二者关联效应均会提升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且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推动效应逐渐放缓;第四,异质性分析下数字金融、绿色创新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性。基于此提出以下建议:第一,要促进数字技术与金融服务相融合,加强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赋予城市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第二,要推动绿色创新政策体制建设,优化绿色创新引领机制,促进绿色创新高质量发展效应释放。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继兵  张驰  田韦仑  
基于我国2004—2018年275个地级市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金融科技、资源错配和城市绿色创新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结果显示:金融科技能够促进城市绿色创新,并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和区域异质性。金融科技在发展初期能够改善资源错配程度,但当金融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会加深资源错配。在资本配置过度或劳动力配置不足地区,金融科技会缓解资本或劳动力错配程度,进而带动城市绿色创新;在资本配置不足或劳动力配置过度地区,金融科技会加深资本或劳动力错配程度,进而推动城市绿色创新。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习平  马丽君  
基于286个地级以上城市2003~2017年的统计数据,通过构建非期望产出的DEA-SBM模型,测算城市绿色创新效率,采用Moran’s I指数探究空间溢出效应,并建立空间Tobit模型实证研究金融发展、投资水平与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关系。总体样本估计表明,金融发展和投资水平与绿色创新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分样本估计表明,金融发展在特大及超大城市、大城市样本中对绿色创新的影响显著为正,但在中等城市和小城市样本中显著为负。金融发展水平和投资率具有交互效应,金融发展水平能够通过提高资本配置效率减弱外延型高投资对绿色创新效率的负面冲击。外延型的高投资扩张会对相邻城市绿色创新效率带来负的外部溢出效应。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余少龙   石虹  
基于2012—2021年273个城市的绿色创新数据,以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为准自然实验,构造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研究绿色金融政策对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绿色金融政策促进了城市绿色创新,这一结论在安慰剂检验、PSM-DID等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第二,绿色金融政策可以通过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改善营商环境来推动城市绿色创新;第三,绿色金融政策对绿色创新的推动作用在东部、政府科研支持较强的城市中更加显著;第四,绿色金融政策对城市绿色创新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不仅推动了本城市绿色创新,还可以助推邻近城市绿色创新。上述结论为进一步发挥绿色金融政策效果,推动城市绿色创新进而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提供了启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崔惠玉   王宝珠   徐颖  
2017年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试点政策的出台标志着中国绿色金融改革的落地与实施。本文利用2014—2018年全国税收调查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试点政策对重污染企业污染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设立有效抑制了试点地区内重污染企业的污染排放。机制分析发现,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通过金融资源的重新配置,提高了重污染企业的融资难度与融资成本,但未能有效倒逼重污染企业通过技术进步、能源效率改善和末端污染治理的强化达到污染减排目标,而是通过重污染企业生产规模的缩减降低了污染排放,即从短期看,“波特假说”不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政策的治污效果在大企业、环保执法力度较弱地区的企业及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企业中更为明显。本文回应了发展绿色金融能否促进企业污染减排这一基本问题,为中国绿色金融改革及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提供了经验证据与政策参考。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秀珍  张云  王向进  
金融对技术创新可以发挥积极推动作用,但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可能遭遇到信贷未按照"效率均等"原则配置等融资歧视难题。本文分析信贷配置问题影响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基于信息熵构建地区信贷错配测算模型进行计算,然后构建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中国30个省份信贷错配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证实信贷错配程度与绿色技术创新存在非线性关系的倒"U"型曲线,并进行分组测算对比分析,环境规制强度较弱地区与环境规制强度较强地区存在较大差异。合理处理绿色技术创新信贷对象,设计开发创新风险分散机制。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安国俊  
日前,如何构建市场化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引发了各方关注。十九大报告对"发展绿色金融,推进绿色发展,构建市场化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指明了方向。应该说,绿色技术创新是绿色发展的基石,而资金瓶颈是绿色技术发展的一大挑战。借鉴国际经验,应发挥绿色金融体系的作用,引导和激励更多社会资金投资于环保、节能、清洁能源、清洁交通等绿色产业和技术研发,通过政策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开放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彧泽  
文章建立了绿色金融和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影响的理论模型,通过理论模型推演探索绿色金融和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并采集3505家上市企业1992—2022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理论模型推演结论。研究发现:绿色金融和环境规制都能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并对企业绿色发明专利促进作用最明显;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投资边际效率抑制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对企业绿色发明专利抑制作用最明显;同时,绿色金融和环境规制对新能源型绿色专利、常规能源能效提高型绿色专利、末端治理型绿色专利具有促进作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投资边际效率抑制了上述三种绿色专利。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肖仁桥   肖阳  
基于2011—2020年中国28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究绿色金融对城市碳回弹的影响及其作用的异质性,并将绿色创新链分为绿色知识创新、绿色科技创新和绿色产品创新三个环节,进而探讨绿色创新链视角下绿色金融影响城市碳回弹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金融能显著降低城市碳回弹水平,绿色金融对城市碳回弹的影响在资源禀赋、金融科技和人力资本方面具有异质性。绿色创新链的各环节在绿色金融与城市碳回弹之间发挥着中介传导作用,其中,绿色产品创新的中介效应最强,其次是绿色科技创新,绿色知识创新的中介效应最弱。进一步分析发现,绿色金融抑制城市碳回弹的作用主要来自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投资和碳金融五个方面,且绿色创新链的各环节在绿色金融抑制城市碳回弹过程中形成了链式中介效应。由此,提出加大绿色金融投入、促进绿色创新链发展和抑制城市碳回弹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谭常春  王卓  周鹏  
金融科技是中国经济社会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的导向下,面对中国企业绿色创新的激励问题,金融科技对绿色创新有何影响呢?本文利用2011-2018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金融科技“赋能”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发展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的绿色创新活动,主要表现在绿色专利数量的显著增加,并且这一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依旧稳健;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既可以在“事前”提高绿色信贷配置效率、缓解绿色信贷配给,又能在“事后”充分发挥监督作用、提升绿色投资效率的有效性;异质性分析发现,金融科技对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集中于环境规制水平高、金融机构数量多的地区、高污染行业以及融资约束程度高的企业。因此,在新发展格局下,推动金融科技对绿色金融的“赋能”,激发企业的绿色创新活力,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