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32)
2023(4168)
2022(3185)
2021(2741)
2020(2139)
2019(4742)
2018(4196)
2017(8239)
2016(3977)
2015(4305)
2014(4039)
2013(4029)
2012(3677)
2011(3222)
2010(3507)
2009(3743)
2008(2549)
2007(2298)
2006(2165)
2005(2103)
作者
(10700)
(8781)
(8640)
(8228)
(5367)
(4173)
(4049)
(3480)
(3251)
(3120)
(2995)
(2943)
(2865)
(2769)
(2720)
(2598)
(2562)
(2516)
(2469)
(2363)
(2133)
(2120)
(2035)
(2001)
(1991)
(1945)
(1886)
(1847)
(1829)
(1804)
学科
(24002)
金融(24002)
(20741)
银行(20738)
(20248)
(15204)
经济(15193)
(13696)
中国(12943)
管理(12696)
(11837)
企业(11837)
中国金融(10817)
(6974)
(6870)
地方(6129)
(5489)
财务(5476)
财务管理(5471)
企业财务(5306)
方法(5283)
数学(4898)
业经(4873)
数学方法(4863)
环境(4583)
(4448)
事业(4248)
(4164)
体制(3696)
农业(3526)
机构
学院(52864)
大学(50773)
(25157)
经济(24623)
中国(20934)
管理(19157)
研究(16662)
理学(16036)
理学院(15932)
管理学(15705)
管理学院(15631)
(13796)
银行(13366)
(13134)
(13112)
金融(12887)
(12546)
中心(10571)
财经(10408)
人民(9952)
(9603)
(9423)
国人(9111)
中国人(9073)
经济学(9073)
中国人民(9031)
经济学院(8348)
科学(8195)
财经大学(7944)
(7838)
基金
项目(34688)
科学(27391)
研究(26330)
基金(25342)
(21247)
国家(21044)
科学基金(18714)
社会(18050)
社会科(17402)
社会科学(17397)
(14548)
基金项目(13234)
(11212)
教育(10787)
自然(10719)
自然科(10495)
自然科学(10494)
自然科学基金(10302)
资助(10222)
编号(9978)
(9937)
(8621)
(8368)
重点(7938)
国家社会(7907)
创新(7870)
成果(7750)
发展(7403)
(7335)
(7272)
期刊
(25105)
经济(25105)
(24534)
金融(24534)
研究(17048)
中国(10145)
(10134)
(7613)
学报(6777)
管理(6773)
科学(5810)
大学(5484)
学学(5431)
财经(5338)
中国金融(4546)
(4483)
经济研究(4256)
农业(4144)
业经(3859)
技术(3745)
理论(3598)
实践(3285)
(3285)
问题(2880)
国际(2805)
财会(2706)
农村(2641)
(2641)
(2584)
上海(2579)
共检索到865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晓菊  
现代绿色发展理念,最早是1972年6月16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通过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中提出的。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通过《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发布了27项原则,较全面地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2002年10月在伦敦召开的国际商业银行会上,由世界银行下属的国际金融公司(IFC)和荷兰银行联合提出赤道原则,该原则成为世界众多大中型银行在企业大型项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金碚  
<正>关于经济社会的认识,特别是其理论性表达,是由一定的思维范式所框定的。所谓思维范式,是将从复杂现象观察中捕捉的重要因素,按一定的逻辑关系建构起来的叙事框架。在传统主流经济学范式框架中,组织性市场经济主体(相对于自然人)被框定(假设)为,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粒子式“微观经济主体”,一般称为“企业”。而社会整体利益则由“政府”来关注和把控。因而形成经济学的“企业—政府”即“微观—宏观”的二分法叙事范式。在现实世界中,“企业”和“政府”的组织形态,均非如主流经济学范式所假设的那样纯粹。企业不仅具有经济性,即追求自身经济利益,而且具有社会性,即对各种社会利益的关切。现实中的市场经济主体,有各类不同形态。
关键词: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崇德  
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发生至今已将近10年。众所周知,此次地震不仅给灾区人民带来了生命和财产的损失,也给幸存者带来了严重的心理创伤。青少年由于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地震这一严重的创伤事件,更容易体验到内心的冲突和不适。如果这一冲突处理不当,往往会表现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如果处理得当,则可能转化为创伤后成长(PTG)。在过去的10年里,我国
关键词: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余逊达  
数字化改革正在推动各行各业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正在重新塑造中国,正在重新建构中国和外部世界的关系。在政治领域,数字化改革正在给中国带来什么变化?能够给中国带来什么变化?应该给中国带来什么变化?将要给中国带来什么变化?对这些问题,中国社会各界都普遍予以关注,
关键词: 主持人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伟  
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求新的产业革命契机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谁能率先抢占科技创新的制高点,谁就能在新一轮的国际竞争中取胜。当前,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转变为中高速,经济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提高技术水平、建设创新型国家是适应新常态、保持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条件。而自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在不断加速,截至2016年底,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31亿,占总人口的16.5%。根据联合国的预测,我国将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季中扬  
<正>“精神文明”涵盖教育、科学、文化、艺术、卫生、体育、政治思想、伦理道德等诸多方面,可以说是国家软实力的显著标志。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全民族理想信念和文化自信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针对当前亟须解决的我国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不平衡、融合发展平台机制不够完善、
关键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余丽生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期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本期主题聚焦公共服务助力共同富裕建设的实践探索,共有三篇文章。《共同富裕视角下缩小城乡差距的公共服务体系研究》在对浙江省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成效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城乡优质资源分配不均、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浙江省要以创新推进共同富裕为导向建设新型城乡公共服务体系,改革和完善城乡公共服务提供方式,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进一步提高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引领作用,这是时代提出的重大理论问题。随着法国“五月风暴”的失败、前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巨大变动,审美意识形态的复杂性问题在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和理论发展中被提出。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现象,以康德哲学为基础的形式美学是启蒙主义以来美学学科的“标准形态”,但是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当代美学和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发展正在逐渐改变这种情况。特别是在中国,党的十八大以来,
关键词: 主持人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鸣  
<正>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从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促进农业经营增效、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等方面,对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作出重要部署。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背景下,本期专题的3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实现路径,旨在为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高培勇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系统梳理和深刻提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实践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尤其是对于中国经济改革中最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之一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剖析。为此,我特邀这一领域的专家学者,分别聚焦1949–1978年早期探索、1978–1992年自觉探索、1992–2012年全面探索、2012年至今深化探索四个时期,围绕思想轨迹、政策践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夏柱智  
农村养老问题不仅是一个重大的政策问题,而且是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在快速现代化的推动下,我国农村已经不再是“乡土中国”,而是进入城乡融合发展的新阶段。相对于城镇,农村人口老龄化不但比例高、速度快,而且面临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问题。一个良性的农村养老秩序将关系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实施的效果,
关键词: 主持人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艳  
在全球经济、政治、生态不断变化的背景下,中共十八大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即主张"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伙伴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在这一理论框架下,人类健康作为人类首要的共同利益也就成为构建人类共同体的重要内容,为此,在我国"健康中国"的发展战略也被提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季中扬  
<正>“精神文明”涵盖教育、科学、文化、艺术、卫生、体育、政治思想、伦理道德等诸多方面,可以说是国家软实力的显著标志。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全民族理想信念和文化自信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针对当前亟须解决的我国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不平衡、融合发展平台机制不够完善、
关键词: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蒋永穆  
<正>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创造性地提出了“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强调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2023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将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要求通过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系统阐述了新质生产力的完整定义,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024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地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新质生产力作为传统生产力理论与中国经济发展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术语革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创新,彰显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独特贡献。
关键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强  
<正>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在全国层面推开,城乡融合发展进入加速推进的历史新阶段,农村集体经济的功能定位、组织形式、实现路径都将发生重要变化。这些变化既是制度变革及体制形塑的结果,也是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既蕴含着改革发展的动力方向,也呈现出一些相互交织的矛盾和问题。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