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33)
2023(9599)
2022(8205)
2021(7260)
2020(6186)
2019(14376)
2018(14251)
2017(27727)
2016(15277)
2015(17505)
2014(17710)
2013(17736)
2012(16811)
2011(15229)
2010(15414)
2009(14666)
2008(14854)
2007(13747)
2006(11806)
2005(10969)
作者
(45966)
(38920)
(38863)
(37059)
(24436)
(18616)
(17798)
(15051)
(14495)
(13814)
(13216)
(12984)
(12346)
(12292)
(12261)
(12092)
(11967)
(11556)
(11244)
(11175)
(9679)
(9592)
(9429)
(8816)
(8782)
(8765)
(8687)
(8666)
(7845)
(7716)
学科
(65009)
经济(64913)
管理(51466)
(46703)
(38432)
企业(38432)
方法(29948)
数学(26550)
数学方法(26316)
(20920)
(18420)
(17475)
中国(16483)
业经(14151)
(13247)
环境(12942)
(12606)
财务(12574)
财务管理(12538)
(12234)
贸易(12231)
地方(11950)
(11895)
企业财务(11871)
农业(11831)
(11650)
(11603)
银行(11575)
(10999)
金融(10995)
机构
大学(230069)
学院(228772)
(97402)
经济(95326)
管理(87440)
研究(76561)
理学(74846)
理学院(74055)
管理学(72904)
管理学院(72476)
中国(58923)
(48723)
(47854)
科学(45881)
(40355)
(39237)
财经(37573)
(35940)
中心(35840)
研究所(35165)
业大(34569)
(33880)
农业(31717)
经济学(30642)
北京(30117)
(28021)
经济学院(27805)
师范(27727)
财经大学(27683)
(27672)
基金
项目(148375)
科学(116568)
研究(108058)
基金(108028)
(93779)
国家(93022)
科学基金(79488)
社会(69289)
社会科(65698)
社会科学(65675)
(58406)
基金项目(57119)
自然(50724)
教育(49630)
自然科(49502)
自然科学(49486)
(48832)
自然科学基金(48624)
资助(44088)
编号(43422)
成果(36023)
(33633)
重点(33594)
(32113)
(31910)
(30990)
课题(30044)
创新(29167)
教育部(28825)
科研(28824)
期刊
(108147)
经济(108147)
研究(67448)
中国(46281)
(40335)
(36823)
学报(36265)
科学(32347)
管理(31428)
大学(27477)
学学(26025)
农业(24051)
(22802)
金融(22802)
教育(21468)
技术(19484)
财经(19144)
业经(17040)
经济研究(16906)
(16333)
问题(14529)
(12791)
技术经济(11807)
理论(11762)
(11606)
(11545)
统计(10701)
财会(10662)
实践(10585)
(10585)
共检索到3437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彭江波  
绿色配额是通过对环境污染的外部性合理定价,以配额价格的形式,在其出售和转让的过程中构成经济主体成本—收益函数的内生变量,进而揭示微观主体节能减排偏好和改变行为方式的一种市场化手段。绿色配额具备作为金融产品进行标准化的属性和市场需求层次,能够最终实现配额价格与融入地区差异的边际污染损害之间的动态均衡。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可  李语晨  赵锦楸  
作为一种非行政命令式的环境政策,绿色信贷对节能减排可能产生的作用不可忽视。基于2007-2018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和六大污染产业层面的数据,采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考察了绿色信贷对能源强度和环境污染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绿色信贷在微观层面通过企业经营绩效和企业创新,在宏观层面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地区信贷资源配置和地区示范效应机制实现节能减排。绿色信贷的节能减排效应存在显著的地区异质性:相比中西部地区和低市场化水平地区,绿色信贷在东部地区和高市场化水平地区的节能减排效应更加明显。能源强度和环境污染均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且邻近地区的绿色信贷政策亦会对本地的能源强度和环境污染产生抑制作用。本文认为实施地区差异化和地区联动策略,以及提高市场化水平可充分发挥绿色信贷政策的节能和减排效应。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叶晓东  
以绿色为导向的市场是成熟的市场经济,将培育造就担当绿色责任的企业;以绿色为导向的社会是成熟的公民社会,将培育造就担当绿色参与的公民;以绿色为导向的政府是成熟的执政主体,将培育造就担当绿色执政的官员。以绿色为导向的市场、社会和政府将构成绿色责任、绿色参与、绿色执政的有机主体,将构成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巨大合力,惟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朝霞   曾家豪   刘泓轩   李晨潇  
文章基于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据,通过熵值法对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和污染排放水平进行测度,结合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与空间杜宾模型,对绿色金融的治污减排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并分析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绿色金融发展能有效治理污染排放且存在空间溢出效应。(2)绿色金融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实现治污减排效应。(3)环境规制对绿色金融的治污减排效应存在负向调节作用。(4)绿色金融对东部地区的治污减排效应较强。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入理解绿色金融治污减排的作用机理和差异化效果,为优化绿色金融体系、助推环境保护提供了参考借鉴。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福建省各级财政部门不断加大节能减排财政性资金投入力度,2006—2009年,全省财政环境保护支出年均增长73.1%,安排节能总投入年均增长45.4%、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年均增长50.8%,节能技术改造资金年均增长26.1%,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丽媪  
企业不环保,银行就不提供贷款。近来,越来越多的企业资金部经理和CFO(chief financial officer,财务总监)感觉到,原本寻常的银行信贷政策悄然增加了的一个全新的变量——环保与信贷挂钩,申请项目贷款或融资必须先过环保核查关。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施青军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要强化节能减排监督管理,并要求对重点用能单位和污染源要加强经常监督。作为一个职能监督部门,政府审计在节能减排监督管理中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对节能减排的审计监督,确保实现节能减排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彭江波  郭琪  
节能减排自身公共性和投入产出不对称性等特点,决定了其需要外力来围绕政策导向进行激励和约束。传统经济政策中行政命令型工具因具有缺乏灵活性、严格受制于财政资金的余缺程度等弊端,"机制内生、自动调节、目标可控、运作灵活"的市场调整型工具更具优势。但是,市场化工具运作初期缺少共识,往往遭遇微观主体缺乏行为激励、政策环境不利、工具自身运行要素缺失等问题,难以推广和运作。金融具有的资金、市场、信用等禀赋优势可以推进市场化工具的创新与应用,从而通过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创建流转交易市场、改变微观主体资信等级等弥补这些短板,助推节能机制的良性运转来实现社会福利目标。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郑兰祥   郭娟   郑飞鸿  
“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试点作为绿色财政领域的一项重大实践,可以通过财政手段加快推动淘汰落后产能,严控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从而成为驱动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要引擎。基于中国2003—2019年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将“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试点视为准自然实验,通过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考察节能减排财政政策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节能减排财政政策显著提升了示范城市绿色技术创新质量与数量,在经过堆叠双重差分、两阶段双重差分法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中介效应分析表明,节能减排财政政策通过财政支持的科技资源配置效应和人才集聚效应以及环境规制的创新补偿效应提升示范城市绿色技术创新质量和数量;异质性分析发现,节能减排财政政策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在不同地理位置、资源禀赋、金融科技水平的城市间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分析还发现节能减排财政政策对相邻城市的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玉辉  
解决中国的环境问题,资金是前提、技术是基础、制度是保障,政策制定者必须选择合适的监督与约束机制来影响经济发展的路径,并根据形势变化的需要,不断探索节能减排的新模式、新方法。黄溶冰教授的《节能减排的环境审计规制研究》一书在深入分析国内外减排规制工具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将研究视角聚焦在环境审计信息化工具上,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我国节能减排的环境审计规制研究(11BGL062)》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韩君   葛春瑞  
节能减排财政政策作为一项重要的环境规制政策,是政府通过节能减排方式促进经济绿色低碳发展的有力抓手,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对企业绿色创新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以2011年以来推行节能减排综合示范城市建设的三批次试点城市企业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检验节能减排财政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节能减排财政政策能够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在通过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内生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稳健。异质性分析表明,节能减排财政政策对东部地区企业、绿色金融水平较高地区企业、规模较大企业、高污染行业企业、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绿色创新促进作用更明显。机制检验表明,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的实施通过增加政府补助、提升政府环境治理水平、增加企业研发投入三个渠道促进企业绿色创新。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财政部调查组  
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外三电厂)2010年供电煤耗279克/千瓦时,成为世界煤耗最低的燃煤发电机组,比当年全国燃煤机组平均供电煤耗低56克/千瓦时,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为推进我国节能减排事业,财政部派出调查组赴该厂进行了实地考察,探讨了推广外三电厂节能技术的相关问题。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杜欣  
以数字经济运行的资源配置效应为切入点,从绿色技术进步视角阐释数字经济促进碳减排的理论机制,并结合中国省际与城市面板数据进行多维度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碳排放具有显著促降作用,该结论经过工具变量估计与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数字经济存在跨界减排效应,不仅对空间关联地区的碳排放具有负向空间溢出效应,而且通过循环反馈机制降低本地区碳排放水平。机制检验表明,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表征的绿色技术进步表现出技术红利效应,是数字经济推动碳减排的重要途径;在要素市场发育调节下,优化禀赋结构和提高技术成果市场化水平能够显著强化数字经济的碳减排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对北方地区的碳减排作用显著强于南方地区,且其减排效应仅在城市群内部显著;仅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并不能有效推动碳减排,数字产业化发展和生产生活数字化转型是促进碳排放持久下降的动力源泉。研究结论可为加速释放数字经济时代的碳减排潜力提供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文培  申琳琳  刘佳  
文章通过对浙江省能源资源、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统计数据的系统分析,提出了依靠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的双重优化、调整,节能减排技术、管理水平的运用、提升,以提高全社会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进而实现浙江经济-能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路,从而促使"线性的、数量驱动"的经济社会节能减排向"非线性的、全方位质量驱动"的方向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兰冰  李焕杰  
将技术创新、节能减排与绿色发展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准确识别节能减排视角下技术创新对中国城市层面绿色发展的影响效应和路径机制,并通过异质性分析探究不同特征城市之间绿色发展可能存在的机制差异。结果发现:①技术创新会对城市绿色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在替换模型估计方法、核心解释变量等对模型重新估计后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②节能效应、减排效应和产业升级效应是技术创新促进城市绿色发展的有效路径机制;③资源型城市、非环保重点城市、北方地区技术创新对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效应更加明显,技术创新作用于绿色发展的路径机制因城市资源丰裕度、环境规制强度以及经济发展阶段不同而有所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