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86)
- 2023(13809)
- 2022(12126)
- 2021(11342)
- 2020(9324)
- 2019(21538)
- 2018(21373)
- 2017(40953)
- 2016(22648)
- 2015(25268)
- 2014(25367)
- 2013(24982)
- 2012(22896)
- 2011(20645)
- 2010(20680)
- 2009(18655)
- 2008(18185)
- 2007(15566)
- 2006(13817)
- 2005(11787)
- 学科
- 济(88437)
- 经济(88346)
- 管理(63446)
- 业(56518)
- 企(45628)
- 企业(45628)
- 方法(39404)
- 数学(33373)
- 数学方法(32897)
- 农(26789)
- 地方(22617)
- 学(21927)
- 中国(21167)
- 业经(19676)
- 财(18870)
- 环境(18810)
- 农业(16899)
- 贸(16048)
- 贸易(16040)
- 理论(16022)
- 易(15501)
- 和(15385)
- 划(14093)
- 制(13293)
- 技术(13266)
- 地方经济(11993)
- 务(11976)
- 财务(11911)
- 财务管理(11892)
- 教育(11414)
- 机构
- 学院(317893)
- 大学(317293)
- 管理(124991)
- 济(115948)
- 经济(113111)
- 理学(108900)
- 理学院(107552)
- 研究(106107)
- 管理学(105440)
- 管理学院(104880)
- 中国(76643)
- 科学(70737)
- 京(68746)
- 农(53843)
- 所(53519)
- 财(50849)
- 业大(50626)
- 研究所(49436)
- 中心(48117)
- 江(46057)
- 范(46007)
- 师范(45539)
- 北京(43443)
- 农业(42416)
- 财经(41650)
- 院(39481)
- 州(38225)
- 经(37695)
- 师范大学(36982)
- 技术(34389)
- 基金
- 项目(224954)
- 科学(175662)
- 研究(162650)
- 基金(160991)
- 家(141346)
- 国家(140196)
- 科学基金(119668)
- 社会(99572)
- 社会科(94160)
- 社会科学(94131)
- 省(89436)
- 基金项目(87122)
- 自然(79845)
- 自然科(77842)
- 自然科学(77820)
- 自然科学基金(76351)
- 划(75640)
- 教育(74073)
- 编号(66682)
- 资助(65875)
- 成果(53067)
- 重点(50440)
- 发(48875)
- 部(47999)
- 创(46130)
- 课题(46115)
- 科研(43072)
- 创新(43011)
- 计划(41336)
- 大学(41162)
- 期刊
- 济(127223)
- 经济(127223)
- 研究(87604)
- 中国(55989)
- 学报(52829)
- 科学(49169)
- 农(48633)
- 管理(43464)
- 大学(39145)
- 学学(36705)
- 教育(36243)
- 财(36218)
- 农业(34757)
- 技术(27731)
- 业经(22593)
- 融(21376)
- 金融(21376)
- 经济研究(18593)
- 财经(18232)
- 图书(18119)
- 业(17919)
- 资源(17739)
- 问题(17115)
- 科技(16552)
- 版(15738)
- 经(15401)
- 理论(14893)
- 技术经济(14180)
- 现代(14140)
- 实践(13958)
共检索到4498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钢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生态旅游作为绿色旅游消费,已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文章以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的丹东市为例,在生态文明视域下探索了其生态旅游规划及旅游产品设计。目前丹东市旅游业在经济发展中逐渐占主导地位,然而近年来其旅游业发展遇到一定的瓶颈,为突出丹东市生态及人文资源优势,首先对丹东市生态旅游规划总体定位,明确了其旅游业在不同层级中的定位及其产业定位,其次对丹东市生态旅游的文化、技术和景观3个方面进行有效的规划设计,最后通过对当前生态旅游产品和旅游路线的现状及问题分析,提出丹东市生态旅游消费产品及路线产品的设计路线,在明确旅游业及产业在该市不同层级的定位情况,也为东丹市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朱强 刘海龙
有关绿色通道的理论及应用是近年来国内外景观设计学等领域研究的热点。从生态保护、历史文化保护、视觉美学评价、综合型绿道规划思想与方法、使用格局与体验、实施和管理及与相关政策的关系、各国绿道建设与发展情况七方面回顾与评述了绿色通道研究的进展,介绍了这一思想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并对其研究与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景观规划 绿色通道 生态基础设施 综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辽吉
从丹东市旅游资源的属性、分布特征、开发利用现状等出发,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采用景观生态学的方法,分析了旅游文化载体的深层内涵,着重指出丹东的旅游文化开发利用应侧重满族文化,重点围绕“满朝江山绿”的内容开发利用,提出了旅游景观文化开发的设计思路。
关键词:
旅游资源 旅游文化 丹东市 赴朝旅游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元豪 赖启福 林菲菲 严羽爽
提出将生态理念与RMP分析理论相结合的E-RMP视角,以福建省尤溪县、长泰县、连城县的生态旅游规划为例,从生态、资源、市场、产品的角度,对县域生态旅游规划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尤溪县、长泰县和连城县的生态旅游规划在资源分类方面、市场需求方面和产品定位方面均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理论依据薄弱、市场挖掘不充分、重点项目操作性差等;结合生态理念的E-RMP视角在分析生态旅游规划方面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和科学性。建议以游客生态体验的角度提出规划编制单位,应注重资源的生态和空间特征评价、增强客源市场的绿色需求分析、提高产品的形象和功能设计。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郑德平
丹东市是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其文化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是开发中需要进一步挖掘和整理的。典型的边境文化是这个城市最张扬的个性,是旅游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关键词:
丹东市 旅游文化 个性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许春晓
文章介绍了一种关于旅游产品设计的新方法———“双筛法” ,其致力于协调旅游规划研究过程中 ,旅游规划专家、旅游开发者、旅游客源市场 (旅游消费者 )和旅游开发地居民之间的关系 ,包括旅游资源普查及其市场评价和旅游开发条件的详细调查与市场评价、旅游产品的专家创意、开发者与开发地区居民对于旅游产品创意的接受意向水平调查、在旅游产品修正与补充基础上的旅游市场的认可意向调查、旅游产品的最后确定五大步骤 ,具有客观性、易接受性、针对性三大特点。
关键词:
旅游规划 旅游产品 方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毅 蔡洁
高质量的旅游产品规划是编制高质量区域旅游规划的保证,旅游产品开发的内容却见仁见智,是经历是服务,是景区景点、旅游吸引物,还是活动过程,需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江北区旅游规划以提供服务为核心,从观光旅游产品、度假旅游产品、专项旅游产品几个层面进行了旅游产品开发的规划设计。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吕永龙
分析了生态旅游产生的背景,认为生态旅游是旅游景观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条途径。阐述了生态旅游发展的社会、经济、技术和环境的一般政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旅游发展规划的一般原则、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潜力与限制条件、生态旅游产业的结构与空间适宜性分布。
关键词:
生态旅游,生态规划,可持续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冀保程 李雪铭 于天福 刘秀洋
城市人居环境的空间分异已经成为城市学、社会学、地理学等学科研究的热点之一,我国对于城市空间分异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大城市,很少涉及中等城市。实际上,在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人居环境空间分异并不仅仅存在于大城市,在广大中等城市中也已初见端倪。我们以中等城市——丹东市为例,通过调查走访获取数据,建立数学模型,使用MapInfo和Surfer作图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图像处理,探讨了丹东市人居环境空间分异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丹东市作为典型的中等城市,其内部人居环境已经异化,显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趋势;(2)人居环境空间分异的总趋势是沿鸭绿江岸线向陆地呈扇形逐级递减;(3)扇形外围——西北部地区的人居环...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Frank F Sabouri 李吉来 沈致柔
当前,整个中国社会步入了重大转型期,城镇化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旋律。2012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52.6%,超过5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而且这一比例将快速上升。城市作为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聚集着大量资源,当然还有人类的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梁婷婷 谭波
区别于传统旅游经济模式,乡村经济发展强调对区域生态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尽可能避免对乡村自然资源的破坏。为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旅游经济发展理念,民宿作为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采取科学的民宿设计与规划方案,以满足生态旅游视角下人们对乡村民宿的不同需求。
关键词:
乡村民宿 旅游视角 民宿设计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于景浩 李德山
鸭绿江畔新兴之城──介绍丹东市商贸旅游城和它的建设者于景浩,李德山位于鸭绿江下游人海口处的丹东市是我国最大的边境城市,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人称“金瓶口”,与朝鲜新义洲隔江相望。气候宜人,景色优美。铁路、公路、航空、海运交通发达,经济以轻纺、电...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崇东
经济发展与城市的建设是相互依存又相互促进的,当其中某一方出现失衡便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例如今天全国各地每天都在上演的塞车连续剧就是城市基础建设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所造成的恶果。其实,西方经济发展的百年历史已经告诉我们,城市化进程太过迅猛会产生难以估量的社会问题,塞车仅是其中一小点而已。地球的变暖、环境的污染、能源的紧缺等都是现代经济无序发展所导致的恶果。如果我们仅仅因为塞车就大修公路,用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短视行为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金珊 陈可石 仝德 刘堃
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生态环境面临着城乡建设的巨大威胁。在资源与环境的双重约束下,传统规划思路面临着转变的需要。本文以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为例,运用生态学方法,关注自然环境特征,提出了以生态功能区划为基础的城市用地规划,并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及保障措施。从而可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约束城乡建设行为与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目的。
关键词:
生态学原理 城市用地规划 龙泉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