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09)
2023(3869)
2022(3170)
2021(2917)
2020(2182)
2019(5281)
2018(5247)
2017(9193)
2016(4984)
2015(5167)
2014(5160)
2013(5140)
2012(4983)
2011(4656)
2010(4669)
2009(4340)
2008(4331)
2007(3583)
2006(3100)
2005(2910)
作者
(14153)
(12188)
(11902)
(11331)
(7790)
(5776)
(5662)
(4748)
(4516)
(4247)
(4238)
(4175)
(3864)
(3838)
(3728)
(3693)
(3577)
(3559)
(3529)
(3378)
(2934)
(2810)
(2801)
(2784)
(2676)
(2657)
(2654)
(2575)
(2418)
(2390)
学科
(20011)
经济(19981)
管理(13529)
(9936)
(7669)
企业(7669)
环境(7252)
中国(6269)
(5865)
方法(5859)
地方(5672)
(4944)
数学(4615)
(4592)
金融(4591)
数学方法(4528)
(4455)
业经(4397)
资源(4253)
(4138)
(3727)
(3684)
银行(3678)
(3613)
农业(3554)
(3409)
技术(3310)
规划(3214)
理论(3178)
环境规划(3129)
机构
大学(73589)
学院(70554)
(28931)
经济(28190)
研究(27893)
管理(25605)
理学(21996)
理学院(21612)
管理学(21226)
管理学院(21093)
中国(20200)
科学(17213)
(16230)
(13853)
(12693)
研究所(12635)
中心(12297)
(11964)
师范(11879)
(10959)
(10538)
北京(10451)
(10220)
师范大学(10199)
财经(10161)
业大(10097)
(9308)
经济学(8902)
农业(8566)
科学院(8293)
基金
项目(48916)
科学(39125)
基金(36560)
研究(34904)
(32215)
国家(31982)
科学基金(27467)
社会(23076)
社会科(21957)
社会科学(21951)
基金项目(20017)
自然(17959)
(17829)
自然科(17442)
自然科学(17437)
自然科学基金(17101)
(15799)
教育(15292)
资助(13485)
编号(13439)
成果(11282)
重点(11013)
(10826)
(10608)
(10160)
国家社会(9936)
创新(9552)
科研(9165)
课题(9081)
教育部(9068)
期刊
(33157)
经济(33157)
研究(21530)
中国(14242)
学报(10752)
科学(10379)
(9957)
管理(9136)
教育(8214)
大学(7968)
(7925)
学学(7273)
农业(7032)
(6385)
金融(6385)
图书(5276)
经济研究(4655)
技术(4580)
问题(4387)
(4352)
资源(4332)
业经(4206)
财经(3993)
现代(3942)
书馆(3831)
图书馆(3831)
(3815)
世界(3743)
(3645)
国际(3547)
共检索到1069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咏华  王竹  
阐述了都市区尺度下开放空间保护目标的多元化趋势及生态保护、休憩娱乐、游憩走廊、社区复兴,以及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等五个最为突出的目标,并强调开放空间形态的连续性是以上多元目标与价值得以实现的至关重要的因素。选取北美十大都市区开放空间规划的典型案例,在对比剖析其连续开放空间保护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指出目标冲突不可完全避免,休憩娱乐、游憩走廊与社区复兴必须建立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之上,绿色基础设施则是目标整合的思维方式;总结北美绿色轨迹的特征,最后从我国开放空间保护的现实出发,提出整合现有开放空间、将开放空间规划与城市增长管理有机结合及"病毒"式扩散策略等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丙欣  叶裕民  
论文在对都市区中心市划分标准进行界定的基础上,运用2000年和2005年分省统计数据,以县域为数据分析单元,借助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建立数字地图,发现2000年-2005年间京津冀都市区的数目增多,人口和经济聚集程度加强,且都市区之间表现出连接的趋势,京津大都市连绵区已经成型。但同时也存在着都市区空间分布不均衡,整体优势不显著的问题。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工业和服务业发展水平、农业劳动生产率、人均耕地面积、城镇化水平等是影响京津冀都市区发育的主要因素。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刘莉  
4月在大连举行的2008开放教育国际会议,是自2003年以来在我国举行的第四次开放教育国际会议。历次会议已经成为开阔视野、捕捉信息、于比较中反思自身实践的良好契机。在今年的会议上,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发展重点正在从宣传开放共享理念、促进更多资源实现开放共享,转向聚焦于事关开放教育资源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袁振国  
没有高水平的学术就没有高水平的学科,学术是学科的灵魂。学术的发展是和一系列的制度创新、机制创新联系在一起的。学术与学科最大的区别是,学术关注问题,学科关注体系。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建伟  王勇  
1960年以来,世界收入差距以2000年为拐点呈倒U型发展,但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区域国家之间相对收入差距分化明显,全球财富收入两极分化趋势日趋严重。2000年以前世界收入差距的扩大,主要是由三次世界产业转移引致的发达国家与东亚地区经济相对快速发展引致的。2000年以后世界收入差距的大幅度缩小,主要是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技术差距缩小、国际贸易格局转变以及人口老龄化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产生的负面影响加大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的。未来世界收入差距仍存在不断缩小的内在趋势,但逆全球化因素也可能导致收入差距再度扩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冯志宏  高九江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的发展经历了从单向的"道德人"到异化的"政治人",再到理性的"经济人",并逐步走向理想的"全面人"的演进轨迹。从中给我们以深刻启示:生产力的发展是推进人的发展的坚实基础;理性"经济人"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经阶段;追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是推进我国人的发展事业的根本保证。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金碚  
自1978年以来,中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已经历了30个年头。30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令世界瞩目甚至震撼。二三十年前,“中国”曾经是“贫穷”、“落后”、“封闭”的代名词,今天,中国给世界的印象已是“繁荣”、“财富”甚至“强大”。只是一代人的时间,一个13亿人口的巨大国家就发生了天翻地覆、脱胎换骨的变化,是何种神奇力量所致?美国经济学家E.赫尔普曼(2004)在研究了各国发展的历史后指出:“我们可以认为,与研发投入或物质及人力资本积累相比,制度是决定经济增长的更基本因素。”那么,制度背后的力量又是什么?制度是人创造的,也是人改变的。可以说,是全体人民在创造和改变着社会制度,至少,只有...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浩天  楚明锟  
西方就业理论从18世纪人口与资源均衡发展的思想萌芽开始,到20世纪90年代至今,有古典经济学派人口均衡发展思想、新古典经济学派就业理论、凯恩斯的就业理论、发展经济学的就业理论、人力资本与就业理论、新古典综合派就业理论、新凯恩斯主义就业理论、新自由主义的反古典经济学派就业理论等诸多经济学流派和就业理论体系。各学派深入探讨产生失业的原因,并形成各自颇具特色的就业理论。回顾和梳理西方就业理论的历史演变轨迹,对解决当前中国的就业问题,具有前瞻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韩双淼  许为民  衣龙涛  
英国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层级分明到结构扁平化的演变轨迹。通过回溯英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目录从JACS到HECoS体系的演变轨迹及其异同,探讨了其推进原因;进而结合历史与社会背景,分析了英国学科专业目录在其研究生教育中的功能与意义。通过与我国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进行对比,为我国修订和管理学科专业目录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胡超  
本文分析了我国民族地区边境贸易30年发展的演变轨迹,并根据其发展规律将边境贸易划分为四个阶段:复活兴起阶段、成长扩张阶段、停滞起伏阶段和增长乏力阶段。通过对四个阶段发展轨迹的解读和与国际贸易的比较,分析了新形势下制约边境贸易增长的深层次原因,并就此提出了今后边境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道勇  运迎霞  董艳霞  
新城是大都市区多中心、高密度空间体系的重要组成单元,是促进城乡空间紧凑布局、集约一体发展的新城市空间,轨道交通则因其快速、准时、大容量的特点能有效提升新城的通达性而成为区域客流空间联系的首选。选取新加坡作为研究大都市区轨道交通与新城发展的个案,分析其空间体系发展的特点,探讨轨道交通引导下城市空间的组织特征,对其如何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轨道交通的作用解决城市空间发展问题的根本手段进行了总结,并对我国大都市区的空间整合与新城发展提出了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林瑛  周栋  
儿童是人类的未来,城市开放空间是儿童户外游憩、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纵观中国目前城市,却未有从儿童层面考虑,如果把儿童看作弱势群体的代表,那么城市规划的基本价值是否得以体现堪忧。论文从城市开放空间的定义入手,通过国外规划设计实例,探讨儿童友好型城市开放空间的规划应对。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吴旭晓  
运用非期望Minds模型和灰色系统动态方程对我国内地7大区域30个省份2012-2017年绿色创新效率时空演进轨迹及其形成机理进行探究。研究发现:我国绿色创新效率整体偏低,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省域之间绿色创新效率不均衡的特征比较明显;我国7大区域绿色创新效率演化发展轨迹存在较强的异质性,华东、西南和华南地区交替领先,西北地区一直垫底;我国七大区域绿色创新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由高到低排序为:华南>华东>华中>西南>华北>东北>西北;华中和西北地区绿色创新效率提升的首要阻力在于政府支持不足,华北、东北和华东地区的主要阻力是环境规制,华南和西南地区的主要障碍因素分别是信息化和市场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谢晓玲  李晓伟  
从景观与绿色空间的内涵出发,分析了绿色"点状"开放空间景观设计的要素,探求"点"状开放空间在城市绿色空间建设中的布局方法,发挥点状空间的节点作用与连接功能,进而沟通点状空间与城市线性绿色空间之间的联系,最终通过城市绿色开放空间的"点、线"整合,展示和重构城市景观。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吴萍  
“再自然化”作为一种新兴的生态重建策略,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分析国外“再自然化”典型实践案例,探讨了其在解决大都市区生态保护修复等方面的借鉴意义,以期为我国大都市区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