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38)
2023(7146)
2022(5685)
2021(5412)
2020(4107)
2019(9389)
2018(8973)
2017(17080)
2016(9390)
2015(10372)
2014(10420)
2013(10186)
2012(9563)
2011(8478)
2010(8856)
2009(8298)
2008(8715)
2007(7742)
2006(7017)
2005(6414)
作者
(25349)
(21167)
(21010)
(20321)
(13659)
(9949)
(9553)
(8102)
(7954)
(7923)
(7114)
(6928)
(6886)
(6749)
(6697)
(6463)
(6380)
(6159)
(6120)
(5915)
(5258)
(5148)
(5086)
(4945)
(4875)
(4768)
(4670)
(4660)
(4236)
(4204)
学科
管理(35782)
(35193)
经济(35153)
(30044)
(26258)
企业(26258)
(24672)
方法(12964)
财政(12774)
中国(12336)
(11356)
(11069)
财务(11055)
财务管理(11015)
企业财务(10515)
(10390)
数学(10231)
数学方法(10033)
(10029)
(9324)
业经(8916)
(8201)
理论(8193)
地方(8102)
环境(7744)
(7502)
银行(7499)
(7060)
农业(6912)
(6791)
机构
学院(133162)
大学(131497)
(56835)
经济(55532)
管理(51434)
研究(44797)
理学(43545)
理学院(43144)
管理学(42554)
管理学院(42303)
(37385)
中国(35493)
(27132)
财经(25059)
科学(24668)
(22568)
(21840)
(21547)
中心(20355)
研究所(19038)
财经大学(18101)
经济学(17612)
(17484)
北京(17472)
师范(17386)
(17147)
(16517)
(16421)
经济学院(15680)
业大(15487)
基金
项目(80681)
科学(64108)
研究(64002)
基金(57879)
(48617)
国家(48148)
科学基金(42016)
社会(40652)
社会科(38519)
社会科学(38511)
(31333)
教育(29517)
基金项目(29092)
编号(26767)
(25970)
自然(25074)
自然科(24450)
自然科学(24444)
自然科学基金(23996)
资助(23841)
成果(23671)
课题(19079)
(18263)
重点(18217)
(17620)
(17554)
(16906)
项目编号(16751)
国家社会(16633)
(16424)
期刊
(68537)
经济(68537)
研究(46206)
(33526)
中国(28270)
管理(19457)
教育(17331)
学报(15920)
(15692)
(15483)
金融(15483)
科学(15169)
财经(12973)
大学(12955)
学学(12117)
经济研究(11244)
(11117)
技术(11039)
农业(10384)
业经(10300)
问题(8421)
会计(8150)
(7886)
财政(7886)
财会(7761)
(7545)
(6395)
现代(6278)
技术经济(6094)
理论(5962)
共检索到2141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茆晓颖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绿色发展的全新理念。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也应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绿色发展新理念无论是对财政理论研究,还是对财政实践都提出了新命题、新要求、新挑战。但目前国内学界对绿色财政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还未形成广泛统一的共识。基于此,本文在综述已有绿色财政研究文献及简要述评的基础上,阐述了绿色财政的内涵、理论基础及其与公共财政、现代财政的关系,从构建可持续的财政收入汲取机制、完善绿色税收政策体系、构建支持绿色发展的财政支出体系、加大财政投入并不断完善以人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和构建绿色的财政管理改革制度等五个方面就我国如何构建绿色财政体系提出了政策建议,从而为我国合理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晓峰  
本文通过对自主创新产品属性的分析,得出财政支持自主创新的理论依据,阐述了财政支持自主创新的方式,分析了我国财政支持自主创新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晓阳  
可持续发展战略已达成国际共识,成为当今世界共同的战略选择,各国努力追求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在企业管理方面构建了新型的绿色EVA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企业的业绩评价在传统EVA方法基础上增加对环境因素综合考虑。通过明确绿色EVA的理论及内涵,以案例实际计算绿色EVA值,并对比传统EVA验证绿色EVA的适用性及可操作性,同时针对绿色EVA的顺利推广及应用提出建议对策,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彻执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明秋  付志杰  牛海鹏  
人地挂钩政策既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延伸和拓展,也是一项重大的制度创新。其理论基础是人地关系协调理论、城乡一体化理论、土地管理理论和系统论。其核心是"人往城转、地随人走、钱从地出"。人地挂钩是遵循人地关系协调理论及城市化规律的用地策略,也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破解用地矛盾、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制度创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廖中举   朱相   汪明月  
绿色技术转移是绿色创新所产生的技术和知识发挥作用的关键环节,它对解决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对绿色技术转移相关文献的梳理分析,总结了绿色技术转移的内涵特征、相关理论、影响因素及作用结果。研究发现:绿色技术转移的要素包含五个方面,可以采用专利、文本、问卷等方法对其进行测量;以往研究基于制度理论、技术差距理论等,探究了环境政策、财税政策、技术差距等对绿色技术转移的影响作用;绿色技术转移对绿色技术创新、经济绩效和环境绩效具有促进作用,绿色增长和竞争优势起到了中介作用,而吸收能力是影响绿色技术转移绩效作用的调节变量。未来研究除了继续探索绿色技术转移的测量和影响因素以外,也需要加深对绿色技术转移作用结果的内在机制研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廖中举   朱相   汪明月  
绿色技术转移是绿色创新所产生的技术和知识发挥作用的关键环节,它对解决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对绿色技术转移相关文献的梳理分析,总结了绿色技术转移的内涵特征、相关理论、影响因素及作用结果。研究发现:绿色技术转移的要素包含五个方面,可以采用专利、文本、问卷等方法对其进行测量;以往研究基于制度理论、技术差距理论等,探究了环境政策、财税政策、技术差距等对绿色技术转移的影响作用;绿色技术转移对绿色技术创新、经济绩效和环境绩效具有促进作用,绿色增长和竞争优势起到了中介作用,而吸收能力是影响绿色技术转移绩效作用的调节变量。未来研究除了继续探索绿色技术转移的测量和影响因素以外,也需要加深对绿色技术转移作用结果的内在机制研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夏清成  菅明军  
一、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经济衰退的程度有所减轻二次大战以前,在英国、德国以及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时而繁荣时而衰退,周期性的波动以相同的方式不断重复着。美国也不例外,一直深受动荡的经济周期的折磨,特别是饱受了30年代经济大萧条之苦。30年代以后,发达国...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许毅  
研究财政理论,必须明确财政学的地位;研究财政理论,必须首先研究国内外的政治经济问题;研究财政理论,必须明确国家职能与财政职能的关系;研究财政理论,必须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理论与西方财政理论的区别。基于上述观点,作者认为:在目前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研究好财政学理论,就必须准确把握财政学在整个政治经济学中的地位,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理论基础,站在社会再生产角度,以社会总产品为分配对象,以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有利于综合国力的增强为标准,充分考虑国民经济的总体而不能局限于某个局部。这是我们研究财政学基础理论的前提。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许毅  
一、研究财政理论必须明确 财政学的地位 尽管我国已经形成了以国家分配论为主流的财政学理论体系,但在具体实践和研究中,一些财政学理论家和实际工作者往往简单地把财政学看作为一门部门经济学、管理学或应用科学。其原因,一是在思想方法上,忽视了财政学的本质问题,没有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真正含义,没有搞清楚财政与国家的关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宇  刘健  刘磊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与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相对应的理论体系,其核心思想在于强调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动态发展演进过程之中。西方主流经济学倾向于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看作一种固定永恒的关系。这是对经济学的庸俗化,不能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视角下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矛盾,更无法对当前高度发达金融市场的监管提出系统性的指导意见。科学认识金融风险与宏观金融监管框架需要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角度来寻找理论基础,由此才能建立更为完善的金融监管框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石昶  
利用关键性资源的概念,探索绿色GDP与其他衡量经济体可持续性指标的理论基础以及这些指标之间的关系,讨论用绿色地区生产总值衡量经济体可持续性存在的问题与绿色地区生产总值核算技术上的困境,为扫清有关绿色GDP核算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的障碍提供帮助。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峰  董志  杨念  
在我国实施节能减排硬约束、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新形势下,绿色金融应运而生,正在成为一种创新的环境经济政策。本文基于近年来绿色金融理论实践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分析发达国家发展绿色金融的实践经验,进而提出我国发展绿色金融的模式选择。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梦根  
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冲击下 ,绿色GDP核算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讨论了绿色GDP核算的概念、意义及相关理论基础 ,并且进一步提出 ,绿色GDP核算在方法上存在直接测算与间接测算两种思路。理论上这两种思路各有利弊 ,但从实践上看 ,这两种核算方法都还存在不少的难点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胡志飞   刘喜和   李欣宇  
文章以2007—2022年中国沪深A股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探究数字金融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及作用渠道。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绿色转型。数字金融可通过信贷配置效应和内部治理效应对企业绿色转型产生正向促进作用,在传统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数字金融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数字金融还可以明显促进非国有企业以及高管拥有环保经历企业的绿色转型。拓展性研究发现,节能减排财政政策能够强化数字金融对企业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研究结论为企业在“双碳”背景下实现绿色转型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选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严立冬  郝文杰  邓远建  
生态资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压力持续增加,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趋势未得到有效遏制,生态资源瓶颈凸显,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亟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建立与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