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30)
- 2023(9375)
- 2022(7607)
- 2021(6790)
- 2020(5703)
- 2019(12403)
- 2018(12310)
- 2017(23589)
- 2016(12332)
- 2015(13445)
- 2014(12585)
- 2013(12592)
- 2012(11155)
- 2011(9661)
- 2010(9949)
- 2009(9743)
- 2008(10081)
- 2007(9340)
- 2006(8164)
- 2005(7592)
- 学科
- 业(78687)
- 企(75865)
- 企业(75865)
- 管理(61248)
- 济(55662)
- 经济(55602)
- 业经(26421)
- 方法(22118)
- 财(21890)
- 农(19817)
- 技术(19085)
- 务(18683)
- 财务(18679)
- 财务管理(18671)
- 企业财务(17638)
- 农业(14776)
- 数学(14239)
- 数学方法(14143)
- 技术管理(13438)
- 划(13156)
- 策(13033)
- 中国(12630)
- 理论(12445)
- 制(12333)
- 企业经济(12209)
- 和(12027)
- 经营(11618)
- 体(10379)
- 决策(9236)
- 贸(9176)
- 机构
- 学院(179540)
- 大学(170141)
- 管理(79776)
- 济(78951)
- 经济(77730)
- 理学(68315)
- 理学院(67812)
- 管理学(67224)
- 管理学院(66886)
- 研究(49097)
- 中国(41560)
- 财(37013)
- 京(34334)
- 财经(29023)
- 江(28595)
- 科学(26870)
- 农(26552)
- 经(26167)
- 商学(24268)
- 商学院(24074)
- 业大(23322)
- 所(22912)
- 中心(22734)
- 经济学(22617)
- 州(22436)
- 经济管理(21704)
- 北京(21150)
- 财经大学(20984)
- 农业(20594)
- 经济学院(20353)
- 基金
- 项目(112371)
- 科学(92175)
- 研究(86209)
- 基金(82878)
- 家(69586)
- 国家(68873)
- 科学基金(63204)
- 社会(58068)
- 社会科(55198)
- 社会科学(55180)
- 省(47002)
- 基金项目(44061)
- 自然(39559)
- 自然科(38727)
- 自然科学(38718)
- 自然科学基金(38157)
- 教育(37805)
- 划(36260)
- 编号(33792)
- 资助(31695)
- 业(31592)
- 创(31416)
- 创新(28062)
- 成果(25060)
- 发(24990)
- 重点(24406)
- 制(24381)
- 部(24031)
- 国家社会(23904)
- 课题(22727)
共检索到2710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林耸 刘绮
随着全球资源短缺及环境恶化的日趋加剧,我国钢铁企业的生存环境日趋严峻。建立以循环经济理论为依托的绿色营销模式是我国钢铁企业应对市场挑战的必然途径,但目前我国钢铁企业的绿色环保意识较淡薄,缺乏绿色营销理念及理论体系的支持,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同行,大大制约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关键词:
钢铁企业 循环经济 绿色营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汝根
本文运用博弈理论分析了我国企业采用绿色营销的状况,并指出了我国企业不愿意采用绿色营销的宏观和微观原因。对我国企业实施绿色营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绿色营销 企业 绿色产品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先江
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顾客价值创新的维度和量表,将顾客价值创新作为中介变量,并将顾客价值创新划分为渐进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构建了绿色创业导向背景下动态营销能力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概念模型,并以湖北省222家企业为样本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动态营销能力对企业绩效有正向积极影响,顾客价值创新在其间发挥了完全中介作用。另外,环境在动态营销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以及动态营销能力与顾客价值创新之间的作用关系均起着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湖 武永春
消费具有符号价值,这对认识和理解消费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绿色消费者不同于传统消费者,企业在识别绿色消费者过程中会遇到难以跨越的障碍,传统市场细分手段失效。企业应适应新的形势,运用消费的符号属性,满足绿色消费者深层需要,有效实施绿色营销。其基本思路:一是重新认识绿色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二是进行自我形象营销;三是操纵绿色商品的符号意义,实现与消费者的有效沟通;四是创造绿色消费氛围,强化公众环保意识。
关键词:
消费 符号价值 绿色营销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叶陈毅 黄灿 王上
在中国经济“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制造企业绿色创新及其有效性问题备受关注。文章以2015—2019年A股上市的制造企业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和门槛面板数据模型,重点关注绿色创新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中普遍被忽视的非线性问题。研究表明:(1)绿色创新与制造企业价值之间呈显著倒“U”型关系;(2)将企业社会责任披露水平和产品竞争强度作为门槛变量,在二者存在差异的情况下,绿色创新对制造企业价值的影响出现不同的区间效应;(3)相较于国有制造企业,非国有制造企业开展绿色创新活动对企业价值影响的敏感性更高。研究结论旨在为新发展理念下引领我国制造企业绿色创新和价值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武永霞 剡霏
积极践行ESG理念和促进绿色创新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文章以2012—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企业ESG责任履行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企业ESG责任履行显著促进企业价值提升;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企业ESG责任履行通过促进企业绿色创新来提升企业价值,绿色创新在ESG责任履行促进企业价值提升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进一步对绿色创新进行细分,检验结果表明,这一作用机制在企业绿色发明创新和绿色实用新型创新中同时存在;所有权属性和区域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相比国有企业、西部地区的企业,ESG责任履行对企业价值的提升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东中部地区的企业中更为显著。
关键词:
ESG责任履行 绿色创新 企业价值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强群莉 王彤 汪益玲
“双碳”理念下,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已迫在眉睫。企业ESG表现关乎可持续性发展和环境保护,而绿色创新是实现绿色转型、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探究ESG表现、绿色创新对企业市场价值的影响机制,对鼓励企业践行绿色理念有着重要意义。选取2012—2022年沪深主板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华证ESG评级得分对上市公司的ESG(环境、社会、公司治理)表现进行衡量,并据此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ESG表现对企业市场价值的影响、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ESG表现有助于提升企业市场价值;ESG表现通过推动企业绿色创新来促进企业市场价值的提升,且绿色创新在影响ESG表现提升企业市场价值的过程中还具有门槛效应;良好的ESG表现对企业市场价值的提升效应在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公司治理维度在ESG整体表现对企业市场价值的提升效应中发挥的作用最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强群莉 王彤 汪益玲
“双碳”理念下,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已迫在眉睫。企业ESG表现关乎可持续性发展和环境保护,而绿色创新是实现绿色转型、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探究ESG表现、绿色创新对企业市场价值的影响机制,对鼓励企业践行绿色理念有着重要意义。选取2012—2022年沪深主板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华证ESG评级得分对上市公司的ESG(环境、社会、公司治理)表现进行衡量,并据此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ESG表现对企业市场价值的影响、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ESG表现有助于提升企业市场价值;ESG表现通过推动企业绿色创新来促进企业市场价值的提升,且绿色创新在影响ESG表现提升企业市场价值的过程中还具有门槛效应;良好的ESG表现对企业市场价值的提升效应在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公司治理维度在ESG整体表现对企业市场价值的提升效应中发挥的作用最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毕茜 陶瑶
绿色环保理念深入人心,企业通过向外部进行绿色并购和从内部进行绿色创新谋求绿色发展,而由外至内是否有显著影响目前尚未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鉴于此,使用沪深A股重污染行业企业2006~2018年的数据实证检验绿色并购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并购显著正向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即绿色并购显著提高了企业下期的绿色创新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绿色并购对非国有企业和高研发强度企业绿色创新的正向影响更加明显,即产权性质和研发强度显著调节绿色并购与企业绿色创新的关系。该结论丰富了绿色并购经济后果与企业绿色创新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并为企业通过绿色并购提高绿色创新水平提供了思路与启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朱朝晖 林雯 曾爱民 胡英杰
如何激励企业绿色创新以促进制造业的整体绿色转型升级已成为环境规制政策和理论研究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以“绿色工厂”认定这一自愿型环境规制政策的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时点PSM-DID模型考察其绿色创新引导效果的研究发现,在获得“绿色工厂”认定后,企业绿色创新水平显著提升,实现了创新质量而非数量的突破。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绿色工厂”认定能有效地协同政府补贴与绿色信贷政策工具,助力企业获得更多的政府环保补助,缓解长期信贷成本与规模约束;同时,发挥信号作用吸引长期机构投资者的支持以提升绿色创新质量。异质性分析发现,获得多次认定、环境信息更透明、未发生过环境违规的“绿色工厂”,其绿色创新质量的提升更为显著;而重污染行业“绿色工厂”的绿色创新质量提升效果较弱。这些发现表明,政策制定者应进一步结合行业属性加强认定政策与其他政策工具的协同性以提升激励效果;完善“绿色工厂”信息披露制度,充分发挥信号作用;强化事前资格审查、事后考核监督及认定名单动态调整,以持续提供绿色创新动力。上述研究结论不仅为绿色认定政策的实施效果与作用机制提供经验证据,还对我国多元政策体系构建、充分发挥政府与资本市场在绿色转型升级中的互补作用、推进绿色制造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蒙大斌 李新宇 李磊
探究绿色金融政策的作用机理及政策效果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基于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理论,揭示绿色金融政策背景下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策略性行为与融资活动的关系:绿色金融政策会引发企业“信号战争”与绿色创新行为,进而形成多种纳什均衡,对“两高”企业融资产生不同影响。基于537家上市公司相关数据,采用链式中介效应模型考察绿色金融政策对“两高”企业融资成本的影响,结果发现:绿色金融政策不仅能够直接降低“两高”企业融资成本,而且可以通过环境信息披露、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以及环境信息披露和绿色技术创新的链式中介作用3条间接路径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周肖肖 贾梦雨 赵鑫
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双碳”目标、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绿色金融是绿色转型发展的关键金融制度安排,探索其如何影响企业创新决策、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对于践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考虑企业异质性,构建“银行—污染企业—非污染企业”三方主体的演化博弈动态模型,刻画了绿色金融激励下污染企业和非污染企业绿色创新差异化行为的决策机制。基于2007—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探讨了绿色信贷政策实施前后博弈主体的策略选择和演化路径,并分析了政策的作用机制和实施效果。研究发现,绿色金融能够有效激励企业选择绿色技术创新策略,相对于非污染企业,污染企业的绿色创新表现更加突出,但绿色创新质量提升不明显,原因在于绿色信贷差异化影响银行主导的外部融资约束。机制分析发现,绿色信贷主要通过增加流动性债务融资和企业利润来促进污染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异质性分析表明,绿色信贷政策有效推动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但不利于民营企业和小型企业的绿色创新发展。本文有助于全面理解绿色金融制度设计的微观作用机理和差异化影响效果,为优化绿色金融政策体系、有效助推绿色创新发展提供了可靠依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聂丽 张利江
针对环境污染问题,排污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是推动资源集约、节约利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据此构建了政府和排污企业演化博弈模型,研究两者在绿色技术创新中的策略选择,通过复制动态方程求出模型五个局部均衡点,并对均衡点稳定性进行分析,最后运用Matlab对政府和排污企业的交互行为演化稳定趋势进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政府监管力度、监管的社会收益和成本、排污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成本是影响两者演化博弈行为的关键因素,同时受博弈双方初始状态及利益最大化影响,政府和排污企业很难自发通过良性循环达到理想的稳定均衡状态。最后从加强政府监管力度、引入上级政府部门考核机制和激发排污企业绿色科技创新动力等方面提出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