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01)
2023(16894)
2022(14505)
2021(13350)
2020(11161)
2019(25337)
2018(25374)
2017(48744)
2016(26388)
2015(29672)
2014(29540)
2013(29230)
2012(27032)
2011(24829)
2010(24947)
2009(23362)
2008(22403)
2007(20084)
2006(18021)
2005(15695)
作者
(77640)
(64370)
(64247)
(61010)
(40621)
(30692)
(29214)
(25151)
(24455)
(22937)
(21849)
(21688)
(20578)
(20274)
(19777)
(19776)
(18998)
(18962)
(18418)
(18400)
(16031)
(15843)
(15531)
(14623)
(14597)
(14293)
(14175)
(14151)
(13127)
(12622)
学科
(120893)
经济(120777)
管理(74736)
(67919)
(54518)
企业(54518)
方法(48525)
数学(42179)
数学方法(41756)
中国(31967)
(30430)
地方(26771)
(25671)
业经(25316)
(25164)
(20517)
农业(20216)
(19679)
贸易(19666)
环境(19131)
(19051)
理论(17777)
(17605)
(17403)
银行(17354)
(16662)
(16545)
金融(16543)
技术(16047)
地方经济(15505)
机构
大学(382828)
学院(382342)
(159172)
经济(155793)
管理(147550)
研究(130986)
理学(126974)
理学院(125566)
管理学(123429)
管理学院(122745)
中国(97356)
(81947)
科学(80177)
(72053)
(65958)
(61351)
研究所(59930)
中心(58306)
财经(57624)
业大(57365)
(56115)
北京(52231)
(52212)
(50618)
师范(50167)
经济学(48682)
(47775)
农业(47694)
(45271)
经济学院(43686)
基金
项目(254860)
科学(199190)
研究(187808)
基金(182742)
(159365)
国家(158034)
科学基金(134572)
社会(118161)
社会科(111872)
社会科学(111841)
(99770)
基金项目(96708)
自然(86161)
教育(86135)
自然科(84038)
自然科学(84021)
(83521)
自然科学基金(82495)
编号(77157)
资助(75275)
成果(62833)
重点(57162)
(55679)
(55364)
课题(53409)
(52396)
创新(48891)
科研(48247)
国家社会(48165)
教育部(47797)
期刊
(182461)
经济(182461)
研究(117006)
中国(71253)
学报(60218)
(55619)
管理(54929)
科学(54860)
(52443)
大学(45881)
教育(43576)
学学(43068)
农业(38385)
技术(34241)
(32889)
金融(32889)
业经(30002)
经济研究(29793)
财经(28406)
(24418)
问题(24003)
图书(20471)
技术经济(20011)
(18876)
理论(18548)
科技(18154)
(17749)
现代(17488)
商业(17376)
实践(16674)
共检索到5689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郎晓娟  刘珉  
从绿色经济视角出发,采用DEA-MAlMquist指数,分析中国森林建设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对不同阶段、不同省份森林资源增长的tFP进行分解,认为在绿色经济视角下,"绿色投资""绿色新政""绿色创新"三种不同的因素会带来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从而提高林业发展质量。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乌静  肖鸿波  陈兵  
基于2006—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与面板门槛模型,分析了数字经济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地区间的异质性,并进一步探索了数字经济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作用中存在的技术和资本门槛效应。研究发现: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的时间依赖性和空间溢出性;从"本地—邻地"视角看,数字经济的发展对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分区域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中部和西部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要强于东部地区;研发投入在数字经济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中发挥了单一门槛作用,当跨越门槛值后促进效应会呈现递减的规律。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武义青  张旭  
以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为导向的绿色发展是化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矛盾、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引入势效系数改进扩展C-D生产函数进而建立GTFP模型,测算2008—2019年我国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GTFP,并对我国省域绿色发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我国GTFP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长3.37%,整体绿色发展水平逐年提高;我国区域GTFP不平衡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区域间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较大但呈缩小趋势,而区域内差异贡献率较小但呈扩大趋势;我国省域GTFP总体呈现"东高西低""南快北慢"态势。"十四五"时期,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GTFP引导地方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努力实现"绿富同兴";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区域间和区域内协调绿色发展;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助力区域经济绿色转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闽  苏芳  
随着"绿色经济""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和不断发展,生态效益和民生效益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从绿色经济视角出发,选取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资源数据,利用DEA-Malmquist指数,分析绿色经济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总结得出,我国全国与东、中、西部地区的估计系数都在1%的显著性水平之下,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解决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闽  苏芳  
随着"绿色经济""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和不断发展,生态效益和民生效益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从绿色经济视角出发,选取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资源数据,利用DEA-Malmquist指数,分析绿色经济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总结得出,我国全国与东、中、西部地区的估计系数都在1%的显著性水平之下,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解决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郑宝华  刘东皇  
本文通过将FDI质量参数化,利用2004~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在考虑能源投入和环境污染的情况下,选用基于SBM方向距离函数的ML指数测算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及其分解项,运用普通面板回归和门槛回归方法,对FDI质量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考察。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处于较低水平,且增长主要来源于绿色技术效率的改善;总体而言,FDI质量的提升有利于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FDI质量指标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途径有明显的地区差异;以产业结构、人力资本和研发投入作为吸收能力门槛变量的回归结果表明,FDI质量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作用具有显著的门槛特征,且伴随着本地吸收能力水平的提高,FDI质量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应也在增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依萍   宋京妮  
从组态视角,在采用DEA-Malmquist模型测算2010~2019年中国30个省份交通运输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的基础上,利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探究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交通投资、技术创新、信息化水平、污染治理和政府支持7个影响因素对交通运输GTFP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①必要性检验表明单个变量不能构成交通运输GTFP变化的必要条件。②促进型组态结果显示存在3种交通运输GTFP提升路径:L1:交通投资-信息化支撑型路径,L2:经济主导-环境规制型路径,L3:社会经济-环境规制-政府支持型路径。③抑制型组态结果显示存在6条交通运输GTFP抑制路径。北京、天津和重庆可通过加强污染治理力度以避免进入低效发展路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程中华  
基于2003~2012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统计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集聚经济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论表明:(1)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由技术效率改善和前沿技术进步共同驱动逐渐转变为由前沿技术进步独自驱动;(2)Jacobs外部性有利于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MAR外部性和Porter外部性作用不显著;(3)MAR外部性虽然能够促进技术效率改善,但没有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这是因为技术效率恶化抑制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4)Jacobs外部性有利于前沿技术进步,并且通过前沿技术进步显著促进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宣旸  张万里  
基于2012-2014年住建部和科技部提出的智慧城市试点政策数据,使用2009-2018年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根据SBM-Malmquist-Luenberger方法计算并分解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和双重差分模型分析智慧城市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并研究专业化和多样化等经济集聚变量的影响机制,最终引入地区和城市规模异质性。研究发现,智慧城市显著提升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制造业专业化没有中介智慧城市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智慧城市通过提升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相关多样化和无关多样化,最终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东部地区经济集聚的正向中介效应显著,中西部地区显著性差;城市规模越大,经济集聚的正向中介效应就越显著。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海英  谢建政  张纯洪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结果内含了环境规制因素,二者之间并不必然存在短期抑制、长期促进生产率增长的"波特假说"。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工具所引致的污染治理成本和排放成本并不相同。如果污染治理成本相对小于污染排放成本,则环境规制实施当期就能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否则会使之恶化。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最终结果,取决于其在污染治理和污染物排放两方面,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效应的相对强弱。在有效环境规制工具选择问题研究上,提出从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众多因素中"剥离"出环境规制的研究路径,通过"剔除"环境规制变量前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识别出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工具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丽娟  黄莹  
“碳中和”目标提出以来,流通业作为高耗能产业需要进一步实现效率提升的动能转换。因此,本文通过构建我国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度模型探究其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值及分解的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值在未考虑碳排放情况下贡献度大于考虑碳排放情况下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从空间分布来看,我国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呈显著的“自东向西,自南向北”阶梯式递减过程。基础设施水平、运输能力、从业人数、创新能力对我国流通业绿色要素生产率均呈显著正相关,而经济水平与城镇化水平要素对我国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负相关。基于此,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淑英   刘雅静  
基于“技术—组织—环境”理论框架,以我国216个地级市的经济数据为样本,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究组态视角下数字经济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复杂路径,并剖析不同城市类型下组态路径的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单一或少数因素难以对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产生影响;存在三种数字经济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驱动路径,包括“技术主导—均衡型”“组织主导—均衡型”和“技术—环境共同主导型”;各组态间的前因条件存在潜在替代关系;数字经济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组态路径具有明显的区位异质性、规模异质性。研究结论从系统协同视角揭示了数字经济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黑箱”,为各类城市借助数字化驱动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一鸣  逯进  张晓峒  
基于2007—2020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在核算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引入带有伴随变量的有限混合模型,分析了绿色信贷视角下产业结构升级和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异质性特征。研究结果显示:第一,产业结构升级和能源结构优化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影响,且这一效应存在显著的省际差异,并可以利用包含三条路径的有限混合模型进行异质性特征的详细刻画;第二,将绿色信贷作为伴随变量引入有限混合模型后发现,绿色信贷可以增强产业结构升级和能源结构优化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第三,研究期内近一半的省份发生了路径转换,且绿色信贷是推动这些省份发生路径转换的重要因素。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郝爱民   谭家银   任禛  
本文基于2003—2019年中国28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考察了经济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绿色TFP在时间维度上具有经典的“滚雪球效应”,在时空维度上具有明显的“警示效应”;经济集聚与绿色TFP存在“U型”关系,并且经济集聚通过规模经济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和劳动力池效应等路径来影响绿色TFP。进一步研究发现,放松经济活动向区域中心城市集聚的限制有利于绿色TFP的提升;Ⅰ型及以上大城市经济集聚对自身和周边城市绿色发展转型产生了明显推动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唐建荣  杜聪  李晓静  
基于2005~2013年中国物流产业省际面板数据和资源因素约束条件,采用GML指数方法,对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驱动源泉、时序变化和空间分布进行实证分析,并判别了技术创新者。研究结果表明: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0.5%,远低于传统增长速率6.5%;技术进步是推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但动力不足;各地区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空间差异较大;技术创新者大多分布在东部地区。最后,提出了提升物流业经济增长质量的若干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