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49)
2023(10677)
2022(8849)
2021(7883)
2020(6192)
2019(14019)
2018(13627)
2017(26045)
2016(13862)
2015(15338)
2014(15464)
2013(15446)
2012(14963)
2011(13996)
2010(14706)
2009(13736)
2008(13390)
2007(12200)
2006(11583)
2005(10918)
作者
(41565)
(34759)
(34652)
(33035)
(22528)
(16493)
(15682)
(13375)
(13339)
(12721)
(12163)
(11436)
(11405)
(11243)
(11148)
(10742)
(10390)
(10046)
(10010)
(9776)
(9049)
(8601)
(8455)
(8125)
(7968)
(7891)
(7678)
(7657)
(7073)
(6876)
学科
(82670)
经济(82609)
管理(39274)
(36162)
(26823)
企业(26823)
地方(25508)
中国(23912)
方法(21560)
(20350)
数学(18663)
数学方法(18458)
业经(17106)
地方经济(15857)
(14405)
农业(14014)
(13561)
环境(13451)
(13234)
金融(13234)
(13006)
(12984)
银行(12973)
(12779)
(12733)
(12335)
贸易(12323)
(11818)
(11704)
(9689)
机构
学院(209840)
大学(205912)
(100447)
经济(98375)
研究(81967)
管理(75873)
中国(63684)
理学(62768)
理学院(62032)
管理学(61160)
管理学院(60746)
科学(45889)
(45273)
(44629)
(41859)
研究所(37195)
中心(36063)
(34452)
财经(34033)
(32693)
经济学(31478)
(30641)
北京(29497)
(29220)
(29194)
师范(28958)
经济学院(27785)
(27426)
业大(26093)
(24916)
基金
项目(125207)
科学(99007)
研究(96161)
基金(88777)
(75838)
国家(75148)
科学基金(64114)
社会(62689)
社会科(59542)
社会科学(59530)
(49801)
基金项目(44971)
教育(42613)
(41011)
编号(38686)
自然(37653)
资助(36974)
自然科(36715)
自然科学(36707)
自然科学基金(36028)
(34265)
成果(32819)
发展(28704)
课题(28676)
重点(28470)
(28220)
(27216)
国家社会(25848)
(25710)
(24495)
期刊
(130377)
经济(130377)
研究(74473)
中国(48829)
(32554)
(32025)
管理(31777)
(27365)
金融(27365)
科学(26772)
学报(26282)
教育(24412)
农业(21682)
经济研究(21665)
大学(20677)
业经(20507)
技术(19770)
学学(19410)
财经(17638)
问题(16199)
(15391)
(13309)
国际(12398)
技术经济(12346)
世界(12273)
(10943)
商业(10586)
经济问题(10544)
统计(10460)
现代(10396)
共检索到3537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爱德华·巴比埃  罗雪群  
国际决策者往往把绿色增长、能效提高、清洁能源技术和可持续发展视作互补的目标。文章认为,全球生态系统退化和损失,意味着这个世界在继续面临着生态稀缺性问题的日益严重——即当这些系统被用于人类目的和行为时,其重大的收益或"服务"所遭受的损失——绿色增长就将无力确保可持续经济发展。克服这个问题,需要面临进一步的可持续性和融资的挑战。可持续性的挑战是指解决一系列市场、政策和制度失灵的问题,这些失灵妨碍人们认清这种稀缺性的经济意义。融资的挑战是指弥合这二者的差距,其一为人类从生态系统中得到的全球收益,其二为我们有多大意愿耗资去维持和保护它们。解决可持续性挑战的关键步骤,在于改进生态稀缺性的经济和科学分析,...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程宇  董衍美  
2011年10月27~30日,主题为"实现TVET的转型——应对绿色经济发展的挑战"的国际专家会议在德国柏林召开,会议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教中心(UNESCO-UNEVOC)、德国经济合作组织(GIZ)、亚太地区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鲁德银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兴军  孙雯  
发展绿色经济已经是全球共识,研究绿色经济与林业的关系可促进林业的稳定、高效发展,从而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文章阐述了绿色经济的概念,发展绿色经济的必要性。介绍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林业及林业经济发展的概况,探讨了林业在绿色经济中面临的机遇及挑战,以及提出了应对的主要策略。研究结果表明林业发展与绿色经济密不可分,林业在绿色经济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要发展绿色经济,需要林业发展战略的调整。
[期刊] 改革  [作者] 韩晶  陈曦  冯晓虎  
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能够引发从生产要素到生产力再到生产关系的全面绿色变革,实现对绿色发展的全方位赋能。数字经济为绿色发展夯实要素基础、扩展无限空间、提供根本保障。从动力机制来看,数字经济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为绿色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从演化机理来看,数字经济对绿色发展的赋能效应主要表现为要素融合和精准匹配带来的企业成长和产业优化;从参与主体来看,数字经济能够为绿色发展推动形成以政府、企业和公众为主体的多元治理体系。然而,数字经济赋能绿色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诸多现实挑战,突出表现为:数字鸿沟与地区绿色发展水平差距相互交织,核心数字技术基础薄弱,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困难,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风险溢出,数字流通体系运行不畅,数字治理能力不强。“十四五”时期,充分发挥数字经济赋能绿色发展的新优势,应积极推进数字中国建设、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建立现代流通体系、加快政府数字化转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彭斯震  孙新章  
该文对我国发展绿色经济的必要性、面临的主要挑战以及战略对策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过去20年来,我国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但也由此带来了巨大的资源环境代价,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20年也是承接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转移的20年;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生态超载和环境风险最高的国家,并且传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正在丧失,中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压力。加快经济的绿色转型,中国有有利条件,如内需市场庞大、民间资本较为充裕等,但更多的是挑战,突出地体现在需克服三道难关:一是中国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中期,自身对传统产业的旺盛需求还将持续10-15年,且支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许多核心技术尚待突破,面...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常永佳  
绿色金融为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充裕的资金保障,这同时是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迎来的新机遇。现阶段,绿色金融支持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也面临着绿色发展意识相对滞后、农村产业结构欠合理、绿色金融资金供需不平衡、绿色金融配套政策机制尚不健全以及缺乏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绿色金融人才等诸多方面的阻碍。如何充分发挥绿色金融支持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选择符合实际情况的现实路径将成为新时期的重点和难点。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汪红驹   汪川  
<正>目前,我国的民营企业发展正面临较为复杂的外部环境:一方面,全球经济在疫情后显现出初步企稳的迹象。据IMF的预计,全球经济增长将达到2.8%,但新兴市场经济体仍面临较为突出的结构性问题。另一方面,就国内的情况来看,2023年上半年经济增速达到5.5%,处于中高速增长区间,但我国经济仍处于疫情后的动能恢复期。在预期不稳、民间投资增速持续回落的背景下,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2023年7月和8月,
关键词: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郭琎  
当前,中国已形成主要由绿色价格机制、绿色价格补贴政策和绿色要素市场化定价构成的绿色发展价格政策体系,旨在激励转变不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生产和消费行为,使资源环境、绿色产品、服务、技术的价格能够全面反映其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和外部性,但绿色发展价格政策仍面临绿色价格机制调节作用发挥欠缺、绿色价格补贴政策科学性协调性不足、绿色要素市场化定价基础薄弱的挑战。未来,绿色发展价格政策要在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协调好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应对好围绕绿色发展的大国博弈与竞争中发挥积极作用。为此,要进一步做细绿色价格机制,做实绿色价格补贴政策,健全绿色要素市场化定价,统筹发挥绿色发展价格政策体系合力。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刘继光   黄星刚  
绿色金融是金融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与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相比,绿色保险在中国发展较为滞后,市场发展不够规范。本文对绿色保险的内涵、意义与难点等进行分析与思考,认为中国绿色保险面临政策体系不完善、绿色分类不精细、专业知识存在瓶颈、法律制度不健全等突出问题。本文研究认为,要强化绿色保险法律支撑,健全绿色保险政策体系,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探索支持绿色发展的资金运用监管政策,建立绿色保险信息披露制度;鼓励保险机构搭建绿色发展管理体系;加强人才储备和能力建设;发挥大型保险机构的头雁作用,加大产品创新力度。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雷德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指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制约"。"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发展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在深入阐述"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绿色化的国内外背景,以及面临的主要挑战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绿色化的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雷德雨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发展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文章分析"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绿色化的国内外背景以及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十三五"中国经济发展绿色化对策:应推进生产方式绿色化;建设绿色化社会价值观,倡导消费方式绿色化;实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绿色城镇建设;采取市场化手段推动经济发展绿色化;建立科学的绿色经济考核、评价体系。
[期刊] 征信  [作者] 韩延宏  
人民币汇率的持续升值,影响我国出口和就业,吸引热钱加速流入,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但人民币适度升值,有利于稳定物价,管理通胀预期,缓和贸易摩擦,加快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因此,要因势利导,将适度加快人民币升值节奏作为宏观调控政策的选项之一,注重汇率机制的改革,进一步增强汇率弹性,鼓励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出口产品层次,以减轻人民币升值造成的不良影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蒋金荷  
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高质量融合发展是构建我国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本文简述了数字经济的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特征,基于环境外部性和技术经济创新思想,从三个视角分析了数字经济绿色化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数字化是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绿色经济转型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数字化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最后,本文提出了实现可持续数字时代的三条对策建议:重视制度框架设计;重视绿色经济转型议程中可持续范式转变;加强数字技术的系统领导力,提高数据治理能力。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帕瓦达瓦蒂尼·桑达拉彦  纳格拉彦·维崴克  范连颖  
绿色金融是低碳绿色发展的核心内容,与金融业发展、环境改善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文章旨在研究绿色金融,证明在印度开展绿色金融具有可行性。绿色金融可以减少大气中的含碳气体,因而可以防止生态系统进一步恶化。绿色金融是市场主导的投资或借贷项目,它将环境影响纳入风险评估,或利用环境激励措施影响商业决策。此外,文章还探讨了绿色金融在印度的发展趋势及其未来的机遇与挑战。绿色金融的意义在于认识到环境及其自然资本的价值,寻求在降低环境风险、保持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同时,提高人类福祉,促进社会公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