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11)
2023(10727)
2022(8927)
2021(7932)
2020(6209)
2019(14083)
2018(13775)
2017(26372)
2016(14065)
2015(15547)
2014(15817)
2013(15638)
2012(15218)
2011(14179)
2010(14890)
2009(13915)
2008(13547)
2007(12426)
2006(11671)
2005(10986)
作者
(42373)
(35354)
(35339)
(33589)
(22841)
(16811)
(15908)
(13636)
(13589)
(12953)
(12335)
(11637)
(11623)
(11469)
(11351)
(10986)
(10625)
(10211)
(10201)
(10019)
(9223)
(8810)
(8648)
(8277)
(8131)
(8015)
(7816)
(7812)
(7261)
(7047)
学科
(83878)
经济(83815)
管理(39745)
(36380)
(27067)
企业(27067)
地方(25731)
中国(24112)
方法(22564)
(20317)
数学(19656)
数学方法(19431)
业经(17144)
地方经济(15932)
(14696)
农业(13996)
(13692)
环境(13580)
(13282)
金融(13282)
(13038)
银行(13027)
(12947)
(12809)
(12780)
(12232)
贸易(12220)
(11782)
(11700)
(9915)
机构
学院(213033)
大学(209043)
(101896)
经济(99816)
研究(82661)
管理(77321)
理学(64099)
中国(63782)
理学院(63353)
管理学(62465)
管理学院(62050)
科学(46680)
(45728)
(45203)
(42201)
研究所(37574)
中心(36462)
(34944)
财经(34541)
(33477)
经济学(31909)
(31046)
北京(29722)
(29526)
(29464)
师范(29215)
经济学院(28193)
(27690)
业大(26971)
农业(25537)
基金
项目(128330)
科学(101386)
研究(98039)
基金(90820)
(77657)
国家(76960)
科学基金(65690)
社会(64089)
社会科(60912)
社会科学(60902)
(51402)
基金项目(46050)
教育(43395)
(42242)
编号(39229)
自然(38584)
资助(38025)
自然科(37628)
自然科学(37619)
自然科学基金(36907)
(34906)
成果(33243)
课题(29248)
重点(29202)
发展(29143)
(28644)
(27853)
国家社会(26503)
(26337)
(24740)
期刊
(130729)
经济(130729)
研究(74870)
中国(48771)
(32786)
(32433)
管理(31860)
科学(27164)
(27067)
金融(27067)
学报(27042)
教育(24194)
农业(21977)
经济研究(21786)
大学(21103)
业经(20571)
技术(20191)
学学(19837)
财经(17771)
问题(16365)
(15504)
(13154)
技术经济(12688)
世界(12178)
国际(12088)
统计(11842)
(11035)
(10778)
商业(10743)
经济问题(10611)
共检索到3564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西明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构建合理的绿色经济测度指标体系,加强对绿色经济核算方面的研究,是判断绿色经济发展水平、指导绿色经济发展实践的重要前提。绿色经济的测度指标体系绿色经济作为一种同时实现经济增长、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三重均衡的经济形态,通过3个对应的一级指标(经济增长指标、资源节约指标、环境保护指标)以及6个二级指标测度一国或地区的绿色经济发展水平。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莹  刘波  
我国大规模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和高速经济增长,给各种自然资源的供给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对我国的生态系统造成日益凸显的不利影响。本文对绿色经济的内涵进行了讨论,介绍了目前国际上比较普遍的支持绿色经济发展的政策工具手段和战略路径,最后基于发展绿色经济的国际经验及我国目前发展中的一些特点,提出了我国促进绿色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忠  
"绿色经济"概念最早于1989年由英国环境经济学家皮尔斯提出,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要兼顾。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以大量资源能源消耗、大量污染排放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迫切需要向绿色经济发展模式转换。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高凤莲  
循环经济是世界各国在探求可持续发展途径过程中提出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其实质是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净化物流环境,以充分利用物流资源。绿色物流是现代物流发展的新趋势,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与内在要求。然而,目前我国物流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社会各个层面对绿色物流的认识尚不到位,各级政府对绿色物流的政策扶持和引导缺乏力度,发展绿色物流的技术和基础设施水平还比较落后,这些都制约了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因此,为推动绿色物流的实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应倡导绿色理念,创造有利于绿色物流发展的社会环境;强化宏观导...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薛慧芳  王国霞  
本文首先介绍了FDI在中国的总体行业分布情况,以及对中国绿色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其次,文章分析了外资驱动绿色经济发展的机制。再次,进一步分析当前外商直接投资在驱动中国绿色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当前中国实际情况提出了解决相关问题的对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将对如何高效发挥FDI对中国绿色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意义。
[期刊] 求索  [作者] 杨顺顺  
在梳理绿色发展理论及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基础上,构建包含绿色增长度、绿色承载力和绿色保障力3项一级指标,结构优化、创新驱动、开放协调、水资源利用、水生态治理、绿色投入和绿色生活7项二级指标,36项具体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GRAP联合评价技术,对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评。结果表明:2011-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总指数由49.39逐步增长至56.35;长江经济带中部和西部区域未来分别应在绿色承载力和绿色增长度方面进行重点提升;创新驱动和绿色投入指数提升较慢是当前长江经济带各区域板块面临的共同问题;11省(市)按总指数可分为三个梯队,且各省(市)特色鲜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运材  
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路径和必由之路。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配套产业,包装产业必须坚持低碳经济发展理念,走绿色包装之路。依据低碳经济理论,阐述了绿色包装产业的内涵与特征,分析了我国绿色包装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分别从企业、政府与行业协会及消费者方面提出了我国绿色包装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肖金成  刘通  
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如何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我们提出共抓大保护、齐建绿长廊的战略对策: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空间开发格局;实施城镇化战略,以市场手段吸纳生态脆弱地区的人口;健全空间规划体系,编制"多规合一"的空间规划;工业进园区,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促进上下游共治,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付保宗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工业化程度最高、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产业结构重型化特征显著,绿色制造技术装备和创新能力较弱,工业企业污染治理投资不足,产业绿色发展存在较大难度。对此,应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创新发展;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强化节能环保准入约束,推进节能环保技术和产业发展;构建区域协调合作机制,促进区域产业联动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林红  吴国春  
绿色经济发展背景下,我国民生林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当前,我国林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滞后;林业产品和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与森林资源质量不高、总量不足的矛盾突出;部分林区经济水平较低,给森林资源保护和开发带来巨大压力。应发挥生态文明理念对民生林业发展的引领作用,以资源优势推动民生林业发展,多途径加大民生林业的资金扶持力度,扩大林业生态产品贸易,同时以生态旅游为重点推动民生林业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伦肇亮  
发展绿色金融经济有助于优化偏农型城市的产业结构,逐步建立起以新型金融为资金支点、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的经济新格局。受制于评估机制不健全、综合治理模式过于单一以及产业对接度偏低等因素的影响,当前偏农型城市的绿色金融经济体系仍有待进一步完善与更新。所以,应当继续改进现有的绿色金融发展制度、强化金融资本与绿色产业的融合度,从而驱动偏农型城市经济的提档升级、长效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睿  高军  李军  
发展绿色物流是当代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是我国物流业参与国际竟争、产品进入国际市场、适应未来经济发展的需要。发展绿色物流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文章在分析目前我国在发展绿色物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我国绿色物流的对策。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肖金成  刘通  
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如何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我们提出共抓大保护、齐建绿长廊的战略对策: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空间开发格局;实施城镇化战略,以市场手段吸纳生态脆弱地区的人口;健全空间规划体系,编制"多规合一"的空间规划;工业进园区,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促进上下游共治,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金英姬  宋玉霞  赵淑英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之一,在过去资源依赖型经济增长模式指导下,生态环境日趋恶化,部分资源面临枯竭。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认识到以前的发展模式必须改变。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绿色经济的产生、兴起与内涵,并就东北地区发展绿色经济提出了几点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彭斯震  孙新章  
该文对我国发展绿色经济的必要性、面临的主要挑战以及战略对策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过去20年来,我国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但也由此带来了巨大的资源环境代价,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20年也是承接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转移的20年;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生态超载和环境风险最高的国家,并且传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正在丧失,中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压力。加快经济的绿色转型,中国有有利条件,如内需市场庞大、民间资本较为充裕等,但更多的是挑战,突出地体现在需克服三道难关:一是中国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中期,自身对传统产业的旺盛需求还将持续10-15年,且支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许多核心技术尚待突破,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