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33)
- 2023(18230)
- 2022(15828)
- 2021(14555)
- 2020(12450)
- 2019(28261)
- 2018(28149)
- 2017(53352)
- 2016(29322)
- 2015(32223)
- 2014(31976)
- 2013(31704)
- 2012(28860)
- 2011(25745)
- 2010(26165)
- 2009(24622)
- 2008(24143)
- 2007(21044)
- 2006(18699)
- 2005(16754)
- 学科
- 济(109354)
- 经济(109194)
- 管理(89477)
- 业(80559)
- 企(68221)
- 企业(68221)
- 方法(50928)
- 数学(43931)
- 数学方法(43434)
- 财(36315)
- 农(29621)
- 中国(29356)
- 制(26223)
- 业经(25297)
- 学(24772)
- 税(22134)
- 务(22050)
- 财务(21974)
- 财务管理(21898)
- 环境(21315)
- 地方(21015)
- 企业财务(20774)
- 税收(20657)
- 收(20486)
- 贸(20268)
- 贸易(20257)
- 易(19656)
- 农业(19554)
- 银(18187)
- 技术(18175)
- 机构
- 大学(410693)
- 学院(407530)
- 济(159281)
- 管理(157297)
- 经济(155729)
- 研究(136182)
- 理学(135891)
- 理学院(134373)
- 管理学(132021)
- 管理学院(131283)
- 中国(102604)
- 京(87831)
- 科学(85627)
- 财(82585)
- 农(70592)
- 所(69354)
- 财经(64270)
- 业大(63821)
- 研究所(62383)
- 中心(61761)
- 江(61488)
- 经(58283)
- 农业(55422)
- 北京(55309)
- 范(51599)
- 师范(50901)
- 院(49408)
- 州(48827)
- 经济学(48222)
- 财经大学(47641)
- 基金
- 项目(278417)
- 科学(216597)
- 基金(201532)
- 研究(199160)
- 家(177858)
- 国家(176406)
- 科学基金(150240)
- 社会(125392)
- 社会科(118891)
- 社会科学(118857)
- 省(108291)
- 基金项目(107049)
- 自然(99175)
- 自然科(96688)
- 自然科学(96656)
- 自然科学基金(94928)
- 划(91480)
- 教育(91461)
- 资助(82981)
- 编号(79679)
- 成果(65331)
- 重点(62609)
- 部(61133)
- 发(57869)
- 创(57657)
- 课题(55372)
- 创新(53998)
- 科研(53748)
- 制(52381)
- 大学(52248)
- 期刊
- 济(172972)
- 经济(172972)
- 研究(123899)
- 中国(83591)
- 学报(71242)
- 财(66175)
- 农(62800)
- 科学(60622)
- 管理(57596)
- 大学(53224)
- 学学(50381)
- 教育(43255)
- 农业(42304)
- 融(35367)
- 金融(35367)
- 技术(33759)
- 财经(31236)
- 经济研究(27918)
- 业经(27335)
- 经(26519)
- 问题(22604)
- 业(21797)
- 版(20672)
- 科技(19840)
- 理论(18931)
- 图书(18812)
- 财会(18632)
- 务(18311)
- 技术经济(18161)
- 业大(18123)
共检索到607833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于连超 耿弘基 王雷 刘强
本文以2018年《环境保护税法》实施为契机,运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3-2020年的经验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探讨绿色税制改革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税制改革能够降低审计费用,且与国有企业相比,绿色税制改革更能降低非国有企业审计费用。影响机制分析发现,绿色税制改革能够通过促进企业优化环境内部控制、提高环境保护投资、改善环境信息披露来降低企业环境风险,从而促使审计师降低审计费用。补充性检验发现,绿色税制改革能够降低企业环境违规风险和企业环境成本风险,进一步印证了绿色税制改革能够治理由环境风险引致的审计费用上升的内在逻辑。研究结论揭示了绿色税制改革在审计市场上的有效性,拓展了审计费用的制度因素研究,为政府完善绿色税制、企业优化环境管理提供了决策参考。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毛桃 方徐兵 应望江
在新时代绿色发展背景下,《环境保护税法》是税制绿色化的重要体现,也是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本文以《环境保护税法》作为税制绿色化的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系统考察税制绿色化如何影响绿色投资者进入。研究发现,《环境保护税法》的实施有助于吸引企业绿色投资者进入,这一促进效应在外部信息环境、融资环境较好、拥有环保背景高管、内部控制质量较高的样本企业中更为明显。降低政府环保补助、强化媒体监督与关注、增加企业环境投资、提高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是《环境保护税法》促进企业绿色投资者进入的重要渠道。进一步分析发现,绿色投资者进入对企业绿色创新水平、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ESG水平均存在正向影响,同时也对企业经济效益产生了积极影响,提高了企业盈利能力和全要素生产率。本文为探究税制绿色化能否推动企业绿色发展的文献提供了新证据,丰富和拓展了税制绿色化的微观政策效应研究,同时也从绿色投资者视角为推动企业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重效益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毛桃 方徐兵 应望江
在新时代绿色发展背景下,《环境保护税法》是税制绿色化的重要体现,也是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本文以《环境保护税法》作为税制绿色化的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系统考察税制绿色化如何影响绿色投资者进入。研究发现,《环境保护税法》的实施有助于吸引企业绿色投资者进入,这一促进效应在外部信息环境、融资环境较好、拥有环保背景高管、内部控制质量较高的样本企业中更为明显。降低政府环保补助、强化媒体监督与关注、增加企业环境投资、提高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是《环境保护税法》促进企业绿色投资者进入的重要渠道。进一步分析发现,绿色投资者进入对企业绿色创新水平、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ESG水平均存在正向影响,同时也对企业经济效益产生了积极影响,提高了企业盈利能力和全要素生产率。本文为探究税制绿色化能否推动企业绿色发展的文献提供了新证据,丰富和拓展了税制绿色化的微观政策效应研究,同时也从绿色投资者视角为推动企业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重效益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毛桃 方徐兵 应望江
在新时代绿色发展背景下,《环境保护税法》是税制绿色化的重要体现,也是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本文以《环境保护税法》作为税制绿色化的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系统考察税制绿色化如何影响绿色投资者进入。研究发现,《环境保护税法》的实施有助于吸引企业绿色投资者进入,这一促进效应在外部信息环境、融资环境较好、拥有环保背景高管、内部控制质量较高的样本企业中更为明显。降低政府环保补助、强化媒体监督与关注、增加企业环境投资、提高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是《环境保护税法》促进企业绿色投资者进入的重要渠道。进一步分析发现,绿色投资者进入对企业绿色创新水平、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ESG水平均存在正向影响,同时也对企业经济效益产生了积极影响,提高了企业盈利能力和全要素生产率。本文为探究税制绿色化能否推动企业绿色发展的文献提供了新证据,丰富和拓展了税制绿色化的微观政策效应研究,同时也从绿色投资者视角为推动企业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重效益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禹 王浩宇 薛爽
中央政府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能否切实有效促进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关政策制定与执行的效率。文章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下文简称《环境保护税法》)的出台为准自然实验,考察了税制绿色化对重污染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保护税法》出台后,重污染企业的ESG表现显著提升,表明税制绿色化有助于提高重污染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当企业市场价值较低、财务风险较高、资本市场关注较多以及地方财政收入较少时,税制绿色化对重污染企业ESG的提升作用更强。机制分析表明,税制绿色化对重污染企业ESG表现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激励企业增加环保投入和提升绿色创新水平实现的。这表明税制绿色化有助于企业从前端和源头进行环境污染治理。此外,税制绿色化具有溢出效应,能够提升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程度,完善公司绿色治理体系。文章研究表明税制绿色化改革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对于促进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和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连超 孙帆 毕茜 刘强
环境保护费改税作为中国环境税制的重要改革,是否有助于提升企业产能利用率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章以2018年《环境保护税法》实施为契机,基于2013-2019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探讨了环境保护费改税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保护费改税显著提升了企业产能利用率,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提升作用不断增强。进一步探索影响机制发现,环境保护费改税主要通过抑制企业过度投资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来提升企业产能利用率。考虑制度环境发现,环境保护费改税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在市场制度和金融制度较差的企业中更显著。探讨经济后果发现,环境保护费改税通过提升企业产能利用率可以显著改善企业短期绩效,但是不能明显改善企业长期绩效。可见,环境保护费改税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政府仍须继续完善环境税制度,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产能利用率,以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田利辉 关欣 李政 李鑫
环保“费改税”是中国税制绿色化改革的重要环节,肩负着激励企业绿色发展的重要目标。文章从税费差异视角出发,考察以《环境保护税法》出台为标志的环保“费改税”政策对重污染企业环保投资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发现环保“费改税”政策实施有效提高了重污染企业环保投资,进一步区分预防性环保投资和治理性环保投资发现,环保“费改税”对重污染企业环保投资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预防性环保投资,说明环保领域税费改革对企业环保投资结构升级具有推动作用。分析影响机制发现,环保“费改税”政策作用主要通过提高排污成本、增强执法刚性、打破政企合谋的渠道实现。考虑产权性质和企业规模的异质性发现,在小规模和非国有企业中环保“费改税”政策的环保投资促进效应更显著。另外,文章还发现政府绿色补贴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环保“费改税”政策对企业环保投资的促进作用。上述结果表明,环保“费改税”政策具有有效性,但政府仍需进一步优化环保税制度,重视环保政策之间的协调性,以推动企业更好地实现绿色发展。
关键词:
排污费 环保税 税费改革 环保投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亦民 黄靖涵 李海玲
加快区域绿色转型进程是国家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一环,本文以我国从2018年开始的《环境保护税法》的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其对我国2013~2022年30个省域绿色转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检验“波特假说”在我国是否成立。研究结果表明:《环境保护税法》的实施能促进受政策冲击省域的绿色转型,通过成本效应、创新补偿效应等倒逼技术创新,能源结构绿色化和产业结构升级显著增强了税制的政策效应,加快了区域绿色转型进程。政策效应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异,且对服务型省域的绿色转型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于连超 谢鹏 刘强 毕茜
环境保护费改税标志着由政府主导的排污费制度转向了以市场为主导的环境税制度,那么这个改变能否抑制企业金融化并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呢?以2018年《环境保护税法》实施为契机并以2015—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双重差分法探讨了环境保护费改税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保护费改税能够显著抑制企业金融化,且当市场制度较好和媒体监督较强时,环境保护费改税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更强。进一步的中间机制分析发现:环境保护费改税抑制企业金融化的机制在于环境保护费改税使企业提高了环保投资和研发投资。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郑建明 孙诗璐
税务机关与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上市公司重要的外部监管力量,它们之间的行为可能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以2009-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以"金税三期"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方法,考察了加强税收征管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金税三期"上线显著降低了审计费用。进一步分析发现,上述效应在非国有企业、经国内"十大"事务所审计企业以及制度环境较差地区企业中更为显著;机制检验结果显示,"金税三期"上线显著降低了代理成本和财务重述的可能性,进而降低了相应的审计风险和审计费用。本文丰富了税收征管和审计费用的相关文献,为新兴市场中税收征管经济后果提供了经验证据,为上市公司、审计师以及监管部门全面理解税收征管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金税三期 税收征管 审计费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晨 肖文娟
环境保护税是刺激企业降污减排、促进绿色生产、加快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激励手段,研究环保费改税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对企业减排促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基于“零和博弈”和“波特假说”理论,以2016—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法对环保费改税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环保费改税对企业环境绩效有显著激励作用,对企业财务绩效表现为初期抑制而滞后无显著影响,对环境绩效的激励作用补偿对财务绩效的抑制作用。进一步探索影响机制发现,环保费改税通过倒逼绿色创新激励环境绩效、改善财务绩效。政策效应对大规模企业、国有企业和三大经济区企业利好作用明显。研究结论有助于政府深入推进政策实施和企业全面提升整体效益。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徐素波 王耀东
以"营改增"这一税制改革作为研究契机,基于2008~2015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模型(PSM-DID)深入探讨"营改增"政策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营改增"对企业盈余管理具有抑制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营改增"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会因产权性质、政府补助、高管特征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拓展了税制改革对企业盈余管理影响的相关研究。
关键词:
税制改革 盈余管理 营改增 双重差分模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永 邹江 王红艳 王宇昊
环境保护税和碳排放权交易、排污权交易市场定价机制以及碳税,都是重要的绿色减排机制。从理论上分析,环境保护税与其它绿色减排机制具有四个方面相同的共性化特征和六个方面不同的差异化特征。研究的启示和展望表明:环境保护税和绿色减排定价机制之间是互补关系而非互替关系,国际合作减排机制更为复杂,但中国和欧盟可以合作创建以人民币、欧元作为减排交易指定结算货币的"中欧碳币"体系。理清环境保护税和其它绿色减排机制之间的理论关系,对于完善环境保护税征收实践,探索各种绿色减排机制的价格形成、运行、调控、传导和国际协同,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玮玮
环境保护税作为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的重要税收制度,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基于2014—2021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样本数据,使用递进式回归方法,分析环境保护税对企业碳减排绩效的影响以及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研究表明,环境保护税对企业碳减排绩效具有显著促进效应。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果依然稳健。机制效应检验结果发现,环境保护税可以通过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正向作用于企业碳减排绩效。异质性分析表明,环境保护税对碳减排绩效驱动效应在技术密集型企业与高税额标准地区内企业更加显著。基于此,提出应完善环境保护税监管体系,强化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实施差异化环境保护税征收制度,充分发挥环境保护税对企业碳减排绩效的促进效应。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胡晓帆 宋子龙
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文章考察审计师是否能识别2007年《物权法》实施为标志的担保物权制度改革所带来的重大错报风险变化并做出反应。研究发现,与固定资产占比高的企业相比,固定资产占比低的企业在担保物权制度改革后支付更多的审计费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担保物权制度改革会带来更高质量的审计需求,审计师行业专长和审计师变更均会加强担保物权制度改革对审计费用的正向影响。文章利用《物权法》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从审计师这一外部监督者的角度考察其经济后果,识别了法律影响审计师行为的因果关系,扩展审计费用影响因素研究的同时,也对完善和推进担保物权制度以促进经济发展具有实践意义。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推荐搜索
环境保护税法的实施与未来展望
环境保护税能否倒逼产业升级?——基于双重差分法的准自然实验
低碳城市建设促进了地方绿色发展吗?——来自准自然实验的经验证据
法治强化、社会网络与慈善组织会计信息质量——来自《慈善法》实施的准自然实验证据
《环境保护税法》实施的短期市场效应分析
环保费改税对重污染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实施的多案例分析
完善我国环境保护税法研究
法律制度完善、跨区域合作与省际边界地区绿色发展——来自《旅游法》实施的准自然实验
水环境治理对长江经济带经济绿色转型的影响——基于河长制实施的准自然实验
环境问责风险与重污染企业审计费用——基于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准自然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