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11)
2023(8668)
2022(7041)
2021(6502)
2020(5225)
2019(12298)
2018(12489)
2017(23147)
2016(12991)
2015(14724)
2014(14724)
2013(14521)
2012(13052)
2011(11647)
2010(12184)
2009(10733)
2008(10840)
2007(10036)
2006(9102)
2005(7767)
作者
(37444)
(31034)
(31032)
(29428)
(19692)
(14646)
(14042)
(12172)
(11795)
(11341)
(10686)
(10592)
(10043)
(9973)
(9639)
(9596)
(9236)
(9021)
(8984)
(8970)
(7812)
(7721)
(7583)
(7083)
(7073)
(7069)
(7018)
(6913)
(6392)
(6218)
学科
管理(51502)
(48911)
经济(48882)
(35845)
(32333)
企业(32333)
方法(22926)
数学(19732)
环境(19576)
数学方法(19199)
(13704)
(13563)
中国(12839)
(12636)
(12622)
业经(11279)
(10775)
地方(10676)
理论(10278)
资源(9808)
(9549)
财务(9488)
财务管理(9467)
生态(9134)
企业财务(8895)
(8787)
(8271)
农业(8076)
规划(7981)
(7875)
机构
学院(174673)
大学(171510)
管理(70944)
(63172)
经济(61342)
理学(58820)
理学院(58152)
管理学(56664)
研究(56458)
管理学院(56335)
中国(45316)
(38349)
科学(36959)
(30704)
(28967)
(28524)
(28241)
中心(27571)
业大(27364)
研究所(25503)
北京(24533)
(23327)
财经(22879)
(22447)
师范(22188)
农业(22017)
(21875)
技术(21541)
(20614)
(20409)
基金
项目(117088)
科学(91283)
研究(84727)
基金(82160)
(72477)
国家(71947)
科学基金(62021)
社会(50543)
(48621)
社会科(47909)
社会科学(47891)
基金项目(43043)
自然(42191)
自然科(41059)
自然科学(41054)
(40874)
自然科学基金(40218)
教育(39702)
资助(34415)
编号(34371)
重点(27073)
成果(26681)
(25499)
课题(25284)
(24389)
(24054)
创新(22838)
科研(22649)
计划(22549)
大学(21104)
期刊
(74937)
经济(74937)
研究(47674)
中国(42711)
管理(29922)
学报(26337)
(25986)
科学(25484)
(24677)
教育(23812)
大学(20163)
技术(19642)
学学(18526)
农业(17090)
(14974)
金融(14974)
业经(12578)
(11967)
资源(11254)
统计(10544)
图书(10365)
财经(10338)
经济研究(10047)
(9749)
技术经济(9295)
(8938)
科技(8898)
决策(8745)
现代(8590)
问题(8537)
共检索到2723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叶祖达  王静懿  吴涛涛  郑怡然  
在推动绿色生态城区规划建设的同时,提升城市规划决策科学性的研究却相对缺乏。要把低碳城镇化目标纳入法定的城市规划管理决策流程,必须要有科学、定量的方法对规划方案与管理决策产生的碳排放量进行评估。目前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针对国家、省级和城市整体宏观层面的温室气体排放清单与评估方法,而针对城区规划层面的碳排放评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尤其缺乏。论文整理分析近年该领域相关的理论研究和规划实践,指出城区规划的空间尺度与规划管理体制的特性,把针对总体规划的碳排放评估方法内涵进行梳理,建立了适合绿色生态城区空间尺度的规划碳排放评估模型,用以对与详细规划相关的碳排放活动量、排放量以及碳清除活动量、清除量进行测算。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叶祖达  
绿色生态城区规划和建设工作在未来我国低碳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占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定位:城区的绿色生态建设经验会提供未来城市应对气候变化降低碳排放的技术路径。然而,在绿色生态城区规划的编制与实施过程中,规划管理部门与规划设计单位都面对一个科学验证问题:在审批的绿色生态城区规划建设方案到底会排放多少温室气体,特别是CO2的排放量?针对建立以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规划建设管理为平台的碳排放评价方法,强调在法定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体系内纳入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重要性,探讨梳理在城区层面评估碳排放量会遇到的技术问题与应对方法。建议把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内的活动量及排放系数的详细类别重新排列,针对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叶祖达  白玮  
目前我国对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主要关注的还是项目在规划设计阶段的技术目标,虽然评价内容可以分为规划设计评价、实施运管评价两个阶段,但具体的评价体制并未能提供城区在运营阶段的实际碳排放量值的定量评价。要对绿色生态城区在运营阶段对城市整体低碳发展的碳排放减缓贡献有明确的监控方法,必须要建立我国城市绿色生态城区运营阶段温室气体特别是碳排放量的测量、验证与报告(MVR-Monitoring,Verification,Reporting)管理体制。梳理目前有关城市碳排放量度监控方面提出相关的方法,再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敬源  李非源  贺芳  
通过对环境和气候条件的考察和数据采集,提出了与环境气候相适应的绿色生态城的规划方案。依据规划方案建立CFD模型,将规划方案中的建筑、地基、水系、绿化等指标数字化。在数字模型中对方案进行环境模拟,并分析总结模拟结果,以最终形成技术支持下的生态规划方案。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叶祖达  
城市是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重要行动平台和载体,对城市进行碳排放审计是实施低碳城市规划工作必需的科学数据基础。然而,不少城市本身对其二氧化碳排放的基线分析、未来情景比较、减量方法和范畴等都还没有可以直接应用到城市规划编制流程的科学分析方法和工具。文章尝试把有关现有能源规划研究模型发展为城市空间规划方法。以碳排放模型Kaya公式为基础,分别从建筑部门、交通部门、工业部门、能源部门对模型进行分解。建议的模型可以把能源需求模块分解为三个部门:建筑部门、交通部门和工业部门。根据常规模式和低碳模式的分析,得到各部门在各模式下的能源使用结构和量。并根据IPCC对于各类能源的排放强度定义的缺省值,计算出各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龙惟定  梁浩  
设定目标、确定主要性能指标KPI,是低碳生态城区能源规划中的重要环节。作者将所有创造产值的能耗和碳排放归结到生产性能耗和碳排放,提出设定单位GDP能耗和碳排放目标的方法;将所有不创造产值的能耗和碳排放归结到消费性能耗和碳排放,用统计数据和情景分析方法确定建筑和交通能耗及碳排放目标。作者还针对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的目标设定,提出热泵系统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的计算原则。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燕杨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以低碳绿色发展理念为导向,通过优化主体功能空间、城镇空间、产业空间、生态空间、居住空间,努力构建低碳型国土空间新格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宁  李王鸣  冯真  温天蓉  
针对目前碳源评估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家、省、城市层面,而乡村层面的研究十分有限,且大多数现有评估方法难以适用于乡村这种开放的、大尺度的系统等问题,构建了一套面向乡村用地规划的碳源参数化评估模型。该模型包括碳源评估清单的构建、碳排放因子的估算、基于调整系数的碳源评估公式的提出、参数化评估系统的搭建这4个关键环节,对此提出了一系列详细的技术方法。最后,通过一个多情景比较的实际规划案例说明了该模型的应用方法,体现其科学性和高效性,该模型可为低碳乡村规划提供一个实用的定量化工具。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孟禹   郭凯   张莹莹  
本文基于2006年-2020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模型实证分析和验证了绿色金融助力经济低碳转型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探究了不同碳排放水平下,绿色金融助力经济低碳转型的作用机制是否存在异质性。研究发现,绿色金融可以助力经济低碳转型;在当前的能源结构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下,绿色金融可以同时通过能源结构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调节机制助力经济低碳转型。但能源结构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调节机制存在区域异质性,在高碳排放地区能源结构的调节机制没有发挥出来,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调节机制为负向,在低碳排放地区能源结构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均发挥了正向的调节机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2012年7月21日,"第二届全国绿色生态城市青年夏令营"在坐落于深圳福田区上梅林的建科大楼隆重开营。怀着对生态城市、绿色建筑无限期待的心情,来自浙江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美国布朗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华侨大学、常州建校等10多所国内外高校的近30名大学生相聚鹏城,共同开启这个夏天属于他们的绿色建筑之旅。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恒  周中林  肖祎平  
文章选取我国16家商业银行2010年的得分数据,建立了"绿色投入与产出"的指标体系,采用组合DEA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绿色管理效率水平,并提出了改进路径。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的绿色管理效率水平整体偏低,绿色管理规模较小是主要原因;由于监管政策的偏重,造成我国商业银行在"退出两高贷款"、"环境信息披露"、"采取环境措施"方面做得较好,但在"环境政策制定"、"环境部门设置"、"加入环保准则"以及"对外倡导环境理念"四方面需要进一步扩大绿色管理规模。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庞燕  王忠伟  汪洪波  
低碳经济环境下,钢铁制造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理论的运用,就在于对原有制造工艺流程进行改革创新,加强对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钢铁、废钢渣、粉尘排放量等的控制、回收和循环利用;构建钢铁制造业"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绿色供应链结构;探求一条钢铁制造业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循环可持续的"绿色"发展之路。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吕品  
以多个厂商、多个配送中心和多个客户情况下的三层供应链网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考虑碳排放成本的供应链网络设计模型,并利用Lingo9.0软件进行问题求解。将CO2排放量表示为货车行驶路程与运输途中载货量的函数整合进目标函数中,与只考虑开设配送中心的固定成本以及运输与配送成本的传统模型相比更具有现实意义。最后用算例进行了验证,对单位碳排放费用较高、较低以及不考虑碳排放成本的三种情况作了比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仇保兴  
本文从回顾我国的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历程入手,进而提出了正确的发展观和城市应对之道,即走中国特色的低碳城市发展模式必须从两个层次——绿色建筑和低碳生态城建设——同时入手。文章将低碳生态城分为四种主要类型,总结了我国在天津中新生态城、唐山曹妃甸等地进行的生态城建设初步探索与实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低碳生态城发展的总体思路和规划建设的具体要求,以及最具潜力的低碳生态城的关键技术。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祁克勤  
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浦东新区作为上海乃至整个全国城市经济发展的先进地区,率先进行了地区性中小学绿色生态校园建设评价体系研究;阐述了中小学绿色生态校园的基本概念;制定了评估体系建设条件和评价标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