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13)
- 2023(5029)
- 2022(4176)
- 2021(3825)
- 2020(3025)
- 2019(6822)
- 2018(6795)
- 2017(12035)
- 2016(6922)
- 2015(7573)
- 2014(7330)
- 2013(7336)
- 2012(6603)
- 2011(5849)
- 2010(6068)
- 2009(5784)
- 2008(5971)
- 2007(5693)
- 2006(5387)
- 2005(4854)
- 学科
- 管理(36441)
- 业(22961)
- 济(21931)
- 经济(21917)
- 企(21706)
- 企业(21706)
- 环境(16354)
- 划(11135)
- 财(9686)
- 方法(8195)
- 学(7485)
- 务(7307)
- 财务(7286)
- 财务管理(7269)
- 生态(7146)
- 资源(7129)
- 规划(7088)
- 环境规划(6917)
- 企业财务(6884)
- 和(6534)
- 农(6374)
- 业经(6274)
- 数学(5899)
- 数学方法(5807)
- 制(5370)
- 策(5350)
- 中国(5329)
- 地方(5185)
- 发(5154)
- 理论(4865)
- 机构
- 学院(94153)
- 大学(92303)
- 管理(39919)
- 济(33561)
- 经济(32496)
- 理学(31900)
- 理学院(31552)
- 研究(31150)
- 管理学(31089)
- 管理学院(30910)
- 中国(26179)
- 科学(20935)
- 京(20772)
- 财(18094)
- 农(16991)
- 江(16589)
- 所(16161)
- 中心(15309)
- 业大(15253)
- 研究所(14652)
- 北京(13242)
- 州(13188)
- 农业(13183)
- 省(13011)
- 财经(12894)
- 院(11788)
- 范(11621)
- 经(11517)
- 师范(11481)
- 技术(10402)
- 基金
- 项目(61590)
- 科学(47610)
- 研究(43573)
- 基金(43428)
- 家(38892)
- 国家(38588)
- 科学基金(32931)
- 社会(26984)
- 社会科(25585)
- 社会科学(25570)
- 省(25239)
- 基金项目(23528)
- 自然(22167)
- 自然科(21425)
- 自然科学(21416)
- 划(21078)
- 自然科学基金(20979)
- 教育(18482)
- 资助(16981)
- 编号(16656)
- 重点(14224)
- 发(13568)
- 创(12671)
- 成果(12657)
- 部(12450)
- 计划(12173)
- 科研(12022)
- 课题(11976)
- 创新(11940)
- 制(11380)
共检索到1534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于维洋 刘璀
建立一套标准的、适用的和可操作的绿色生态小区环境性能评价指标体系,已成了推广和发展绿色生态小区的必要条件。本文按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从住宅小区的水环境系统、气环境系统、声环境系统、光环境系统、热环境系统、能源系统、绿化系统、废弃物管理与处置系统、绿色建筑材料系统、小区智能化系统、开发系统和管理系统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层次分析法对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权重进行确定,应用灰色系统评价方法对住宅小区环境性能进行评价,通过具体实例证实模型是科学和实用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鲁良栋 甘藏春 李晓玲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是实现可持续绿色生态和可持续社会的载体,设计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应当从外环境分析,并在总体规划层面予以充分考虑和实现。
关键词: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 设计 指标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冯珍
从能源及资源效用、物理环境的保护和居住的舒适程度三个方面的少数关键指标构建了绿色生态住宅小区评价指标体系,为使评价结果更可靠,提出了业主参与的绿色生态住宅小区评价方法,同时充分利用专家的知识和智能来确定绿色生态住宅小区评价指标权重和指标属性值的方法。案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可行。
关键词:
住宅小区 绿色生态 业主参与 评价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蔡为民 孙晓丹
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建筑物消耗着大量资源和能源,并且污染十分严重。根据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概念和内涵以及绿色生态住宅小区评价的特点,构建规范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必将为我国推广和发展绿色生态小区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 模糊评价 指标构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天志 王洪海 刘淑荣
文章在分析国内外生态住宅环境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基于Internet平台的城市绿色生态住宅小区评价系统的构建方案。系统根据生态住宅小区评价的业务流程,设置对外信息发布子系统、住宅小区环境评价业务管理子系统、参评项目电子文件制作子系统三个模块。系统可实现远程客户端参评资料上传或在线填写;评审专家远程登录系统,对已建成或规划中的住宅小区总体环境进行定性与定量化的评价;系统克服了传统单机评价系统的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朱天志 张桂荣 李政 张立山 李冰心
建立以节约型社会为主体的城市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成为未来住宅建设的发展方向。本文以城市住宅建设环境问题为出发点,分析了节约型社会与绿色生态住宅建设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就城市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与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节约型社会 绿色 生态住宅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冯珍 刘桂林 张所地
住宅小区绿色性能评价应从住宅小区的全生命周期切入。本文针对住宅小区绿色性能指标多阶段性的特点,提出了基于矩阵范数的住宅小区绿色性能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即给出住宅小区绿色性能指标的特征矩阵,用权矩阵加权计算出每个矩阵范数,并据此对住宅小区的绿色性能进行排序。最后,采用案例说明了该方法的评价步骤。
关键词:
住宅小区 绿色性能 全生命周期 矩阵范数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霍小森 李胜男 焦柳丹
探究公共建筑绿色改造项目施工过程中复杂风险网络的事故致因和风险传染路径,对改造项目的关键风险管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识别公共建筑绿色改造项目施工阶段利益主体与风险因素的基础上,利用解释结构模型分析风险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并基于风险层次结构图生成贝叶斯拓扑网络,进一步分析风险事件的关键致因和关键传染路径,最后提出关键风险传染路径阻断策略,希望为公共建筑绿色改造项目施工阶段风险管控提供参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叶祖达 白玮
目前我国对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主要关注的还是项目在规划设计阶段的技术目标,虽然评价内容可以分为规划设计评价、实施运管评价两个阶段,但具体的评价体制并未能提供城区在运营阶段的实际碳排放量值的定量评价。要对绿色生态城区在运营阶段对城市整体低碳发展的碳排放减缓贡献有明确的监控方法,必须要建立我国城市绿色生态城区运营阶段温室气体特别是碳排放量的测量、验证与报告(MVR-Monitoring,Verification,Reporting)管理体制。梳理目前有关城市碳排放量度监控方面提出相关的方法,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亚臣 张沈生
绿色生态住宅是中国住宅产业发展的长远目标,为更好的引导绿色生态住宅建设,实现住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亟需从技术、经济、环境、能源及社会的角度进行研究,制定出一套客观、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技术导则。本文基于住宅建设的绿色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结合国内外绿色生态住宅发展趋势,探讨了我国的生态住宅建设的现状、基本要求及示范工程建设。
关键词:
绿色住宅 可持续发展 示范工程 环境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英 段颖群 史倩
人们往往关注小区入口对交通、防御、形象及标示的作用,而忽略它对小区物理环境的影响。从建筑物理环境的角度关注小区入口的形式及位置设计是提升建筑设计质量的重要一环。通过对住宅小区入口类型的研究,根据实地的调研测试及数据模拟分析,研究了小区入口设计对建筑风环境和声环境的影响,提出了改善小区入口物理环境的设计方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汤惠君
在综述了生态住宅小区的内涵及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根据生态住宅小区水环境系统技术导则的基本要点,讨论了生态住宅小区水环境生态设计的必要性,并对水环境系统的生态设计的目的和原则、给排水子系统设计的模式、人工湿地处理生态住宅小区污水的生态意义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结果认为,在生态住宅小区水环境系统的设计中,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雨水收集系统、景观水系统、中水回用系统和绿地系统综合起来进行设计,使人工湿地处理污水工艺与生态小区园林及其水景艺术相结合,建设集观赏、娱乐和污水处理于一体的景观湿地系统是实现住宅小区水环境生态化的理想途径。
关键词:
生态住宅小区 水环境 生态设计 人工湿地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郭宗逵 潘文辉
城市老住宅小区长效管理非常困难其原因主要是维修改造资金无稳定来源,物业管理收不抵支,居民缺乏物业管理消费观念,物管企业的主动性不强,物业管理与社区管理未形成合力,物业管理未得到各方面的支持与配合。因此需要正确处理整治出新与长效管理的关系,创新长效管理体制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多渠道筹集管理经费,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建立长期考评机制,用法律法规来规范,实施长效管理。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蔡子琛
住宅小区管理立法的思考蔡子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大规模的住宅建设在全国兴起。据统计,在我国已有的517个城市、1.2万多个城镇中,再加上一些工矿区,现共有住宅建筑约30多亿平方米,其中达到一定建筑规模、基础设施配套比较齐全的住宅小区已有4000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