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53)
2023(17694)
2022(14619)
2021(13583)
2020(10849)
2019(24282)
2018(24120)
2017(43815)
2016(24770)
2015(27578)
2014(27319)
2013(26301)
2012(24251)
2011(22003)
2010(23106)
2009(21794)
2008(21721)
2007(19966)
2006(18470)
2005(17167)
作者
(68822)
(57580)
(57553)
(54157)
(36350)
(27652)
(26036)
(22295)
(22137)
(20846)
(19657)
(19312)
(18425)
(18284)
(17995)
(17489)
(17009)
(16934)
(16569)
(16531)
(14636)
(14524)
(13904)
(13486)
(13257)
(12864)
(12858)
(12834)
(11652)
(11502)
学科
(100761)
经济(100622)
(92549)
管理(77155)
(74189)
企业(74189)
(48331)
中国(34489)
业经(33910)
方法(33056)
农业(32464)
(28727)
地方(24592)
数学(23940)
(23818)
数学方法(23585)
教育(23225)
理论(21696)
技术(20719)
(20710)
(18874)
财务(18838)
财务管理(18803)
环境(18730)
(18657)
(18465)
(18316)
(18071)
企业财务(17717)
(17389)
机构
学院(349514)
大学(343459)
(140840)
经济(137749)
管理(129033)
研究(123314)
理学(108850)
理学院(107614)
管理学(105802)
管理学院(105124)
中国(93310)
(75043)
科学(72566)
(67211)
(66482)
(62524)
(58542)
研究所(55779)
中心(55546)
(54331)
师范(53938)
业大(51383)
农业(51002)
财经(50445)
北京(48217)
(45952)
(45515)
(43711)
师范大学(42970)
经济学(40869)
基金
项目(216185)
科学(171678)
研究(169124)
基金(151894)
(130111)
国家(128623)
科学基金(110794)
社会(107380)
社会科(101044)
社会科学(101018)
(88756)
教育(81203)
基金项目(79091)
(73174)
编号(72177)
自然(66765)
自然科(65117)
自然科学(65103)
自然科学基金(63937)
成果(60136)
资助(59732)
(52619)
课题(52025)
重点(49318)
(47928)
(47394)
(43883)
创新(43501)
发展(43348)
(43133)
期刊
(181016)
经济(181016)
研究(115465)
中国(87369)
(68414)
教育(66019)
(53403)
管理(52251)
学报(50009)
科学(48191)
农业(45906)
大学(40027)
学学(36393)
(35824)
金融(35824)
技术(35124)
业经(35050)
经济研究(25714)
财经(25324)
(24515)
问题(22887)
(22109)
技术经济(18446)
(17785)
世界(17547)
职业(17408)
(16611)
现代(16513)
农村(15988)
(15988)
共检索到5680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迪  
祖田修教授,早年毕业于日本京都大学农学部农业经济学系,曾担任日本农业经济学会会长、地域农林经济学会会长、京都大学名誉教授等职。他长期致力于日本农业基础领域研究,著述等身、成果丰硕,比较有影响的有《地方产业的思想和运动》《思考稻米》《农学原论》《食的危机与农的再生》等。其近作《近现代农业思想史——从工业革命到21世纪》一书由张玉林、钱红雨翻译,清华大学出版社于2015年10月出版。《近现代农业思想史——从工业革命到21世纪》回顾了自1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肖军  
为推动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印度政府于20世纪60年代实施了以生物技术为核心的绿色革命。这场以科技为导向的农业发展新战略促进了印度粮食增产,解决了印度人民紧迫的粮食问题,改变了印度传统的土地经营制度,推动印度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为国家安全提供保障。然而,印度绿色革命的实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也在客观上扩大了贫富差距。因此,加强对印度绿色革命的研究可对中国农业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肖军  
为推动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印度政府于20世纪60年代实施了以生物技术为核心的绿色革命。这场以科技为导向的农业发展新战略促进了印度粮食增产,解决了印度人民紧迫的粮食问题,改变了印度传统的土地经营制度,推动印度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为国家安全提供保障。然而,印度绿色革命的实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也在客观上扩大了贫富差距。因此,加强对印度绿色革命的研究可对中国农业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邵立民  方天堃  
本文就 2 1世纪中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中国发展绿色农业的意义及条件等进行了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知彬  
2 1世纪人类将广泛应用基因工程、酶工程、微生物工程、信息化学及生态工程等一系列生物技术来服务于农业生产 ,从而形成一场新的农业技术革命。这场农业新技术革命将极大地改变人类的作物种植、畜牧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为迎接农业新技术革命的早日到来 ,需要在农业科技政策、科研体制及农业结构等方面作必要的调整 ,以促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培彬  张精  朱朝枝  
生态农业的发展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基石,也是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我国当前生态农业还处于发展阶段,实践经验略显不足,还需总结借鉴国外农业发展的优秀经验。本文在回顾印度绿色革命历程的基础上,从政府主导、政策发布、农户参与、农业现代化装备水平提升、农业科研体系构建五方面系统总结印度"绿色革命"的优秀经验,并据此提出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牛若峰  
面对经济全球化 ,中国农村要全面推进现代化进程 ,必将经历一场新的科技革命和经营方式的变革 ,必须实现观念转变 :农业发展必须突出发挥中国的比较优势 ,以科技创新为基础 ,实现农业产业和农民组织化 ,促进农村综合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 ,深化体制改革 ,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实现观念、制度和组织更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雯  李丽  
19世纪美国交通运输革命极大地推进了西进运动的进程。交通运输的发展促进了西部拓荒农业和地区专业经济的发展 ,促使西部农业由自给自足向商品化转变 ,同时人口的西移加快了西部地区城市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鹏  梅杰  
农业是引发温室气体增多、生物多样性下降以及水体污染等生态安全事件的主要产业之一。在种种生态安全事件的挑战下,农业应该朝着绿色生态的方向进行转型已经成为多数国家的共识。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是世界上较早提倡农业绿色发展的农业政策之一。从1992年开始的麦克萨里改革到已经达成的《2023—2027年共同农业政策》临时协议,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绿色生态转型体现出政策支持更加明确、以农民利益保护为重点、自愿性与强制性措施相结合、以数字技术为支撑以及多政策配套实施等改革趋向。在强调绿色发展与转型的新时代,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改革历程及发展趋向可以为中国农业政策改革提供一定的经验及启示,通过优化顶层设计、健全补贴机制、坚持弹性原则、提高科技能力、增加政策协同等措施来推进农业的绿色生态转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华楠  刘焰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于洪飞  
根据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世界持续农业以农村发展(SARD)出现新的走向——新绿色革命的兴起,重新肯定绿色革命的伟大成就,分析了新绿色革命兴起的主要原因,指出了21世纪世界农业的总体发展方向: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继续武装绿色革命,并与之有机地结合起来,走向以仿生农业与精确农业为主流的未来农业持续发展道路。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翁伯奇  程惠香  马昌燕  
一、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蓬勃兴起与发展态势世界农业高速发展应归功于近代科学技术进步的重大贡献。19世纪中叶,达尔文的杂种优势理论与以后的孟德尔和摩尔根遗传学理论促进了现代育种技术和种子产业发展,李比希的植物矿质营养学说为化肥工业兴起奠定了坚实基础,由此而...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单玉丽  
随着特区经济的发展,厦门农业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社会二元化结构矛盾、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也十分突出,阻碍了特区总体经济的进一步提升。如何把握未来农业的发展目标与重点,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笔者为此提出一孔之见。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田建民  
文章分析了新农业科技的主要表现及其对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认为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既向我国世纪之交的农业发展提出了挑战,也为实现我国跨世纪农业发展的新跨越提供了机遇。并就我国现实国情,提出了相应的思路和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