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19)
- 2023(16756)
- 2022(14398)
- 2021(13377)
- 2020(11007)
- 2019(25117)
- 2018(24859)
- 2017(47242)
- 2016(25584)
- 2015(28414)
- 2014(28108)
- 2013(27795)
- 2012(25602)
- 2011(23184)
- 2010(23173)
- 2009(21374)
- 2008(20422)
- 2007(17818)
- 2006(15828)
- 2005(14143)
- 学科
- 济(105248)
- 经济(105140)
- 管理(71681)
- 业(67888)
- 企(54901)
- 企业(54901)
- 方法(41822)
- 数学(35472)
- 数学方法(34999)
- 中国(31028)
- 农(29596)
- 地方(26934)
- 业经(24944)
- 财(23473)
- 学(22792)
- 农业(20049)
- 贸(19130)
- 贸易(19113)
- 易(18451)
- 制(18168)
- 环境(17896)
- 理论(17461)
- 和(16835)
- 技术(16806)
- 银(16733)
- 银行(16690)
- 融(16371)
- 金融(16369)
- 行(16072)
- 发(15281)
- 机构
- 学院(354206)
- 大学(353541)
- 济(140315)
- 管理(138335)
- 经济(137196)
- 研究(123317)
- 理学(118935)
- 理学院(117595)
- 管理学(115472)
- 管理学院(114851)
- 中国(92271)
- 科学(76676)
- 京(76655)
- 财(63502)
- 所(62121)
- 农(59272)
- 研究所(56430)
- 中心(55550)
- 业大(53128)
- 江(53062)
- 财经(50115)
- 范(49185)
- 师范(48727)
- 北京(48567)
- 农业(46195)
- 经(45542)
- 院(45098)
- 州(43381)
- 经济学(41230)
- 师范大学(39300)
- 基金
- 项目(241380)
- 科学(189581)
- 研究(178719)
- 基金(172870)
- 家(150702)
- 国家(149396)
- 科学基金(127997)
- 社会(111597)
- 社会科(105675)
- 社会科学(105651)
- 省(95385)
- 基金项目(91263)
- 自然(82373)
- 教育(81839)
- 自然科(80458)
- 自然科学(80440)
- 划(80067)
- 自然科学基金(78923)
- 编号(73811)
- 资助(70672)
- 成果(59762)
- 发(55067)
- 重点(54267)
- 部(52192)
- 课题(51281)
- 创(50567)
- 创新(47071)
- 科研(45609)
- 国家社会(45360)
- 项目编号(45176)
- 期刊
- 济(160781)
- 经济(160781)
- 研究(107345)
- 中国(73556)
- 学报(55775)
- 农(55050)
- 管理(52396)
- 科学(51618)
- 财(46785)
- 教育(45413)
- 大学(42198)
- 学学(39313)
- 农业(38546)
- 技术(31975)
- 融(31697)
- 金融(31697)
- 业经(28126)
- 经济研究(25726)
- 财经(23544)
- 业(20516)
- 问题(20414)
- 图书(20275)
- 经(20190)
- 科技(17532)
- 技术经济(17144)
- 理论(16866)
- 现代(16194)
- 商业(16148)
- 版(16094)
- 资源(15545)
共检索到5347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庆江 廖超子 刘建华 高芳 雷秋良
在当前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推进绿色生产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绿色生产有着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征,即生产过程标准化、终端产品优质化、整体效益最大化和发展方式可持续。"三品一标"和绿色生产在内涵和外延上高度统一,是绿色生产的具体表现形式,"三品一标"在促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增强生产者绿色生产意识、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和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本文在总结"三品一标"在促进绿色生产方面发挥的主要作用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如何积极发展"三品一标"的问题并就此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绿色生产 “三品一标” 科学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龚娅萍 朱海波
农业部确立的"三品一标"农产品,作为我国新时期农产品发展的主力军,对于提高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品牌知名度和国际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都具有指导意义。目前"三品一标"农产品的品种、数量、种植面积发展迅速,规模效应和收入提升效应也逐步显现。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梳理"三品一标"农产品的发展历程,力图把握其发展应遵循的路径与规律,为以"三品一标"为代表的优质农产品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三品一标 农产品 发展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景国 智红涛
"三品"是指经过专业部门认证的并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的农产品或加工产品,包括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发展"三品"生产是促进农业增效的一个重要举措,有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范文虎 车璐
[目的]"三品一标"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助力,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三品一标"建设也初见成效,文章旨在初步研究我国各省级行政区(港澳台除外)"三品一标"工作成绩,并为今后各省的"三品一标"建设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对我国各省级行政区(港澳台除外)"三品一标"工作进行统计研究,所有数据截止2017年12月底。[结果]"无公害农产品"建设的优势区域为我国东部地区,江苏数量第一;"绿色食品"建设的优势区域为我国东部地区和南部地区,黑龙江数量第一;"有机农产品"建设的优势区域为我国东部地区和西南部地区,黑龙江数量第一;"农产品地理标志"建设的优势区域为中国北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山东数量第一。[结论]我国的"三品一标"建设具有一定的地域集中度,这可能与各地区的经济情况、农产品相关的企业数量、农业产值、农产品特色情况、农业生产环境、政府引导扶持等多因素有关。各省应根据自身特点,放大优势、弥补不足、发掘特色、提升品牌,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霍强 李贵云
新时代"一带一路"建设与绿色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引领,沿边省份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阵地和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排头兵。以我国沿边8个省份为研究对象,构建"一带一路"视角下沿边省份绿色发展指数评价体系,特别是纳入周边接壤国家碳排放等指标,测算各沿边省份绿色发展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沿边省份碳排放水平总体高于周边接壤国家,沿边省份绿色发展水平呈现向好趋势,但各省份之间差距较大。这一指数的构建与测度对建设绿色"一带一路"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及政策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智红涛 李景国
一、发展绿色食品的作用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经过专门机构认定,使用绿色食品商标标志的安全、优质食品。绿色食品产品涵盖所有食品,包括农产品、畜产品、水产品及其加工品等。绿色食品不仅是实现合理利用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有效载体,而且是协调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和重要保障,体现了科学的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金栋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转型升级,绿色金融不仅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金融支持,也有力促进了绿色经济的发展,以利于促进绿色金融发展,进而在经济结构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本文以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为研究对象,基于低碳经济视角探析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我国绿色金融监控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绿色金融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利阳 陈鸽
环境成本内部化是实现经济发展绿色化的逻辑前提,也是绿色发展天然具有高成本特征的主要原因,而产业资本循环断裂就是这一特征所导致的主要不利后果。因此,解决由环境成本内部化衍生出的绿色产业资本循环断裂问题,是绿色发展成为高质量发展常态形式的前提。以马克思资本循环理论为依据分析内部化的环境成本补偿机制,能够破解经济生态发展悖论,为生态资本有价论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为准确研判绿色发展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矛盾"症结之所在,进一步提高绿色高质量发展实现效率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绿色发展 生态溢价 资本循环 绿色营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金立兵 霍承鼎
建设美丽中国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将建筑与生态相结合,发挥绿色建筑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重要促进作用,将成为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对现阶段中国绿色建筑发展中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基于绿色理念探讨了绿色建筑的发展策略,在健全建筑法规政策、开发新型建筑结构、完善科学成本管理体系、开发绿色建材、普及绿色施工技术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提出在建筑工程全寿命成本分析中引入环境评价机制,达到全寿命低碳化目标。为我国绿色建筑业的发展提供建议,为加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绿色建筑 现状 趋势 全寿命 策略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姚王信 曾照云 程敏
流域绿色发展中存在诸多利益冲突,需要有效的制度安排来协调各方利益。根据泰晤士河流域、多瑙河流域、墨累—达令河流域和密西西比河流域的治理实践,要实现流域绿色发展,需要在统一的管理机构统筹下进行综合治理,通过利益整合有效解决经济建设与绿色发展之间的结构性矛盾,通过有效的制度体系协调各方利益冲突。对标国际流域绿色发展经验,淮河流域应建立顶层管理机构,统筹流域绿色发展,科学配置水资源和排污权,优化产业布局,建立和完善成本分担机制、转移支付机制以及考核评价机制,通过综合治理和综合协调实现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尹传斌 蒋奇杰
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探究西部地区绿色发展。在采用基于SBM模型的Malmquist-Luenburger生产率指数测算西部地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对西部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及其分解进行分析,并实证分析了西部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总体上西部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进步的,但是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较低,西部地区绿色技术效率存在下降的趋势,绿色技术进步是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来源,推进西部地区绿色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西部地区绿色发展要以创新驱动、科学统一规划、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完善绿色发展的制度和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尹传斌 蒋奇杰
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探究西部地区绿色发展。在采用基于SBM模型的Malmquist-Luenburger生产率指数测算西部地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对西部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及其分解进行分析,并实证分析了西部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总体上西部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进步的,但是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较低,西部地区绿色技术效率存在下降的趋势,绿色技术进步是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来源,推进西部地区绿色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郑宝华 刘东皇
本文通过将FDI质量参数化,利用2004~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在考虑能源投入和环境污染的情况下,选用基于SBM方向距离函数的ML指数测算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及其分解项,运用普通面板回归和门槛回归方法,对FDI质量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考察。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处于较低水平,且增长主要来源于绿色技术效率的改善;总体而言,FDI质量的提升有利于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FDI质量指标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途径有明显的地区差异;以产业结构、人力资本和研发投入作为吸收能力门槛变量的回归结果表明,FDI质量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作用具有显著的门槛特征,且伴随着本地吸收能力水平的提高,FDI质量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应也在增强。
关键词:
FDI质量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门槛回归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汤慧
加快构建全国统一的数据要素市场对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18-2021年流通类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运用OLS、PSM-DID等方法实证检验数据要素对流通企业绿色发展的赋能效应。研究发现:第一,OLS回归表明,不考虑控制变量的情况下,数据要素在1%统计性水平上提升流通企业绿色发展水平2.371个百分点,加入控制变量后在1%统计性水平上提升2.013个百分点。企业规模、研发投入和政府补助有助于企业绿色发展水平提升,财务杠杆抑制企业绿色发展。第二,PSM-DID检验表明,数据要素在1%统计性水平上提升流通企业绿色发展水平2.516个百分点,对绿色发展中的治理框架、机制、责任和绩效改善分别为2.617%、1.452%、1.021%和2.273%。企业规模对绿色治理框架、责任和绩效的正向促进明显,研发投入对绿色治理框架与机制的改善明显,政府补助仅对治理绩效存在微弱正向影响,财务杠杆对绿色治理绩效的抑制突出。基于实证结论,文章提出注重数据要素权属与保护、强化数据要素市场监管和完善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流通企业 数据要素 绿色发展 统一大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