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85)
2023(15032)
2022(12891)
2021(11973)
2020(10366)
2019(23901)
2018(23853)
2017(45797)
2016(24902)
2015(28429)
2014(28469)
2013(28110)
2012(26058)
2011(23579)
2010(23676)
2009(22183)
2008(22324)
2007(20076)
2006(17506)
2005(15991)
作者
(73348)
(61690)
(61690)
(58685)
(39094)
(29565)
(27931)
(24013)
(23361)
(22098)
(21079)
(20878)
(19633)
(19393)
(19220)
(19110)
(18714)
(18328)
(17921)
(17775)
(15324)
(15285)
(15040)
(14165)
(13855)
(13835)
(13777)
(13589)
(12521)
(12229)
学科
(102019)
经济(101869)
管理(79513)
(72827)
(60812)
企业(60812)
方法(48263)
数学(42175)
数学方法(41540)
(30893)
(28166)
中国(25654)
(23469)
(22448)
业经(22180)
环境(19481)
(19428)
贸易(19421)
(19208)
财务(19142)
财务管理(19090)
(18868)
地方(18310)
农业(18299)
企业财务(18111)
(17209)
银行(17168)
(16388)
金融(16382)
(16292)
机构
大学(367281)
学院(365693)
(149490)
经济(146359)
管理(140977)
理学(121370)
研究(120486)
理学院(120028)
管理学(117752)
管理学院(117074)
中国(92125)
(76657)
科学(74344)
(72615)
(61435)
(61256)
财经(57232)
中心(56408)
(55859)
研究所(55512)
业大(54612)
(51681)
农业(48149)
北京(47904)
(47401)
师范(46882)
经济学(46187)
(44028)
(43436)
财经大学(42288)
基金
项目(243104)
科学(191831)
基金(178065)
研究(174653)
(155470)
国家(154210)
科学基金(132587)
社会(111523)
社会科(105699)
社会科学(105667)
(94918)
基金项目(94072)
自然(87001)
自然科(84995)
自然科学(84966)
自然科学基金(83436)
教育(81142)
(80021)
资助(73407)
编号(70037)
成果(57462)
重点(55068)
(54299)
(51119)
(50329)
课题(48337)
科研(47369)
创新(47197)
(46737)
教育部(46630)
期刊
(165557)
经济(165557)
研究(104627)
中国(68619)
(58674)
学报(58434)
(55052)
科学(53451)
管理(51693)
大学(44578)
学学(42135)
农业(36535)
教育(35570)
(33717)
金融(33717)
技术(31708)
财经(28607)
业经(26874)
经济研究(25750)
(24554)
问题(22226)
(19014)
(18413)
统计(18224)
(18016)
技术经济(17845)
理论(17493)
商业(16408)
图书(16407)
(16387)
共检索到5406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万方  
环境标志制度是基于信息引导和市场自由竞争的机制的管理体系,其实质是利用有环境意识的消费引导市场,用市场来刺激有利于环境的产品开发和利用。区别于传统行政管制与经济性刺激,环境标志制度通过激励消费端对于绿色产品的理性选择,相应地调节市场对于消费需求变化的反应,从而达到绿色消费的目的,促进环境保护。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郑威   江唐洋  
通过整理中国25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从制度环境视角探讨政府创新偏好对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效应。基准检验显示,政府创新偏好与制度环境优化均促进城市绿色创新,制度环境优化会强化政府创新偏好对城市绿色创新的促进效应。门槛检验显示,政府创新偏好对城市绿色创新的促进效应存在基于制度环境的双门槛效应,随着制度环境不断优化,政府创新偏好的促进效应呈阶梯式提升态势。异质性分析表明,相较于欠发达城市与内陆城市,政府创新偏好对发达城市与沿海城市绿色创新的促进效应更显著。进一步检验发现,相比于策略性绿色创新,政府创新偏好和制度环境优化更有利于促进城市实质性绿色创新。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北庚  刘平  
政府采购救济制度是事关充分有效保障供应商权利、制约采购权及我国加入GPA前国内法律调整的关键问题,其质疑投诉制度过于冗长和救济范围较窄、救济对象欠全面等缺陷也是导致我国政府采购实践质次价高甚至政府采购法制价值虚置的重要原因,对其改造迫在眉睫。理论上看,现行救济制度之弊端并非立法机关的疏漏、立法技术和能力欠缺所致,其根本在于权力导向型制度设计之理念偏差。可见,制度改造不能通过就事论事的具体方面和环节的修补而完成,必须从理念到规则对现行救济制度进行系统检讨,变权力导向型制度设计理念为规则导向型理念,并依新理念统摄政府采购救济制度型构。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陶宇红  井绍平  周庆元  
消费者绿色品牌偏好的形成和变化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为对其变化趋势进行量化分析,本文建立了基于绿色营销的消费者品牌偏好变化的BP模型。实证分析表明,消费者绿色偏好的形成及转变与消费者认知存在非线性关系,绿色偏好的发生更多集中在与自身直接相关的产品上,绿色偏好更易受消费者群体影响。消费者品牌偏好变化趋势是:逐渐向绿色产品转变,细分群体化趋势明显,绿色知名品牌偏好形成速度加快,变化效果受制于产品属性变量。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鸿伟  
作为保护存款保险基金安全的一种制度安排,早期纠正制度设计的合理性决定了其实施效果。本文通过分析存款保险早期纠正制度的起源与历史沿革,创新地运用激励相容分析框架,对早期纠正制度的实施主体、成本收益、监管边界、权力范围进行了分析。本文还进一步结合目前我国存款保险早期纠正制度的实际情况,在顶层设计、操作细则、配套措施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鸿伟  
作为保护存款保险基金安全的一种制度安排,早期纠正制度设计的合理性决定了其实施效果。本文通过分析存款保险早期纠正制度的起源与历史沿革,创新地运用激励相容分析框架,对早期纠正制度的实施主体、成本收益、监管边界、权力范围进行了分析。本文还进一步结合目前我国存款保险早期纠正制度的实际情况,在顶层设计、操作细则、配套措施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靳羽  
我国存款保险采取"风险最小化型"制度设计,《存款保险条例》明确赋予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以"采取早期纠正措施和风险处置措施"的监管权力,但操作细则的缺失恐将制约早期纠正制度功效的正常发挥。早期纠正制度有助于防范银行道德风险、抑制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激发银行股东和董事的监督动机。我国应吸收借鉴国际经验,明确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独立监管地位和权限,明确各机构之间的监管职能划分,加速推进风险监测、信息分享、市场退出等配套机制建设,形成分工协作、各司其职的金融监管体制。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秦晓雨  明雷  
我国自2015年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以来,就把早期纠正作用作为其两大基本职能之一。早期纠正机制的措施复杂多样,且不可观测、难以度量。本文通过119家农村中小银行真实存款保险费率的微观数据,基于风险差别化费率调整的视角测度存款保险制度的早期纠正作用,并检验其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评估其整体有效性。研究表明:差别化费率对应银行风险评级,在上期费率的监管约束下,农村中小银行的主动风险承担和破产风险都有所下降;早期纠正作用对于高风险银行的风险约束效果更为明显,即“高费率”纠正了“高风险”。此外,早期纠正机制没有产生副作用,在纠正高风险银行的同时并未激励低风险的银行冒险经营;外部金融环境的改善更有利于早期纠正作用的发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健  
我国对于绿色产业的发展与研究起步较晚,其中1993年环境标志制度的建立对我国绿色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规范作用。为完善我国的绿色标志制度,应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文章从德国"蓝色天使"标志制度的沿革意义、申请程序、运行机制,以及该制度对我国的主要启示等进行了详尽的描述,概述了这一世界公认的最早、最严格,也是最成功的绿色标志制度。该制度从起步到成熟的经历曲折,如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晶照  杨东涛  曹亚东  
薪酬制度一般有薪酬公开、薪酬保密制或者薪酬半公开三种选择。文章从选择偏好理论出发,分析民族文化传统影响下,员工对薪酬制度的选择性偏好。指出薪酬保密虽然是西方通行的做法,但在不同的文化传统环境中,却未必适用,相反,透明的薪酬制度,符合中国的国情,有利于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能提高员工组织承诺,更好地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吴海燕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消费将成为我国大中城市和发达地区居民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汽车消费会产生废气、噪音及相关的热导效应等环境污染和道路拥挤的负外部性问题。大气环境与道路的共有资源特征是造成汽车消费污染和道路拥挤负外部性问题的经济根源,矫正负外部性问题需要通过能使外部成本内部化的税收、法规和行政制度安排来解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彬斌  刘芹  
文章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和Stackelberg模型,从分散决策和纵向合作两个视角研究了供应链绿色营销的策略选择,结果显示消费者的绿色偏好对供应链的营销模式有重要的影响。结果表明:公众日益提高的绿色环保意识可以促进供应链采取绿色营销模式,供应链上下游的纵向合作可以进一步改进企业的绿色营销倾向并提升整个供应链的绩效水平,为探索供应链开展绿色营销合作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了支持性的论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艳  于立宏  
环境规制效果受到规制工具种类选择和企业成本结构的影响。面对不同的环境规制工具,考虑成本最小化,企业存在是否进行绿色技术创新以及开展何种绿色技术创新的权衡。本文首先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价格型规制与数量型规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路径与机制,进而采用嵌套Logit模型检验环境规制工具对绿色技术创新选择的影响作用。结果发现:(1)价格型规制工具更多地作用于污染末端治理,而数量型规制工具则倾向于从源头减少污染物产生;同时,环境规制工具的减排作用受到绿色技术进步程度的影响。(2)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工具对绿色技术创新的选择具有异质性效应。价格型规制工具往往通过治污技术引进降低污染排放,而数量型规制与命令型规制则更有利于通过绿色生产技术创新减少污染排放。(3)价格型环境规制的区域差异最为明显,命令型规制工具仅存在影响程度上的区域异质性,并没有影响偏向的异质性。各种影响因素的区域异质性与规制工具异质性,归根结底取决于企业在污染治理成本与收益之间的权衡。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项剑  
The conflict between trade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s a result of global environment protecting tide spreading to trade field, has called out wide attention since 1970s.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introduced the green mark system and green trade barrier, both including the canses, contents, in-f...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