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45)
- 2023(10518)
- 2022(8739)
- 2021(7960)
- 2020(6209)
- 2019(14193)
- 2018(13836)
- 2017(26010)
- 2016(14250)
- 2015(15882)
- 2014(15820)
- 2013(15490)
- 2012(14766)
- 2011(13779)
- 2010(14334)
- 2009(13171)
- 2008(12939)
- 2007(11753)
- 2006(11049)
- 2005(10199)
- 学科
- 济(60977)
- 经济(60925)
- 管理(44017)
- 业(37876)
- 企(28811)
- 企业(28811)
- 中国(21812)
- 地方(20957)
- 农(19733)
- 环境(17313)
- 方法(16572)
- 业经(14930)
- 数学(13899)
- 数学方法(13604)
- 农业(13277)
- 财(13179)
- 发(12771)
- 学(12425)
- 银(11600)
- 银行(11585)
- 地方经济(11549)
- 制(11507)
- 策(11459)
- 融(11448)
- 金融(11448)
- 行(11351)
- 贸(11158)
- 贸易(11145)
- 资源(10809)
- 划(10723)
- 机构
- 学院(205625)
- 大学(199395)
- 济(84835)
- 经济(82813)
- 研究(76528)
- 管理(75986)
- 理学(63241)
- 理学院(62501)
- 管理学(61468)
- 管理学院(61070)
- 中国(59077)
- 科学(46384)
- 京(44311)
- 财(39715)
- 所(39413)
- 研究所(35309)
- 中心(34739)
- 农(34659)
- 江(34437)
- 财经(29551)
- 范(29483)
- 师范(29216)
- 北京(28996)
- 业大(28453)
- 院(28113)
- 州(27887)
- 经(26582)
- 农业(26559)
- 省(25071)
- 经济学(24463)
- 基金
- 项目(129790)
- 科学(101638)
- 研究(98956)
- 基金(89774)
- 家(77727)
- 国家(77007)
- 科学基金(65610)
- 社会(61301)
- 社会科(58079)
- 社会科学(58063)
- 省(53811)
- 基金项目(46023)
- 教育(44707)
- 划(44162)
- 编号(41490)
- 自然(40591)
- 自然科(39438)
- 自然科学(39428)
- 自然科学基金(38663)
- 资助(37402)
- 发(34702)
- 成果(34318)
- 课题(30519)
- 重点(29750)
- 发展(28221)
- 展(27701)
- 部(27314)
- 创(27080)
- 创新(25264)
- 年(24729)
共检索到3375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邓盛梅
绿色海峡西岸建设是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相衔接的林业发展战略,林业人才资源是绿色海峡西岸建设的主力军,人才环境是人才资源开发的土壤,营造并不断优化人才环境,人才的智力才能得以提升,活力才能得以增强,创造力才能得以迸发。优化林业人才资源开发的决策环境、优化林业人才资源开发的投资环境、优化林业人才资源开发的人文环境是绿色海峡西岸建设的林业人才资源开发环境优化的重要对策。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郑雪琴
阐述了林业人力资源结构优化对现代林业的影响,认为全面、准确地掌握福建省林业系统干部职工队伍的状况,并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队伍,是绿色海峡西岸现代林业建设有力的人力保障。从人力资源总量及其在不同经济成分单位分布结构、年龄结构、学历层次、职称结构等方面对绿色海峡西岸林业人力资源结构现状及其变化、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人力资源有效开发的建议和措施,应该着力改善和调整林业人力能级结构,构建林业人力资源开发的终身教育体系,着力提高人的创新能力,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
关键词:
人力资源 结构 优化 开发对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苏明城 张向前
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是全面繁荣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保证,海西实施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已有一定基础,但仍面临人口的持续增长、环境污染仍较为严重、能源短缺等问题。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应是21世纪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主要可从控制人口数量、强化环境综合整治、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措施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海峡西岸经济区 人口资源环境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袁怀宇
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层面的重大战略。在探讨城市群发展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合理分析福建海西区城市群发展环境:厦泉漳、福州、南三永三个城市群的发展及措施。之后,对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群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结果显示:在区域城市群的协调和整体发展方面,要加快完善福建交通网络体系、推动海西区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加大海岸、海岛、海洋的利用开发力度,发展县、乡特色产业和特色经济,为海西经济区发展提高完善的金融支持服务,充分发挥祖国统一前沿平台的优势。
关键词:
城市群 福建 海峡西岸经济区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林喜庆 郑琳琳
创建有竞争力的区域人才环境是区域人才发展战略的核心目标之一。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主体的福建,在人才的经济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人文环境和政策环境等方面既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也有不足和弱点;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大背景下,福建的人才环境既有重大的机遇,也面临国内外双重压力的挑战。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叶乐安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开发开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其开发建设给温州经济带来了重要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在总结和述评海峡西岸经济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海峡西岸经济区开发建设对温州经济的各种影响,进而提出温州接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路径,这可为温州市以及区内其他非闽城市的相关规划与布局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海峡西岸经济区 温州经济 接轨路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春丽 黄健光 郑有国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肖永平 李晓华
纳入海峡西岸经济区给赣东地区带来新的发展良机。本文分析了赣东地区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优势以及不足,认为赣东地区要继续做强比较优势,才能巩固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定位和增强影响力。阐述了赣东地区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各种现实基础,并着重探讨了赣东地区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最后提出了赣东地区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海峡西岸经济区 赣东地区 战略定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周一星
2004年1月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战略。作者基于对中国宏观城市地理结构的研究,提出过一些类似的思想。在这篇文章里,作者以3个阶段的认识来解读海峡西岸经济区。早在1988年,作者在中国沿海6个都市连绵区的假设中,已经认为闽东南具有形成都市连绵区的潜在条件。在全国一级城市经济区的研究中发现,福建既不是长三角的紧密腹地,也不是珠三角的紧密腹地,而是它们二者共同的竞争腹地。在全国二级城市经济区框架中,福建省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二级经济区。作者的研究和观点从理论和实证方面支持了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最后对福建省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朱志华 林峥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宪建
推进海峡西岸环三都澳区域发展现代服务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当前,环三都澳区域发展现代服务业还存在着思想观念转变滞后、城乡结构转变滞后、制造业发展方式转变滞后和政府职能转变滞后等方面的障碍。文章指出,要加快环三都澳区域现代服务业发展,其路径选择主要包括夯实市场基础、加强规划引导、放宽市场准入、优化生态基础、健全行业规制等方面。现代服务业事关环三都澳区域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必须正确处理若干关系。
关键词:
环三都澳区域 现代服务业 发展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叶敏弦
本文在认真审视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资源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优化空间布局,发展临海产业,拓展港口腹地,推进海峡西岸港口群更快发展的问题,作出相应的阐述与对策思考。
关键词:
港口群 功能 布局 海峡西岸经济区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袁书琪 刘丽
海峡西岸旅游产业在全国和亚太地区占有重要地位,旅游产业结构布局的调整有重大意义。当前海峡西岸旅游产业偏重观光游览,旅游投入偏少;偏重自然景观,旅游文化发掘不够;偏重旅行消费,旅游六要素不完备;偏重旅游旺季,时间上经营不平衡;偏重低级竞争,市场无序现象还比较严重。旅游产业布局存在旅游集散地与目的地错位、星散布局缺乏整合、重复布局分散客流、单体布局缺乏联系等问题。海峡西岸旅游产业结构布局调整应集中精力抓准重点,延长产业链,设计旅游精品,调整布局构建多级布局体系。
关键词:
海峡西岸 旅游产业结构布局 评析与调整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郑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贾康
龙岩市地处福建西部,因在全国较早建立红色政权、并是原中央苏区的核心区域之一,所以又称"闽西苏区"。2009年5月,国务院颁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4号),旨在进一步发挥福建省比较优势,统筹我国区域协调布局,构筑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前沿平台。面对这一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作为福建省主要行政辖区,龙岩市必须牢牢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发扬原中央苏区的"红旗不倒"精神,提升使命感和紧迫感,挖掘自身潜力与优势,加快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步伐,承担起加快海峡西岸发展的生力军重任。同时,鉴于龙岩市所辖全部县(市、区)均为原中央苏区县,与台湾交往上有着全方位的"五缘"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