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87)
- 2023(9912)
- 2022(8493)
- 2021(7556)
- 2020(6534)
- 2019(15329)
- 2018(14946)
- 2017(29127)
- 2016(16077)
- 2015(18072)
- 2014(18188)
- 2013(18381)
- 2012(17472)
- 2011(16045)
- 2010(16048)
- 2009(15001)
- 2008(15182)
- 2007(13893)
- 2006(12036)
- 2005(10870)
- 学科
- 济(69685)
- 经济(69609)
- 管理(47246)
- 业(43878)
- 企(35091)
- 企业(35091)
- 方法(34758)
- 数学(31020)
- 数学方法(30705)
- 农(18296)
- 学(18148)
- 财(18089)
- 中国(16959)
- 地方(13204)
- 业经(13178)
- 环境(12971)
- 制(12671)
- 农业(12218)
- 贸(11967)
- 贸易(11965)
- 和(11754)
- 易(11602)
- 务(11409)
- 财务(11385)
- 财务管理(11354)
- 企业财务(10819)
- 银(10692)
- 银行(10646)
- 融(10501)
- 金融(10499)
- 机构
- 大学(245549)
- 学院(242388)
- 济(98370)
- 经济(96243)
- 管理(90046)
- 研究(87074)
- 理学(77719)
- 理学院(76795)
- 管理学(75278)
- 管理学院(74864)
- 中国(64555)
- 科学(58141)
- 京(53134)
- 农(51963)
- 所(47096)
- 财(44269)
- 研究所(43329)
- 业大(42691)
- 农业(41838)
- 中心(39758)
- 江(37082)
- 财经(35691)
- 北京(33216)
- 经(32468)
- 范(31225)
- 院(30971)
- 师范(30777)
- 经济学(30620)
- 州(29365)
- 经济学院(27868)
- 基金
- 项目(165744)
- 科学(128703)
- 基金(120555)
- 研究(112383)
- 家(108869)
- 国家(108059)
- 科学基金(90184)
- 社会(70792)
- 社会科(67189)
- 社会科学(67159)
- 省(64997)
- 基金项目(63787)
- 自然(61289)
- 自然科(59751)
- 自然科学(59722)
- 自然科学基金(58679)
- 划(55724)
- 教育(51107)
- 资助(50365)
- 编号(43604)
- 重点(38379)
- 部(36659)
- 发(36009)
- 成果(35112)
- 创(33745)
- 计划(33379)
- 科研(32928)
- 创新(31797)
- 课题(30468)
- 教育部(30142)
- 期刊
- 济(103092)
- 经济(103092)
- 研究(65453)
- 学报(48657)
- 中国(47221)
- 农(45144)
- 科学(41571)
- 财(34581)
- 大学(34379)
- 学学(32483)
- 农业(30570)
- 管理(30504)
- 教育(20934)
- 融(20085)
- 金融(20085)
- 技术(19126)
- 财经(17792)
- 业(17153)
- 经济研究(16874)
- 业经(16215)
- 经(15282)
- 问题(14204)
- 资源(13680)
- 版(13141)
- 图书(12660)
- 业大(12467)
- 技术经济(12416)
- 统计(12405)
- 科技(11512)
- 策(11190)
共检索到3527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马海良 丁元卿 王蕾
为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价值,必须把非合意产出纳入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研究范畴。使用2003—2013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选取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算了考虑环境污染的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各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收敛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针对全国而言,环境约束下的动态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于无环境约束得到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即忽视非合意产出时水资源利用效率被高估,这也表明传统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数值的"虚高"是以水生态破坏为代价的。2)全国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增长3.3%,其中,技术进步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增长起到了正向作用,但技术效率却对改善水资源利用效率起了阻碍作用。3)全国、东部和中部区域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增长率趋向于稳态,但西部区域的增长率虽存在条件β收敛,但不存在绝对β收敛。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高度重视水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生态环境功能;紧扣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主线,通过技术进步大幅提升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及建立节水减排的内在动力机制,缩小绿色水资源利用率的地区差距等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马海良 丁元卿 王蕾
为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价值,必须把非合意产出纳入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研究范畴。使用2003—2013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选取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算了考虑环境污染的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各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收敛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针对全国而言,环境约束下的动态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于无环境约束得到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即忽视非合意产出时水资源利用效率被高估,这也表明传统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数值的"虚高"是以水生态破坏为代价的。2)全国绿色水资源利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孙才志 马奇飞 赵良仕
本文基于SBM模型,通过构建共同前沿和群组前沿函数,分析了中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区水资源绿色效率的时空差异及空间重心转移规律,并对群组前沿下水资源绿色效率TFP进行了收敛性检验。研究结论为:(1)东部地区技术落差比率高达1,而中西部地区仅为0.404和0.551,表明了中国东部地区水资源利用技术更接近共同前沿,而中西部地区水资源利用技术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同时也证实了对水资源绿色效率进行划区研究的必要性;(2)群组前沿下水资源绿色效率更具合理性,更能真实地反应水资源绿色效率的变化情况;(3)从水资源绿色效率的空间重心转移路径可以看出,研究前期东部地区水资源绿色效率不断提升,而中西部地区则有所下降,研究后期在东西和南北2个方向上逐渐趋于失衡;(4)全国整体及中、西部地区水资源绿色效率TFP存在着σ收敛,且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均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说明各地区水资源绿色效率的TFP差异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收敛到各自的稳定状态。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沈洋 周鹏飞
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科学合理的测度有助于精准把握农业碳减排潜力。本文基于2000—2019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分别从碳汇和碳排放两个角度测度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进行了空间收敛性分析。结果表明:(1)考察期内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速为1.1%,农业技术进步是其增长的主要动因;(2)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时空演化过程中具有差异性和阶段化特征;(3)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显著正向空间关联性,且逐渐强化,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较低地区发展速度要高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较高地区,区域差异正在减小。研究结果对于精准评判农业碳减排潜力和碳吸收能力、实现“双碳”目标具有参考意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漆雁斌 韩绍? 邓鑫
发展绿色农业不仅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农业生产导致的"高耗"与"高污",而且被认为是我国高质量农业的发展方向。本文基于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1994—2017年的面板数据,从绿色农业生产角度测度省域经济体的绿色农业发展水平、空间差异及收敛情况,从实证角度进一步厘清"绿色农业"为核心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发展脉络。研究结果表明,1994—2017年全国的绿色农业生产水平平均值为0.60,从三大地带来看东部最优,西部最差;全国绿色农业生产水平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地带间的生产水平差异引起;地带内、地带间和总泰尔指数值呈现出上涨趋势;全国及三大地带的绿色农业生产水平差距都有扩大的趋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金河 张玲梅
运用SBM-DEA模型对我国绿色创新效率进行测算,结合Kernel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和空间收敛模型,分析2007—2019年我国绿色创新效率的地区差异和空间收敛性特征。研究发现:(1)我国整体绿色创新效率的地区差异呈波动下降趋势;东部和中部地区绿色创新效率存在非均衡发展现象;东部和西部间绿色创新效率的差异最大;并且绿色创新效率的地区差异主要是由区域间差异造成的。(2)我国绿色创新效率的绝对β空间收敛与条件β空间收敛均十分显著,该结论在三大区域也适用。此外,各区域空间收敛性影响因素对绿色创新效率收敛性的作用存在差异性。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吕岩威 谢雁翔 楼贤骏
将环境污染、创新失败因素列为非期望产出指标,运用2006—2016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SBM—DEA模型对中国绿色创新效率及其区域差异进行测算,进而采用σ收敛模型、绝对β收敛模型、条件β收敛模型考察中国区域绿色创新效率的收敛性。结果表明:中国区域绿色创新效率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但存在较大区域差异,东部地区绿色创新效率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绿色创新效率均不存在明显的σ收敛,但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且影响收敛的显著性因素各不相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金河 张玲梅
运用SBM-DEA模型对我国绿色创新效率进行测算,结合Kernel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和空间收敛模型,分析2007—2019年我国绿色创新效率的地区差异和空间收敛性特征。研究发现:(1)我国整体绿色创新效率的地区差异呈波动下降趋势;东部和中部地区绿色创新效率存在非均衡发展现象;东部和西部间绿色创新效率的差异最大;并且绿色创新效率的地区差异主要是由区域间差异造成的。(2)我国绿色创新效率的绝对β空间收敛与条件β空间收敛均十分显著,该结论在三大区域也适用。此外,各区域空间收敛性影响因素对绿色创新效率收敛性的作用存在差异性。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卫兵 涂蕾
采用基于非径向、非角度的SBM方向性距离函数的GML指数测度了我国274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从总体、三大区域以及五大城市群三个维度对其收敛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增长趋势,东部地区城市增长率最高,西部地区城市最低,且其增长主要源于绿色技术进步;全国总体以及三大区域均不存在绝对σ收敛,但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五大国家级城市群均不存在绝对σ收敛,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和长江中游四个城市群则存在绝对β收敛,但成渝城市群不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且五大城市群均存在条件β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卫兵 涂蕾
采用基于非径向、非角度的SBM方向性距离函数的GML指数测度了我国274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从总体、三大区域以及五大城市群三个维度对其收敛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增长趋势,东部地区城市增长率最高,西部地区城市最低,且其增长主要源于绿色技术进步;全国总体以及三大区域均不存在绝对σ收敛,但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五大国家级城市群均不存在绝对σ收敛,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和长江中游四个城市群则存在绝对β收敛,但成渝城市群不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且五大城市群均存在条件β收敛;三大区域或不同城市群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均向其自身稳态水平收敛,但城市之间的差距仍会存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谢贤君 王晓芳 张娜 雷明
基于国际比较视角,整合OECD绿色增长战略框架,推演和总结了可持续性绿色增长的内在逻辑,并据此构建了可持续性绿色增长测算指标体系,采用极差熵权法对1998~2015年间OECD 36个经济体的可持续性绿色增长指数进行测度。进一步运用σ收敛、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对其进行收敛性分析。研究发现:OECD经济体可持续性绿色增长水平在1998~2008年间表现为逐渐波动上升的趋势,2009~2015年间表现为逐渐波动下降的趋势;从地理区位来看,2008年之前,北欧地区可持续性绿色增长水平最高,2008年之后,则北美地区可持续性绿色增长水平最高;OECD经济体整体上都存在显著性的σ收敛、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的收敛特征,分区域而言,只有大洋洲地区和除北欧外的欧洲地区的可持续性绿色增长指数具有显著性的收敛特征,而北欧和北美地区则不存在显著性收敛特征。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才志 姜坤 赵良仕
绿色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在对传统水资源效率研究的基础上,论文界定了水资源绿色效率的概念与内涵。基于数据包络技术,进行水资源绿色效率测度,将其与传统的水资源经济效率、环境效率测度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运用ESDA方法进行空间格局研究。研究结果发现:社会维度效应对水资源整体利用效率改进有积极作用;3种水资源利用效率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并且存在不同程度的波动,水资源环境效率波动最大,水资源绿色效率次之,水资源经济效率稳定性最好;水资源绿色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没有密切的关系,经济发达地区的水资源绿色效率高,但是经济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明广
融合SBM模型、超效率DEA模型、共同前沿函数法以及DEA视窗分析模型构建我国区域绿色创新效率评价的组合DEA模型,对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绿色创新效率进行实证评价,并在对评价结果进行纵横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其绝对β收敛性。研究结果表明:从横向看,无论是MEGIE还是GEGIE均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呈现从东部、中部到西部由高到低的阶梯式发展格局,且大部分地区绿色创新效率水平较低;从纵向看,东部、中部和西部的MEGIE和GEGIE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但三大区域内部具有不同的分异特征。我国区
关键词:
绿色创新效率 组合DEA 空间计量 收敛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明广
本文运用Super-SBM-Windows效率评价方法对20052014年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进行了评价,利用ESDA方法深入分析了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采用空间误差面板模型检验其收敛性。研究表明:1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呈现从东部、中部到西部由高到低的阶梯式发展格局,绝大部分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呈逐年增长趋势,而且各省级之间的绿色创新效率差异程度在逐渐缩小;2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的空间聚集效应,这种聚集效应主要表现在低值区域,而高值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明广
本文运用Super-SBM-Windows效率评价方法对2005~2014年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进行了评价,利用ESDA方法深入分析了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采用空间误差面板模型检验其收敛性。研究表明:1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呈现从东部、中部到西部由高到低的阶梯式发展格局,绝大部分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呈逐年增长趋势,而且各省级之间的绿色创新效率差异程度在逐渐缩小;2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的空间聚集效应,这种聚集效应主要表现在低值区域,而高值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还很有限;3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存在明显的绝对β收敛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