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45)
- 2023(4254)
- 2022(3306)
- 2021(3018)
- 2020(2458)
- 2019(5244)
- 2018(4981)
- 2017(9336)
- 2016(5010)
- 2015(5567)
- 2014(5433)
- 2013(5638)
- 2012(5593)
- 2011(4736)
- 2010(4950)
- 2009(4536)
- 2008(4297)
- 2007(4003)
- 2006(3567)
- 2005(3355)
- 学科
- 济(22295)
- 经济(22278)
- 管理(14481)
- 业(12626)
- 方法(9148)
- 企(9042)
- 企业(9042)
- 数学(8373)
- 数学方法(8306)
- 中国(6766)
- 农(6189)
- 地方(6032)
- 环境(5838)
- 学(5733)
- 财(5534)
- 制(5259)
- 教育(5111)
- 税(4898)
- 税收(4787)
- 收(4772)
- 农业(4557)
- 研究(4481)
- 业经(4210)
- 生(4167)
- 地方经济(4056)
- 融(3968)
- 金融(3968)
- 银(3898)
- 银行(3880)
- 划(3696)
- 机构
- 大学(76164)
- 学院(74664)
- 济(31363)
- 研究(31061)
- 经济(30499)
- 管理(25502)
- 理学(21828)
- 理学院(21525)
- 中国(21215)
- 管理学(20975)
- 管理学院(20855)
- 科学(19293)
- 农(18229)
- 京(16910)
- 所(16257)
- 研究所(14725)
- 财(14643)
- 业大(14508)
- 农业(14279)
- 中心(13135)
- 江(12537)
- 省(12027)
- 院(11894)
- 财经(10992)
- 北京(10736)
- 经(10092)
- 经济学(10075)
- 州(9572)
- 农业大学(9307)
- 经济学院(9173)
- 基金
- 项目(52465)
- 科学(40162)
- 基金(37449)
- 研究(35123)
- 家(34374)
- 国家(34134)
- 科学基金(28223)
- 社会(22367)
- 省(21530)
- 社会科(21214)
- 社会科学(21210)
- 基金项目(19515)
- 自然(18908)
- 自然科(18476)
- 自然科学(18467)
- 自然科学基金(18146)
- 划(17654)
- 教育(16395)
- 资助(15288)
- 重点(12569)
- 编号(12499)
- 发(12065)
- 创(11293)
- 部(10946)
- 计划(10702)
- 创新(10622)
- 科研(10144)
- 课题(10078)
- 科技(10050)
- 成果(9868)
共检索到1186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霍雪雪 王庆玲 张豪 李哲 郑泽慧 李荣 黄艳华 郭凯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木霉对植物病原菌的拮抗作用和对黄瓜的促生增产效果。[方法]从烟草根际筛选出1株木霉菌Tv-1511,采用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分析对该菌株进行鉴定;通过平板对峙培养,研究了Tv-1511对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层生镰刀菌(F.proliferatum)、白绢病菌(Sclerotium rolfsii)、串珠镰孢菌(F.moniliforme)、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的拮抗作用;通过室内发芽试验和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的Tv-1511孢子液对黄瓜种子萌发活力和幼苗生长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研究Tv-1511制成的生物有机肥对黄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综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Tv-1511为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Tv-1511对6种病原真菌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在对峙培养8 d后抑菌率为59.81%~71.73%,主要通过竞争作用、重寄生作用和抗生作用来有效抑制病原菌的生长;Tv-1511孢子液可以促进黄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生物量增加,促进作用随孢子液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浓度为10~5 CFU·mL~(-1)时促进作用最强。由Tv-1511的制备的生物有机肥促生增产效果显著,其中木霉代替30%化肥处理组黄瓜的产量是不施肥(CK)的1.59倍,是常规施肥(CF)的1.20倍,均达到了差异显著水平(P<0.05)。[结论]绿色木霉Tv-1511及其制备的生物有机肥有防病、促生和增产等多方面功能,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白如霞 曾汇文 范倩 殷洁 隋宗明 袁玲
【目的】明确撕裂蜡孔菌(Ceriporia lacerata)对黄瓜的防病、促生作用,为农药、肥料减施增效提供依据。【方法】以自主分离的撕裂蜡孔菌HG2011新菌株为供试菌,采用Bonnet液体培养基制备撕裂蜡孔菌发酵液(C. lacerata fermentation broth,CLB),另利用蛭石、玉米粉和谷壳等制备撕裂蜡孔菌固体菌剂(C. lacerata solid agent,CLA),通过拮抗、对峙培养、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研究撕裂蜡孔菌对甜瓜球腔菌(Mycosphaerella melonis)引起的黄瓜蔓枯病的防治作用,以及对黄瓜生长发育、养分吸收、土壤酶活性、黄瓜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在拮抗试验中,培养第6天50%CLB对甜瓜球腔菌的抑制率为32.39%,与甲基托布津(thiophanate methyl,TM)作用相当。在对峙培养试验中,甜瓜球腔菌生长受到撕裂蜡孔菌抑制,撕裂蜡孔菌则继续生长至完全覆盖甜瓜球腔菌,使之变形、萎缩和消失。在盆栽试验中,喷病菌孢子液(pathogen inoculation,PI)处理的发病率为36.67%,病情指数为38.40。与PI相比,CLB可显著降低蔓枯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其相对防治效果为79.69%,同样与甲基托布津(75.57%)相当。与常规施化肥(CF)相比,施用CLB可促进黄瓜植株生长,提高生物量、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分别提高了5.87%—21.45%、36.50%—38.83%和10.54%—19.80%;黄瓜植株养分吸收量分别增加45.24%—69.05%(氮)、20.51%—43.59%(磷)和19.88%—38.51%(钾);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纤维素酶、脱氢酶和蛋白酶活性增强,增加幅度分别为8.73%—35.84%、7.55%—10.74%、25.32%—26.49%、186.21%—279.23%、47.99%—76.51%和49.00%—100.00%,施用高量(150 mL)CLB处理的效果优于低量(75 mL)CLB处理的效果。在田间试验中,与常规施肥相比,常规施肥与固体菌剂配施(CF+CLA10)与减肥处理与固体菌剂配施(75%CF+CLA10)均显著提高了黄瓜单株结果数、产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幅分别为13.61%、13.87%、71.54%(CF+CLA10)和11.51%、11.71%、54.37%(75%CF+CLA10),此外,75%CF+CLA10处理显著降低了硝酸盐含量,降幅为14.93%。【结论】撕裂蜡孔菌HG2011可抑制甜瓜球腔菌生长。喷施CLB能防治黄瓜蔓枯病,降低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提高防治效果;盆栽施加CLB可提高土壤酶活性,促进黄瓜幼苗吸收养分,使黄瓜健康生长。田间施用CLA可增加黄瓜产量,提高黄瓜果实游离氨基酸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改善品质,益于实现减肥增效。撕裂蜡孔菌HG2011能分解木质素和纤维素,在作物秸秆中生长迅速,利用该生物菌剂制作堆肥可兼具防病、促生效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胜利 陈小青 陈青云
以黑籽南瓜为砧木,伽师甜瓜为接穗,采用不同的嫁接方法和育苗方法,研究了嫁接对伽师甜瓜幼苗和植株生物学特性及枯萎病抗性、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嫁接方法都有较强的亲和性,在无土育苗条件下,嫁接苗成活率均在77.7%以上,显著高于有土育苗的成活率(68.1%)。各嫁接伽师瓜幼苗根系比自根苗根系发达,嫁接苗的各项生长指标均显著高于自根苗,尤其是伽师瓜嫁接苗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及地上干样质量均显著高于自根苗。嫁接苗田间防效达到95.4%以上,无土育苗嫁接效果比有土育苗好,嫁接伽师甜瓜比自根伽师甜瓜增产75.9%~112.3%,增产效果主要表现在后期产量上。
关键词:
伽师甜瓜 嫁接 育苗 甜瓜枯萎病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忠全 何明 彭化贤 彭炜 杨光超 黄观武 施尚泽 李琼芳 胡夕纯 江永忠 衡开蓉 陈尚华
采用室内和室外小区、大区试验的方法,测定了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研制的药肥复合型棉花种衣剂防治棉苗病害及其对棉花生长、产量的效应。结果表明,种衣剂2号对防治棉花播后烂种和苗床期由立枯病、猝倒病引起的死苗具有特效,1995~1996年大区对比试验显示,种衣剂防治立枯病、猝倒病死苗的效果为90.71~96.43%,并能提高棉花的出苗率,促进棉苗生长,增强抗逆能力,种衣剂处理棉花每公顷平均成株数、蕾铃数均比对照高,平均增产皮棉7.56%。
关键词:
棉花 种衣剂 效果测定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程智慧 宋莉 孟焕文
【目的】探讨大蒜对黄瓜枯萎病(Fusarium axysporum(Schl.)f.sp.CucumerinumOwen.)的抑菌效应和防病效果,为无公害、绿色和有机蔬菜生产中利用大蒜防病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水匀浆法制备大蒜鳞茎粗提物,通过室内抑菌试验测定大蒜鳞茎粗提物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抑菌效应,于黄瓜苗期人工接种黄瓜枯萎病菌测试大蒜鳞茎粗提物的防病效果。【结果】大蒜鳞茎粗提物对黄瓜枯萎病病原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显著的抑杀效应,随着大蒜鳞茎粗提物质量浓度的增加,抑菌圈扩大,对病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增强;对孢子萌发的最低抑制质量浓度为0.312 5 mg/mL,质量浓度达到10 mg...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雅新 王甲果 张翔凯 李驰 马磊 刘东阳 沈其荣
[目的]本文通过高能射线照射筛选获得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高产生长素(IAA)突变株M95,并研究其对植物的促生效应。[方法]利用X射线照射获得哈茨木霉突变体库,结合Salkowski比色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筛选出IAA产量最高的突变株M95;利用Biolog FF微孔板法研究IAA高产突变株的碳源利用特性;利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M95生长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并通过水培和盆栽试验探究M95对黄瓜的促生效果。[结果]从突变体库中筛选到38株优势菌株,其中M95的IAA产量较野生株NJAU 4742(WT)提高了20.51%;Biolog FF微孔板试验结果表明,M95在以D-果糖为唯一碳源的条件下生长速度最快并显著高于WT;荧光定量结果表明,M95中吲哚乙酰胺水解酶基因(iaaH2)和腈水解酶基因(nit2)的转录水平比WT分别提高了32.68和14.58倍。M95处理对黄瓜幼苗的促生作用显著优于WT处理,相对于WT处理,M95处理黄瓜株高、叶面积、地下部鲜重和干重,在水培条件下分别增加了14.79%、16.84%、31.41%和47.96%,在第1季盆栽试验中分别增加了20.99%、13.92%、17.92%和34.02%,在第2季盆栽试验中分别增加了12.23%、15.15%、23.29%和30.02%。在盆栽试验中,M95处理根际细菌、真菌和木霉数量较WT处理分别增加1.91%、5.80%和5.08%。[结论]筛选获得了高产IAA菌株哈茨木霉M95,其对黄瓜幼苗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M95中吲哚乙酰胺水解酶和腈水解酶转录水平的提高是其产IAA能力提升的主要原因。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薛宝娣 李娟 陈永萱
从土壤中分离获得一株木霉(Trichodermasp.)菌株(TR-5),用对峙法和系列稀释法测定其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禾谷丝核菌(Rhizoctoniacerealis),西瓜枯萎病菌(Fusariumoxysporum∫niveum),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昆明腐霉(Pyhtiumkunmingens)和寄生疫霉(PhytophthoraParasitica)的拮抗作问。结果表明,TR-5菌株对6种病原真菌都具有极强的拮抗作用,主要表现为缠绕、附着在病原真菌菌丝上,同时产生吸器侵入病原真菌的菌丝,使菌丝断裂。还能分泌...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尹丹韩 高观朋 夏飞 王伟
【目的】评价生防菌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T4对根围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为生防菌田间应用的生态安全提供依据。【方法】结合DGGE技术与T-RFLP方法,综合考察引入生防菌哈茨木霉T4后黄瓜根围土壤细菌群落变化。【结果】在引入生防菌的14—56 d内(黄瓜整个生育期),木霉对根围土壤细菌群落可产生显著影响,并持续一段的时间,随后逐渐减弱。表现为对蓝细菌、β-变形细菌、葡萄球菌、伯克霍尔德菌、沙雷氏菌、酸杆菌和一些不可培养细菌的有效抑制作用,对芽孢杆菌、土壤杆菌、芽单胞菌的明显促进作用。但到70 d时,即收获后2周,检测不到木霉对细菌群落影响。【结论】DGGE和T-R...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春林 席亚东 胡强 李洪浩
【目的】优化哈茨木霉UN-2菌株产β-葡聚糖酶的培养基组分及发酵参数,提高其产酶能力,研究β-葡聚糖酶粗酶液对水稻纹枯病病原菌的拮抗作用及田间防效,阐明哈茨木霉菌株UN-2在水稻纹枯病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潜力。【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不同碳源、氮源和金属离子对哈茨木霉菌株UN-2产β-葡聚糖酶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确定木霉菌株产β-葡聚糖酶的最适温度、pH、接种量、瓶装量、摇床转速和发酵时间,优化哈茨木霉菌株UN-2产β-葡聚糖酶诱导发酵条件;通过体外拮抗试验和田间防效试验研究β-葡聚糖酶粗酶液对水稻纹枯病的抑菌防病作用。【结果】哈茨木霉菌株UN-2发酵产β-葡聚糖酶最佳碳源和氮源分别为麦麸和硫酸铵,金属离子Ca~(2+)和Mg~(2+)对木霉产β-葡聚糖酶活性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哈茨木霉UN-2菌株以10.0 g/L麦麸、0.5 g/L β-葡聚糖、4.0 g/L硫酸铵、1.5 mmol/L Ca~(2+)、0.5 mmol/L Mg~(2+)为培养基,在温度32 ℃、起始pH 6.5、接种量8 mL(10~(6 )cfu/mL)、瓶装量30 mL/250 mL、摇床转速160 r/min条件下发酵64 h获得β-葡聚糖酶活性最高。木霉菌株UN-2产β-葡聚糖酶粗酶液对立枯丝核菌和禾谷丝核菌的菌丝生长和菌核萌发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由立枯丝核菌引起的水稻纹枯病的田间防效达70.45%,与5%井冈霉素处理相当,β-葡聚糖酶粗酶液处理可提高水稻结实率和稻粒充实度。【结论】哈茨木霉菌株UN-2在最优发酵条件下产酶活性达97.68 U/mL,β-葡聚糖酶粗酶液对水稻纹枯病具有较强的抑菌防病效果,并对水稻植株具有一定的促生作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常友 蔡德龙 钱发军 胡维芝
我国硅肥在黄瓜上的研究报道不多,据我们在春黄瓜上试验结果表明:施硅肥的比对照茎粗增加0.18~0.24cm,株高增加4.8~25.1cm,秧节数比对照增加15%~42%左右,增产达25%~29%以上,并且硅肥有改善黄瓜的外观与品质的作用
关键词:
黄瓜 硅肥 糖份 塑料大棚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揣红运 石延霞 柴阿丽 杨杰 谢学文 李宝聚
【目的】获得对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抑菌活性高的杀菌剂乙霉威和腐霉利的最佳混配比例,将其加工成微粉剂并确定其对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乙霉威与腐霉利不同配比混合物对多主棒孢的毒力,以Wadley公式评价其协同作用,明确最佳增效组合;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筛选载体、助剂及最优配比,确定其最佳配方后,利用气流粉碎机超微粉碎加工成微粉剂,测定其对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乙霉威与腐霉利以质量比1﹕1、1﹕4进行混配时,对多主棒孢菌株HG09112606、FQ07091401、HG11011509均表现为毒力增效作用,增效系数分别为3.19、2.53、1.68;1.99、1.77、1.98,其中1﹕1的混配组合增效作用较为明显。以质量分数为10%的乙霉威·腐霉利为有效成分,3%的萘磺酸钠盐甲醛缩合物NNO为分散剂,3%的十二烷基硫酸钠K12为表面活性剂,1%的聚氧乙烯烷基醚为稳定剂,15%的白炭黑和补足至100%的硅藻土为载体而研制的10%乙霉威·腐霉利微粉剂粒径为6.18μm,分散指数95.18%,浮游性指数86.26,含水率1.24%,坡度角67°,热贮分解率4.12%,各项检测结果均符合标准。在盆栽试验中,10%乙霉威?腐霉利微粉剂在用药量为100 g a.i./hm~2时喷粉对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防治效果为89.82%,显著高于对照药剂35%苯甲·咪鲜胺水乳剂、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在推荐用量时喷雾的防治效果;在田间试验中,10%乙霉威·腐霉利微粉剂在用量为100 g a.i./hm~2时喷粉对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防治效果为84.39%,与35%苯甲·咪鲜胺水乳剂在用量为300 g a.i./hm~2、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在用量为90 g a.i./hm~2时的喷雾防治效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乙霉威和腐霉利混配使用对多主棒孢具有不同程度的毒力增效作用;按照选定的配方加工成的10%乙霉威?腐霉利微粉剂粒径小,分散指数、浮游性指数高,贮存稳定,在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防治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敏 杨春平 仇波 谢津 陈华保 龚国淑 杨继芝
采用人工接种玉米丝黑穗病菌的方法,测定了3种浓度的绿色木霉L24菌株可湿性粉剂稀释液对玉米进行浸种和喷雾混合处理后,玉米植株中的一些生理指标的变化及其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生理指标测定结果表明,经木霉L24菌株制剂处理后,与直接接种玉米丝黑穗病菌对照相比,玉米植株内的过氧化物酶活性(POD)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绿色木霉L24菌株制剂3种浓度对玉米丝黑穗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绿色木霉L24菌株制剂稀释5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达94%。表明绿色木霉L24菌株可有效降低玉米丝黑穗病菌对玉米植株造成的胁迫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申光辉 薛泉宏 张晶 段佳丽 王东胜 杨兴华
【目的】探索利用植物病、健株根域土壤微生物区系比较法快速筛选高效、广谱且有实际防病促生作用生防真菌的可行性。【方法】根据菌落培养与扫描电镜形态特征及rDNA-ITS序列对拮抗真菌进行鉴定;生长速率法测定菌株无菌发酵滤液的拮抗活性,盖玻片对峙培养法观察拮抗真菌对草莓根腐病原菌菌丝形态的影响;室内发芽试验法测定真菌无菌发酵滤液促种子萌发活性;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拮抗真菌对草莓根腐病的防病促生作用;土壤稀释平皿分离法测定拮抗真菌的定殖能力及对草莓根域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结果】经鉴定,2株拮抗真菌HF3和HF7分别为灰黄青霉(Penicillium griseofulvum)和土曲霉(Aspergillu...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梁亚萍 宗兆锋 马强
为了寻找具有内生习性的植病生防放线菌,从采自秦岭的14种野生植物中分离得到29株内生放线菌,对其进行了皿内拮抗试验、发酵液抑菌试验和温室防病促生试验。结果发现,有6株菌表现出显著的抑菌活性,其中菌株SF1对粉红聚端孢、SF4对苹果炭疽菌、SF20对灰葡萄孢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菌株SG2的代谢产物具有很高的抑菌活性,其发酵滤液对茄链格孢的抑菌圈直径达到35 mm;菌株SG2对温室番茄早疫病的防治效果达到89.72%,菌株SF4对黄瓜白粉病的温室防效达到89.61%,菌株SF20对番茄和黄瓜具有明显的促生作用。可见,从野生植物中分离具有内生习性和抑菌作用的放线菌,直接用于生物防治是可行的。
关键词:
野生植物 内生放线菌 生物防治 促生作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谯天敏 张静 朱天辉
铜绿假单胞菌和长枝木霉均对杂交竹梢枯病菌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通过室内抗生素、紫外诱变和杀菌剂胁迫培养,获得铜绿假单胞菌和长枝木霉突变菌株,此突变体在形态特征、平板抑菌活性上与原始菌株差异不显著,且具有长期稳定的抗药性。田间喷施突变菌株菌悬液或孢子悬液可以使其成功定殖到杂交竹叶表面。铜绿假单胞菌和长枝木霉的亲和性研究显示,二者浓度低于108cfum L,均无明显抑制作用,具有高度亲和性,这有利于2菌株在杂交竹梢枯病生物防治中协同作用的发挥。利用铜绿假单胞菌悬液和长枝木霉孢悬液进行梢枯病菌田间协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预先接种拮抗菌防效最高,其次是同时接种,后施拮抗菌防效最低,说明铜绿假单胞菌和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