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25)
- 2023(8981)
- 2022(7332)
- 2021(6399)
- 2020(5041)
- 2019(11508)
- 2018(11165)
- 2017(20556)
- 2016(11324)
- 2015(12417)
- 2014(12427)
- 2013(12413)
- 2012(11793)
- 2011(10878)
- 2010(11094)
- 2009(9951)
- 2008(9773)
- 2007(8779)
- 2006(8071)
- 2005(7476)
- 学科
- 济(52824)
- 经济(52785)
- 管理(27737)
- 业(27609)
- 企(19187)
- 企业(19187)
- 地方(18720)
- 中国(17987)
- 农(16738)
- 方法(15954)
- 数学(13913)
- 数学方法(13666)
- 业经(12964)
- 农业(11741)
- 学(11183)
- 环境(10978)
- 发(10664)
- 地方经济(10532)
- 融(9328)
- 金融(9328)
- 银(9151)
- 银行(9117)
- 贸(8997)
- 贸易(8987)
- 行(8970)
- 易(8607)
- 技术(8475)
- 制(8138)
- 财(8137)
- 发展(7714)
- 机构
- 学院(165869)
- 大学(161965)
- 济(65633)
- 经济(64188)
- 研究(63993)
- 管理(57422)
- 理学(48321)
- 理学院(47653)
- 中国(47181)
- 管理学(46594)
- 管理学院(46305)
- 科学(42278)
- 农(36731)
- 京(35979)
- 所(34114)
- 研究所(31067)
- 业大(29229)
- 农业(28836)
- 财(28514)
- 中心(28239)
- 江(27111)
- 范(23925)
- 师范(23608)
- 院(23268)
- 北京(23073)
- 省(22312)
- 州(21807)
- 财经(21704)
- 技术(20577)
- 科学院(19869)
- 基金
- 项目(110165)
- 科学(85404)
- 研究(77822)
- 基金(76702)
- 家(68781)
- 国家(68161)
- 科学基金(56939)
- 社会(48319)
- 省(46715)
- 社会科(45915)
- 社会科学(45901)
- 基金项目(40243)
- 划(38433)
- 自然(36753)
- 自然科(35877)
- 自然科学(35862)
- 教育(35220)
- 自然科学基金(35182)
- 资助(31146)
- 编号(30958)
- 发(30664)
- 重点(25539)
- 成果(24954)
- 发展(24190)
- 展(23759)
- 课题(23357)
- 创(23117)
- 部(22185)
- 计划(21672)
- 创新(21671)
共检索到2640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白洪志 王惠 韩梅 肖亦农 杨谦 韩晓日
以稻草粉与麦麸为主料,对影响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C-08固态发酵生产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的营养因素和环境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秸秆粉和麸皮为2∶4最适合产酶;铵态氮适合C-08产CMCase,NO3-利于产Xylanase,其中NH4NO3最好;料水比1∶2,适合C-08产CMCase,1∶2.5适合产Xylanase;稻草粉粒度40~100目时,适合C-08产CMCase,此范围外适合产Xylanase;pH值为4时,适合C-08产酶;孢子接种量为7.5×107孢子.mL-1时,适合C-08产酶;低于28℃时适合C-08产酶;最适发酵时间为72h。该菌株在以上...
关键词:
绿色木霉 纤维素酶 半纤维素酶 固体发酵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德强 黄镇亚 张志毅
该研究以麦麸和汽爆蔗渣为主要原料 ,采用绿色木霉AS3 30 32 (Trichodermaviride)固态发酵生产纤维素酶 ,研究了氮源、碳源、表面活性剂、接种方式、培养基含水量、培养温度、培养基起始pH值对绿色木霉产酶活力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①以硫酸铵为氮源 ,其FPA ,CMC ,和 β Gase酶活力均较高 ,每克干曲分别高达 12 2 5FPAU g ,1470 0CMCU g和 119 3β GaseU g ;②碳源以麸蔗比为 3∶2时 ,FPA ,β Gase和CMC酶活力均为最高 ,每克干曲分别高达 138 2FPAU g ,134 6 β GaseU g和 16 ...
关键词:
纤维素酶 固体发酵 酶活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建新 刘起丽 李学梅 吴云锋 马威 姜秋会 梁树才
以麸皮和玉米芯为主要原料,采用康氏木霉(Trichoderma koningn)固态发酵生产纤维素酶,并对 影响纤维素酶活性的碳源和氮源配比、外加氮源、培养基初始pH值、培养时间和表面活性剂等因素进行了研究。结 果表明,培养基碳源和氮源配比以麸皮:玉米芯为3:2时最适合;外加氮源以质量分数0.8%硝酸铵产纤维素酶 活性最高;培养基初始pH值为3.0时,纤维素酶活力最高,是对照的1.37倍;表面活性剂以质量分数0.50%“奇 强”洗洁精对提高纤维素酶活性的作用最显著,较对照提高12.4%;培养时间为72 h时,纤维素酶活性最高。
关键词:
康氏木霉 纤维素酶 固态发酵 酶活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仕凤 唐俊 高永东 翟志伟 刘力行 高必达 陈捷
为探索康氏木霉REMI突变株适宜的产酶条件,通过正交试验对其固态发酵培养基、接种量、料水比、培养时间和培养温度等进行了研究.试验确定最佳培养基组分为稻草粉︰麦麸为9︰1(质量比),料水比1︰1(质量比),硫酸铵1%,Tween-200.1%,通过单因素优化试验,确定最佳培养条件为:接种量5%~7.5%,培养温度30℃,培养时间96h,pH自然;该突变株的FPA酶活和CMC酶活分别达6.097,8.123IU/g.
关键词:
康氏木霉 固体发酵 纤维素酶 正交试验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德强 黄镇亚 张志毅
该研究采用绿色木霉AS3.30 32 (Trichodermaviride)液体发酵生产纤维素酶 ,研究了碳源、氮源、培养基起始 pH值、接种量、摇床转速对绿色木酶产酶活力的影响 .结果表明 :①以爆破后的甘蔗渣为碳源时滤纸酶活和 β Case酶活力分别高达 5 .37U/mL和 4.89U/mL ;②不同氮源产酶活力大小顺序为 :NH4 NO3,(NH4 ) 2 HPO4 ,(NH4 ) 2 SO4 ,尿素 ,NH4 Cl,酵母膏 ;③培养基起始 pH为 3 .5 ,摇床转速为 15 0r/min ,培养温度为 2 8℃时 ,产酶活力最高 ;④接种量对产酶活力影响不大 ,以体积分数 φ为 5...
关键词:
纤维素酶 液体发酵 酶活力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龙 吴兴利 于维 谷巍 徐海燕 钱爱东 王春凤 张芳毓
为论证单一固态Bacillus velezensis 157发酵豆粕中混合碱处理玉米秸秆能否有利于提高内切葡聚糖酶、淀粉酶、木聚糖酶和果胶酶的产酶量,利用DNS法对碱处理玉米秸秆与豆粕混合添加质量比进行优化后,采用单因素法分别对单一发酵豆粕、碱处理玉米秸秆以及混合发酵碱处理玉米秸秆-豆粕中底物与水分质量比、发酵温度以及发酵时间进行优化,并对发酵过程中B.velezensis 157的生长曲线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经发酵条件优化后,以碱处理玉米秸秆和豆粕的质量比为1.0∶1.0,底物与水分质量比为1.0∶0.5;B.velezensis 157于37℃培养温度下发酵24 h后,混合发酵组的内切葡聚糖酶、淀粉酶、木聚糖酶、果胶酶以及菌落数,均高于单一发酵碱处理玉米秸秆组和豆粕组,酶活力分别可达56.83±1.47、1 949.28±14.41、16.52±0.79和14.53±0.56 U/g,相应酶活力与碱处理玉米秸秆组相比,分别提高了7.81、6.41、1.23和2.53倍;与豆粕组相比,分别提高了1.17、1.35、1.07和1.21倍;同时,混合发酵组中B.velezensis 157菌落数高于豆粕组和碱处理秸秆组。因此,B.velezensis 157混合固态发酵有利于提高B.velezensis 157内切葡聚糖酶、木聚糖酶、淀粉酶和果胶酶的酶产量,节约了时间和成本,为动物饲料酶制剂和生物饲料的开发提供依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秀秀 韩梅 李丽娜 李晶
为探究1株耐冷纤维素降解细菌HQ产内切纤维素酶的最佳发酵条件,通过测定菌株HQ细胞培养液和超声细胞破碎液的CMCase酶活,确定CMCase为胞外酶。以CMCase酶活为指标,运用PlaCkett-BurMan方法初步筛选出影响CMCase酶活的3个主要因素,即初始PH、接种量和促进因子。以响应面法对菌株HQ发酵条件进一步优化,最终确定菌株HQ较优的发酵条件为:30.0g/l CMC-na为培养基碳源、40.0g/l 1∶1牛肉膏-蛋白胨为氮源、0.11%吐温-80作为促进因子、初始PH为5.35、最适产酶温度为40℃、接种量为6.42%。在最适条件下摇瓶培养,4d后CMCase酶活可达到32...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俊换 郭华 欧阳晶
以羧甲基纤维素酶(Carboxymethyl cellulase enzyme,CMCase)的酶活力作为响应值,用响应面法对康宁木霉利用油茶籽壳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在油茶籽壳预处理方法、氮源、起始pH、发酵时间、接种量、营养液体积对CMCase酶活力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筛选出主要影响因素培养时间、起始pH和营养液体积进行正交试验,通过Box-Behnken设计,利用Design Expert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得出3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及最佳发酵条件。结果表明,用碱法处理油茶籽壳较为适宜;油茶籽壳发酵产纤维素酶的适宜氮源为0.2%的(NH4)2SO4;其他适宜条件为接种量5%、初始p...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大明 毕霏 陈红漫 阚国仕 马艳 李艳秋 于可济
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所产生纤维素酶可将秸秆天然纤维素组分转化为可发酵的糖,不仅对废物进行再利用,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以纤维素酶工业生产菌株绿色木霉Sn-9106总RNA为模板,利用RT-PCR技术反转录合成外切葡聚糖水解酶(CBHI)基因约1545bp的cDNA片段。该序列与GenBank中的cbhI E00389序列比较,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91%。大肠杆菌BL21原核表达和SDS-PAGE结果表明,重组蛋白分子量约为53kDa,重组酶活力为5.3U.mg-1。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廖杰琼 陈力力 杨伊磊 青文哲 康汝罄
采用响应面法对纳豆芽孢杆菌固态发酵产纳豆激酶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用Plackett–Burman法确定产纳豆激酶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发酵温度、初始物料比和发酵时间,再用最陡爬坡试验逼近最大响应区域,最后通过Box–Behnken方法进行二次回归分析,得到产酶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6℃,初始物料比90.24 g/(100 g),发酵时间92.82 h,在优化后的条件下,纳豆激酶活力可达6 031.33 IU/g。
关键词:
菜籽粕 纳豆激酶 固态发酵 响应面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庄苏 颜瑞 丁立人 王晓亮 王恬
为研究纤维素酶与木聚糖酶对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 Schumach.)青贮品质的影响,本试验共设6组:T1:象草+500 mg.kg-1纤维素酶;T2:象草+250 mg.kg-1纤维素酶;T3:象草+250 mg.kg-1木聚糖酶+250 mg.kg-1纤维素酶;T4:象草+500 mg.kg-1木聚糖酶;T5:象草+250 mg.kg-1木聚糖酶;C(对照组):象草。切短的象草经酶处理后在25℃条件下青贮在发酵瓶内,分别在青贮第2、4、6、8、15和30天从每组取出3瓶青贮样品用于发酵品质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纤维素酶与木聚糖酶或两者复合处理均能极显著降低青...
关键词:
纤维素酶 木聚糖酶 象草 青贮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吴石金 罗锡平 夏一峰
在液体发酵条件下,以纤维素粉或麦麸为不同碳源及添加碳酸钙和酵母膏对里氏木霉产纤维素酶系不同组分的最高酶活、比酶活及其形成时间、分泌规律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以纤维素粉或麦麸为不同碳源时,各组分的最高酶活、酶活比及其形成时间均有较大差异,并以混合碳源(1 0%纤维素粉+2 0%麦麸)时为最佳,内切型β 1,4 葡聚糖酶(C1)外节型β 1,4 葡聚糖酶(Cx)和β 葡萄糖苷酶(BG)的最高酶活分别达到76 18×10-5,313 25×10-5和135 59×10-5mol·s-1,比酶活分别为72 18×10-5,331 57×10-5和124 29×10-5mol·s-1,最高酶活形成时间...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司美茹 薛泉宏 蔡艳
采用混合培养法 ,研究了假丝酵母对黑曲霉和烟曲霉固态发酵中纤维素酶及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1接入少量假丝酵母混合培养 ,可明显提高黑曲霉和烟曲霉纤维素酶系中滤纸酶、羧甲基纤维素酶、微晶纤维素酶及淀粉酶的活性。混合培养时 ,黑曲霉发酵产物中上述 4种酶的峰值酶活较黑曲霉单独培养时分别提高 36 .1% ,11.1% ,16 .2 %及 4 1.8% ;烟曲霉分别提高 2 4 .9% ,5 2 .8% ,4 0 .8%及 16 3.5 %。 2混合培养时 ,在黑曲霉和烟曲霉中 ,除黑曲霉的滤纸酶和淀粉酶外 ,其余纤维素酶和淀粉酶的产酶高峰期较单纯培养提前 2 4 h出现 ,接入酵母菌加快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敏 李轶冰 杨改河 王晓娇 任广鑫 冯永忠
【目的】研究尿素和纤维素酶对厌氧发酵产气效果的影响,为解决沼气发酵原料利用率低、实际沼气转化率和沼气产气量低等问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鸡粪和玉米秸秆(干物质(TS)质量比为2∶1)为原料,采用自行设计的可控性恒温厌氧发酵装置,控制TS质量分数为8%,温度为(30±1)℃,在厌氧发酵的前期(装料时)、中期(正常发酵15 d时)和末期(正常发酵30 d时),分别添加尿素和纤维素酶,添加水平均设5,10,15,20 g/kg 4个水平,进行为期46 d的厌氧发酵,研究尿素和纤维素酶不同添加时期及不同添加水平对厌氧发酵产气特性的影响。【结果】尿素和纤维素酶的3个不同添加时期对产气量均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尿素 纤维素酶 厌氧发酵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陆晨 陈介南 王义强 詹鹏 张林
利用羧甲基纤维素钠培养法、刚果红染色法、滤纸崩解法和胞外纤维素酶活性测定法,从湖北神农架保护区不同区域采集的森林腐质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高产纤维素酶的真菌B-5。结合菌落形态观察、显微镜观察和ITS序列同源性分析,确定该菌株为镰刀菌属Fusarium,与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相似度达99%。滤纸崩解实验显示该菌72 h对滤纸具有明显崩解能力,失重率达37.9%。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碳源,蛋白胨为氮源,28℃,180 r/min,培养5 d,初始酶活为FPA酶活(FPase)2.09 IU/mL,CMC酶活(CMCase)5.20 IU/mL。通过产酶条件优化,确定稻草为唯...
关键词:
纤维素酶 真菌 筛选鉴定 产酶条件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