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19)
- 2023(10831)
- 2022(8718)
- 2021(7712)
- 2020(5915)
- 2019(13301)
- 2018(12555)
- 2017(23268)
- 2016(12362)
- 2015(13449)
- 2014(13485)
- 2013(13457)
- 2012(13017)
- 2011(11969)
- 2010(12587)
- 2009(12108)
- 2008(10837)
- 2007(10037)
- 2006(9323)
- 2005(8629)
- 学科
- 济(57229)
- 经济(57175)
- 业(38124)
- 管理(31931)
- 农(29427)
- 中国(27015)
- 融(25797)
- 金融(25797)
- 企(24758)
- 企业(24758)
- 银(23631)
- 银行(23618)
- 行(23064)
- 地方(22865)
- 农业(20155)
- 业经(17165)
- 财(14815)
- 制(14764)
- 方法(13950)
- 发(13023)
- 数学(11995)
- 数学方法(11898)
- 中国金融(11084)
- 地方经济(10742)
- 环境(10437)
- 发展(10219)
- 展(10192)
- 贸(9433)
- 贸易(9416)
- 学(9409)
- 机构
- 学院(177757)
- 大学(171923)
- 济(76320)
- 经济(74492)
- 研究(66587)
- 管理(62956)
- 中国(57164)
- 理学(52231)
- 理学院(51615)
- 管理学(50822)
- 管理学院(50490)
- 科学(37729)
- 京(37179)
- 财(36409)
- 农(35565)
- 所(33361)
- 中心(32452)
- 研究所(29690)
- 江(29229)
- 财经(27302)
- 农业(26231)
- 业大(25521)
- 范(25409)
- 师范(25173)
- 经(24579)
- 州(24424)
- 北京(24169)
- 经济学(23734)
- 院(23723)
- 省(22655)
- 基金
- 项目(111654)
- 科学(87725)
- 研究(86791)
- 基金(77998)
- 家(66768)
- 国家(66061)
- 社会(56584)
- 科学基金(56448)
- 社会科(53538)
- 社会科学(53530)
- 省(46665)
- 基金项目(40618)
- 教育(37907)
- 划(37362)
- 编号(36153)
- 自然(32181)
- 发(31526)
- 自然科(31395)
- 自然科学(31392)
- 资助(30913)
- 自然科学基金(30777)
- 成果(29941)
- 课题(26331)
- 发展(26141)
- 展(25680)
- 重点(25381)
- 创(23580)
- 部(23439)
- 国家社会(23427)
- 性(22507)
共检索到2997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曹斌
<正>随着乡村振兴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绿色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亟须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绿色普惠金融对乡村资源的引导、配置和优化作用。2023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在普惠金融重点领域服务中融入绿色低碳发展目标。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普惠金融,而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又需要绿色金融的支持配合,需要绿色金融为乡村振兴注入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韩冬雪 符越
以高质量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和助力乡村振兴,是我们党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新时代城乡变化特征得出的结论,也是通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有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以高质量绿色发展为引领。我国高质量绿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存有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高质量绿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必要性、现状和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绿色经济 乡村振兴 共同富裕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宁 张贺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抓好“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强力助推剂。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同向同行,需要普惠金融为其赋能。文章以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理念为统领,探索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在“两个大局”中的重要战略意义以及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同向同行的理论机制。基于此,探索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共同支持路径,最后提出普惠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同向同行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普惠金融 乡村振兴 共同富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林洁 韩淋 修晶
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之一,产业发展是巩固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的关键。农村金融体系薄弱是乡村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而数字普惠金融是促进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方式。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推动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实现包容性增长;缓解融资约束、降低融资成本和改善金融服务,提升中小企业和乡村创新活力;推进各地充分平衡发展,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针对当前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中存在的基础薄弱、使用形式局限和潜在风险问题,本文建议:第一,重视技术创新发展,搭建数字化服务平台和建立农村信用体系,加快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第二,结合本地区的自然资源与发展趋势,引导数字普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第三,重视农村居民金融教育,提升金融素养和金融决策水平,并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法制化监管防范数字金融风险。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洁 夏婷
如何深化“两山”转化路径已成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关键路径在于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将绿水青山中蕴含的生态资源价值以市场化的方式实现,从而打通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一体化关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本文从我国“两山”建设及转化发展情况和浙江“两山”转化的实践内容、优势成效、转化路径及经典案例中得到相应启发,发现浙江虽然在“两山”转化中走在全国前列,但是在转化行动中仍然存在几大问题,并进一步从生态资源金融服务中心的五大功能定位出发,从零散资源集中收储、非标资源明确产权、低效资源招商开发、创新产品增信主体、产业培育带动收益等五大方面给出相应建议,助力实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目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徐叶 薛永基
为了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下的高质量发展,本文从数字普惠金融角度出发,探究其对农业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全要素生产率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代理指标,选取2011—2020年我国A股农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数字普惠金融如何影响上市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实证检验发现,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程度越高,农业上市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越高,即数字普惠金融显著促进了农业上市公司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地检验其中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显著缓解了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进而促进了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同时,本文还检验了企业风险水平差异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企业风险水平更高时,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荣宇飞
数字普惠金融是现代金融服务融合数字技术的体现,其是否能够有效促进农业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文章利用2013—2022年中国农业类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促进农业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对影响机理检验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提高企业的研发投资,进而正向影响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考察不同企业生命周期,研究发现相比于衰退期,在成长期和成熟期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正向影响更显著。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胡金焱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业态,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化信息技术,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论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农村金融实现普惠的“五个难”,即商业可持续性难、降低交易成本难、克服金融排斥难、金融风险防控难、有效监管约束难。其次,说明了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三个坎”,即金融科技靠得住、数字金融落得下、农村地区接得住。再次,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乡村治理和生活富裕等五个方面探讨了数字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的“五大融合”。最后,针对在乡村振兴中如何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普惠金融 数字普惠金融 乡村振兴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根据财政部"根在基层"青年调研实践活动统一部署,金融司牵头的青年联合调研团赴山东省烟台市栖霞、莱州的7个村镇,开展"农业保险提质增效"专题调研。通过实地走访,以及和基层政府部门、保险公司、种植和养殖大户代表等座谈交流,调研团感到基层部门和农民群众对农业保险政策普遍较为认可,但也存在许多诉求亟待解决。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欧阳宇俍 刘安炉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之本,绿色金融作为促进产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是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力量,是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村共同富裕的有效手段。近年来,我国通过绿色信贷助力乡村产业发展规模持续增长、绿色保险助力乡村产业安全作用逐年提升、绿色债券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供需双赢格局快速形成,有效发挥了绿色金融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作用。但是,仍然存在政府政策体系不完善、金融机构支持力度不大、农业经营主体参与程度不高等问题。政府应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打造多维绿色金融市场,优化绿色产业营商环境;金融机构应夯实金融基础设施,健全绿色金融普惠体系,提升服务质量;农业经营主体应统筹绿色金融资源,强化金融科技赋能,注重金融评价体系。通过政府、金融机构、农业经营主体的协同联动,充分发挥绿色金融作用,切实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文墨 李萌 冯学健
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需要国家政策作为支持,也需要资金作为物质基础。国家的金融机构作为连接国家政策与资本的纽带,是实现推动乡村振兴、助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推进器。文章首先对普惠金融、乡村振兴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意义进行概述,进而探究了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需求现状,通过了解普惠金融作用于乡村振兴的传导机制和目前面临的困境,由此提出了相关的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普惠金融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光辉 汪兴宇 苏杭
基于2012—2020年边疆省份面板数据,构建门槛效应模型,从中等职业教育水平和数字创新程度的视角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边疆省份乡村振兴有促进作用,且当中等职业教育水平低于门槛值,数字创新程度高于门槛值时影响作用更明显。进一步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在东北边疆地区助推乡村振兴作用更强,西北边疆地区次之。其主要作用机制是数字普惠金融降低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支出,减少“因病致困”人口占比,带动乡村振兴;数字普惠金融有利于完善农村数字基础设施,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政府应推动边疆乡村地区职业教育发展、促进数字创新成果转化和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使数字普惠金融更好地助力我国边疆乡村振兴。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丁松茂
实施乡村振兴是国家对做好"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决策。2018年以来,全国各省市相继出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实施乡村振兴的一系列政策出台,对农商银行来说,既是责任使命,也是重大机遇。在当前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区域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激烈等情况下,农商银行只有紧紧抓住这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发挥得天独厚的自身优势,深耕农村市场,深推普惠金融,才能破解转型发展中遇到的众多挑战和瓶
关键词:
普惠金融 富阳区 农商银行 乡村振兴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海央 柴正猛 许雨辰
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支撑。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定量刻画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与乡村产业振兴水平,比较二者的分异演进特征,应用时空统计学手段揭示演化分异中的相关关系,再以地理探测器模型揭示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驱动效应。研究发现,其一,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不均衡性问题突出,乡村产业振兴水平的总体差异缩减趋势比较稳定。其二,农村金融量的扩张与乡村产业振兴水平能够维持稳定的相关关系,质的提升、总体水平与乡村产业振兴水平间的趋同程度在逐步增强。其三,农村金融量的扩张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外生动力,与质的提升存在正向交互作用,应兼顾农村金融发展量与质的相互协调。据此提出相关建议供参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海央 朱明月 张林
文章运用时空统计方法分析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与乡村产业振兴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化特征及障碍因子。研究发现:2009—2020年,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与乡村产业振兴耦合协调度具有明显的地区异质性,区域间差异构成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除东北地区外,全国与其他区域均具有空间收敛特征,尤其以西部地区的收敛速度最快;农村金融“量”与“质”的系统性失衡、“质”的空间性失衡对高质量发展造成核心障碍,农业耕地质量及利用效率、农业技术进步与劳动生产率对乡村产业振兴造成核心障碍。以上因素应是提升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与乡村产业振兴协同发展的关键瞄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