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25)
- 2023(13964)
- 2022(11453)
- 2021(10570)
- 2020(8304)
- 2019(18775)
- 2018(18314)
- 2017(34413)
- 2016(18527)
- 2015(20660)
- 2014(20720)
- 2013(20294)
- 2012(19676)
- 2011(17938)
- 2010(18774)
- 2009(17632)
- 2008(17354)
- 2007(16049)
- 2006(14823)
- 2005(13880)
- 学科
- 济(96296)
- 经济(96214)
- 管理(51474)
- 业(46571)
- 企(36416)
- 企业(36416)
- 地方(28941)
- 中国(28494)
- 方法(27045)
- 农(25579)
- 数学(22080)
- 数学方法(21720)
- 业经(21674)
- 学(19245)
- 农业(17344)
- 财(17124)
- 地方经济(16719)
- 制(16537)
- 环境(15428)
- 融(15233)
- 金融(15231)
- 银(15201)
- 银行(15182)
- 贸(15170)
- 贸易(15157)
- 行(14809)
- 易(14558)
- 发(14494)
- 策(13493)
- 理论(13202)
- 机构
- 学院(272520)
- 大学(267869)
- 济(118324)
- 经济(115673)
- 研究(103246)
- 管理(96623)
- 理学(80418)
- 中国(79847)
- 理学院(79343)
- 管理学(77876)
- 管理学院(77341)
- 科学(61345)
- 京(58974)
- 财(54596)
- 所(53305)
- 江(49397)
- 研究所(47559)
- 中心(46405)
- 农(44989)
- 财经(41029)
- 范(39732)
- 师范(39344)
- 北京(37670)
- 院(37334)
- 经(36805)
- 业大(36672)
- 州(36438)
- 经济学(36018)
- 农业(34610)
- 省(33772)
- 基金
- 项目(167413)
- 科学(131540)
- 研究(126999)
- 基金(117627)
- 家(101568)
- 国家(100610)
- 科学基金(85272)
- 社会(80975)
- 社会科(76568)
- 社会科学(76553)
- 省(68009)
- 基金项目(60303)
- 教育(57434)
- 划(55800)
- 编号(52101)
- 自然(51646)
- 自然科(50372)
- 自然科学(50361)
- 自然科学基金(49416)
- 资助(48361)
- 成果(44233)
- 发(42828)
- 课题(38591)
- 重点(38461)
- 部(35904)
- 发展(35152)
- 展(34562)
- 创(34446)
- 国家社会(32727)
- 性(32330)
- 期刊
- 济(154413)
- 经济(154413)
- 研究(91375)
- 中国(65033)
- 农(43703)
- 财(40595)
- 管理(40385)
- 学报(39704)
- 科学(37734)
- 教育(36524)
- 融(32632)
- 金融(32632)
- 大学(30700)
- 农业(29551)
- 学学(28741)
- 技术(25468)
- 业经(25109)
- 经济研究(24565)
- 财经(21037)
- 问题(19069)
- 经(18358)
- 贸(15994)
- 业(14925)
- 技术经济(14674)
- 国际(14624)
- 世界(14110)
- 现代(13095)
- 商业(12956)
- 坛(12949)
- 论坛(12949)
共检索到4536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董昕 傅郭鑫 范东君 路彩霞 曾成
绿色文化在建设生态长江、繁荣经济长江的过程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如何整合丰富而多样的长江文化资源,发挥绿色文化对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促进作用,就需要明确绿色文化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的作用路径,并通过政策措施加以引导和推进。具体政策措施包括: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强化绿色发展意识;完善文化制度保障,促进绿色文化发展;搭建文化共享平台,加强流域交流合作;挖掘长江文化资源,建设绿色文化产业带。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传清 黄磊
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创新驱动带、内河经济带与协调发展带,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最重要的东西线主轴,历经三十年发展最终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成为新时期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三大支撑带战略"之一。长江经济带的绿色发展对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特别是绿色发展理念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但仍面临着水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严重、产业结构重化工化、协同发展机制不健全、沿江港口岸线开发无序、法律法规制度体系不完善,绿色政绩考评体系乏力等难题。为进一步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进程,必须加快建设绿色基础设施,发展壮大绿色产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绿色发展 推进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忠 刘峥延 金田林
长江经济带农业生产条件好、发展水平较高,但是农业发展面临着农业资源减少、农药化肥使用增加、面源污染和土壤污染严重等问题。推动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需要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双向发力,上中下游通力合作,将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业生态涵养区,为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做出贡献。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农业发展 绿色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明 陈诗一
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是我国经济的重心和活力所在。当前,长江经济带已经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主战场,要实现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定位与新目标,需要绿色金融全面、深度的赋能。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的问题一是长江经济带金融资源供给与金融需求不匹配。经济发达的长江下游地区生态治理的金融资源供给充足,生态治理的资金投入较多。而长江中上游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生态治理资金供给不足,
[期刊] 求索
[作者]
杨顺顺
在梳理绿色发展理论及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基础上,构建包含绿色增长度、绿色承载力和绿色保障力3项一级指标,结构优化、创新驱动、开放协调、水资源利用、水生态治理、绿色投入和绿色生活7项二级指标,36项具体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GRAP联合评价技术,对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评。结果表明:2011-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总指数由49.39逐步增长至56.35;长江经济带中部和西部区域未来分别应在绿色承载力和绿色增长度方面进行重点提升;创新驱动和绿色投入指数提升较慢是当前长江经济带各区域板块面临的共同问题;11省(市)按总指数可分为三个梯队,且各省(市)特色鲜明。
[期刊] 改革
[作者]
任胜钢 袁宝龙
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方式要向质量效率型转型,发展模式要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转型,发展目标要向可持续发展转型。以转型升级实现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发展应从调整长江经济带能源供应结构、推动长江经济带现代农业生态化发展、推动长江经济带传统工业高端化发展、推动长江经济带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推动长江经济带现代服务业智能化发展五方面着手。以协调发展实现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发展应从着力构建长江经济带中上游绿色承接产业转移模式、依据资源环境承载力着力优化长江经济带产业布局、着力构建跨区域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三方面着手。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付保宗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工业化程度最高、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产业结构重型化特征显著,绿色制造技术装备和创新能力较弱,工业企业污染治理投资不足,产业绿色发展存在较大难度。对此,应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创新发展;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强化节能环保准入约束,推进节能环保技术和产业发展;构建区域协调合作机制,促进区域产业联动发展。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产业绿色发展 形势与对策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肖金成 刘通
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如何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我们提出共抓大保护、齐建绿长廊的战略对策: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空间开发格局;实施城镇化战略,以市场手段吸纳生态脆弱地区的人口;健全空间规划体系,编制"多规合一"的空间规划;工业进园区,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促进上下游共治,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生态保护 可持续发展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肖金成 刘通
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如何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我们提出共抓大保护、齐建绿长廊的战略对策: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空间开发格局;实施城镇化战略,以市场手段吸纳生态脆弱地区的人口;健全空间规划体系,编制"多规合一"的空间规划;工业进园区,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促进上下游共治,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生态保护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付保宗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工业化程度最高、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产业结构重型化特征显著,绿色制造技术装备和创新能力较弱,工业企业污染治理投资不足,产业绿色发展存在较大难度。对此,应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创新发展;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强化节能环保准入约束,推进节能环保技术和产业发展;构建区域协调合作机制,促进区域产业联动发展。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产业绿色发展 形势与对策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肖金成 刘通
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如何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我们提出共抓大保护、齐建绿长廊的战略对策: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空间开发格局;实施城镇化战略,以市场手段吸纳生态脆弱地区的人口;健全空间规划体系,编制"多规合一"的空间规划;工业进园区,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促进上下游共治,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生态保护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建民 仇定三 蒋倩颖 张敏
基于长江经济带2007—2016年11省市面板数据,运用Super-SBM模型与Malmquist指数对工业绿色发展效率进行动静分析;并结合改进的灰色斜率关联模型分析影响工业绿色发展效率的因素。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发展效率呈上升趋势,区域差别显著;技术进步对工业绿色发展效率提高的贡献率高,提升潜力大;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等因素促进工业绿色发展效率提升,工业产业结构和环境规制则具有抑制作用。最后提出提高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发展效率的发展路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秀
智慧物流作为现代物流发展的新模式,对区域绿色经济发展的支撑和保障作用日益显现。本文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智慧物流对区域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杰文 蒋正云 李凤
绿色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绿色经济效率。文章基于熵权法构建环境污染综合指数,测算得到绿色GDP指数作为非期望产出指标,采用非径向、非角度的超效率SBM模型测度了2000—2016年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绿色经济效率水平,并从时间和空间维度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运用面板模型对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整体绿色经济效率水平稳定在0.826左右,上、中、下游地区绿色经济效率水平呈依次递增态势,且绿色经济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经济发展水平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强度在逐渐减弱,对外开放、城市化、能源强度和环境规制等因素对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各异,上、中、下游地区及各省(市)之间发展情况存在显著地区差异。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静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基于2014~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保育、经济增长四个方面构建包括12个具体指标的农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考察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及区域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各省份农业绿色发展总体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其中,长江中上游省(市)农业绿色发展速度最快,贵州、江西、湖北、重庆、云南、安徽年均增长率超过长江经济带的平均水平。文中提出由于长江经济带区域差异较大,应注重因地制宜,促进农业生产的区域化与本土化,凸显农业的多功能性。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农业绿色发展 评价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