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58)
2023(17172)
2022(14963)
2021(13833)
2020(11738)
2019(26667)
2018(26270)
2017(50414)
2016(27389)
2015(30260)
2014(30098)
2013(29530)
2012(26833)
2011(24089)
2010(23799)
2009(21647)
2008(20949)
2007(17852)
2006(15524)
2005(13095)
作者
(79746)
(66359)
(65682)
(62710)
(41961)
(31945)
(29865)
(26069)
(25358)
(23407)
(22523)
(22358)
(20935)
(20646)
(20617)
(20303)
(20140)
(19684)
(19145)
(18856)
(16678)
(16002)
(15907)
(15111)
(14871)
(14725)
(14633)
(14604)
(13315)
(13277)
学科
(105145)
经济(105022)
管理(78581)
(72542)
(59492)
企业(59492)
方法(50051)
数学(44114)
数学方法(43479)
中国(28755)
(28707)
(27117)
(25746)
业经(22678)
地方(21522)
农业(19427)
环境(18565)
(18483)
贸易(18473)
(18341)
(17911)
(17503)
财务(17421)
财务管理(17389)
理论(17381)
技术(16831)
企业财务(16478)
(16354)
(15252)
银行(15185)
机构
大学(380355)
学院(378521)
管理(150848)
(144377)
经济(141090)
理学(131542)
理学院(130063)
管理学(127413)
管理学院(126755)
研究(123883)
中国(91057)
科学(81305)
(80298)
(68188)
(65156)
业大(63111)
(61506)
中心(58355)
研究所(56697)
(54792)
农业(53899)
财经(53290)
北京(49707)
(49486)
师范(48802)
(48602)
(45741)
(44302)
经济学(43108)
技术(40215)
基金
项目(272970)
科学(213208)
基金(198193)
研究(191320)
(175514)
国家(174081)
科学基金(149318)
社会(120226)
社会科(113959)
社会科学(113928)
(107108)
基金项目(106096)
自然(100992)
自然科(98562)
自然科学(98528)
自然科学基金(96707)
(90696)
教育(88370)
资助(81054)
编号(76373)
重点(61257)
成果(59688)
(58832)
(57082)
(56434)
科研(53077)
创新(52814)
课题(52492)
计划(51550)
大学(50671)
期刊
(148740)
经济(148740)
研究(103812)
中国(68582)
学报(67712)
(60803)
科学(59412)
管理(53270)
大学(50528)
(49298)
学学(47915)
农业(41326)
教育(38556)
技术(33133)
(28844)
金融(28844)
业经(25772)
财经(24805)
经济研究(23459)
问题(21239)
(21162)
(20566)
(19674)
科技(19578)
图书(19476)
业大(18222)
资源(17654)
理论(17206)
技术经济(17122)
统计(16318)
共检索到5324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何芳  胡意翕  范华  
研究目的:从二三产业和细分行业两个层面,探究绿色政绩考核对城市土地配置的影响效果及其异质性。研究方法:双重差分模型。研究结果:(1)绿色政绩考核能缩小城市土地在工业与服务业间配置的规模与价格差异,且对规模差异的改善更为突出和持续;(2)绿色政绩考核可使商服用地规模增加,工业用地价格提高,但无法降低商服用地价格和工业用地规模;(3)对于污染密集型行业,绿色政绩考核下其用地价格明显提升,而清洁生产型行业用地规模显著增加;(4)绿色考核对高行政级别城市土地配置影响很小,且对土地价格影响不显著;对服务业主导型城市的影响小于工业主导型城市;对东部城市用地规模的影响大于中西部城市,对东部城市用地价格的影响小于中西部城市。研究结论:绿色政绩考核对城市土地配置具有积极影响,且依赖于行政级别、产业结构和所属区域呈现出城市异质性。为使城市土地资源配置最优,应坚持因地制宜改进绿色政绩考核标准,平衡政府管控和市场机制在土地配置中的作用效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中泉  
最近,到一个教育搞得不好的乡去调查,在同乡党委书记的交谈中,问及其教育搞得不好的原因,答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抓教育产生效益需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而我‘在朝为官’又能几年?何如抓工业、农业、商业等‘立竿见影’,以扩大我之‘政绩’!”闻此言我恍然大悟:怪不得现在好多地方的领导者都有对教育“说起来重要,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为  郭树龙  刘昌义  
在政府治理为视角下,以地方官员"理性人"为假设,基于环境联邦主义和晋升锦标赛理论,文章构建了官员政绩考核与环境绩效的理论框架,深入探索作为动因的晋升与作为结果的环境绩效之间的关系。采用华北地区京津两直辖市和47个地级市2005—2012年面板数据,研究了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考核(用晋升竞争强度表征)和个体特征对环境治理(用SO_2排放强度表征)的影响。结果显示,官员晋升竞争对SO_2排放强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地方官员之间的晋升竞争强度越大,SO_2排放强度越大;而官员年龄、任职期限等个人特征与SO_2排放强度之间不存在显著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为  郭树龙  刘昌义  
在政府治理为视角下,以地方官员"理性人"为假设,基于环境联邦主义和晋升锦标赛理论,文章构建了官员政绩考核与环境绩效的理论框架,深入探索作为动因的晋升与作为结果的环境绩效之间的关系。采用华北地区京津两直辖市和47个地级市2005—2012年面板数据,研究了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考核(用晋升竞争强度表征)和个体特征对环境治理(用SO_2排放强度表征)的影响。结果显示,官员晋升竞争对SO_2排放强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地方官员之间的晋升竞争强度越大,SO_2排放强度越大;而官员年龄、任职期限等个人特征与SO_2排放强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方宝璋  
宋代对官吏经济政绩的考核由人事、财计和监察部门共同参与,其内容以人口、垦田、赋税、场务课利为主要指标,采取十分为率、取数年酌中之数定额、留意官本与收入的比率等来比较祖额、递年增亏,或确立多项增亏指标进行评价,确定等级,作为赏罚的依据。这使考核比较真实、准确、客观公正和科学合理,在发展生产、增加财政收入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其体现的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有历史借鉴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谢国根  蒋诗泉  赵春艳  
文章基于地方政府间策略互动视角,利用2007—2017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政绩考核、财政分权对社会治理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社会治理总体水平不高,呈稳步上升趋势,整体上表现为“东部>西部>中部”的分布态势;地方政府间社会治理存在明显的互补型策略互动行为,且这种行为在经济发展水平接近的地区更为明显;经济绩效和财政分权均会抑制社会治理水平的提升,但社会治理绩效对社会治理水平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强调经济绩效并配之更多的财权,会阻碍社会治理水平提升;强调社会治理绩效并配之更多的财权,有利于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关鑫  柴晨洁  赵聪慧  
绿色创新是助推企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更是大势所趋。在诸多影响企业绿色转型的因素中,地方政府的政策和策略是不容小觑的。本文在区分政绩考核压力异质性的前提下,运用晋升锦标赛理论、行政发包制及制度理论,构建“政绩考核压力-政策法规调整-绿色创新绩效”的分析框架,并选取2007—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单一考虑经济绩效考核时,地方政府经济绩效考核压力抑制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单一考虑环境绩效考核时,地方政府环境绩效考核压力促进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在对经济绩效与环境绩效进行整体考量的情况下,随着环境绩效指标占比的提高,综合政绩考核压力对绿色创新的负向影响呈现先增后减的形态。机制分析表明,经济绩效考核压力与环境绩效考核压力主要是通过环境规制和环保补贴这两条路径来影响企业绿色创新。进一步分析还发现,经济绩效考核压力对非国有企业、非重污染行业的抑制作用更显著,地区间没有显著差异;环境绩效考核压力对东部地区、国有企业及非重污染行业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本文拓展了绿色创新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为助推企业绿色转型及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彦龙   谌仁俊   李明轲  
释放各类主体的绿色创新活力,是全面实现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新动能,也是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新要求。本文使用大气污染防治发明专利数据发现,极具中国特色的环保考核显著激发了实质性绿色创新的数量,初步形成以排污企业、科技企业为主,研发机构和个人积极参与的绿色创新格局。值得注意的是,环保考核虽能促进排污企业、非环保专门化科技企业、个人提升绿色创新质量,却未能在整体上推动绿色创新质量的提升。究其原因,作为绿色技术的主要需求方,排污企业对低质量技术有着更高的需求偏好,其自主创新主要集中在止于“达标”的低质量创新上,这也间接影响了其他主体对绿色创新质量的改善动机。因此,倡导企业绿色生产,形成各类主体竞相迸发、绿色创新“增量提质”的新格局,是建设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关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志锋  踪家峰  
政绩考核机制以其对政府行为的导向功能,成为影响城市治理结构的重要外生变量。政绩考核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能推动政府官员创新与改革;而另一方面,又潜伏着权力的短期行为与决策失误,并进而扭曲城市政府与其他利益主体间关系。有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两个分权,一个根本,一个保障”的制度设计,认为只有从治本视角创新政绩考核机制才能协调各方利益,并以新型城市治理结构推动城市永续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冯志华  余明桂  
环境污染治理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为此中央组织部于2013年12月颁布了《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下文简称《通知》),《通知》的颁布能否实现预期效果?本文以晋升锦标赛理论和财政分权理论为基础,以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法对此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知》颁布能显著抑制高污染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实现政策制定目标,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上述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本文结论支持晋升锦标赛理论,与财政分权理论预期不符;本文结论也表明,政绩考核指标体系的设置及政府部门间的联动与合作对于实现《通知》制定的目标至关重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国富  王晓玲  宫丽丽  
主体功能区规划下的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是激励和约束地方政府行为、推进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关键环节。文章以科学发展观为基本指导思想,依据四类主体功能区的特点、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未来发展定位,分别构建了一套包含三个层级的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文章对主体功能区统计数据库的建设、指标体系中各指标权重的确定、考核结果在区域间的横向比较方法等在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做了进一步的探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兴全  杨征  陈飞  
本文基于2010—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十八大后推行的业绩考核办法优化修订为准自然实验,选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2013年新的《考核办法》实施对中央企业的现金持有的影响,研究发现:与不受该制度影响的民营企业相比,新的《考核办法》显著正向提升央企的现金持有水平,且这一结果均通过平行趋势、控制组调整、变量替换、PSM-DID和安慰剂检验等稳健性检验;通过机制分析发现,业绩考核制度通过发挥抑制央企因超额持现所诱发的过度投资而提升央企现金持有;进一步地,业绩考核还促使央企权衡增持的现金资源二次配置策略,缩减超额持现的股利支付且转而将其用于创新活动,进而提升中央企业现金持有价值。上述结果意味着,业绩考核制度既可以抑制过度投资的无效耗费行为促使央企增持现金,又将增持现金用于"多创新,少股利"的长期价值创造权衡配置,优化增持现金利用效率,提高企业创新能力,进而提升企业价值,这为十八大以来有关中央企业高质发展和国资监管体制建设而进行改革的政策预期效果提供经验证据,同时为进一步全面深化国资监管、积极深入推进业绩考核制度优化修订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证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耀东   徐素波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这一环保考核政策为重污染企业实现绿色转型并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文章以重污染企业为研究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法探究环保考核政策对重污染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环保考核对重污染企业ESG表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随着时间推移,这一促进作用呈现出逐步增强的趋势;当重污染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较高及环境规制较强时,环保考核对重污染企业ESG表现的提升作用更强。机制分析表明,环保考核能够通过促使重污染企业加强技术创新、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加强内部治理来提升企业ESG表现。研究表明,环保考核改革取得了积极成效,对于促进重污染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及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庞瑞芝  林婷  王群勇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基于环境绩效纳入官员政绩考核这一外生冲击,手工收集整理了285个地级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公开环境目标约束的指标数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1998—2012年中国工业企业污染排放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进行跨库匹配,从而获得企业和地方环保指标综合数据,并运用倍差法检验了地方政府环境目标约束对辖区企业污染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绿色政绩考核体系下,地方政府自主性约束行为有效推动了辖区企业污染减排,企业化学需氧量排放减少了9.0%。地方政府通过环境规制和环保补贴有效推动了辖区环境治理,企业主要通过源头治理和技术效应实现减排治污。异质性分析表明,东部地区和重污染企业实现了更多的污染减排。此外,本地提拔的官员由于地缘优势其环境治理成效更显著,年轻官员在强烈的仕途晋升激励下极大地降低了辖区企业的污染排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