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32)
- 2023(7427)
- 2022(6164)
- 2021(5536)
- 2020(4470)
- 2019(9777)
- 2018(9524)
- 2017(17385)
- 2016(8899)
- 2015(9612)
- 2014(8561)
- 2013(8381)
- 2012(7711)
- 2011(6845)
- 2010(6854)
- 2009(6105)
- 2008(5849)
- 2007(5401)
- 2006(4675)
- 2005(4069)
- 学科
- 济(35386)
- 经济(35366)
- 业(33814)
- 管理(32455)
- 企(29166)
- 企业(29166)
- 技术(19203)
- 方法(15226)
- 技术管理(13150)
- 数学(13066)
- 数学方法(12963)
- 贸(12623)
- 贸易(12618)
- 易(12446)
- 出(11545)
- 中国(10766)
- 财(9876)
- 农(9647)
- 业经(9008)
- 口(8054)
- 出口(8032)
- 出口贸易(8032)
- 环境(7059)
- 农业(6748)
- 划(6418)
- 地方(6341)
- 产业(6169)
- 学(6129)
- 制(6012)
- 理论(5936)
- 机构
- 学院(122080)
- 大学(120481)
- 济(56257)
- 经济(55376)
- 管理(51116)
- 理学(44651)
- 理学院(44278)
- 管理学(43720)
- 管理学院(43486)
- 研究(39185)
- 中国(29062)
- 京(23986)
- 财(23969)
- 科学(22313)
- 财经(19282)
- 江(18689)
- 中心(18324)
- 经济学(18271)
- 所(18138)
- 经(17736)
- 农(17299)
- 业大(17156)
- 经济学院(16726)
- 研究所(16465)
- 商学(14909)
- 商学院(14758)
- 北京(14683)
- 院(14673)
- 财经大学(14426)
- 州(14302)
- 基金
- 项目(87288)
- 科学(71246)
- 研究(65145)
- 基金(64527)
- 家(56350)
- 国家(55915)
- 科学基金(49537)
- 社会(44526)
- 社会科(42644)
- 社会科学(42634)
- 省(35554)
- 基金项目(34207)
- 自然(30453)
- 自然科(29909)
- 自然科学(29905)
- 教育(29435)
- 自然科学基金(29410)
- 划(28677)
- 创(25898)
- 资助(24466)
- 编号(23802)
- 创新(23116)
- 国家社会(19708)
- 重点(19651)
- 发(19481)
- 部(19273)
- 业(18486)
- 制(17740)
- 成果(17424)
- 教育部(17007)
共检索到1815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原毅军 赵蒙
借助环境规制因素分析绿色技术创新对总体技术创新的效用影响,运用GMM方法对2001~2009年中国28个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U"型关系,并且随着环境规制的深入,绿色技术创新会对其他技术创新能够产生挤出效应。在可持续发展目标下,应倡导环保意识,完善环境政策工具,在独立自主的条件下鼓励技术引进与创新。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技术创新 绿色技术创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孙维峰 贾玉霞
自然资源依赖对技术创新的挤出效应是资源诅咒发生的原因之一。首先从理论上分析自然资源依赖挤出技术创新的传导机理,然后利用中国31个省份(不含港澳台地区)的数据对自然资源依赖对技术创新投入和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从整体上看,自然资源依赖对技术创新投入和技术创新产出都存在挤出效应;然而,进一步分析则表明,自然资源依赖对技术创新投入和技术创新产出的挤出效应仅在资源依赖程度高的地区存在。要规避资源诅咒,从技术创新的角度来说,就是要消除自然资源依赖对技术创新的挤出效应;对于资源依赖程度高的地区来说,就要提高技术创新的投入和产出效率。
关键词:
自然资源依赖 技术创新 资源诅咒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贺映辉
在中国设立研发机构并进行本地化技术创新已成为在华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一部分。本文从跨国公司技术创新本地化的动机出发,分析了在华跨国公司技术创新本地化的主要思路及对我国技术发展的挤出效应,并由此提出了应对之策与建议。
关键词:
跨国公司 技术创新 本地化 挤出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欣 宋永和
以沪深A股市场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专家访谈法、回归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同群效应对绿色技术创新投资形成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同群效应对绿色技术创新投资的溢出效应呈“U”型特征;动态能力强化了企业社会责任同群效应对绿色技术创新投资的溢出效应,冗余资源和组织惯性缓解了企业社会责任同群效应对绿色技术创新投资的溢出效应。放松企业决策的独立性假设,将同群效应纳入企业社会责任和绿色技术创新研究框架,实现企业社会责任和绿色技术创新的资源合理配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欣 宋永和
以沪深A股市场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专家访谈法、回归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同群效应对绿色技术创新投资形成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同群效应对绿色技术创新投资的溢出效应呈“U”型特征;动态能力强化了企业社会责任同群效应对绿色技术创新投资的溢出效应,冗余资源和组织惯性缓解了企业社会责任同群效应对绿色技术创新投资的溢出效应。放松企业决策的独立性假设,将同群效应纳入企业社会责任和绿色技术创新研究框架,实现企业社会责任和绿色技术创新的资源合理配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金科 肖翊阳
中国环境保护税改革对企业绿色创新将发挥杠杆效应还是挤出效应?面对规制强度更高的环境保护税,企业将采取实质性还是策略性绿色创新活动应对?既有研究没有答案。本文以中国环境保护税改革实施为自然实验,基于微观企业绿色专利数据,运用三重差分方法,研究发现:首先,环境保护税改革有效促进了企业绿色创新活动,主要激发了企业提高化石能源使用效率和在末端降低污染物排放的绿色创新活动,从根本上减少污染排放的新能源方面的绿色创新并不显著。其次,该改革诱发的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并非是在企业既有创新活动基础上叠加的杠杆效应,而是对其他技术创新的挤出效应。再次,该改革主要诱发了非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的实质绿色创新活动,但绿色创新路径依赖较为突出。本文为进一步推进中国环境保护税制度的完善提供了重要经验证据。
关键词:
波特假说 环境保护税 绿色创新 策略行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武力超 姜沁雨 金晟男 叶添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以及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采用绿色专利数作为地区绿色技术创新的代理变量,利用海岸线距离构造工具变量,考察外商直接投资(FDI)对地区绿色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实证分析表明,FDI通过知识外溢、示范效应以及竞争效应对地区绿色技术创新产生明显的外溢效应,显著地促进绿色专利数量的增加。进一步从地区异质性来看,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环境规制水平的提高、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均有助于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
FDI 绿色技术创新 溢出效应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广晖 郑浦阳 单燕斐
提升区域绿色经济效率是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要求,更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应有之策。本文采用2011~2020年全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静态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能源技术创新对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整体来看,能源技术创新可显著提升区域绿色经济效率;从空间溢出效应来看,能源技术创新对区域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以短期效应为主;从作用机制来看,创新要素集聚在能源技术创新对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即能源技术创新可通过创新要素配置提升区域绿色经济效率。产业结构升级可正向调节能源技术创新对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效应。基于此,提出构建能源技术创新生态圈、建立绿色经济内外一体化发展机制、打造区域能源技术创新产业集群的建议,以更好地发挥能源技术创新对区域绿色经济发展赋能作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勇刚
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在系统探讨土地资源错配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基于2003-2020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土地资源错配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直接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土地资源错配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表明地方政府以低价大规模供应工业用地的行为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产生不利影响;土地资源错配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显著为负,说明土地资源错配不仅抑制本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提升,还对周边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效率产生负向空间溢出效应,这意味着土地资源错配引发的空间溢出效应在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提升中发挥了重要的抑制作用;土地资源错配对不同区域城市、不同规模城市以及不同资源禀赋城市的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存在异质性,对特大城市的影响显著为正,对Ⅰ型大城市、Ⅱ型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影响显著为负;且抑制了资源型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提升,但对非资源型城市的负向影响尚未凸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磊 何斌锋
“双碳”目标的实现促使物流行业“降碳”刻不容缓。绿色技术创新不仅是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物流行业低碳转型的关键着力点。为此,本文结合SBM-GML指数并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2004-2022年我国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对区域物流行业碳排放的空间溢出效应,并结合面板阈值模型探讨其非线性效应。结果表明,我国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呈现波动增长态势,但创新效率较低。此外,绿色技术创新的空间溢出对减少碳排放具有重要的正向作用,且发达地区的减排效果更为显著。为此,本文提出实现我国物流业低碳转型发展路径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孝明 陈珏宇 吴丹
数字金融依靠信息技术对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我国2011—2020年27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考察并验证了数字金融对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数字金融对区域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其次,数字金融对绿色技术创新的辐射效应大于虹吸效应,本地数字金融发展对异地绿色技术创新具有促进作用,表现出“以邻为善”的效果;再次,数字金融能够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促进产业升级和刺激市场需求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基于研究结果,提出数字金融促进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相关建议。研究结论为理解数字金融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提供了新视角,对我国数字金融支持绿色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数字金融 绿色技术创新 辐射效应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陈艳春
中国政府建设的低碳城市是中国的绿色先行者,希望其在城市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效应。通过构建一个包含技术领先国——低碳城市——其他城市的三层模型,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研究低碳城市在绿色技术创新方面的示范效应。找出低碳城市发展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平衡其研发驱动的技术流入和对其他城市投资驱动的技术流出的关系。实证结果证实,低碳城市在其他城市绿色技术创新中发挥着技术中介作用,低碳城市的示范效应受到地区的异质性的调节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旭 王宇
绿色技术创新难以自发形成,需要外部激励。在回顾环境规制、研发投入与绿色技术创新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系统学视角出发,构建了环境规制与研发投入对绿色技术创新产生效用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以中国工业企业为例,实证检验了模型的适用性。同时,通过调控2005-2025年环境规制强度与研发投入的参数变化,模拟仿真绿色技术创新的动态变化。仿真结果表明,加强环境规制和提高研发投入均有助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环境规制在短期内优于研发投入的促进效果,但在未来低于研发投入的促进效果;研发投入对绿色技术创新有正向作用,且随时间变化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玉阳 薛程
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明确财政分权在绿色技术创新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等多种数据分析方法,实证考察了财政分权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分权抑制了绿色技术创新。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和环境规制是财政分权抑制绿色技术创新的主要渠道;在低收入地区,财政分权抑制了绿色技术创新,而在中高收入地区,财政分权促进了绿色技术创新。本文为深化我国财政分权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绿色技术创新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伯乐 王小腾
基于中国30个省份2007—2019年面板数据及门槛回归模型,实证考察了科技金融对绿色技术创新影响的异质门槛效应。结果发现:科技金融显著促进了绿色技术创新,且该促进作用呈现持续增强的动态规律;科技金融的绿色技术创新促进效应具有空间异质性,东部地区呈现正向边际效应递增规律,中部地区呈现倒“U”型特征,西部地区呈现正向线性特征;科技金融的绿色技术创新促进效应存在异质动态强化机制,人力资本和经济发展约束下呈现“N”型动态规律,知识产权保护约束下呈现正向倒“U”型动态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