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404)
2023(20416)
2022(17154)
2021(15893)
2020(13426)
2019(29922)
2018(29304)
2017(54415)
2016(29273)
2015(32240)
2014(31082)
2013(30361)
2012(27376)
2011(24628)
2010(24247)
2009(22282)
2008(21280)
2007(18292)
2006(15809)
2005(13618)
作者
(82055)
(68656)
(68342)
(64675)
(43149)
(32834)
(30762)
(26857)
(25987)
(23885)
(23423)
(23034)
(21626)
(21257)
(21156)
(21052)
(20400)
(20399)
(19752)
(19716)
(16975)
(16648)
(16406)
(15581)
(15433)
(15012)
(14925)
(14867)
(13600)
(13596)
学科
(116515)
经济(116368)
管理(85567)
(80000)
(65466)
企业(65466)
方法(51979)
数学(45890)
数学方法(45342)
中国(33229)
(32669)
(28614)
业经(26244)
地方(24657)
(24025)
技术(23597)
(22867)
贸易(22852)
(22306)
农业(22107)
(21629)
环境(21560)
(17851)
银行(17790)
(17456)
(17425)
(17414)
金融(17412)
(17052)
(17047)
机构
学院(400100)
大学(398589)
(165400)
经济(162301)
管理(155328)
研究(136996)
理学(135515)
理学院(133979)
管理学(131584)
管理学院(130829)
中国(103090)
科学(86250)
(83140)
(72201)
(70327)
(68003)
中心(63776)
业大(63093)
研究所(62677)
财经(58368)
(57800)
农业(55478)
(53444)
(51299)
经济学(51261)
北京(51255)
师范(50683)
(50001)
经济学院(46298)
(45712)
基金
项目(285696)
科学(226346)
基金(209275)
研究(203571)
(185534)
国家(184073)
科学基金(157961)
社会(132362)
社会科(125607)
社会科学(125578)
(112833)
基金项目(110654)
自然(103143)
自然科(100819)
自然科学(100791)
自然科学基金(99003)
(94675)
教育(93214)
资助(84367)
编号(79708)
重点(65213)
(63214)
(62341)
成果(62035)
(61863)
创新(58640)
国家社会(56125)
科研(55137)
课题(55052)
教育部(53257)
期刊
(172660)
经济(172660)
研究(108596)
中国(79013)
学报(67186)
(62811)
科学(62044)
管理(56675)
(54674)
大学(50742)
学学(48019)
农业(43864)
教育(39784)
技术(35259)
(32274)
金融(32274)
业经(29084)
经济研究(29024)
财经(27952)
(25068)
(24170)
问题(22191)
科技(21247)
技术经济(19660)
(19606)
资源(19552)
统计(19457)
(19143)
(18849)
图书(17792)
共检索到5762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肖黎明  吉荟茹  
运用SBM-DEA超效率模型、Getis-Ord Gi*指数、面板Tobit回归模型,在绿色技术创新视域下分析2004—2016年除西藏、香港、澳门和台湾的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生态福利绩效水平、空间分类特征和冷热点区域格局演化及影响因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岳梦婷  刘军  黄丽  
以绿色技术支撑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各界共识,但其创新效率对生态文明的作用尚未得到验证。基于熵权—TOPSIS综合评价法和超效率SBM模型,分别测度中国31个省份2007—2016年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和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利用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生态文明时空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区域生态文明发展的整体水平偏低,省际差距明显,在空间上长期保持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的分布状态。中国区域绿色技术创新产出与生产前沿面的距离不断增大,创新效率呈现低纬度地区高于高纬度地区、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的格局。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对本地及周边地区生态文明发展产生显著负向影响,经济发展、教育水平和环境规制将有效促进本地及周边地区生态文明发展,人口增长对本地生态文明发展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周边地区生态文明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岳梦婷  刘军  黄丽  
以绿色技术支撑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各界共识,但其创新效率对生态文明的作用尚未得到验证。基于熵权—TOPSIS综合评价法和超效率SBM模型,分别测度中国31个省份2007—2016年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和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利用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生态文明时空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区域生态文明发展的整体水平偏低,省际差距明显,在空间上长期保持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的分布状态。中国区域绿色技术创新产出与生产前沿面的距离不断增大,创新效率呈现低纬度地区高于高纬度地区、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的格局。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对本地及周边地区生态文明发展产生显著负向影响,经济发展、教育水平和环境规制将有效促进本地及周边地区生态文明发展,人口增长对本地生态文明发展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周边地区生态文明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东   曹建飞  
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创新驱动和绿色转型双赢的核心驱动力,文章采用全局超效率EBM模型测度了中国30个省份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利用Dagum基尼系数和空间计量模型探讨其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6—2022年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具有明显的上升趋势,三大地区呈现中部>东部>西部的空间分布格局,区域差异较期初下降,超变密度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环境规制和产业结构升级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财政分权、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水平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具有促进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冉启英  杨小东  
基于中国2006-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文章运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国际技术溢出对"本地—邻地"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直接效应与溢出效应,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制度环境在其中的非线性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国际技术溢出存在显著的空间交互性效应,整体上国际技术溢出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呈显著促进作用;FDI和对外贸易均促进了本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跨区域溢出效应还促进了其他区域的效率,而OFDI的区域溢出效应不显著;国际技术溢出会受到制度质量调节作用,且随着制度质量跨越不同的门槛值,国际技术溢出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正向促进作用越明显。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火根  杨甜甜  
论文运用Bootstrap修正的DEA-tobit模型,对2018年21家从事生物质发电业务的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价,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生物质发电企业经Bootstrap调整的DEA效率显著低于初始DEA效率值;生物质发电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不同企业存在显著差异;专业化程度,产业链完善程度,废弃物处理量和运营能力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呈显著正相关;而企业治理制度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呈显著负相关。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姚雪松  徐晓光  
借助《绿色信贷指引》这一政策事件,结合上市企业2007—2020年数据,基于双重差分的准自然实验方法,检验绿色信贷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政策能够有效激励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并对于国有企业、低碳试点城市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活动具有更为显著的促进作用。机制检验发现,绿色信贷政策能够改善企业财务状况、优化企业投融资行为并改善市场主体的外部预期,这些都有助于绿色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特别地,绿色信贷政策离不开“市场—政府”双螺旋的重要支撑,在有效的市场化环境和有力的财政科技支出支撑下,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边际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尹梦瑶  仇喜雪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落地乡村振兴政策的关键时期,因此厘清三者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数字经济、绿色技术创新与乡村振兴发展的指标体系,通过整理2011-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结合统计描述并利用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发展的效应及其背后的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推动了我国乡村振兴的全面发展;中西部地区在乡村振兴发展方面享受到的数字经济红利相较东部地区更大;绿色技术创新是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亚茹  
物流业是现代经济的重要支撑,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物流业带来新的契机,也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率,减少了商品流通过程中的碳排放。我国作为物流大国,物流技术创新是实现物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为了探寻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与物流技术创新的关系,本文选取2010-2019年我国31个省市区测算物流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方法)就物流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与物流业技术创新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论显示:物流技术创新能够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物流技术创新水平每提升1%会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0.161%。但由于物流业的发展存在区域异质性,因此物流创新的实际效果同样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东部地区物流技术创新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幅度显著超过中西部地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秦国伟  沙海江  狄桂英  周晨颖  吴成亮  
在探讨中国绿色技术创新现状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将影响我国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设定为:投资的市场化指数、环境保护教育水平、地方环保政策的严格程度、企业的创新能力,并通过运用Eviews5.0对2002—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中国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秦国伟  沙海江  狄桂英  周晨颖  吴成亮  
在探讨中国绿色技术创新现状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将影响我国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设定为:投资的市场化指数、环境保护教育水平、地方环保政策的严格程度、企业的创新能力,并通过运用Eviews5.0对2002—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中国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赵志芳  
本文基于2012—2020年面板数据,构建包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对中国内地30个省份和五大国家战略区域的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并通过Tobit模型探究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空间差异较大且效率较低,研究期内全国30个地区的综合效率均值只有0.45;中国各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呈现良好的动态变化趋势,绿色技术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为20%;地区经济发展程度、政府支持力度、环境规制、产业结构均与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呈显著的正向相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维祥  李露  郑金辉  刘程军  
文章通过SBM-DEA超效率模型测算出2005—2017年中国30个省份的绿色创新效率和生态福利绩效,分析了八大综合经济区之间的差异,构建了绿色创新对生态福利的非线性门槛模型,结果表明:八大综合经济区的生态福利地区间差异比绿色创新地区间差异小。东部沿海省份的绿色创新效率最高,黄河中游地区的绿色创新效率较低。生态福利绩效均值最高的省份分布在北部沿海地区,均值最低的是东北地区;绿色创新对生态福利的影响存在复杂的非线性机制及显著的环境规制门槛效应,只有达到一定的环境规制门槛才能提高生态福利。在环境规制强度ER≤0.120时,绿色创新对生态福利的影响虽然呈现负相关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当0.1200.188时,绿色创新对生态福利的影响系数有所降低,正向推动作用有所弱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勇  樊杰  孙中瑞  郭锐  
基于黄河流域2003—2018年绿色技术专利申请数据,运用空间分析和计量模型探讨绿色技术创新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黄河流域绿色技术创新规模不断扩大,区域差异逐渐缩小,高值区域主要分布在山东半岛、郑州、西安等城市化地区;(2)地区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开放水平、基础设施水平、创新活力、市场化水平、财政环保支持力度等因素对黄河流域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正向影响;(3)Shapley分解结果表明,黄河流域绿色技术创新主要受经济发展、创新环境和政府行为影响,环境污染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相对较弱,这种影响机制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特征,从上游到下游经济发展的影响贡献率梯次降低,而创新环境的影响贡献率逐步提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勇  樊杰  孙中瑞  郭锐  
基于黄河流域2003—2018年绿色技术专利申请数据,运用空间分析和计量模型探讨绿色技术创新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黄河流域绿色技术创新规模不断扩大,区域差异逐渐缩小,高值区域主要分布在山东半岛、郑州、西安等城市化地区;(2)地区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开放水平、基础设施水平、创新活力、市场化水平、财政环保支持力度等因素对黄河流域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正向影响;(3)Shapley分解结果表明,黄河流域绿色技术创新主要受经济发展、创新环境和政府行为影响,环境污染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相对较弱,这种影响机制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特征,从上游到下游经济发展的影响贡献率梯次降低,而创新环境的影响贡献率逐步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