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47)
- 2023(16916)
- 2022(14373)
- 2021(13156)
- 2020(11029)
- 2019(24751)
- 2018(24390)
- 2017(46737)
- 2016(25025)
- 2015(27540)
- 2014(26588)
- 2013(25937)
- 2012(23577)
- 2011(21091)
- 2010(20764)
- 2009(18491)
- 2008(17832)
- 2007(15770)
- 2006(13491)
- 2005(11899)
- 学科
- 济(96456)
- 经济(96331)
- 管理(82575)
- 业(75205)
- 企(64300)
- 企业(64300)
- 方法(44845)
- 数学(39312)
- 数学方法(38813)
- 财(29599)
- 中国(25537)
- 农(24972)
- 技术(23095)
- 环境(22483)
- 业经(22034)
- 制(21656)
- 贸(20324)
- 贸易(20314)
- 学(20113)
- 易(19876)
- 务(18001)
- 财务(17947)
- 财务管理(17907)
- 地方(17609)
- 企业财务(17065)
- 划(17028)
- 农业(16452)
- 银(16044)
- 银行(16010)
- 融(15572)
- 机构
- 学院(341389)
- 大学(341080)
- 济(143362)
- 经济(140611)
- 管理(135577)
- 理学(118080)
- 理学院(116830)
- 管理学(114807)
- 管理学院(114172)
- 研究(111313)
- 中国(83718)
- 京(69884)
- 财(67609)
- 科学(67366)
- 财经(53931)
- 所(53718)
- 农(53018)
- 中心(52071)
- 江(50710)
- 业大(50533)
- 经(49296)
- 研究所(48820)
- 经济学(45321)
- 北京(42616)
- 范(41902)
- 院(41515)
- 师范(41434)
- 农业(41362)
- 经济学院(41033)
- 财经大学(40468)
- 基金
- 项目(241494)
- 科学(193893)
- 基金(179754)
- 研究(174034)
- 家(157442)
- 国家(156226)
- 科学基金(136425)
- 社会(114793)
- 社会科(109224)
- 社会科学(109199)
- 基金项目(95617)
- 省(94410)
- 自然(89019)
- 自然科(87079)
- 自然科学(87058)
- 自然科学基金(85519)
- 教育(80523)
- 划(79201)
- 资助(71953)
- 编号(66867)
- 创(55090)
- 重点(54502)
- 部(54130)
- 成果(51816)
- 发(51184)
- 创新(50942)
- 国家社会(49082)
- 制(48535)
- 教育部(47114)
- 科研(46671)
共检索到4954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秦烨
选取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绿色技术创新对工业碳排放的外部溢出效应,并探讨异质性环境规制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绿色技术创新对工业碳排放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且这一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环境规制能够正向调节绿色技术创新的工业碳减排效应,不同类型环境规制的调节能力有所区别,表现为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调节能力最强、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次之、自主参与型环境规制最弱。据此,提出积极推动工业领域绿色技术创新、提高工业绿色发展区域协同性、优化环境规制政策工具组合等相关建议,以助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秦烨
选取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绿色技术创新对工业碳排放的外部溢出效应,并探讨异质性环境规制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绿色技术创新对工业碳排放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且这一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环境规制能够正向调节绿色技术创新的工业碳减排效应,不同类型环境规制的调节能力有所区别,表现为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调节能力最强、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次之、自主参与型环境规制最弱。据此,提出积极推动工业领域绿色技术创新、提高工业绿色发展区域协同性、优化环境规制政策工具组合等相关建议,以助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段世霞 靳杨柳
本文基于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绿色技术创新对碳生产率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同时检验了地方政府竞争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2011~2020年我国的绿色技术创新和碳生产率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绿色技术创新对本地区和相邻地区的碳生产率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地方政府竞争对绿色技术创新和本省域的碳生产率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对绿色技术创新和相邻省域的碳生产率的溢出效应具有负向调节作用。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淑英 程南皓 卫朝蓉
基于新地理经济学,通过建立空间杜宾模型(SDM),将政府支持作为调节变量,对碳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绿色创新与碳生产率的作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碳生产率在空间上存在明显的溢出现象;绿色产品创新与绿色工艺创新对本区域的碳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绿色产品创新会抑制周边区域碳生产率的提升,绿色工艺创新对周边区域碳生产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政府支持能正向调节绿色产品创新、绿色工艺创新与碳生产率的影响关系。
关键词:
政府支持 绿色技术创新 碳生产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磊 何斌锋
“双碳”目标的实现促使物流行业“降碳”刻不容缓。绿色技术创新不仅是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物流行业低碳转型的关键着力点。为此,本文结合SBM-GML指数并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2004-2022年我国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对区域物流行业碳排放的空间溢出效应,并结合面板阈值模型探讨其非线性效应。结果表明,我国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呈现波动增长态势,但创新效率较低。此外,绿色技术创新的空间溢出对减少碳排放具有重要的正向作用,且发达地区的减排效果更为显著。为此,本文提出实现我国物流业低碳转型发展路径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冉启英 杨小东
基于中国2006-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文章运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国际技术溢出对"本地—邻地"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直接效应与溢出效应,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制度环境在其中的非线性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国际技术溢出存在显著的空间交互性效应,整体上国际技术溢出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呈显著促进作用;FDI和对外贸易均促进了本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跨区域溢出效应还促进了其他区域的效率,而OFDI的区域溢出效应不显著;国际技术溢出会受到制度质量调节作用,且随着制度质量跨越不同的门槛值,国际技术溢出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正向促进作用越明显。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贾军
利用1999~2011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环境技术对FDI的影响及制度环境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FDI负向影响环境效率;FDI进入对环境技术吸引力、竞争力与环境效率关系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但港澳台FDI对环境竞争力与环境效率关系的中介效应不存在;制度环境显著地减轻FDI对环境效率的不利影响,且对非港澳台FDI的不利作用缓解更明显。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环境技术创新 制度环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汪明月 李颖明 王子彤
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得到广泛关注,然而还未形成统一的答案,需要进行细化研究。以《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污染排放数据库》及区域排污征收费为基础数据,研究环境规制对企业不同类型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包括环境规制对末端治理型绿色技术创新、工艺改进型绿色技术创新及能源节约型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1)环境规制对企业各类绿色技术创新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反映规制手段的有效性。(2)环境规制对末端治理型绿色技术创新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对工业废水减排的工艺改进能够起到促进作用。(3)区域能源结构能够显著改善环境规制对能源节约型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能源结构越低碳清洁,排污费用作用效果越显著。(4)环境规制强度与企业部分绿色技术创新(降低二氧化硫排放强度、降低工业废水排放强度、提高工业废水去除率)之间呈U型关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类骁 韩伯棠
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08—2017年的面板数据,采用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度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进而利用门槛面板模型实证研究了贸易溢出与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门槛效应。研究表明:贸易溢出显著地存在环境规制强度的双门槛效应,且与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呈"U"型关系,只有当环境规制强度跨过特定门槛值时,贸易溢出与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才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环境规制强度除作为门槛变量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呈间接作用外,还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表现为显著的直接推动作用;政府支持度、研发投入、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关键因素。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杜可 陈关聚 梁锦凯
在绿色转型背景下制造企业如何协调环境战略,将规制约束转化为动力,提高绿色创新能力亟待研究。结合制度理论和自然资源基础观,基于双元战略视角构建绿色技术创新驱动机制框架,探究异质性环境规制、环境双元战略与绿色技术创新关系,探讨不同企业生命周期阶段驱动机制的差异性。根据中国重污染制造上市公司2013—2020年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固定效应模型与逐步回归模型发现:(1)各类规制均有利于环境双元战略实施,其中,自愿参与型环境规制的促进效应最显著,命令控制型和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分别对反应型环境战略、前瞻型环境战略的促进效应更显著;(2)各类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积极影响从强到弱依次为市场激励型、自愿参与型和命令控制型;(3)环境规制通过环境双元战略影响绿色技术创新,且前瞻型环境战略的积极作用更显著;(4)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驱动机制存在差异,各阶段企业通过针对性响应异质性环境规制和协调环境双元战略,促进绿色技术创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晓娜 薛惠锋
文章根据行业污染密集度将制造业划分为重度、中度和轻度污染三类,引入FDI水平溢出和垂直溢出构建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环境规制面板数据模型,并检验其作用机理。研究表明,环境规制、FDI水平溢出和前向溢出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均呈显著促进作用,环境规制呈抑制作用;重度污染行业检验中,仅有FDI前向溢出对绿色技术创新呈显著促进作用,环境规制的作用效果呈“倒U”型;中度污染行业检验中,FDI水平溢出和垂直溢出对绿色技术创新都表现为正向促进作用,环境规制呈抑制作用;轻度污染行业检验中,环境规制不仅支持“波特假说”,而且有利于增强FDI溢出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激励成效。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绿色技术创新 FDI溢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肖权 赵路
基于两阶段超效率网络SBM—DEA模型,测度了中国30个省份2005—2017年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并通过门槛模型以及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不同类型环境规制、FDI以及两者交互项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与FDI表现为"U"形关系,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与FDI则表现为倒"U"形关系,现阶段两种类型环境规制对FDI主要体现为抑制作用,自主型环境规制对FDI的影响不显著;三种类型环境规制对本地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均具有提升作用,对邻近地区的间接效应出现差异,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容易导致地区间"逐底竞争"的恶性循环,而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更容易促进地区之间"逐顶竞争"的竞优博弈;FDI对本地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具有提升作用,但其间接效应显著为负,总体呈现"污染天堂"效应。合理使用环境规制政策组合工具、削弱区域自我保护机制及技术溢出壁垒是提升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有力途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源 温作民
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对中国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并结合空间相关性检验与空间计量模型,从主观与客观驱动因素两方面出发,探究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整体看,在剔除外部环境因素与随机变量后,中国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效率整体均值明显提高;分区域看,中国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效率存在显著区域空间差异,东部区域最高,东北区域最低。进一步看,中国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空间依赖性及空间溢出效应,其中主观驱动因素主要为企业研发投入、科研机构研发投入、高校研发投入,客观驱动因素主要涵盖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与人力资本水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源 温作民
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对中国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并结合空间相关性检验与空间计量模型,从主观与客观驱动因素两方面出发,探究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整体看,在剔除外部环境因素与随机变量后,中国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效率整体均值明显提高;分区域看,中国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效率存在显著区域空间差异,东部区域最高,东北区域最低。进一步看,中国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空间依赖性及空间溢出效应,其中主观驱动因素主要为企业研发投入、科研机构研发投入、高校研发投入,客观驱动因素主要涵盖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与人力资本水平。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慧 佟孟华 张国建
实施绿色金融试点政策是我国自下而上完善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举措,对于地区产业低碳转型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10—2019年283个地级市的平衡面板数据,以绿色金融试点政策为切入点,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和空间计量方法系统评估了实施绿色金融试点政策的碳减排效应。研究发现,绿色金融试点政策的实施显著降低了试点城市的工业碳排放总量和工业碳强度,且政策效果具有持续性和稳健性。绿色金融试点政策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即本地绿色金融试点政策的实施会对空间关联地区的碳减排产生积极影响,但施策过程中需防范污染产业转移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绿色金融试点政策的碳减排效应在不同区域和不同试点城市中呈现异质性。影响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绿色金融试点政策主要通过发展绿色信贷、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和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等方式促进地区碳减排。本文研究为我国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和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实证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