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66)
2023(11207)
2022(9402)
2021(8746)
2020(7141)
2019(15919)
2018(15752)
2017(28975)
2016(15860)
2015(17370)
2014(17083)
2013(16562)
2012(15563)
2011(14006)
2010(14490)
2009(13505)
2008(13478)
2007(12141)
2006(10891)
2005(9951)
作者
(44915)
(37696)
(37319)
(35405)
(24091)
(17767)
(16902)
(14411)
(14158)
(13522)
(12987)
(12742)
(12278)
(12066)
(11964)
(11434)
(11233)
(11024)
(10906)
(10878)
(9527)
(9258)
(9018)
(8810)
(8631)
(8347)
(8343)
(8276)
(7631)
(7588)
学科
管理(57001)
(56511)
经济(56417)
(53936)
(47697)
企业(47697)
方法(21702)
技术(20794)
(18240)
(17386)
数学(17254)
数学方法(16992)
中国(16569)
(15817)
业经(15676)
技术管理(13567)
(12706)
金融(12703)
(12605)
(12428)
(12099)
银行(12072)
(11606)
(11431)
贸易(11424)
环境(11353)
理论(11202)
(11194)
(11170)
(11089)
机构
大学(226846)
学院(225372)
(92241)
经济(90274)
管理(87322)
研究(78434)
理学(74714)
理学院(73881)
管理学(72764)
管理学院(72318)
中国(59732)
(47723)
(45776)
科学(45747)
(39074)
(35489)
中心(35402)
财经(35306)
研究所(35114)
(34777)
(32008)
业大(31301)
北京(30037)
(29449)
师范(29139)
(28845)
经济学(28062)
(27694)
农业(27072)
财经大学(26230)
基金
项目(149653)
科学(119714)
研究(112136)
基金(108933)
(95418)
国家(94635)
科学基金(81413)
社会(72536)
社会科(68794)
社会科学(68774)
(58618)
基金项目(57477)
教育(51950)
自然(51026)
自然科(49877)
自然科学(49862)
(49731)
自然科学基金(49017)
编号(43629)
资助(42329)
(37487)
成果(37084)
重点(34589)
创新(34189)
(33883)
(33759)
(32087)
课题(31753)
国家社会(30684)
教育部(29265)
期刊
(105343)
经济(105343)
研究(69229)
中国(51584)
管理(36516)
(36442)
学报(33747)
科学(33290)
(32399)
教育(29172)
大学(26616)
学学(24897)
(22929)
金融(22929)
农业(22023)
技术(21748)
财经(17594)
经济研究(15937)
业经(15705)
(15191)
科技(14167)
问题(13241)
(12654)
(12621)
国际(12575)
技术经济(12242)
(11391)
论坛(11391)
世界(11195)
(11155)
共检索到3499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新宁  
文章基于绿色技术创新高质量治理的理论逻辑,对绿色技术创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结构进行研究,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对绿色技术创新发展的全球案例进行研究。研究得出:发达国家在绿色技术创新制度发展的经验体现为政策的多维激励(积极制定系统高效的科技政策)、市场制度的多层驱动(促进技术创新与市场紧密结合)、社会力量的多环参与(提高公众和社会组织参与程度)、法律法规的多重保障(全力为绿色技术创新保驾护航)。中国绿色技术创新制度体系的建设,在借鉴发达国家绿色技术创新制度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应从政策体系、产学研合作、社会参与等方面着手推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新宁  
文章基于绿色技术创新高质量治理的理论逻辑,对绿色技术创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结构进行研究,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对绿色技术创新发展的全球案例进行研究。研究得出:发达国家在绿色技术创新制度发展的经验体现为政策的多维激励(积极制定系统高效的科技政策)、市场制度的多层驱动(促进技术创新与市场紧密结合)、社会力量的多环参与(提高公众和社会组织参与程度)、法律法规的多重保障(全力为绿色技术创新保驾护航)。中国绿色技术创新制度体系的建设,在借鉴发达国家绿色技术创新制度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应从政策体系、产学研合作、社会参与等方面着手推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翠锦  李万明  王太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资源日益稀缺。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企业只有走绿色技术创新的道路,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制约我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并指出只有进行制度创新,才能保证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顺利开展,制度创新是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关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博文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加快提升绿色创新能力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对于绿色创新的理解,要突破单一绿色技术创新的狭义视角,从绿色技术与制度创新的综合视角考察。绿色创新兼具绿色技术和绿色制度创新的双重内涵,为绿色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提供技术支撑与制度保障,深刻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属性。论文创新构建了一个包含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绿色技术创新辐射力、绿色创新制度支撑力等在内的中国绿色创新能力“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选择中国2006—2021年的绿色专利头部百城开展特征分析。研究发现,各城市绿色创新水平普遍提升,绿色创新指数呈现从“中心—外围”向均衡发展格局演变趋势。主要构成指标呈现一些典型特征,如创新结构的绿色化转型深入推进,绿色创新逐步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以及绿色创新制度效率在不同地区差异明显等。最后从提升绿色技术研发投入水平、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构建绿色技术协同创新机制、积极培育绿色技术交易市场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博文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加快提升绿色创新能力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对于绿色创新的理解,要突破单一绿色技术创新的狭义视角,从绿色技术与制度创新的综合视角考察。绿色创新兼具绿色技术和绿色制度创新的双重内涵,为绿色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提供技术支撑与制度保障,深刻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属性。论文创新构建了一个包含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绿色技术创新辐射力、绿色创新制度支撑力等在内的中国绿色创新能力“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选择中国2006—2021年的绿色专利头部百城开展特征分析。研究发现,各城市绿色创新水平普遍提升,绿色创新指数呈现从“中心—外围”向均衡发展格局演变趋势。主要构成指标呈现一些典型特征,如创新结构的绿色化转型深入推进,绿色创新逐步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以及绿色创新制度效率在不同地区差异明显等。最后从提升绿色技术研发投入水平、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构建绿色技术协同创新机制、积极培育绿色技术交易市场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庆明  
技术创新的制度结构 ,就是促进技术创新的各种具有不同地位和作用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耦合而成的制度体系。尽管不同制度安排在技术创新活动中的功能和作用各异 ,但技术创新制度结构的核心功能是解决技术创新的激励问题 ,即为技术创新活动提供持久、稳定的激励是技术创新制度结构的核心功能 ,而这一核心功能的实现是通过不同制度安排降低技术创新活动中的交易成本、减少技术创新的外部性等次一级功能实现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玉川  赵喜仓  
区域技术创新制度可分为区域创新主体核心层制度和区域创新主体支撑层制度。通过问卷调查和因子分析,建立了区域技术创新制度的研究模型。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区域技术创新制度促进区域技术创新,需要同时完善区域创新主体核心层中的企业家制度、R&D制度以及区域创新主体支撑层中的创新融资制度、技术中介制度、创新公共服务制度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琴芬  
本文从新制度学派的一般理论和基本概念入手 ,概略介绍了该学派与我国经济改革关系比较密切的观点。并借鉴这些内容 ,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政府在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作用 :1、建立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产权结构 ;2、建立法律规范 ,为市场经济发展建立制度环境 ;3、倡导并推动新道德和新观念的形成 ,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马力  
本文基于对全球历次重大的公司治理危机事件的回顾,应用新制度经济学中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辩证关系原理,剖析了公司治理制度失效的根源。研究结论表明,长期以来全球范围内公司治理忽视非正式制度的建设,造成了公司治理制度结构的失衡和控制机制的失效,从而引发道德风险的泛滥和公司治理的根本失败。因此,从内外部治理的双重角度强化伦理治理机制,弥补公司治理制度体系中非正式制度的缺失,是保持公司治理结构稳定和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内在要求。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宇静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问题,全球九个国家的专利机关纷纷推出绿色专利加速审查制度。这些制度从内容到形式可归纳为宽松型、适度型和严格型,目的均在于通过缩短专利审查时间以加快绿色专利授权。在评价与反思这一新制度的优劣得失之后,本文认为现有的绿色专利加速审查制度不足以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并提出规范绿色技术、提高公共资金资助的研发成果申请专利的条件、建设绿色专利数据库和绿色专利分类体系等信息平台是绿色专利加速审查制度得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钰孜  张欣  
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系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存在向普通高等院校漂移与趋同的现象,因此强调高职院校多元发展是必然趋势。英国多科技术学院消亡过程中的政策漂移、行业漂移和学术漂移等因素可以为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起到警示作用,在新制度主义理论中,漂移与趋同现象受到主体观念认识、利益驱动和制度同构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为确保我国高职院校的蓬勃发展,需要在政府层面加强政策牵引以坚定未来方向,在院校层面突出专业特色以保障多元发展,在师生层面构建共同体以树立师生信念。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宋才发  
企业技术创新制度的形成和建立,必须有适宜的法律环境和法律保障。我国已颁布的科学技术进步法及相关的法规,初步形成了适应我国特点的、以促进现代企业创新和保护科学技术发明创造的法律体系。企业必须创造条件,依法增强科技在现代企业机制中的显示度和促进企业革新的改造步伐,加强法律法规价值的导向功能,依法改革和完善科技经营管理制度,办好高新技术产业区,拓展高新技术的国际市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倩  曲世友  
随着工业化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环境规制及导致经济方式发生根本改变的绿色技术创新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通过理论模型分析排污税、排污许可证、统一的排放标准三种环境规制政策与企业采纳绿色技术程度之间的关系发现,当传统技术和绿色减排技术的边际减排成本(MAC)曲线存在交点时,三种规制政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与扩散的影响模式相同;企业采纳绿色技术的程度与环境规制政策强度呈现"倒U型"关系。若考虑企业的边际减排成本等异质性,则企业采纳绿色技术的程度与环境规制政策之间的关系会呈现更为复杂的非单调关系,可能存在"倒W型"。合理的环境规制政策配合适度的严厉性可以激励绿色技术创新,有利于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俞国平  
经济活动中选择何种技术取决于一定的制度环境 ;环境资源无偿使用制度抑制了绿色技术创新。只有通过制度创新 ,实现外部效应内部化 ,才能推动绿色技术创新 ,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徐建中  贯君  林艳  
制度压力对企业绿色创新实践具有重要影响,但仍未形成系统全面的多理论分析框架,特别是针对高管环保意识对企业绿色创新实践影响的实证研究更为缺乏。以我国209家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和高阶理论视角,系统考察了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制度压力对我国企业绿色创新实践的影响机理及高管环保意识的权变作用。研究发现,规制压力与绿色创新战略、模仿压力与绿色创新活动呈倒U型关系;高管一般环保意识是规范压力、模仿压力与绿色创新战略的完全中介;高管环保意识对制度压力与绿色创新战略关系呈正向调节效应,但对制度压力与绿色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