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90)
- 2023(18032)
- 2022(15498)
- 2021(14481)
- 2020(12051)
- 2019(27286)
- 2018(26886)
- 2017(51689)
- 2016(27909)
- 2015(31072)
- 2014(30181)
- 2013(29406)
- 2012(26946)
- 2011(24079)
- 2010(23794)
- 2009(21055)
- 2008(20034)
- 2007(17400)
- 2006(15012)
- 2005(12592)
- 学科
- 济(108210)
- 经济(108103)
- 管理(85083)
- 业(79044)
- 企(66192)
- 企业(66192)
- 方法(51878)
- 数学(45346)
- 数学方法(44755)
- 农(29089)
- 财(29046)
- 中国(28625)
- 业经(24474)
- 技术(23977)
- 学(23542)
- 贸(22257)
- 贸易(22245)
- 地方(21947)
- 易(21689)
- 环境(20387)
- 农业(19742)
- 理论(18202)
- 制(17808)
- 和(17332)
- 务(17013)
- 财务(16936)
- 财务管理(16896)
- 划(16644)
- 企业财务(15990)
- 银(15413)
- 机构
- 大学(380536)
- 学院(379550)
- 管理(154973)
- 济(152769)
- 经济(149643)
- 理学(135890)
- 理学院(134404)
- 管理学(131929)
- 管理学院(131239)
- 研究(123051)
- 中国(90852)
- 京(79699)
- 科学(77047)
- 财(69049)
- 农(60091)
- 所(59451)
- 业大(58201)
- 中心(57080)
- 财经(55757)
- 研究所(54565)
- 江(53950)
- 经(51095)
- 北京(49299)
- 范(49071)
- 师范(48592)
- 农业(46960)
- 经济学(46662)
- 院(45689)
- 州(43482)
- 经济学院(42426)
- 基金
- 项目(272580)
- 科学(216668)
- 基金(200084)
- 研究(197524)
- 家(174848)
- 国家(173454)
- 科学基金(150934)
- 社会(126545)
- 社会科(120143)
- 社会科学(120114)
- 省(106650)
- 基金项目(106594)
- 自然(99164)
- 自然科(96996)
- 自然科学(96975)
- 自然科学基金(95241)
- 教育(91107)
- 划(89362)
- 资助(81558)
- 编号(78892)
- 成果(61300)
- 重点(60774)
- 部(60068)
- 创(59964)
- 发(57690)
- 创新(55483)
- 课题(53752)
- 国家社会(52739)
- 科研(52190)
- 教育部(51928)
- 期刊
- 济(156766)
- 经济(156766)
- 研究(107127)
- 中国(70686)
- 学报(59730)
- 管理(56567)
- 科学(55777)
- 农(53096)
- 财(52094)
- 大学(46112)
- 学学(43515)
- 教育(41692)
- 农业(37441)
- 技术(35920)
- 融(28920)
- 金融(28920)
- 业经(26097)
- 财经(26079)
- 经济研究(25808)
- 经(22370)
- 科技(20719)
- 问题(20403)
- 业(20314)
- 技术经济(19890)
- 图书(19099)
- 理论(17302)
- 版(17286)
- 统计(16779)
- 现代(16627)
- 资源(16453)
共检索到5378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淑英 程南皓 卫朝蓉
基于新地理经济学,通过建立空间杜宾模型(SDM),将政府支持作为调节变量,对碳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绿色创新与碳生产率的作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碳生产率在空间上存在明显的溢出现象;绿色产品创新与绿色工艺创新对本区域的碳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绿色产品创新会抑制周边区域碳生产率的提升,绿色工艺创新对周边区域碳生产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政府支持能正向调节绿色产品创新、绿色工艺创新与碳生产率的影响关系。
关键词:
政府支持 绿色技术创新 碳生产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段世霞 靳杨柳
本文基于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绿色技术创新对碳生产率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同时检验了地方政府竞争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2011~2020年我国的绿色技术创新和碳生产率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绿色技术创新对本地区和相邻地区的碳生产率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地方政府竞争对绿色技术创新和本省域的碳生产率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对绿色技术创新和相邻省域的碳生产率的溢出效应具有负向调节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秦烨
选取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绿色技术创新对工业碳排放的外部溢出效应,并探讨异质性环境规制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绿色技术创新对工业碳排放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且这一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环境规制能够正向调节绿色技术创新的工业碳减排效应,不同类型环境规制的调节能力有所区别,表现为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调节能力最强、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次之、自主参与型环境规制最弱。据此,提出积极推动工业领域绿色技术创新、提高工业绿色发展区域协同性、优化环境规制政策工具组合等相关建议,以助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秦烨
选取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绿色技术创新对工业碳排放的外部溢出效应,并探讨异质性环境规制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绿色技术创新对工业碳排放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且这一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环境规制能够正向调节绿色技术创新的工业碳减排效应,不同类型环境规制的调节能力有所区别,表现为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调节能力最强、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次之、自主参与型环境规制最弱。据此,提出积极推动工业领域绿色技术创新、提高工业绿色发展区域协同性、优化环境规制政策工具组合等相关建议,以助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冉启英 杨小东
基于中国2006-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文章运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国际技术溢出对"本地—邻地"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直接效应与溢出效应,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制度环境在其中的非线性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国际技术溢出存在显著的空间交互性效应,整体上国际技术溢出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呈显著促进作用;FDI和对外贸易均促进了本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跨区域溢出效应还促进了其他区域的效率,而OFDI的区域溢出效应不显著;国际技术溢出会受到制度质量调节作用,且随着制度质量跨越不同的门槛值,国际技术溢出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正向促进作用越明显。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吴新中 邓明亮
加快工业绿色发展进程是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运用SBM-DDF模型和Lu-enberger分析方法,测算长江经济带沿线1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考察技术创新贡献程度,综合运用泰尔指数、收敛分析、空间自相关方法检验地区差异和空间溢出。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上升趋势,技术创新改进和技术规模效率是工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和空间溢出效应。但随着空间距离增加,空间溢出效应逐步减弱。推动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发展,应综合运用差异化措施促进工业技术创新,加快共性技术研发、合作研发与推广,进一步提高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崔蓉 费锦华 孙亚男
本文从环境污染和创新质量双视角,将环境污染指数和无效专利申请数作为非期望产出,采用超效率SBM-Malmquist指数模型对2007—2017年中国30个省份绿色创新生产率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构建动态空间计量模型对绿色创新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考察期内中国省际绿色创新生产率整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除海南、吉林外,东中部地区省份绿色创新生产率水平呈正增长趋势,而西部地区绿色创新生产率水平呈负增长趋势,创新效率提升或创新技术进步的单轮驱动方式是绿色创新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方式。考察期内中国省际绿色创新生产率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经济发展水平、贸易开放程度以及环境规制强度对绿色创新生产率具有负向的空间溢出间接效应和总效应,而信息化水平与受教育水平对绿色创新生产率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间接效应和总效应。进一步对比上述短期效应与长期效应可以发现,除经济发展水平外,正向影响因素呈现出长期"衰减"趋势,负向影响因素则呈现出长期"增强"趋势,因此,在保持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做到短期规划与长期规划相结合,持续稳健地推进中国省际绿色创新生产率的区域协调发展十分重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磊 何斌锋
“双碳”目标的实现促使物流行业“降碳”刻不容缓。绿色技术创新不仅是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物流行业低碳转型的关键着力点。为此,本文结合SBM-GML指数并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2004-2022年我国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对区域物流行业碳排放的空间溢出效应,并结合面板阈值模型探讨其非线性效应。结果表明,我国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呈现波动增长态势,但创新效率较低。此外,绿色技术创新的空间溢出对减少碳排放具有重要的正向作用,且发达地区的减排效果更为显著。为此,本文提出实现我国物流业低碳转型发展路径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孙悦 赵庆
运用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检验产军协同、政府科技支持与技术创新效率在我国省域间的分布格局。研究表明,三者均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即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并且在不同地区形成局部空间集聚,存在高低非均衡的"俱乐部"现象。基于空间误差模型和空间滞后模型,实证检验产军协同、政府科技支持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从全国和分地区看,产军协同、政府科技支持均能够显著促进技术创新效率提升,并且二者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能够发挥彼此间的互补效应,进一步促进技术创新效率提升;不同地区产军协同、政府科技支持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西部地区产军协同、政府科技支持对技术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比东部和中部地区显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源 温作民
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对中国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并结合空间相关性检验与空间计量模型,从主观与客观驱动因素两方面出发,探究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整体看,在剔除外部环境因素与随机变量后,中国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效率整体均值明显提高;分区域看,中国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效率存在显著区域空间差异,东部区域最高,东北区域最低。进一步看,中国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空间依赖性及空间溢出效应,其中主观驱动因素主要为企业研发投入、科研机构研发投入、高校研发投入,客观驱动因素主要涵盖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与人力资本水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源 温作民
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对中国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并结合空间相关性检验与空间计量模型,从主观与客观驱动因素两方面出发,探究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整体看,在剔除外部环境因素与随机变量后,中国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效率整体均值明显提高;分区域看,中国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效率存在显著区域空间差异,东部区域最高,东北区域最低。进一步看,中国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空间依赖性及空间溢出效应,其中主观驱动因素主要为企业研发投入、科研机构研发投入、高校研发投入,客观驱动因素主要涵盖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与人力资本水平。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秀玉 仝锦涛
[目的]发展绿色农业,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绿色转型的一个新发展模式,探究农产品贸易和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新地理经济学,建立空间面板模型,利用2004—2020年中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农产品贸易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农业产业集聚对上述影响的调节作用。[结果]全国及4大地区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技术效率都呈上升发展趋势;全国层面看,农产品贸易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农业技术进步有显著的倒“U”型影响,对农业技术效率有显著的“U”型影响;而邻近地区的农产品贸易水平只会对本地的农业技术进步有“U”型影响,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农业技术效率没有显著影响;农产品贸易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技术效率在4大地区、不同农产品贸易水平和不同农产品贸易结构地区存在异质性影响;农业产业集聚的调节作用在不同区域也存在异质性。[结论]要推动农产品贸易由“数量增加”向“质量提升”转变,围绕提升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实施农产品贸易非均衡发展策略,同时倡导适度规模经营,更好地发挥农业产业集聚的绿色发展功能。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贾军
利用1999~2011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环境技术对FDI的影响及制度环境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FDI负向影响环境效率;FDI进入对环境技术吸引力、竞争力与环境效率关系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但港澳台FDI对环境竞争力与环境效率关系的中介效应不存在;制度环境显著地减轻FDI对环境效率的不利影响,且对非港澳台FDI的不利作用缓解更明显。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环境技术创新 制度环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孝明 陈珏宇 吴丹
数字金融依靠信息技术对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我国2011—2020年27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考察并验证了数字金融对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数字金融对区域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其次,数字金融对绿色技术创新的辐射效应大于虹吸效应,本地数字金融发展对异地绿色技术创新具有促进作用,表现出“以邻为善”的效果;再次,数字金融能够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促进产业升级和刺激市场需求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基于研究结果,提出数字金融促进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相关建议。研究结论为理解数字金融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提供了新视角,对我国数字金融支持绿色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数字金融 绿色技术创新 辐射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辰 李佳馨 周婷婷
数字经济作为新型经济形态,是驱动绿色经济转型,实现“双碳”目标的新动能、新引擎。选取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系统分析了数字经济对绿色发展影响的传导机制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中国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水平整体上呈现出上升趋势,但也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数字经济对本区域和邻近区域的绿色发展水平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数字经济通过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间接推动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因此,加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中国实现绿色发展。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绿色发展 空间溢出 中介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