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460)
- 2023(21667)
- 2022(18227)
- 2021(16787)
- 2020(14241)
- 2019(32195)
- 2018(31905)
- 2017(61486)
- 2016(33404)
- 2015(37509)
- 2014(36818)
- 2013(36108)
- 2012(32882)
- 2011(29352)
- 2010(29340)
- 2009(27327)
- 2008(27006)
- 2007(24178)
- 2006(21480)
- 2005(19320)
- 学科
- 济(136843)
- 经济(136669)
- 业(113718)
- 管理(111352)
- 企(100490)
- 企业(100490)
- 方法(62176)
- 数学(51324)
- 数学方法(50691)
- 财(41823)
- 农(39603)
- 业经(38174)
- 中国(36824)
- 制(29877)
- 务(28170)
- 财务(28079)
- 财务管理(28029)
- 农业(27172)
- 企业财务(26624)
- 技术(26231)
- 学(25832)
- 地方(25797)
- 理论(24922)
- 贸(23208)
- 贸易(23193)
- 和(23146)
- 环境(22590)
- 易(22499)
- 划(22330)
- 银(21852)
- 机构
- 学院(470935)
- 大学(469495)
- 济(191363)
- 管理(188893)
- 经济(187365)
- 理学(162621)
- 理学院(160937)
- 管理学(158228)
- 管理学院(157343)
- 研究(151467)
- 中国(116773)
- 京(99637)
- 财(92353)
- 科学(91354)
- 农(74500)
- 所(74409)
- 财经(72951)
- 江(71158)
- 中心(69606)
- 业大(67990)
- 研究所(67077)
- 经(66381)
- 北京(62488)
- 范(59485)
- 师范(58921)
- 经济学(58238)
- 农业(57980)
- 州(56772)
- 院(55349)
- 财经大学(54081)
- 基金
- 项目(315692)
- 科学(250393)
- 研究(232870)
- 基金(230414)
- 家(199368)
- 国家(197689)
- 科学基金(172158)
- 社会(148941)
- 社会科(141254)
- 社会科学(141218)
- 省(123461)
- 基金项目(121382)
- 自然(110845)
- 自然科(108324)
- 自然科学(108301)
- 教育(107550)
- 自然科学基金(106385)
- 划(102668)
- 资助(94654)
- 编号(94297)
- 成果(75918)
- 重点(70258)
- 部(69858)
- 创(68123)
- 发(66659)
- 课题(64837)
- 创新(63130)
- 国家社会(61802)
- 教育部(60649)
- 制(60145)
- 期刊
- 济(212484)
- 经济(212484)
- 研究(138466)
- 中国(93328)
- 管理(74828)
- 财(74729)
- 学报(70216)
- 农(68374)
- 科学(65915)
- 大学(54914)
- 教育(51939)
- 学学(51758)
- 农业(46792)
- 技术(44574)
- 融(43081)
- 金融(43081)
- 财经(36455)
- 业经(35893)
- 经济研究(33409)
- 经(31336)
- 问题(27758)
- 业(26868)
- 技术经济(24773)
- 科技(22704)
- 图书(21999)
- 现代(21950)
- 版(21936)
- 理论(21429)
- 商业(21245)
- 统计(21208)
共检索到700055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婉红 李娜
绿色技术创新和智能化转型对破解资源环境制约、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2011—2019年沪深A股上市制造企业为样本,构建双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绿色技术创新对制造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效应,并结合面板门槛模型探讨智能化转型程度差异下绿色技术创新对制造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绿色技术创新对制造企业的环境绩效水平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智能化转型正向调节绿色技术创新对制造企业环境绩效的提升作用,且其调节效应边际递增。当考虑异质性问题时,与中西部地区的企业相比,东部地区的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智能化转型对提升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更明显;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智能化转型更易实现企业环境绩效的提升。研究结论为推动我国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智能化转型以及改善企业环境绩效提供理论借鉴。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叶陈毅 黄灿 王上
在中国经济“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制造企业绿色创新及其有效性问题备受关注。文章以2015—2019年A股上市的制造企业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和门槛面板数据模型,重点关注绿色创新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中普遍被忽视的非线性问题。研究表明:(1)绿色创新与制造企业价值之间呈显著倒“U”型关系;(2)将企业社会责任披露水平和产品竞争强度作为门槛变量,在二者存在差异的情况下,绿色创新对制造企业价值的影响出现不同的区间效应;(3)相较于国有制造企业,非国有制造企业开展绿色创新活动对企业价值影响的敏感性更高。研究结论旨在为新发展理念下引领我国制造企业绿色创新和价值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鉴。
[期刊] 预测
[作者]
孟凡生 赵刚
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分析制造企业创新柔性、智能化转型、商业模式创新和环境动态性的相互关系,构建了制造企业创新柔性对智能化转型的作用机理模型,探索制造企业创新柔性对智能化转型的影响机理。利用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创新柔性能够正向影响智能化转型,商业模式创新在创新柔性和智能化转型之间具有中介效应,环境动态性正向调节创新柔性与商业模式创新、智能化转型之间关系。研究结果为推动中国制造企业智能化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与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许玉云 王军 王霄飞
文章运用2012—2022年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智能化转型对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总体上看,智能化转型程度每提高1%,能促进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升约0.014%;机制分析发现,动态能力及其各子维度,即机会感知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协调整合能力和学习吸收能力,是智能化转型提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重要中介渠道,机会感知能力在动态能力中介效应发挥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智能化转型对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效应在人力资本水平高的企业、非国有企业和高市场化地区企业中更加显著。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峰 史志伟 宋晓娜 闫秀霞
利用非强制性幅度调整与随机前沿函数构建先进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三阶段效率测度模型,引入经济水平、公众素质、政府扶持强度作为环境变量,基于全国内地30个省市2006-2016年先进制造业面板数据对其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同时选取门槛计量模型解析正式、非正式环境规制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效率评估中规制因素与统计噪音可造成测度结果产生偏差,环境变量对投入与产出松弛存在差异性波动影响,而松弛变量调整前后可使多数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排名发生改变;在全国先进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整体呈稳步提升态势下,总体效率依然偏低,而且在空间布局上形成"三大梯度",具备显著的"都市联动效应";正式与非正式环境规制对先进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均存在单门槛值,但分别呈"U"型与倒"U"型关系,而资本密集度、行业利润率等对先进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均呈显著正向推进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类骁 韩伯棠
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08—2017年的面板数据,采用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度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进而利用门槛面板模型实证研究了贸易溢出与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门槛效应。研究表明:贸易溢出显著地存在环境规制强度的双门槛效应,且与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呈"U"型关系,只有当环境规制强度跨过特定门槛值时,贸易溢出与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才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环境规制强度除作为门槛变量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呈间接作用外,还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表现为显著的直接推动作用;政府支持度、研发投入、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关键因素。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兵 孙明欣 钱昕怡 黄永春
聚焦科技金融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果和作用机制,为推动地区绿色技术创新和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参考。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09—2020年面板数据,采用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科技金融能够实现绿色技术创新的提“质”增“量”,且更能提升绿色技术创新质量;(2)科技金融通过发挥智能制造的劳动雇佣效应和数智驱动效应推动绿色技术创新;(3)科技金融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在高媒体关注度地区、高市场化地区、高工业化地区及强知识产权保护地区,科技金融的激励作用更明显。最后从建立有效的科技金融体系、实现科技金融与智能制造的深度融合和推动制造业人力资源优化及数智技术升级三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霍艾湘
选取2008—2020年沪深A股上市制造企业数据,实证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存在“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非线性影响,该结论经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非线性影响主要源自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财政政策不确定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非线性影响在东、西部地区、资本密集型行业与民营企业中的作用更明显;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通过“交易成本降低机制”和“融资约束缓解机制”,间接影响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霍艾湘
选取2008—2020年沪深A股上市制造企业数据,实证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存在“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非线性影响,该结论经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非线性影响主要源自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财政政策不确定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非线性影响在东、西部地区、资本密集型行业与民营企业中的作用更明显;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通过“交易成本降低机制”和“融资约束缓解机制”,间接影响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瑾 同智文
颠覆性技术创新已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企业摆脱对外依赖,实现智能化转型的重要路径,但通过颠覆性技术创新实现智能化转型的内在机理却不甚清晰。通过对现有研究的挖掘和对实际案例的分析,从技术颠覆、技术应用和组织保障层面出发,凝练出二元组织结构等6个影响基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企业智能化转型关键因素,构建了相应的理论模型;综合运用NCA和fsQCA方法,以20家装备制造企业为样本,探究颠覆性技术创新驱动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必要条件和组态路径,结果显示:(1)二元组织结构是装备制造企业通过颠覆性技术创新实现智能化转型的必要条件;(2)存在技术轨道跃迁型和场景创新应用型两条智能化转型实现路径;(3)在特定条件下,因素“技术跃迁”与“场景创新”之间,以及因素“行业间技术合作”与因素组合“场景创新缺乏、超前布局战略”之间存在互替性关系。研究结果不仅厘清了颠覆性技术创新驱动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内在机理,而且为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实施智能化转型提供了路径指引。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莉
绿色技术创新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随着环境规制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因而有必要基于环境规制的视角系统地分析绿色技术创新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当环境规制水平较低时,绿色技术创新对于其他形式的技术创新具有挤出效应,因此不利于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但是随着环境规制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与其他技术创新实现互补,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进入快速发展期。而随着环境规制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绿色技术创新趋于成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进入低速稳定期。与此同时,相对于对大气污染的环境规制,提高对水污染的环境规制水平更有利于发挥绿色技术创新对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绿色技术创新 制造业转型升级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克信 胡勇强 宋哲
绿色技术创新是企业在面对资源约束和环境约束日益增强的情况下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共赢"的关键所在。以2014—2017年资源型行业沪深A股上市的36家企业为样本,实证研究环境规制和政府支持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环境规制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之间呈先升后降的倒"U"型关系。政府创新补助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非创新补助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微弱。政府支持对环境规制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调节作用要视具体类型而定。研究表明:对于当前多数资源型企业而言,政府提高环境规制水平和政府创新补助依然有利于促进其绿色技术创新。
关键词:
绿色技术创新 环境规制 政府支持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心灵 黄荟婕 张鑫
绿色技术创新对推动农业经济绿色发展意义重大。利用我国上市农业企业的相关数据,采用固定效应面板单门槛模型,对债务融资成本、环境规制及绿色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债务融资成本对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债务规模对债务融资成本产生互补效应,员工激励、政府补助则产生替代效应;环境规制在债务融资成本与绿色技术创新之间发挥单门槛效应,只有当其高于门槛值时,低债务融资成本才能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否则,会导致绿色技术创新被挤出。因此,政府应加强金融政策与环境规制间的配合,发挥政策组合的“合力”效应,农业企业应调整债务规模及强化员工激励,提升对债务融资成本波动的承载能力。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璇 张俊飚 赖晓敏
为提高农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基于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统计数据未含西藏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下同)2007—2019年面板数据,从农业科研院校和涉农企业两类创新主体的视角出发,分析了环境治理对农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并采用面板门槛模型来探求环境治理强度作用于农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门槛值。结果表明环境治理显著促进农业绿色技术创新,政府R&D投入、农业生产总值和农业生产力对农业绿色技术创新也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发现,环境治理对农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状态。同时,对于不同类型的创新主体,环境治理对农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也具有非线性特征,但涉农企业的“U型”拐点更早出现。因此,政府应采用合宜的环境治理强度、加大研发投入、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以促进农业技术创新主体研发绿色技术,提高绿色技术创新水平。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田红娜 孙钦琦
从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内涵出发,结合汽车制造企业的特点与经典高频指标,通过评价指标的海选、初选、理性补充三个步骤构建汽车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明确了云模型评价法的五个步骤:评价指标体系标准化、确定各指标权重、建立各指标的云模型、建立多层综合评价云模型、判断综合云模型是否为最终的评价云模型。为验证该评价框架的可行性和适用性,选取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的评价框架能够为有效评价汽车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水平进而制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