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12)
- 2023(16798)
- 2022(14393)
- 2021(13097)
- 2020(10913)
- 2019(25089)
- 2018(24708)
- 2017(48009)
- 2016(25749)
- 2015(28831)
- 2014(28464)
- 2013(28060)
- 2012(25598)
- 2011(23146)
- 2010(22941)
- 2009(20929)
- 2008(19857)
- 2007(17255)
- 2006(15150)
- 2005(13064)
- 学科
- 济(121151)
- 经济(121043)
- 管理(75432)
- 业(70214)
- 企(59128)
- 企业(59128)
- 方法(51295)
- 数学(44884)
- 数学方法(44309)
- 农(27634)
- 中国(27342)
- 地方(26100)
- 业经(25469)
- 财(24604)
- 学(24105)
- 农业(18829)
- 环境(18600)
- 贸(18179)
- 贸易(18170)
- 理论(17697)
- 制(17594)
- 易(17567)
- 和(17266)
- 技术(16570)
- 划(16102)
- 务(15746)
- 地方经济(15690)
- 财务(15670)
- 财务管理(15638)
- 企业财务(14806)
- 机构
- 大学(366764)
- 学院(366689)
- 济(153818)
- 经济(150730)
- 管理(147604)
- 理学(128997)
- 理学院(127589)
- 管理学(125328)
- 管理学院(124647)
- 研究(121745)
- 中国(87649)
- 京(76320)
- 科学(74531)
- 财(65644)
- 所(59485)
- 农(56384)
- 研究所(54652)
- 业大(54588)
- 中心(54490)
- 财经(54086)
- 江(51788)
- 经(49212)
- 范(47776)
- 北京(47449)
- 师范(47338)
- 经济学(46708)
- 院(44433)
- 农业(44020)
- 经济学院(41884)
- 州(41703)
- 基金
- 项目(255837)
- 科学(202282)
- 基金(186577)
- 研究(186107)
- 家(162201)
- 国家(160874)
- 科学基金(139452)
- 社会(118985)
- 社会科(112931)
- 社会科学(112897)
- 省(99843)
- 基金项目(99091)
- 自然(90687)
- 自然科(88585)
- 自然科学(88566)
- 自然科学基金(86973)
- 教育(85846)
- 划(83592)
- 资助(76475)
- 编号(75312)
- 成果(59537)
- 重点(57000)
- 部(56131)
- 发(55040)
- 创(53223)
- 课题(51404)
- 创新(49617)
- 国家社会(49104)
- 科研(48685)
- 教育部(48604)
- 期刊
- 济(167177)
- 经济(167177)
- 研究(106010)
- 中国(62735)
- 学报(56413)
- 管理(54876)
- 科学(52608)
- 农(50303)
- 财(48835)
- 大学(43411)
- 学学(41113)
- 教育(37430)
- 农业(35016)
- 技术(33717)
- 经济研究(27516)
- 融(27330)
- 金融(27330)
- 业经(26515)
- 财经(26433)
- 经(22700)
- 问题(21356)
- 技术经济(19450)
- 图书(17831)
- 业(17598)
- 科技(17188)
- 统计(17038)
- 理论(16924)
- 商业(16546)
- 现代(16462)
- 版(16132)
共检索到5221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台秋 杨静 施建军
了解转型经济中企业绿色行为模型如何不同于西方成熟制度环境是发展适合我国情境绿色管理研究的重要议题。整合组织合法性、自然资源基础理论与可占有性体制,构建转型经济绿色战略的动因与权变因素模型,拓展对绿色管理前因变量的认识框架,深入探讨微观层面影响企业绿色战略管理过程的情境因素,并将可占有性理论和组织合法性理论应用于绿色管理领域。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鲁
组织结构设计在企业战略落地和日常运营管理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有效的组织结构能够使工作得到合理分工,资源得以充分共享,机制得以持续完善。在揭示7类常见组织结构形式特点及适用性的基础上,分析企业环境、建筑企业发展战略、建筑企业规模、建筑企业技术水平及建筑企业人员素质等权变因素对建筑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影响,提出基于权变因素的建筑企业组织优化总体原则,并针对主营业务集中于特定领域的中等规模建筑企业和具有复合业务结构的大型总承包建筑企业,提出组织优化策略,以期提升组织结构的适宜性与有效性,为建筑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组织保障。
关键词:
组织设计 建筑企业 权变因素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婧 孙新章 刘学敏 宋敏
以联合国"里约+20"会议为背景,在梳理世界主要国家绿色经济发展进程、绿色经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分析当前绿色经济发展现状和政策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绿色经济发展战略框架问题。认为:政府层面要加强对绿色产业发展引导、努力完善激励约束政策,保障绿色经济的稳健发展,重视绿色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增强绿色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目前要解决的问题,一是通过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实现环境价值的货币化;二是建立健全与绿色经济核算相关的法规制度;三是实施绿色GDP考核制度,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企业层面要重视绿色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增强绿色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绿色产业的发展与调整。行业层面要着重节能建筑、可再生能源、...
关键词:
绿色经济 可持续发展 战略框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梁文凤
共享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经济发展思想的重要内容。绿色就业发展是提高就业率、促进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共建和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共享度的重要途径。共享经济发展下中国绿色就业战略转型面临的困境在于产业结构约束抑制绿色就业岗位的有效供给、机制体制约束构成绿色就业岗位供给的内在障碍、高成本约束弱化绿色就业岗位创造和转换的动力。应完善促进绿色就业的政策支撑体系;优化产业结构,扩大绿色就业容量;构建绿色就业培训制度,提高劳动者绿色就业能力。
关键词:
绿色就业 共享经济发展 以人民为中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梁文凤
共享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经济发展思想的重要内容。绿色就业发展是提高就业率、促进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共建和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共享度的重要途径。共享经济发展下中国绿色就业战略转型面临的困境在于产业结构约束抑制绿色就业岗位的有效供给、机制体制约束构成绿色就业岗位供给的内在障碍、高成本约束弱化绿色就业岗位创造和转换的动力。应完善促进绿色就业的政策支撑体系;优化产业结构,扩大绿色就业容量;构建绿色就业培训制度,提高劳动者绿色就业能力。
关键词:
绿色就业 共享经济发展 以人民为中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蓝庆新 韩晶
当前,中国工业增长粗放式特征仍然明显,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压力和日益加大的资源环境约束,中国工业迫切需要加快绿色转型。中国工业绿色转型面临着体制障碍、技术障碍和阶段障碍,任重而道远。发达国家绿色经济发展为中国工业绿色转型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借鉴:依靠科技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开发利用新能源促进低碳化;建设生态工业园实现清洁生产;采取经济措施激励绿色转型;发展绿色就业培训适应工业绿色转型。鉴于此,立足中国工业发展实际,在借鉴发达国家工业绿色转型经验基础上,中国工业绿色转型可以采取如下发展战略:完善绿色政策体系;积极推动工业技术升级;发展集聚经济;促进产业融合。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烨 潘伟恒 龙梦琦
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外部、情景和内部3个层面梳理分析了影响资源型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效果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剖析了产业内部创新驱动要素与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耦合机制,并探究了创新要素协同驱动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内部机理。最后,以贵州磷化工业为例,运用多层次因子分析法对其绿色转型升级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业基础、产业规模、区位条件、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全员参与创新和制度创新等均是影响贵州省磷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效果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资源型产业 产业转型 产业升级 绿色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美琴 骆守俭
企业绿色管理已有研究将制度和技术在两个不同的领域进行分析,忽视了绿色管理是对制度和技术压力的反应,两种压力同时并存甚至相互影响。技术创新的"正外部性"和环境问题的"负外部性"要求在分析企业绿色管理行为时,整合制度和环境技术创新以及二者的相互关系。已有文献普遍强调作为强制性制度的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驱动效果,而较少关注制度压力与技术创新的交互作用。通过对企业面临的制度压力和技术压力相互关系的分析,本文构建了基于制度与技术情境的企业绿色管理战略选择模型。企业绿色管理战略是制度压力和环境技术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对制度压力的反应有助于技术效率的提高,而企业所处的制度情境也影响到其对技术压力的响应方式...
关键词:
环境技术 绿色管理制度 绿色管理战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唐松林 张欠 李梦洁
基于2008—2018年山东半岛城市群1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首先,通过Tapio脱钩模型分析了经济增长与绿色发展间的动态关系。其次,采用SYS-GMM模型探讨了影响两者关系的驱动因素。结果发现:(1)研究期内,山东半岛各个城市绿色发展与经济增长间的动态关系变化差异很大。具体而言,在17个城市中,仅个别城市实现了绿色发展水平增速显著高于经济增长速度的最优状态,约1/3城市的绿色发展水平增速跟不上经济增长速度,还有近半数城市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绿色发展水平出现下降。(2)人口聚集和产业结构水平虽能促进经济增长但抑制了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而技术创新和对外开放不仅明显促进了经济增长且推动了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柏建成 张利霞 严翔 邹晨
基于1998—2017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面板数据,构建了考虑环境约束的超效率DDFDEA模型,测度地区绿色金融发展效率,在此基础上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长江经济带绿色金融发展网络,剖析网络关联结构及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间的绿色金融发展普遍存在溢出关系,节点连接数逐年增多,网络关系日趋紧密,地区间互动增强,但网络结构存在极化现象,四大网络板块间存在明显的梯度溢出传导路径。地区发展模式、社会资源禀赋、绿色发展环境和地理邻接关系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长江经济带绿色金融发展的关系网络格局。进一步指出,不能仅从本地属性视角求发展,更应从整体上把握长江经济带绿色金融发展的空间结构及其关系溢出路径,将地区发展置于长江经济带整体发展的“一盘棋”中,准确定位自身的关系网络角色,是实现全长江经济带绿色协同发展的关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唐松林 张欠 李梦洁
基于2008—2018年山东半岛城市群1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首先,通过Tapio脱钩模型分析了经济增长与绿色发展间的动态关系。其次,采用SYS-GMM模型探讨了影响两者关系的驱动因素。结果发现:(1)研究期内,山东半岛各个城市绿色发展与经济增长间的动态关系变化差异很大。具体而言,在17个城市中,仅个别城市实现了绿色发展水平增速显著高于经济增长速度的最优状态,约1/3城市的绿色发展水平增速跟不上经济增长速度,还有近半数城市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绿色发展水平出现下降。(2)人口聚集和产业结构水平虽能促进经济增长但抑制了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而技术创新和对外开放不仅明显促进了经济增长且推动了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韩冰
化工产业能为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提供各种产品和原材料,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与此同时,化工产业在生产过程中也会消耗大量能源,排放大量有毒有害污染物,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威胁。在生态文明建设国家战略指引下,在“双碳”背景下,目前我国化工产业已经到了不得不转型、不得不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之际。基于这一现实背景,本文将研究重心聚焦于化工产业绿色发展这一热点问题,在评述优秀学术论文基础上,分析当前我国化工产业绿色发展面临的障碍及可能的发展策略,以期为我国化产业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韩冰
化工产业能为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提供各种产品和原材料,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与此同时,化工产业在生产过程中也会消耗大量能源,排放大量有毒有害污染物,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威胁。在生态文明建设国家战略指引下,在“双碳”背景下,目前我国化工产业已经到了不得不转型、不得不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之际。基于这一现实背景,本文将研究重心聚焦于化工产业绿色发展这一热点问题,在评述优秀学术论文基础上,分析当前我国化工产业绿色发展面临的障碍及可能的发展策略,以期为我国化产业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孙丽文 任相伟
立足企业绿色转型跨层交互影响因素整合分析视角,通过文献梳理,对企业绿色转型的演化脉络进行系统研究。首先对企业绿色转型概念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梳理归纳出战略变革和技术创新双维度的绿色转型行为;随即对企业绿色转型形成的前置动因和后效作用路径的跨层影响因素进行挖掘,发现企业绿色转型受微观、中观至宏观多层次因素的交互影响;最后针对跨层交互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厘出层次结构网络嵌入可作为探讨多维度因素交互作用机制的理论支撑和分析工具。本文贡献在于:一方面表明剖析跨层交互因素下企业绿色转型动因作用机理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指出完善企业绿色转型路径边界的必要性。将两方面整合到同一分析框架,有助于更系统、科学的理解企业绿色转型机理。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晋立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如何权衡增长效率和低碳减排是一项重要议题。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构建低碳经济转型分析框架,采用绿色技术选择指数测度绿色发展战略,选取2000—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使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和系统广义矩估计法分析绿色发展战略对低碳经济转型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第一,绿色发展战略具有“经济效应”和“减排效应”双重作用,绿色发展战略与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和碳排放总量之间分别呈现倒U型和U型关系,临界值为1.228和1.196。第二,低碳经济转型表现出时间惯性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对本地及周边地区产生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三,绿色发展战略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影响具有异质性,西部地区产业耦合程度较弱,减排效应尚不明显。第四,遵循比较优势的绿色发展战略在微观层面能够增强企业自生能力,促进绿色创新研发活动;在宏观层面能够提高绿色部门的规模比重,推动低碳经济转型。上述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