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47)
2023(15642)
2022(12793)
2021(11916)
2020(9557)
2019(21995)
2018(21862)
2017(41686)
2016(23010)
2015(25751)
2014(26073)
2013(25147)
2012(22814)
2011(20356)
2010(20242)
2009(18401)
2008(17755)
2007(15670)
2006(13660)
2005(11930)
作者
(66066)
(54811)
(54222)
(51891)
(34722)
(26109)
(24780)
(21628)
(20780)
(19501)
(18614)
(18343)
(17299)
(17284)
(16856)
(16845)
(16359)
(16294)
(15640)
(15585)
(13704)
(13542)
(13251)
(12423)
(12296)
(12251)
(12193)
(12058)
(11047)
(10896)
学科
(85962)
经济(85857)
管理(63833)
(59120)
(47938)
企业(47938)
方法(36253)
数学(30494)
数学方法(30104)
(26073)
中国(25820)
业经(21419)
(21239)
(20616)
地方(18489)
农业(17540)
(17309)
理论(16226)
(16096)
贸易(16089)
(15634)
环境(15368)
(14909)
金融(14901)
(14743)
银行(14692)
(14607)
技术(14077)
(14025)
(13303)
机构
学院(317117)
大学(316837)
管理(123071)
(120255)
经济(117391)
研究(108231)
理学(106057)
理学院(104872)
管理学(102953)
管理学院(102398)
中国(79510)
科学(68492)
(68406)
(55419)
(54506)
(53886)
研究所(49861)
业大(49193)
中心(48393)
(46876)
财经(44147)
(43518)
北京(43182)
师范(43068)
农业(42258)
(40240)
(40064)
(38218)
技术(36114)
经济学(35118)
基金
项目(220370)
科学(171793)
研究(163091)
基金(156632)
(137096)
国家(135893)
科学基金(115715)
社会(100281)
社会科(94786)
社会科学(94760)
(87579)
基金项目(82993)
教育(74517)
自然(74492)
(73555)
自然科(72711)
自然科学(72690)
自然科学基金(71313)
编号(67864)
资助(63260)
成果(55785)
重点(49338)
(47643)
课题(47557)
(47203)
(45887)
创新(42741)
项目编号(41821)
科研(41745)
国家社会(40736)
期刊
(134794)
经济(134794)
研究(93283)
中国(62196)
学报(53651)
(50173)
科学(47330)
管理(44504)
教育(41332)
(41100)
大学(40148)
学学(37530)
农业(34875)
技术(27698)
(26856)
金融(26856)
业经(23253)
经济研究(21120)
财经(20397)
图书(18429)
问题(17846)
(17696)
(17320)
科技(16100)
(15608)
理论(15200)
现代(14219)
技术经济(14068)
实践(14065)
(14065)
共检索到4668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嘉耘  邓月超  孟冲  赵乃妮  李国柱  王晓飞  马千里  
“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绿色建筑标准体系迎来了国际化推广机遇。在分析共建国家绿色建筑标准化现状与特征的基础上,从扩展适用范围、绿色建材辅助建筑全寿命期低碳发展等方面提出我国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国际化升级路径,建立“一带一路”国际化绿色建筑标准体系框架。针对共建国家复杂多样的国情,进一步提出国际化标准体系推广与应用路径。研究结果可为共建国家绿色建筑标准体系的完善提供借鉴。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吴翔华  孙康  刘盼盼  付光辉  陆伟东  
从绿色建筑相关的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看,绿色建筑的标准数量仍显不足,专业覆盖面较窄,现行的标准之间内容不协调、不配套、构成不合理、互相重复等问题逐渐凸显。构建绿色建筑的标准体系,使标准之间形成相互协调、相互配套的内在联系,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从建筑产品形成过程中的专业分工、建筑全寿命周期的发展阶段以及绿色建筑本身的特殊属性等不同视角,基于目标(Object)、专业(Professional)和时间(Time)三个维度构建标准体系。同时,从绿色建筑目标实现度和全寿命周期覆盖度两个角度来评价标准体系,能够看出标准体系在不同维度上的实现程度显著提高。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黄海博   王凯  
<正>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就绿色金融这篇大文章而言,完善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是其发展的基石,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之于界定绿色金融的边界、促进绿色金融规范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意义。自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多部门发布《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金融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规则以来,
关键词: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施建刚  张浩  
基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绿色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奖一新建建筑2009》(LEED-NC 2009)在内容架构、评分方式、指标设计这三个层面的差异,构建了以评价路径为主体的对比体系,并对二者在地域特征、可操作性以及标准导向方面的适用性进行了研究。结论是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较为契合中国国情,而LEED-NC 2009的可操作性和普适性较好,并且二者在内在导向和价值观方面存在不同。最后基于绿色建筑技术集成与建筑能效、环境负荷与使用质量之间的辩证关系,从整合完善、注重创新、细分标准三个方面就如何完善绿标体系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葛春尧  李强  王梅婷  
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是促进绿色金融规范、有序发展的重要工具。当前国际组织、大型金融机构制定的绿色金融标准占据主流地位,我国相关标准体系虽发展迅速,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国际话语权相对较弱。总体来看,国内外绿色金融标准仍有待进一步完善,我国融入国际绿色标准、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有着较大空间和潜力。
关键词: 标准体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雨露  
绿色金融的快速发展是近年来我国金融改革发展的一大亮点,是金融业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和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为支持实体经济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绿色金融首先要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和规范化发展。而建立健全国内统一、国际认同、清晰可执行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是确保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我国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已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绿色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十三五"规划、政府工作报告等重要文献都提出要大力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于启武  
本文认为,绿色供应链的标准体系结构包括五部分:绿色供应商选择、评价和控制标准,绿色产品标准,绿色设计标准,清洁生产标准和绿色物流标准。该标准体系及主要标准建立之后,原来比较模糊的"绿色供应链"就可以进行客观测量和科学评价,从而使"绿色供应链"从观念上升为科学。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向征鸿   刘利红   任丹妮  
<正>绿色普惠融合发展是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型的必然要求。构建并完善绿色普惠金融标准体系是推进绿色金融更加普惠、普惠金融更加绿色的前提和依据。在此背景下,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以下简称贵州省分行)牵头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框架,融合绿色金融标准和行业政策文件,初步构建起绿色普惠金融标准体系,并结合地方绿色普惠融合实践进行试点运用。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海全  唐明知  
2016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方面。各部门分别结合自身工作职责,相应制定了绿色金融各领域的标准或指引,初步形成了我国绿色金融的标准体系。2018年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绿色金融标准工作组正式成立,对我国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静  云建辉  陈蕊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已成为资源分配与绿色农产品价值汇集的关键。本文提出通过数字化赋能,以组织优化、服务优化、渠道优化和竞争优化为路径,进一步完善绿色农产品流通体系,实现绿色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有效提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仕廉  夏俊伟  
如何构建一套完善的绿色建筑运营保障体系,是改善绿色建筑运营效果、推动绿色建筑市场化的关键。绿色建筑运营保险体系将政府、开发商、消费者、保险公司、物业管理公司与中介服务机构等相关主体有机结合在一起,利用市场"看不见的手"解决绿色建筑运营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顺应了我国建筑领域市场化改革发展的趋势。构建良性运转的绿色建筑运营保险制度,促进绿色建筑的有效运营,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针对保险本身的特点设计其运作方式外,还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发展配套技术和中介服务机构等,强制和引导绿色建筑运营保险事业的发展。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金龙  杨星光  姚浩  
目前绿色建筑的技术经济评价尚无完善的理论体系。根据生命周期评价、费用/效益分析理论等,基于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评价指标,创建绿色建筑的技术经济评价体系,并通过实例进行绿色建筑的技术经济评价,以此进一步完善绿色建筑的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祖和  周静  
研究美国LEED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及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50378-2006,并分析各自的缺陷,运用层次分析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在借鉴以往相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基础上,研究出一套相对清晰的简易评价体系,希望能够为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提供参考。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武振  
在剖析美国LEED评价标准存在不足的基础上,分析建立绿色建筑认证制度的重要性,并从制度建设、技术支撑、认证步骤、认证对象、认证机构、认证模式和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绿色建筑认证制度的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耀吾  蒋文兵  
基于高通和华为两个公司国际化路径的实证分析检测和表明,标准主导者的国际化路径始于对核心技术的强大研发能力及对产业和市场的先占优势,后者则拥有后发优势和信息优势。但无论选择哪一类路径,企业的技术标准化策略都起重要作用。这些对于通过实施技术标准战略进行国际竞争的企业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指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