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15)
- 2023(13719)
- 2022(12061)
- 2021(11024)
- 2020(9269)
- 2019(21387)
- 2018(21148)
- 2017(41458)
- 2016(22489)
- 2015(25243)
- 2014(25019)
- 2013(24970)
- 2012(22749)
- 2011(20595)
- 2010(20362)
- 2009(18875)
- 2008(18600)
- 2007(16281)
- 2006(14312)
- 2005(12680)
- 学科
- 济(90471)
- 经济(90334)
- 管理(72266)
- 业(66663)
- 企(56051)
- 企业(56051)
- 方法(44532)
- 数学(38915)
- 数学方法(38541)
- 财(26408)
- 农(25746)
- 中国(21978)
- 业经(20343)
- 制(20305)
- 学(18714)
- 贸(17707)
- 贸易(17700)
- 易(17205)
- 务(17029)
- 财务(16961)
- 财务管理(16925)
- 地方(16672)
- 环境(16218)
- 企业财务(16122)
- 农业(15571)
- 技术(14502)
- 理论(14494)
- 银(14468)
- 银行(14429)
- 和(14260)
- 机构
- 大学(323497)
- 学院(320967)
- 管理(131054)
- 济(129589)
- 经济(126794)
- 理学(114148)
- 理学院(112981)
- 管理学(111218)
- 管理学院(110637)
- 研究(102508)
- 中国(76300)
- 京(67740)
- 财(62307)
- 科学(61991)
- 所(50254)
- 财经(50014)
- 农(50007)
- 业大(47961)
- 中心(46893)
- 江(46092)
- 经(45489)
- 研究所(45441)
- 北京(42604)
- 范(40011)
- 师范(39630)
- 农业(39271)
- 经济学(39263)
- 财经大学(37362)
- 院(37305)
- 州(37234)
- 基金
- 项目(221536)
- 科学(174971)
- 基金(162553)
- 研究(162499)
- 家(140353)
- 国家(139238)
- 科学基金(120931)
- 社会(103357)
- 社会科(98101)
- 社会科学(98076)
- 基金项目(86408)
- 省(86011)
- 自然(78722)
- 自然科(76852)
- 自然科学(76836)
- 自然科学基金(75469)
- 教育(74076)
- 划(71763)
- 资助(67347)
- 编号(65472)
- 成果(52992)
- 部(49446)
- 重点(48694)
- 创(46245)
- 发(45974)
- 课题(44570)
- 制(43780)
- 创新(43177)
- 教育部(42865)
- 国家社会(42491)
- 期刊
- 济(139568)
- 经济(139568)
- 研究(94225)
- 中国(57688)
- 学报(49631)
- 财(48001)
- 管理(47300)
- 农(45310)
- 科学(44996)
- 大学(38128)
- 学学(35968)
- 教育(32228)
- 农业(31298)
- 融(27805)
- 金融(27805)
- 技术(26698)
- 财经(24746)
- 业经(22875)
- 经济研究(21691)
- 经(20874)
- 问题(18302)
- 理论(16531)
- 业(15812)
- 图书(15305)
- 技术经济(15291)
- 科技(15206)
- 实践(15136)
- 践(15136)
- 版(14334)
- 现代(14246)
共检索到4612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辉 王建廷
我国建筑业资源的消耗水平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控制建筑产品资源消耗对于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受可交易排污许可制度的启发,探讨了可交易证书机制在绿色建筑规制中的应用可行性,从绿色建筑的节水、节能、节材、节地等方面入手,设计了绿色建筑产品相关可交易证书体系;并根据建筑产品开发建设的特点,设计了绿色建筑产品相关可交易证书规制政策,讨论了影响绿色建筑产品相关可交易证书机制的四个核心环节,认为只要标准设定、审核认证、证书交易与监督惩罚四个核心环节合理而有效,即可确保可交易证书机制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
绿色建筑 可交易证书 政府规制 激励机制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齐宝库 刘帅 马博 朱娅
针对当前建筑垃圾处理难题,提出基于可交易证书的建筑垃圾管理机制,在分析责任主体的基础上,构建可交易证书在建筑垃圾减量化应用中的运行机制;从促进建筑垃圾再生利用角度,构建绿色交易证书在建筑垃圾资源化应用中的运行机制;最后提出保障可交易机制在建筑垃圾减量和资源化中应用的建议。
关键词:
建筑垃圾 减量化 资源化 可交易证书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施陈晨 于凤光 徐寒
白色证书机制是在国外广泛应用的节能新机制,是包含节能量义务目标和白色证书交易的政策组合。它通过为能源供应商制定义务目标和相应的白色证书交易规则,强化能源供应商(节能主体)的能效责任。欧盟已成功实践且极大地促进了节能工作的广泛开展,其实践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着重介绍英国、意大利、法国的实践经验,并对其差异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我国引入白色证书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白色证书机制 节能 激励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宋克新 宫靖 韩蓉
文章从自组织理论视角,进行绿色工业建筑全寿命周期内的利益相关者绿色协调机制研究。在分析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基础上,文章依据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学理论展开绿色协调机制分析,包括利益相关者管理流程分析和利益者合作机制探索,旨在提高协作效率,实现绿色工业建筑项目的一体化合作,以及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最大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浩 赵清松 石建磊 叶小宁 张潇桐
中国绿色电力证书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绿色电力证书自愿交易不活跃。中国政府持续调整完善绿色电力证书相关政策。本文首先研究了新政策下影响绿证定价和交易决策的主要因素;然后,建立了配额主体参与绿证交易的边际价格动态模型;进而,分析对比实际绿证市场交易价格与企业愿意接受的绿证交易边际价格,确认获得绿证认购量;最后,为促进我国绿证市场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文君 张莉芳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节能减排的目标,优化电力结构是电力行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于是中国在电力市场上实施绿色证书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论文基于一般均衡理论和系统动力学方法,分析了绿色证书交易和碳排放权交易对电力市场的影响机理及政策效果。结果表明:(1)绿色证书通过市场交易传导机制作用于电力市场,能够在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同时降低煤电发电量,但是在运行过程中很难与电力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所以政策应该逐步稳健地推行。(2)碳排放权通过市场交易传导机制作用于电力市场,不仅可以抑制二氧化碳的排放,而且能够有效促进煤电厂商主动减排,但是抑制和减排效果与市场参数设定密切相关,所以政策应该设定合理的参数。(3)绿色证书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并行实施,中国电力结构得到优化,不仅有望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而且能够达到减少碳排放的目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文君 张莉芳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节能减排的目标,优化电力结构是电力行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于是中国在电力市场上实施绿色证书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论文基于一般均衡理论和系统动力学方法,分析了绿色证书交易和碳排放权交易对电力市场的影响机理及政策效果。结果表明:(1)绿色证书通过市场交易传导机制作用于电力市场,能够在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同时降低煤电发电量,但是在运行过程中很难与电力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所以政策应该逐步稳健地推行。(2)碳排放权通过市场交易传导机制作用于电力市场,不仅可以抑制二氧化碳的排放,而且能够有效促进煤电厂商主动减排,但是抑制和减排效果与市场参数设定密切相关,所以政策应该设定合理的参数。(3)绿色证书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并行实施,中国电力结构得到优化,不仅有望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而且能够达到减少碳排放的目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俞萍萍
根据可再生能源"十三五"规划,我国已于2017年开始实施可再生能源绿色证书核发和自愿交易。国家能源局指出将加快建立可再生能源发电配额制度,考核办法和绿色电力证书强制约束交易。基于这一政策背景,本文侧重讨论配额制下绿色证书交易机制以及与政策相关的不确定性,构建两阶段可再生能源投资期权博弈模型,从企业投资决策的角度给出绿色证书交易机制下可再生能源发电定价机制,通过数值模拟,揭示在这一定价机制下发电企业的投资决策行为,为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政策的制定和设计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晓国 熊向阳
文章通过GM(1,1)模型对房屋建筑发展规模和建筑能耗的趋势进行预测。建立绿色建筑碳排放计算模型,对碳排放进行精确计量,以便绿色建筑减排的外部效益内部化。将财政补贴、碳税制度、碳基金和绿色建筑认证关联起来,经济发达地区率先建立绿色建筑碳排放交易机制,建立绿色建筑认证和建筑能耗信息系统。再利用金融机构的融资优惠等措施,将社会资源引入到绿色建筑的投资中,激励绿色建筑的发展。经济发达地区绿色建筑碳交易机制发展成熟时在全国推广,实现低碳经济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谭忠富 刘文彦 刘平阔
首先,在描述和分析可交易绿色证书制度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基础上,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来解释两种制度的作用机理。然后,研究两种制度作用于中国电力市场的机理,并对其政策作用效果进行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可交易绿色证书制度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不仅可影响中国电力市场的上网电价,而且可通过设定合理的规划目标组合来促进中国发电产业的发展;在可交易绿色证书机制和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协同作用下,中国电力市场可形成相对合理的上网电价;科学的规划目标不仅有利于增强监管规划期内电价的合理性,而且可以有效调整发电产业的结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晓国 熊向阳 曲昳 张福生
绿色建筑项目融资的风险合理分担是项目融资的实现有限追索的内在要求,有助于激发绿色建筑各个参与方的积极性促使绿色建筑项目融资的成功。并对确保资金安全,促进绿色建筑健康发展起重要作用。从绿色建筑项目融资的特点出发,分析其项目融资的风险类别和利益相关者,探讨如何将绿色建筑项目融资的风险分配给最适合承担该风险的参与方的项目融资风险分担机制及最优分配原则。根据绿色建筑项目融资的风险度量与数据灰的特性,利用灰色系统分析法,建立灰色线性模型,利用GM(1,1)时间相应式得到该项目风险分配的预测值,可按灰色0-1规划求解
关键词:
项目融资 融资风险 风险分担 绿色建筑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林敏 张福生 陈敏佳
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本文在委托代理理论的基础上,以政府、建筑相关企业、消费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绿色建筑发展过程中三者的关系,并结合基于多方利益主体的绿色建筑激励约束的基本原则,提出激励约束机制的框架,以期使三者利益趋于一致,实现三方共赢。
关键词:
委托—代理理论 绿色建筑 激励约束机制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马光红 胡浩 王万力
在参考建设部颁布的《绿色建筑评估标准》、《绿色建筑技术导则》的基础上,基于成本利益的视角,对绿色建筑开发、评估中各方利益主体行为选择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制约绿色建筑发展的瓶颈因素;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绿色建筑开发与综合评价运行机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政府在绿色建筑的推广中应发挥其主导作用,利用财政、税收等经济杠杆对不同主体实行激励,实行绿色建筑标识制度,并积极培育绿色建筑中介评价机构。
关键词:
绿色建筑 评估标准 运行机制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汪辉 赵新刚
绿色证书强制性产权的界定,一方面,其排他性和可交易性有利于发挥绿色证书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另一方面,其正外部性的实现有赖于政府的管制措施补偿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差异。为实现外部性内在化,基于管制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分析了绿色证书的环境外部性对市场效率的影响,并针对此影响研究了具体的价格管制措施。研究表明:绿色证书的最低限价设定应不低于0.371元/千瓦·时;在不同消纳权重下,绿色证书最高限价不同,消纳权重为20%时,绿色证书的最高限价为1.855元/千瓦·时;消纳权重为30%时,绿色证书的最高限价为1.237元/千瓦·时。在此价格管制下,有利于降低市场价格波动风险,激励和约束绿色证书的市场主体参与绿色证书交易,有望提升中国绿色证书市场效率。
关键词:
绿色证书 价格管制 外部性 市场效率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黄光 卢达茵
在中国频繁发生食品安全问题的大环境下,食品安全消费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文章对西方背景下开发的食品相关生活方式量表进行适合中国市场和文化的修正,并基于修正量表对中国食品消费者进行市场细分,经过两步骤聚类分析得出5个细分市场,分别是"传统居家型"(7.5%)、"保守节约型"(16.6%)、"现代都市型"(19.5%)、"享乐探险型"(23.8%)、"淡漠便利型"(32.6%),并从中识别出"享乐探险型""保守节约型""传统居家型"三个细分市场为绿色食品消费群体,"现代都市型"为潜在绿色食品消费群体,"淡漠便利型"为非绿色食品消费群体,最后根据不同细分市场的特点为绿色食品企业提供营销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